新乡贤参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
2016-03-07崔晓芳
崔晓芳
(山西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新乡贤参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
崔晓芳
(山西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制度创新,实现供给主体多元化无疑是有效的制度设计。但在实践中,多元供给主体基于自身利益需求,必然产生利益分歧。如何保证各利益主体在冲突中不至于走向瓦解,就需要有一个各方都认可的权威,推动各利益主体走向良性互动轨道。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出现了实际上的权威空心化。在此背景下,大力倡导农村新乡贤的培育,发挥新乡贤在推动农村公共物品多元供给主体良性互动中的权威作用是可行之策。笔者以山西省D村修路为例,认为新乡贤作为农村非正式权威,能够通过发挥资源支持、策略推进、理性协调、市场引导、道德凝聚等作用推动多元主体良性互动、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成功。
农村公共物品;多元供给;利益互动;新乡贤
一、新乡贤的概念内涵
在2016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一个并不陌生的词——“新乡贤”被写入《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引起广泛关注。何谓新乡贤?不同学者做了不同阐释。总体而言,新乡贤具有这样一些特征:第一,成长于乡土,与农村有割不断的联系;第二,有高于普通村民的才干和能力,并有一定的资源和影响力;第三,具有较高德行修养,是农村道德品格的模范;第四,在农村社会中有较高威望,能够获得群众广泛认可;第五,有奉献家乡的意愿,乐于做农村发展的领头人。他们或是已退休的官员、教师,或是弄潮于商海的企业家等,但凡符合上述特征的都可以被称为新乡贤。
在传统农村社会中,乡贤不仅是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宣扬者,还是农村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并承担着大量公共事务。他们积极领导并参与到铺路架桥、兴办学堂、兴修水利等事务中,这也是他们积累和保持自身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新乡贤是我国农村传统乡贤文化的现时代表现。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是加速农村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前提。在政府供给不足、倡导供给主体多元化、农村精英缺失的现实背景下,理应重视并发挥新乡贤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核心作用。
二、利益互动视域下新乡贤参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可行性
(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利益分歧
针对目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普遍认为实现供给主体多元化是解决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的有效途径。多元化供给主体包括体制内主体和体制外主体,体制内主体就是指传统公共物品供给者——政府,体制外主体包括企业、村委会、村民个人等。由此产生一个问题,多元主体间达成合作,才能实现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现实中不同主体间基于自身利益需求,必然会产生利益分歧。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政府不再有制度外收入,自身运转都难以维持,对其辖区内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缺乏主动性,大多采取能不做就不做、能少做就不多做的策略。对乡镇政府而言,最大的利益需求就是保持现状,尽可能减少财政投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行为动力来自对利润的追求,因此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企业的利益需求就是尽可能多地获取利润增长;村委会作为农村自治组织,理应是农民利益的代言人,但村干部兼具代理人和当家人的双重角色,不仅要完成乡镇政府下达的任务,还要迎合村民需求,由此村委会出现了独立于农民利益需求外的自身利益,就是在乡镇政府和农民之间保持政治地位的稳定;农民在农村公共物品多元供给主体中最特殊,既是供给者,也是需求者。作为需求者,农民会保持利益一致。但作为供给者,农民会预估、比较在某次公共物品供给中获利大小,产生内部利益分歧。正如曼瑟尔·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的观点一样,在一个群体中,理性、自私的个人除非在有强制手段的促使下,才会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动。
(二)利益互动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成功的必要环节
在农村公共物品多元主体供给实践中,既有利益一致者,也存在利益分歧者。利益一致者会自然走向相互协作和配合。利益分歧者基于自身利益需求,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矛盾不可避免,但这并不会成为合作障碍;相反,利益矛盾必然会驱使各利益主体进行互动,互动过程就是不同利益主体间矛盾产生、冲突、升级、平衡、最终解决的过程。在这个重复、动态的过程中,各利益主体的价值观会发生变化,进一步引发行为的变化,利益分配也会在重复的博弈中不断调整,当眼前利益或预期利益能够基本平衡时,合作成为可能。在多元供给模式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过程就是各利益主体(公共物品多元供给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如何促使不同利益主体能够良性互动,不至于在冲突升级时走向瓦解?必须有各方利益主体都认同的权威。这个权威通过对各利益主体的持续作用,发挥组织、策划、协调、缓和、调整、服务等作用,推动各利益主体不断调整思想和行为,最终实现良性互动。
(三)新乡贤是推动各方利益主体良性互动的关键
中国是一个农村占到大多数的国家。在后农业税时代,中国农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之变化。国家正式权力的退出、大量农村精英的流失、财政空壳化下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的弱化、农民传统价值观的改变等,造成很多农村实际上的“权威缺位”。不可否认,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是实现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可行办法,但多元供给主体有各自不同的利益需求,要形成合作必须有农村权威的推动。
这个困局如何破解?合理的解决思路应是从中国传统农村乡贤文化中汲取营养,赋予其具有时代化的内涵。在此背景下,新乡贤作为重塑农村权威的一支重要力量不可忽视。新乡贤在推动各利益主体良性互动,达成农村公共物品合作供给方面具有这样一些有利条件:第一,在具体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没有直接利益关系,不存在和其他任何主体间的利益冲突;第二,熟悉农村公共事务,有一定的个人能力和社会资源,能够在冲突发生时,寻求合适的解决途径;第三,在当地有良好声望的积累,能够对各主利益体施加一定的影响;第四,与农村有很深的感情维系,有奉献农村的愿望。目前,新乡贤在参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方面已有一些事例值得我们审视借鉴。因此,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推动各利益主体良性互动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吸纳新乡贤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
三、 山西省D村修路历程
D村是山西省J市L县Z乡下辖的一个行政村。整个L县都属于丘陵山区。D村唯一一条通往Z乡和L县的盘山路是在20世纪90年代修建的,路面狭窄难行。修路成为村民多年来心头大事。2001年,村委会传达了国家对农村修建公路的扶持政策,由于资金存在缺口,作为农村正式权威代表的村委会将本村村民的愿望反映给Z乡乡政府。但此后Z乡乡政府并没有给出任何有关修路资金的回应。村委会也没有继续采取任何行动。这让村民对农村中正式权威失去了信心,他们转而开始自己想办法争取。
村民们意识到个体的作用非常有限,他们自发组织起来争取修路。在这个过程中,三位老人渐渐成为组织的带头人。其中一位老人是退休干部,曾在L县劳动局工作,另一位是已退休教师,还有一位居住在村里的老人,年轻时曾在本村担任过村干部。这三位老人都有一定的文字阅读和写作能力,生活也有保障。他们成为争取修路的核心人物。
在三位老人的组织下,村委会动员各村民小组选出一个村民代表,与三位老人一起组成一个稳定的组织,开始走上争取修路的历程。上访需要经费,村民代表分头回去动员村民,集资回来的资金让曾担任过本村会计的王姓村民代为保管,花费情况随时公布。他们首先和乡政府反映意见,几次下来,不但毫无效果,而且冲突不断加大。有村民代表提出想去县里反映情况。两位在县城工作过的老人通过相关熟人,向政府工作人员反映D村的道路问题,有关领导做出一些回应,但没有采取具体措施。大家经过商量后,认为仅凭几个人,政府不会重视,因此,他们先后三次组织了十几个村民去县政府反映情况。与此同时,那位退休老干部通过子女牵线,联系了当地两家报社,希望通过新闻媒介扩大影响。省里两家报社多次到D村采访,还对当地盘山路的险峻和曾经发生的事故进行了报道。报纸发行后,在当地虽然引起了一定反响,但县政府并没有做出大的举动。在等待中,村民的失望和愤怒交织着不断升级,在随后一次上访中, 村民代表和县政府工作人员发生肢体冲突。随后三位老人和两位村民代表平息了这场冲突,并将受伤人员送到医院,其中两位老人分摊了医药费。事后,县政府分别派人到三位老人家中做思想工作,让他们体谅政府难处,劝村民放弃修路,但三位老人不卑不亢,不为所动。
在此冲突后,很多村民产生放弃的想法。三位老人分头发动村民代表做村民的宣传动员工作,经过商讨后,大家认为写信的方式更为方便经济。随后,退休老教师几经斟酌,给省长写了一封信。为引起重视,村里的老人还专门写了倡议书,动员全村村民在这封信上签名。
省长很快回复,要求县政府认真负责解决。这下县、乡两级政府再也不能视而不管。县政府出面,邀请三位老人和两位村民代表、乡政府工作人员共同商讨修路事宜。商量重点有两个:第一,村民的想法是想要保留原先盘山路。进行加宽修护。然后,从村后的东山上再新修一条连接各居民点的柏油路。最后,经过商讨,村民做了让步,放弃了原先的盘山路;第二,资金问题。商讨的结果是除了国家支持资金,县政府出资10万元,乡政府出资20万元,不足部分由村民集资。三位老人集体写了一封倡议书,并再次动员村民们。村民代表和三位老人带头捐钱。但在村民集资中,原先团结一致争取修路的村民,内部产生了分歧。有的村民认为新修的路离自己家门较远,获益要少于那些路离自己家门近的村民,因此,应该少分摊些钱。而新修路离自己门口较近的村民认为路大家都要走,如果有人少出钱,就会加重他们的负担。还有一些老人和孩子,家里青壮年劳动力在外面打工,他们无所谓,也不想分担修路资金。筹集资金遇到了难题。
与此同时,三位老人和积极修路的村民继续动员集资,轮番做思想工作。退休老教师对村里不愿摊钱的养猪户的难处表示理解,同时中肯地分析到路修好后,虽然离自家有一段距离,但相比现在,能节约很多送货的人工成本。村里两位闹得最凶不想多摊钱的村民遭到了大家的排挤和指责。最终这两户村民顶不住乡亲邻里的压力,把钱交到王姓村民手中,其他想少交和不交的村民同样感受到舆论压力,同时也感动于老人们的诚挚,算计到路修好后带来的实际好处,最终同意分摊。
村民集资后,资金仍然存在缺口。有人想到在县城里开特产店的老板是本村村民。同是本村村民的还有镇上的一家小型洗煤厂的老板。村里老人决定和村委会主任一起去募捐。刚开始两位老板想方设法推脱,后来承诺会公布他们的名字和捐款数目,并在村民大会上进行表彰。两位老板最终每人捐款5000元。同时,也向一些从D村迁出去的村民进行了募捐。
2003年5月,D村道路修建启动。
四、 D村修路中新乡贤参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分析
(一)D村修路中新乡贤的界定
在争取D村修路过程中,村民代表、普通村民、王姓村民、村主任等都发挥了一定作用。其中村民代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们熟悉村中事务,与广大村民有密切联系,有影响普通村民的能力。但在整个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三位老人。他们在村里都有一定威望和影响力。他们共同面对、相互扶持,发挥了领导、策划、激励、引导作用,共同成为村里不同于正式权力中心的“权威”,他们的参与成为修路成功的关键。三位老人符合新乡贤的所有特征。
(二)D村修路中的利益分歧
D村修路的供给者包括村民(本村村民和迁出村民)、村委会、县乡政府、企业(包工头带领的工程队、特产店和洗煤厂)。这些供给者之间基于自身利益需求,产生了利益分歧。这些利益分歧存在于村民与县乡政府之间、村委会与村民和乡政府之间、村民之间、企业与村民和村委会之间。其中最主要的利益分歧存在于村民与县乡政府之间以及村民之间。在修路过程中,村民希望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县镇政府在财政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不愿意投资。在村民募资中,根据村民对成本和收益的预估,形成了三种利益主体:利益增加者、利益减少者、利益持平者。其他具体利益分歧不再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因为利益分歧的存在,这些利益主体间会不断进行互动,利益互动不是单向运动,而是多向运动,在互动中利益需求会发生变化,利益分歧也会随之不断调整。利益对立者有可能会走向利益均衡,利益一致者可能会走向对立。例如,D村村民和县乡政府之间,在争取修路第一阶段中存在分歧,但随着村民的争取,省长亲自批复督促。当县、乡政府对D村修路的支持成为增加政绩和保持政治地位的表现时,村民与政府间达成利益平衡;同样,D村村民在争取政府修路支持时利益一致,但需自己募集资金时,因道路规划离自家远近产生分歧。
(三)新乡贤如何推动各利益主体良性互动
D村争取修路的两年是村民不断争取的过程,同样也是各利益主体不断互动博弈的过程。这期间推动各主体良性互动,实现D村道路供给成功的就是可称为新乡贤的三位老人。新乡贤作用的发挥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
1.资源支持。新乡贤是村庄精英的杰出代表,但又不同于村庄精英,他们对村民的影响力,一方面来自较高的德性修养,另一方面,来自普通村民不具备的资源,包括知识、人脉、信息、对国家政策的熟悉等,这也是推动整个事件向前发展的必要支持。D村三位老人了解行政管理流程,能够带领村民按照行政层级逐级向上反映;在冲突发生后,三位老人懂得利用舆论导向,并通过子女联系到两家媒体;随后,借助退休老人良好的文字写作能力,在投入最小的情况下将村民修路的愿望传递给省政府。这些资源既巩固和扩大了三位老人作为农村非正式权威的影响力,也架起了村民和政府之间互动的桥梁。
2.策略推进。具备一定知识和能力是新乡贤能够成为农村非正式权威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推动各主体利益互动中,新乡贤能够准确把握形势,运用策略,最大限度地接近边界,同时不逾越边界。在D村村民和县乡政府交锋中,三位老人以退为进,用妥协获得成功。如放弃旧盘山路的保留和修护,自己解决工程队和剩余资金问题等,显示出新乡贤不同寻常的智慧;在寻找工程队时,对村中代表正式权威的村委会,三位老人善于抓住关键要素争取村委会支持,通过发动村民对村委会施压,迫使其由被动等待转变为主动作为。
3.理性协调。新乡贤独立于各主体利益关系之外,所以当多元供给主体间发生利益冲突时,能够理性协调,不至于使冲突加剧,导致利益互动走向恶性轨道。同时当村民在利益博弈中处于劣势时,能够理性疏导,实现持续互动。D村三位老人在村民代表和县政府工作人员发生冲突时,利用自身影响力迅速平息,并垫付医疗费,同时做通了受伤人员的思想工作,防止事情进一步恶化;在村民们对争取政府支持失去信心时,三位老人没有提出放弃,针对当下形势,倡导村民们改变方式,进一步争取政府支持。
4.市场引导。农村市场机制不完善,但物质利益仍然会起到一定激励作用。新乡贤成长于乡土,有才干有能力,是农村发展的“明白人”。新乡贤一方面了解市场规则,另一方面,熟知农民心理需求,在农村公共物品多元供给主体产生利益分歧时,能利用市场机制,通过对利益主体需求侧的激励,改变其思想和行为,从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利益算计走向寻求利益合作。在D村修路中,不愿意摊钱的养猪户,就是因为听取了退休老人的规劝:路修好后会节约一大笔送货成本,预估到修路带来的物质利益,从而转变态度;在解决工程队难题时,也是老人利用市场机制,建议村主任通过到本村进行投资的资格弥补较低的修路利润,问题得以解决。
5.道德凝聚。新乡贤成长于乡土,对农村有深厚感情,这种感情在道德品格的交互下,会成为凝聚村民的重要力量。三位老人作为D村争取修路的非正式权威,在动员组织修路中展现出的文化道德力量,成为积累并扩大其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三位老人在整个事件中,一直强调为家乡谋福利,从不沽名钓誉突显自己的重要地位;对村民分摊的资金,统统交由本村王姓村民管理,并随时公开使用情况;在解决修路资金难题中,带头捐款,出力跑腿。正是老人们的道德品性和行为,积累并扩大了他们的影响力,赢得了村民的支持和信任。
五、结语
对新乡贤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核心作用的审视,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借鉴。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日渐原子化的村落中,如何建立完善新乡贤的吸纳培育机制成为又一重要的研究课题。新乡贤作为农村中集能力、威望、感情于一身的特殊群体,无疑具备成为农村非正式权威的现实可能性,因此,应当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感情维系、市场激励等多种措施,鼓励更多愿意奉献家乡的贤人、能人回村,成为农村发展的“主心骨”和“领头人”。
[1][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2.
[2]徐勇.村干部的双重角色:代理人与当家人[J].二十一世纪(香港),1997(8).
[3]刘伟,等.乡贤回乡,重构传统乡村文化[N].光明日报,2014-07-02(01).
[4]林万龙.农村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影响因素及政策选择[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60-62.
[5]刘昌臣,罗云峰.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基于实施理论的方法[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5):565-571.
[6]陈潭,刘建义.集体行动、利益博弈与村庄公共物品供给——岳村公共物品供给困境及其实践逻辑[J].公共管理学报,2010(3):1-9.
[7]徐勇.“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J] .学术月刊,2007(8):15.
[8]Groves T,Ledyard J. Optimal allocation of public goods: a solution to the free rider problem[J]. Econometrica,1977(4):783-810.
[9]刘奇葆.创新发展乡贤文化[N].人民日报,2014-09-16.
[10]刘彦随,等.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农村空心化及其整治策略[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36.
[责任编辑 薄 刚]
2016-07-19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时期农民启蒙研究”(12CZX081);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研究”(2014227);山西农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新型农民培育机制创新研究”(20132-24)
崔晓芳,山西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农村资源配置与管理创新。
D035
A
2095-0292(2016)05-00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