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性视野下《青春之歌》解读

2016-03-07卢月风

关键词:青春之歌主题现代性

卢月风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 200000)



现代性视野下《青春之歌》解读

卢月风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00000)

摘要:“十七年”文学创作受特殊社会政治环境影响和政治意识形态规约,有人说中国文学现代性追求在此是断裂的。《青春之歌》是其中的经典之一,重读文本,发现作品中依然有新文学现代性追求的因子,由于战争、革命和改造等主题的深入使其呈现出“本土化”现代性特质。尤其是林道静形象,在文学创作空间逼仄的时代,依然放射着人性的光辉,而对人性的书写一直是新文学现代性的追求。

关键词:现代性;青春之歌;主题 ;人物形象

中国文学现代性追求自20世纪初期始,“五四”时期作家创作多以西方为圭臬,出现“欧化”倾向。大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纷纷走向“十字街头”,特殊的社会环境使文学的现代性追求越来越偏向“民族性”,“十七年”文学创作是这一方向极端化的发展。《青春之歌》能够成为那一时期的经典,与文本中的现代性因子密不可分。

一本土化:“革命+恋爱”的主题延续

纵观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追求在革命文学时期,更多地表现出本土化与民族化特征,自左翼文学开始,革命的主题在强化,相对于文学形式,文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不同倾向,夏志清教授曾经指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阶段之后,主要特点就在于那种感时忧国精神,中国作家把这种困境看作是中国所独有而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①而这种精神深入到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是本土化的现代性追求,20年代后期大革命失败,30年代初期东北沦陷,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解放战争深入,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在革命暴风骤雨中,作家纷纷走出象牙塔,以笔为匕首,开始了以革命为主题的文学创作,作品中注入了感时忧国的底色。而创作初期主要是普罗文学,“革命+恋爱”的主题,“革命”是主能指。这一文学模式一味地满足政治需求,主观片面表现现实,革命的罗曼蒂克情绪高涨,后来走向式微。但30多年之后在杨沫《青春之歌》的创作中,对这一主题有延续,虽革命对象不同,但“革命”都是作为主能指出现在作品中,而革命是现代性的最高表现形式,结果是政治领域的现代化。

《青春之歌》的创作以1931年“九·一八”事件和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为背景,“革命”主题是围绕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林道静怎样成长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她勇敢走出封建地主家庭,同劳动者的接触中,深深感受到地主阶级的罪恶,并积极加入革命活动,听从组织安排。五一节前夕冒险张贴宣传抗日传单,并为此入狱,没有丝毫的胆怯和退缩,对党忠贞不渝,这一主题是围绕学生抗日运动和共产党秘密组织农民麦收起义反抗地主阶级的压迫为主线。革命本身意味着反抗,对不合理社会境遇的拒绝,为了和平、正义和公平,包含着现代性的因素。“恋爱”主题是一个女人同三个男人之间的纠葛,林道静与余永泽由聚到分,与卢嘉川的心照不宣,与江华的结合,决定林道静最终感情归宿的是对方的革命意志,而卢嘉川与江华在林道静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革命导师的角色,战友之情成为爱情的基础。在战火纷纷,到处弥漫着火药味的年代,革命战争主题重于个人的喜怒哀乐,如果五四时期文学主题是为人生,那么革命文学时期的文学要体现出为革命的主题,爱情主题只能以隐性方式出现。这样就形成革命为主爱情为辅的两个主题双重奏,中国革命文学的模式,也在改变着文学现代性的方向,“革命”因素的注入,开阔了五四新文学以来作家的视野,不再仅仅局限于表现人生,同时也昭示着中国现代性追求的“本土化”,作家关注更多的是民族的觉醒与人民的革命,十七年文学是这一方向的极端化发展。

在当时社会环境中,《青春之歌》的创作无法完全跳出政治意识形态的窠臼,革命主题的完成有历史化倾向,文学、历史和政治交错成为一体,林道静的成长过程中能够清晰地看到当时阶级斗争的影子。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创作,使现代历史不仅构造了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而且以此为规则形成一整套社会认知的现代性话语范式,先进与落后,革命与反革命,进步与保守等二元对立的价值取向形成,并成为评判作品主题好坏的潜在准绳,而文学本身的文学性被忽视。

二文本修改的复杂性

《青春之歌》“革命+恋爱”的主题,是现代性追求本土化的体现,同时其版本沿革也从另一角度佐证了“时代”精神,政治运动对文本的规训,经过反复的修改后才成为那一时期的典范之作。一部作品修改的背后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读者需求、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等,当社会环境相对宽松时,文学创作没有那么多羁绊,走向多元。当民族危机加深,文学创作难免受到制约。20世纪中国文学创作始终与社会政治发生着或深或浅的关系,《青春之歌》创作于文学受宏大主题规约的年代,自由度几乎降低到最低点,频繁地被修改几乎是题中之义,同时其背后还隐含着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特征。

《青春之歌》创作于1955年,小说以传统现实主义的手法,简洁凝练的语言,细腻朴素的笔触讲述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林道静成长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历程,以及思想感情的演变。该书在1958年出版并成为最畅销的小说之一,但在出版之前曾遭遇不少波折,被修改成为必然。当时中国青年出版社的编辑看过书稿后给出修改意见:“这部小说如能大大压缩、改写,或删削掉一些描写小资产阶级如识分子不健康思想情感的地方,就会大有改进;把前边所述薄弱的地方适当增强,可以达到出版水平的。”②由于据此作者几乎要修改整部作品,而且青年出版社迟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后来是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秦兆阳把《青春之歌》推荐给了作家出版社,最终同意作品在个别一两处做一修改就可以出版,这一决定也恰巧落实了毛主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在萧也牧和秦兆阳的协力支持下使难产的《青春之歌》在1958年初得以面世。1959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青春之歌》在各大报刊成为热议的话题。结果在1960年的再版中作者删减了许多林道静投身革命后流露出的小资产阶级感情,并增添了林道静在革命中与工农的结合达11章之多。“文革”中《青春之歌》难以摆脱“毒草”的命运,作者杨沫被打成反革命,直到“文革”之后才得以平反。1978年《青春之歌》的重印本中,以修改过的再版本为主要依据。1992年《杨沫文集》出版,《青春之歌》重印本被收入第一卷,至此有关这部小说的版本问题落下帷幕。

在《青春之歌》的修改中,主要围绕其主题思想,初版中作者想要表达知识分子女性的个人奋斗道路遇挫后对革命道路的选择。由于作者对林道静这一形象的喜爱,在她同三个男性的关系上着墨较多,在第五、六章中详写了林道静与余永泽的相识、相爱到最后的结合。在第十一章中卢嘉川的出现,他的勇敢和坚定的思想,与余永泽的怯懦形成鲜明对比,在战乱年代,始终对生活不安于现状的林道静做出了新的感情选择,因此这一章作者也是不惜重墨来描写。虽然文本选材背景是3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的学生运动,但是创作时间是50年代,且恰逢建国初期国家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问题尚未结束,关于知识分子题材能不能写,怎样写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所以作者在对文本的修改中所做的取舍,即凸显革命主题,又兼顾新时代知识分子的改造。每一次都与政治有着无法割舍的关系,正是政治对文学的介入,加速了文学观念的现代性转化,胡鹏林将20世纪中国文学观念划分为四次现代性转化,其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学观念是第三次转化”。③《讲话》确立了文学创作“民族化”和“大众化”的方向,大众从五四时期的被启蒙者成为启蒙主体,知识分子与大众的关系由形而上的思想意识传播变为形而下的实践,“十七年”文学创作延续这一观念,文学现代性要体现社会的现代化。《青春之歌》的修改是因为作品偏离这一方向,其中也有中国文学现代性追求的特殊性,从鸦片战争时期国门被西方的坚船利剑打开,意味着其现代性进程要以西方为范本,这种被迫的开放又使其现代性呈现出自身的复杂与曲折性,使国家的现代化与文学的现代性很难隔离,这一阶段文学的现代性追求要为“解放政治”服务,吉登斯曾经指出:“这是一种力图将个体和群体从对其生活机遇中有不良影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一种观点。一个是面向未来的态度,另一个是力图克服某些个人或群体支配另一些个人或群体的非合法性统治。”④中国的这一阶段主要是从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的枷锁中获得解放,建立一个独立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现代性追求的最大焦虑。50—70年代虽然新的国家体制已经建立,但由于深陷国内解放战争的漩涡与新政权的巩固,所以文学创作没有走出意识形态的限制,现代性追求依然沿着“解放政治”的方向发展,配合社会的现代化。

三林道静:从身体到灵魂的双重改造

《青春之歌》文本的复杂性主要是从初版到不断的修改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原因是文学现代性追求要为“解放政治”的目标服务。“政治正确”无疑是小说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并非所有的政治小说都会受到读者的喜爱,这一小说能够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且经过时间沉淀,最打动人心的部分还是林道静的形象。她最初的身份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而非工农兵,且走上革命道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初走出封建地主家庭,纯粹是要追求自由生活,后来经过革命思想的洗礼,她的自我意识淡化、罗曼蒂克感情追求消失,经历了从身体到灵魂的双重改造。

林道静特殊的出身,使她同时具有剥削阶级和劳动者的双重血缘,从她走出封建家庭到走上革命道路,革命的完成离不开身体的参与,林道静身体的改造无处不在。她从北平到农村,革命活动的需要,在她同农民的接触中深切体会到地主阶级的罪恶,组织安排她到宋郁彬家里做家庭教师。在这个典型的地主家庭中,林道静无意间发现她自家之前的佃农宋德福也在这里做工,想要接近替父亲赎罪。可是她第一次靠近房间时屋里的臭味使她打消了念头,她的出身决定了骨子里对臭味的排斥,不断克服心理障碍后,第二次走进那个小屋不再觉得臭味的恶心,同宋德福的谈话加深了她对劳动者的同情,敢于用行动反抗地主阶级。当她看到宋郁彬父亲在欺负老农时,大胆地走上前捍卫老农的利益,这是她身体改造的过程,灵魂改造的必经阶段,同时感情的发展加快了精神改造。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长廊里,勇敢走出封建家庭的知识女性屡见不鲜,《伤逝》中的子君,《虹》中的梅行素等,她们都是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一代,敢于对抗封建制度的一切陈规陋习,林道静能够反抗后母的包办婚姻,与旧家庭决裂也是受到五四运动余波影响。她始终坚信主宰自己的身体就是主宰自我,走出封建家庭之后,第一个给她启蒙的是余永泽,这是一个个人至上主义者,在社会稳定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的年代,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有其发展空间,但在危机四伏的战争年代总会显得不合时宜。余永泽试图把林道静塑造成一个贤妻良母型的传统女性,最终林道静感到琐碎的日常生活在逐渐消磨她的意志,余永泽给了她一个家,并没有给她指明未来的道路,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摩擦使矛盾逐渐激化,最终分道扬镳。林道静同五四时期子君那些女性相比,她是幸运的,尽管两次走出家庭,除了堕落和回归,在当时的革命热潮中,参加革命给了她新的选择。在她同卢嘉川的接触中,感受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他为革命的献身精神深深感染着林道静的精神意志,在生活的磨练中他们由革命友谊发展到相互爱慕,这一过程也是林道静灵魂改造的重新开始,直到卢嘉川牺牲都没有说出隐藏在心底的话,他们的关系在真挚感情与革命道德情操的战友之间难以分辨。受当时政治环境影响,个人感情以隐蔽的形式出现。卢嘉川的牺牲中断了对林道静的革命启蒙,但革命的紧迫性使林道静来不及伤心难过就要继续前行。后来江华像兄长一样帮助林道静,成为新的导师,接受入党申请并直接领导她的工作,在时间的长河中产生了感情结成了伴侣。江华给予林道静的不仅是一个家,而且还有前行的道路。在启蒙叙事中,男女之间的爱情是最个人化的描写,很难融入社会化革命的命题,但在阶级认同的时代杨沫却能把两者处理得很好,选取抗战时期学生运动的背景,文本中注入革命的因素而具有“历史”,把林道静感情的发展渗入到这一历史中,成为灵魂改造的过程,成功组织爱国学生运动是她成长为成熟革命者的标志。

《青春之歌》的经典性,离不开栩栩如生的林道静形象,从身体到灵魂改造,都有人性的因素,杨沫在突出革命主题的同时,并没有完全放弃个体的成长。林道静不是天生刀枪不入的英雄,她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经过改造成为坚定的革命者,突出成长的过程,有一种力透纸背的真实,达到同一时期作品难以企及的高度。五四文学的现代性主要是人的发现,把人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对人性的重视成为新文学一直关注的主题,在文学创作受政治意识形态左右的时代,林道静的形象仍然有对人性主题的延续,使作品在过去的历史中依旧充满鲜活的生命力。

注释

①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05年版,第533页。

② 石湾:《青春之歌》的 出版波折,载《武汉文史资料》2013年第6期。

③ 胡鹏林:《文学现代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④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1998年版。

参考文献

[1]杨沫.青春之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2]王永生.小说《青春之歌》评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3]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 ].三联书店,1998.

[4]尤西林.人文精神与现代性[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5]徐学鸿.中国文学现代性特质与当下文学创作观察 [J].求索,2008(4).

[6]胡鹏林.文学现代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Class No.: I206.7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Interpretation of the Song of You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ity

Lu Yuefe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00,China)

Abstract:Literary works written in the periods of Seventeen Years is influenced by special social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political ideology statute, some people say that the pursuit of modernity of Chinese literature is broken here. The Song of Youth is one of the classics. When rereading the novel , we can find out the pursuit of modernity factor. Because of the war, the revolution and reconstruction, the localization of modernity can be presented , which still adorned the human nature and the pursuit of human modernity.

Key words:modernity; Song of Youth; theme; character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758(2016)03-0117-3

作者简介:卢月风,在读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2015级。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思潮。

猜你喜欢

青春之歌主题现代性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舞剧《青春之歌》创作艺术特征探析
表演艺术家谢芳的后“青春之歌”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青春之歌》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力研究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青春之歌》背后的故事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