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作品评论的影响
2016-03-07高芳
高 芳
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作品评论的影响
高 芳
(吕梁学院 汾阳师范分校,山西 吕梁 032200)
文学发展程度是一个民族文明进程的重要标志。受地域、历史、政治以及经济的影响,不同的民族具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因此文化风貌也各不相同。但受文化差异的影响,不同种族的人对同一部作品有着不同的理解,所以文学评论也各不相同。论文首先对英美文学评论进行了概述,其次分析了英美文学的发展及其特点,最后深入分析了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作品评论的影响。
文化差异;英美文学作品评论;影响
一 英美文学评论概述
英美文学评论是指评论家对文学作品进行认真评读,提炼出其主要思想以及表现形式,同时概括出其创作风格,使读者能够深刻的体会出作家的思想以及意图。英美文学评论应该根据一定的文学理论对作品进行认真的研究以及分析,总结出整体的创作规律,使作家在掌握这个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文学创作。常规情况下可将英美文学评论分为小说评论、诗歌评论、散文评论以及戏剧评论等。英美文学作品评论不仅需要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分析,还需要对具体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进行深刻评论[1]。掌握英美文学评论的方法不仅需要在根本上理解二者间的不同,还需对每一部文学作品的特殊性以及内涵进行细细品味,并且掌握其特点与个性。
二 英美文学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英美文学的发展
英美文学在世界文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非常多的优秀的文学家,例如海明威、莎士比亚等,并且其作品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极为广泛的。英美文学与其他国家的文学一样,都是将自己民族的语言与文化进行艺术性处理以及应用,并且使其具有一定的文学性,逐渐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学风格。英国文学源远流长,在中世纪文学以及文艺复兴使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在浪漫主义时期和现实主义时期发展至辉煌阶段。美国国家历史较短,因此其文化以及文学在发展初期一直处于模仿阶段[2]。但受其国家的本质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其文学创作环境也有了极大的改变,并且在最后发展阶段逐渐占据了世界文学的主导性地位。
(二)英美文学的特点
1.英国文学特点。受历史文化以及复杂的发展背景的影响,英国文学作品已经逐渐成为了世界文学中的一大引领性旗帜。英国文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盎格鲁·撒克逊阶段、文艺复兴阶段、新古典主义文学阶段、浪漫主义文学现实阶段。不同的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文学特点。英国文学受历史、经济以及宗教的影响较大,写实、叙事特点明显,并且受其大国思想的影响,文学作品中的冒险主义以及英雄主义思想较为严重。
2.美国文学特点。受英国多元文化的影响,美国文学从20世纪开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文学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美国文学作品受其文化的影响,大多以乡土、浪漫、现实等风格为主,但又相继出现了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等不同风格的文学类型。
三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一)语言差异对文学评论的影响
不同的民族在其千百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发展历史与进程,语言则是能够充分表达一个民族思想内涵、诠释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一种文化载体。受地域以及时代背景的影响,不同的民族有着自身的文化特色,因此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同时又是文化载体的语言便有着本质意义上的差别。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都来源于英国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方言,但两种语言之间仍存在细微的差别,所以英美文学作家在创作时的表达方式以及话语原意上也就存在着根本区别,这也是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的一种体现形式[3]。因此从语言差异角度探讨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
众所周知,英国历史源远流长,其文化发展史也是极其丰富多彩的。英语是英国正统的交流与书写语言,因此在英国历史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英语语言也经历了数千年的锤炼,所以通过语言将文学作品表达出来亦成为了一种凝重的形式。因此,出于对英语语言的尊重,英国文学评论家在评论作品的时候,都会谨慎的使用恰当的语言进而评价,很少有人会应用激进、跋扈的语言。
美国英语的发展源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是殖民地的移民逐渐继承了英国的语言,可以说是美式英语源于英国英语,二者的核心是相同的。但是美国是殖民地上兴起的新生国家,所以其国家制度、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制度都是全新的,并且为了国家有所发展,便开始对各种事物进行创新,其中亦包含了语言。美式英语是在英式英语的基础上进行的大胆创新,包括词汇、发音以及语用习惯等。美国当时的国情发展主旨是一切皆有可能,因此使得美国的文学评论家在进行文学评价的时候往往会使用极为张扬的语言,所以文学评论家在进行文学评论时对语言进的创新也为文学艺术带来了更大的创造性。
(二)历史文化对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文学的历史文化发展特色可用人本主义这个词语代表,但这种特点的发展理念却与当时盛行的禁欲主义与神权主义相对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和妥协性严重抑制了人本主义观点的发展。例如,莎士比亚在评价自己的作品时着重致力于对人本主义的宣传,他认为一旦人本主义发展到最高层次时,全人类间便少了束缚和剥削,人与人之间变形成了和平、友爱以及自由的状态。莎士比亚的评论是当时英国文学评论的主流代表,也是英国文学评论家评论作品时的一种极为典型的风格,并且这种风格也为后续文学评论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并且逐渐丰富了人为主义评论观,为其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但随着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多元性的发展,文学评论家逐渐开始质疑这种观点,同时认为只有不断突破原有的限制才会有所发展。客观的讲,人本主义的确是较为保守且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制约性的,但只要对其进行创新,还是能够实现其发展、完善社会的使命的。
美国文学是与保守的人本主义相反的激进的一种文学风格,美国的民主革命较为彻底,因此相对而言留下的历史问题和文化包袱较少,独立战争为美国创造了一个较为自由民主的文化环境,因此美国的文学评论就呈现出一种相对自由的状态,所以对固有的人本主义表现出了一种激进的状态,并且对其进行了独特的创新。例如美国文学评论家在评论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时基于美国历史进行评价,认为这个故事的发展主线与结局与美国的历史是高度吻合的,但也有评论家认为故事主人公吉姆最终获得了自由是与美国奴隶制相背离的,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对美国民众的一种欺骗形式。不同的评论家对这部作品有着不同的评价,但大部分评论家认为这部作品中对种族歧视的描写是对美国种族歧视问题的一种深刻嘲讽[5]。从这些不同种类的评论中可以看出美国的历史文化中所具有的民主激进意识对美国文学评论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
(三)文化内涵对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美文学评论的发展始终在继承与创新之间的矛盾之间不断挣扎,例如在莎士比代表作《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始终挣扎在复仇和生存与毁灭当中,由此也看出其优柔寡断的人物性格,而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评论中也充分体现了优柔寡断的评论特点。纵观17世纪到18世纪的英国文学评论整体状态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评论始终具有着浓厚的宗教主义色彩,但同时又具备了荒诞的创作手法,这正是英国文学评论在继承文化与创新文化间的矛盾的体现。18世纪后期,英国文学评价逐渐朝着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女权主义的方向发展,但整体的评论趋势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束缚,并且逐渐形成了与时代特点相符合的新的文学理论[6]。
美国文学评论与其文学的发展一致,因此文学评论的发展历史较短,受历史文化的影响,美国的文学以及文学评论的发展受英国文学和英国文学评论影响较大。但美国文学评论受自身文化内涵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身特色,并且始终以一种独特的个体存在。英美文化内涵之间的差异使得英文文学评论之间具有相当大的差异,并且都有着不同的特色,因此评论家在进行文学评论之前应该对文学作品的内涵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样才能在领悟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客观评价。例如在拍摄《傲慢与偏见》这一电影时,编剧首先需要将文学作品进行通读,并且认真分析相关评论家的评论内容,这样才能确定具体的拍摄方向和拍摄内容[7]。但受两国文化的影响,英国版的电影的开场背景是庄园,这与英国传统的庄园文化息息相关,而美国版的开场背景则是繁华的商业都市,这与美国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文明有关。
(四)人道主义差异对文学评论的影响
人道主义始于15世纪,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作为资产阶级建立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的人道主义逐渐被丰富。人道主义的主要内涵是维护人类的固有权力,并且受传统基督教的影响,英美两国的人道主义家都将上帝作为具有人文重点指向的信仰,这一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8]。但两国文化差异较大,因此对人道主义的理解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英国文学评论家对人道主义的理解相对较为保守,而美国文学评论家则在人道主义中赋予了更多的创新精神。以莎士比亚为例,其文学作品中富含了丰富的人文主义文学特点,并且对后世文学以及文学评论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但人道主义在英国文学评价中应用的时间较短,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观点逐渐被怀疑,人们开始认识到虽然保守的人道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条件,因此在进行文学评价的时候应该在人道主义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这样才能促进文学评价的进一步创新。总的来说,英国文学作品在人道主义的表现上较为含蓄,并且受早期政权的影响,其文学作品比倾向于神权主义,因此文学作品评论家都相对较为理性、含蓄[9]。
相较于英国人道主义中的保守以及婉约,美国文学则富含了个人主义特色,对人道主义的局限性较大。例如,美国文学评论家对海明威的评价是极高的,认为他的作品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独特的美国精神,并且认为海明威对人道主义的理解是非常独特的,这也是人道主义在美国文学作品中的完美体现。美国文学评论家对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人道主义的评价是相当中肯的[10]。他们认为人道主义是非常自由的,即一个人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由其道德以及思想决定的,并且受其对生活的现实环境以及社会状况的独立思考的结果的影响较大,如果一个人不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他会将解决人类思想道德中的缺陷的希望寄托于外力,产生对社会变革的渴望,进而逐渐失去内心中衡量道德的标准,最终失去对人性中自我约束能力的信心。
[1]李晓旭.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品牌,2015,(3):123-124.
[2]孙宇.英美文学评论过程中有关文化差异的影响[J].文化学刊,2015,(7):185-186.
[3]高雨菲.浅析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5):1562.
[4]郝建设.英美文学评论对比分析与实践[J].武警学院学报,2015,(5):71-74.
[5]董洪川.普通高师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教改探索[J].山东外语教学,1997,(4):73-77.
[6]李璐娜.浅谈中西文化差异视域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J].科学中国人,2016,(5):142.
[7]刘杰.比较文学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意义[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2):87-88.
[8]孟伟军.论文化差异对国内外文学评论的影响[J].文学教育(下),2015,(6):54-55.
[9]郑晓枫.民族文化差异在英美文学评论中的作用[J].芒种,2015,(20):73-74.
[10]於晓丹.英美文学评价中不同文化的影响研究与解读[J].作家,2015,(24):228-229.
(责任编校:张京华)
2016-08-01
高芳(1982-),女,山西临县人,硕士,吕梁学院汾阳师范分校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教学。
G04
A
1673-2219(2016)12-00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