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届辽宁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综述

2016-03-07徐绯璐,薛忠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



第二届辽宁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综述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人类解放的学说,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中居于领导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指出马克思主义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统领性作用。为探讨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时代大背景下新的发展趋向,2015年11月27日在辽宁大学举办了以“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的第二届辽宁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此次论坛由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辽宁省五所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授予点的高校——大连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学院负责人、博士生100余人参加。论坛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由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房广顺教授主持,辽宁大学党委书记周浩波教授、辽宁省委高校工委李庆才副书记、辽宁省委宣传部理论处王子洋副处长分别致辞。第二个阶段由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教授主持和点评,9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以“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心议题进行了主题报告。第三个阶段由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谢晓娟教授主持,4位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学科建设”为议题发言。第四个阶段由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成芳教授主持,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史艺军教授点评,10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以“传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责任”为议题发言。会议最后由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

一、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上溯至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已有160余年。马克思主义经历了马恩时期巴黎公社运动的初步实践,至俄国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由斯大林独有模式的调整,再至成为指导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局势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由原有的狭义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逐渐演化发展为特有的苏联模式和中国模式,成功地由理论走向了实践。将马克思主义上升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苏联和中国以强大的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崛起,马克思主义也迎来了其发展的顶峰。后由于部分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僵硬化致使苏联解体,以至21世纪经济一体化和政治多极化,全球命运共同体格局逐步确立,马克思主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泛滥,历史虚无主义兴起,科技摧毁意识形态论蔓延。在21世纪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威、应对时代挑战有着重要的意义。

1.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时代责任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荆蕙兰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更好地发挥学科的学术价值、服务功能。任何一门学科都要有一定的社会认可度才能实现其服务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和建设在服务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要服务于社会,特别要增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实践的服务意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受到严峻挑战,出现理论研究与大众生活相脱离现象,思想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萎缩,地位合理性受到威胁。面对这一问题,单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课堂教学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增强马克思理论工作者的时代责任——服务社会。(1)马克思主义直面现实,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保持其先进性和科学性。(2)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服务于理论宣传和理论教学,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权威。(3)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注重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体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2.关于绿色发展的思考

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薛忠义教授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五个理念,其中一个理念就是绿色发展的理念。绿色发展明确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绿色新格局。绿色是大自然中常见的颜色,其寓意多至十几条,绿色发展就是绿色富国,绿色为民,就会使中华大地秀美壮丽,具体表现为:青山恒在、绿水长流、蓝天长驻、资源永存。(1)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经济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为主要内容,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方式集约化的新型经济形态。(2)发展绿色政治生态。绿色政治生态的本质是政治清明,由清洁明净而呈现的安定祥和的政治状态,政党纯洁、政府法治、社会透明、公民文雅。(3)发展绿色社会结构。一个理想的社会是衣食有余、人人富足、共同富裕,社会结构中极富极贫数量少,中间阶层相当庞大又达到一定的富裕程度。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扩大化将加剧社会变动,出现由阶级斗争到政治斗争局面甚至改朝换代。(4)发展绿色文化。绿色文化的核心是绿色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绿色的GDP、绿色的法律制度。(5)发展绿色生态。绿色生态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和能源等最基本条件。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史艺军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党的建设关系问题研究至关重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和党的建设专题研究的学术成果很多,但大多都偏于其中的一个方面,把两者的关系和内在的互动关联性作为思考点的学术文章较少。(1)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者和实践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行者是孙中山,历史与逻辑的起点在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共产党早期领袖群体以李大钊、陈独秀、李达等人为代表的群体探索,其实践开端是南昌起义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2)党的建设的理论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党的建设的理论基础,党的建设是依靠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进行的建设。党的建设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个过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结合得好,党的建设就会取得成绩,结合得不好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错误,党的建设就会走入弯路。(3)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与发展的关键在党。国际国内风云变幻的格局下,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方面表现得更为成熟,突出表现为接纳政治多元观点,开创中国话语的表达空间,强调中国意识形态的群众基础。

4.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秦书生教授指出,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发表了一系列观点,这些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1)习近平系列讲话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解决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具体表现为:其一,辩证唯物论即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原理。坚持实事求是,深入了解社会本来面目,客观认识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挥意识的能动性,用时代赋予的中国气息凝聚中国力量。其二,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用联系发展全面思维能力看问题,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其三,学习掌握认识与实践辩证思维关系原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实现理论创新。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理论相结合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原理。(2)习近平系列讲话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正确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问题:其一,紧紧依靠人民改革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学习掌握人民群众实践发展的观点,依靠人民推进改革的进程。其二,全面深化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推动我国各项事业稳步提升。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原则。

5.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王东红教授指出,21世纪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多种社会思潮并存,对马克思主义本身也存在着多种理解。马克思主义存在着三种思潮,哲学马克思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在这样的情形下如何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理解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和话语权的关键问题。(1)马克思恩格斯理解意识形态的方法和视角。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包括本体论和认识论及一般性和特殊性,意识形态就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人就是指人民群众,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群众,充分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群众性和人民性。党的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五种发展理念,其中的共享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要求,发展思想中的群众导向和民生导向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6.全球史视角下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几点思考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马万利教授指出,学术领域研究的全球史不简单地等同于国别史的叠加,全球史是非孤立的国家强调世界整体的互动性。世界的近代史从哥伦布开辟美洲大陆开始,中国的近代史从郑和下西洋开始,中国是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开创国,郑和的航行比哥伦布早87年,而且规模足够巨大。中国的历史改变是从与西方的接触开始,外部因素强行改变了我国的历史走向,若不与他国相处,中国原有的历史道路依然可以按照自给自足的小国模式进行延伸。(1)物质的交流。明中期玉米的传入解决了我国的粮食危机,延缓了明朝廷衰弱的历史困境。早期全球物质交换使致瘾性食品广泛传播,以致后来鸦片传入并占领中国市场。(2)中国成了白银流动的终极蜜窖。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中国庞大的国内物资生产市场使西方无等价的货物交换,形成了中国强大的自贸易体系。(3)朝贡体系的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是不平等的贸易体系,政治地位上不平等,经济贸易上不等价,中国以大国和礼仪之邦自居的朝贡思维正是从近代得以确立。

7.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话语分析

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林建华教授指出,语言可称作话语,与思想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凡是思想的知识都可以概称为语言的知识,任何思想都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不同词语的使用反映了不同的认识。话语的构造一方面反映了民族的心性,另一方面又决定了民族的思想路径,话语愈复杂多样,思想越丰富多彩。(1)话语分析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分析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时代性解读去实现,总结时代特征和现实需求,发挥时代精神理解经典著作的表达。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话语分析要注意六个方面:第一,作者意图与文本关系。第二,作者生活与文本关系。第三,社会与文本关系。第四,文化与文本关系。第五,文本与作者语料关系。第六,话语模式与文本关系。(2)政治话语分析的积极作用:第一,话语分析重视话语实践的倾向,容易在所讨论的思想问题范围之内,将思想史和社会自然史紧密结合起来思考论证。第二,话语分析突出语言的特殊意义、思想政治功能,进一步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研究中对关键词、重要命题和概念的敏感和重视向度。第三,话语分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产生的积极效应还表现在研究者把历史书写和历史本身结合在一起进行双重透视。(3)政治话语分析要克服的主要问题——神话学说现象。把马克思主义零星的、片面的论述转化为某一主题的研究依据,作为政治诉求和依托,以思想验证思想,以主义论述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百宝囊的做法是对其的阉割和蹂躏。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郑文范教授指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现今公认的五大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其中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早期形态,现今已经有了五百余年的历史。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一样有其独立的形成道路、独立的生产力因素、独立的经济基础、独立的上层建筑、独立的成长路径,中国的社会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原理和中国特色的特殊原理。(1)社会主义社会的成长轨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阐述了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原理。任何社会都有两大阶级,这两大阶级不断斗争,斗争的结局是二者都被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中国的发展走了特殊的路径,先发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后走向社会主义革命。(2)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特色。任何社会都建立于一定的生产力之上。科技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基础,具有符号性、循环性、人本性特征。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同时存在着科技生产和机械大工业生产。(3)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本质: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特定内涵。目前我国要率先提高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生产力,机械化大生产的不发达的生产力状况决定了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时家贤教授指出,“05方案”实施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出现了许多新的困惑,突出表现为两个特点:其一如何讲授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其二是马克思主义适用性的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用发展的观点,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以人民群众正在做的事情为契机,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对新的实践的发展。(1)理解马克思主义必须把握时代特点。整体性的资本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经济动力。(2)把握市场经济主线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最直接的表现是商品和货币,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隐含前提。(3)以现代化为视角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现代化的探索将为人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更多的贡献,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是未竟人类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学科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学院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良好的学院构架为学科建设提供体系保障,先进的学科理论为学院建设提供智力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在高校中实现优先发展,更重要的是实现优势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处于优势地位,居高校体系的命脉位置。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成芳教授认为,辽宁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理论优势、教育优势、人才优势、服务优势。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霞教授认为,人才的培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对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的培养,实现教师一岗双能、一身二任,增强教师自身理论素养、业务能力、道德修养。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玉珂教授认为,目前马克思主义学科存在科研数据高成果所占比重不多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拓宽学术交流渠道,深化学科建设的时代意识和特色意识。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有着鲜明的时代主题。其一,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性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话语权;其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逻辑感悟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逻辑路径;其三,从马克思主义终极关怀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四,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功能设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整体布局。

三、传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责任

一项事业、一个理论要赢得未来,必须首先赢得青年。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与创新的时代责任寄托于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广大学子身上,特别是以博士研究生为代表的高级学生群体,他们最前沿的思维视角、独具特色的理论观点为马克思主义这门学科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参政党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与制度建设探析、马克思视域中人的尊严的研究、当代大学生应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的破解及其在中国引发的争议、习近平谈历史人物评价原则、马克思主义防止利益冲突思想与中共的治理实践、从意识形态角度简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化理论探索丰富马克思主义时代意蕴、十八届五中全会五个发展理念的整体性解读、“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外交新战略,以上的观点均来自博士生群体阐发自身对马克思主义命题的独特论断。

第二届辽宁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主题鲜明而高远,主线稳定而多元,对辽宁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议乃至全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会议具有深远的影响。论坛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宏观问题、马克思主义学科与学院建设的微观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有效结合的现实问题、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路径的时代问题等一系列前沿理论的认识,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升马克思主义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地位、培育传承马克思主义使命精神的学术人才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会议约定第三届辽宁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在东北大学举行。

(执笔人:徐绯璐 薛忠义)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1.来稿应具有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可读性,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层次清晰,资料可靠,文字精练。

2.收稿范围: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政治学、哲学、海洋文化、语言学、文学等领域的研究论文,重点刊发航运经济、航运管理、海商法、海洋政治、海洋文化等方面的论文。

3.作者可通过本刊E-mail(skxb@dlmu.edu.cn)投稿,自交稿之日起,若1个月内未收到本刊通知,可自行处理。

5.在稿件首页地脚处注明第一作者和导师(如论文作者系研究生)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学历、职称、联系电话、E-mail及详细通信地址),有基金项目支持的稿件应注明论文所属项目的正式名称及项目编号。

6.论文题名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字,尽量不使用副题名;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7.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摘要,一般应包括以下4项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过程;结果;结论。摘要应客观真实,不掺杂作者的主观见解,不作模棱两可的结论,要求结构严谨,语意确切,充分反映文章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摘要长度一般为200~300字。摘要一律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不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8.关键词应反映论文主题、研究对象及所属学科范畴,一般选择3~8个,一般不采用英文缩写。

9.图、表应精选,有自明性,并随文出现。插图须符合制图规范,且可在Visio绘图软件上打开、编辑。表格一律用三线表。

10.参考文献应是文中直接引用的公开出版物,以期刊论文为主。本刊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论文中引用依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排列,并在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注。

11.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性删改,如不同意,请在来稿中注明。

12.本刊已被“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将论文编入,请在来稿时声明。

中图分类号4.来稿应附中文题名、英文题名、作者姓名及其汉语拼音、单位及所在城市和邮编、摘要、关键词、。

文章编号:1671-7031(2016)01-0001-05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