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的三重内涵和对外宣传的话语要点

2016-03-07戴钢书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和平共同体一带

□刘 兰 戴钢书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1731]

“一带一路”的三重内涵和对外宣传的话语要点

□刘 兰 戴钢书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1731]

“一带一路”是国际合作模式的新创举。其三重内涵的关系是经济作为其基础,安全作为其保证,文化作为先行者。但也出现一些值得注意的声音,迫切需要我们构建合适的话语体系,从三重内涵的角度加强对外宣传的力度。

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和谐世界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2013 年10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诸如:在经济上把“一带一路”类比于马歇尔计划,称之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在安全上“中国危险论”不绝于耳;在文化上“文明冲突论”大肆渲染。为了让“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不攻自破,为建立命运共同体提供雄厚的经济保证,让“中国危险论”破产,为建立新型国际秩序做出重要贡献,将“文明冲突”论,内化为国际认同与认可,外化为和谐世界的建设,需要我们小心谨慎地阐述“一带一路”的内涵中把握对外宣传的要点。

一、经济内涵:构建新格局,提供新契机,打造新平台

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社会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紧密依存状态。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论述道:“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成为了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如何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消失了……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来往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1],而如今经济全球化进入了深度的分工协作和融合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同国际社会的互动互联也已变得空前紧密,我国对世界的依靠,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在不断加深,我们观察和规划改革发展,必须统筹考虑和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国际国内两类规则”[2]。“一带一路”就是在此大背景下创建的,它是最具发展潜力、跨度最长的经济、安全、文化合作带,“一带一路”将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欧洲南部、非洲东部的广大地区联系在一起,该区域覆盖40多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0亿,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我国现为不少沿线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主要投资来源地。我们自建国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凝聚成满满的“中国正能量”,足以为“一带一路”经济内涵中的统筹对外开放、经济转型、区域经济发展奠定扎实的经济基础。

“一带一路”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国需要适应现行经济下滑的趋势。由于我国经济结构向较高层次调整及产业的转型升级,短时期内经济发展减速是不可避免的。需要我们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以及全方位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向沿线有需求的国家“走出去”,用我们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与沿线国家在装备制造、基础设施、电力设备等各个领域开展合作与竞争,一方面能够打开我们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另一方面还可助推我们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地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贯通海路交通,展现全方位海路协同开放新格局。说明我国已经适应“新常态”下构建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一带一路”提供经济转型新契机。“一带一路”打造升级版的中国经济。一方面,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部分已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从我国东部地区转移到有迫切需要的发展中国家,为我国的经济转型升级创造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同时为沿线发展中国家带来经济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与沿线发达国家开展公平竞争,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那么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将我国的部分过剩产能转移到有需要的沿线发展中国家,既可以带动我国经济优化升级,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打造区域经济新平台。“一带一路”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西部地区通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强交通物流通达能力、设立内陆港和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多种措施将经济潜力变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发展成果,不仅有利于协调东中西部的发展,还能够增强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潜能,对我们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筹区域发展增添了更多能力与自信。随着我国综合能力的提升,我们有能力把“一带一路”打造为区域经济新平台,让沿线国家搭上中国经济腾飞的“顺风车”,共享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成果。而国家的经济想要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安全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是前提,雄厚经济的发展是维护国家稳定的保障。因此,经济的发展始终要以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

二、安全内涵:保障经济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世界和平

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基本利益,是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也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即拥有一个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全稳定的国内环境和世界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有尊严、共同享有发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维护世界公平正义。每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地促进其他各国共同发展,不能长期把世界发展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困落后的基础之上。各国要齐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共同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谋求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3]“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来分析中国的崛起过程,就是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过程,这种互动过程既可以形成安全困境,也可以形成安全共同体”[4],而“一带一路”建设正是形成“安全共同体”的有意义途径。经济全球化导致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迫切需要解决“南北问题”所带来的公平问题而引发的流血冲突,进而促进人类的安全发展,另一方面,人类与全球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矛盾日益突显,极端恐怖主义对人类的安全所构成巨大威胁。都需要通过“一带一路”构建的“安全共同体”形式来提供解决方案,“一带一路”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统筹国家经济安全、社会稳定与世界和平发展是环环紧扣的“一带一路”建设的安全内涵。

“一带一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1月28日发布最新年度《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石油进口继续增长,全年石油净进口约为3.08亿吨,同比增长5.7%。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9.5%,较上年上升1.1个百分点[5]。对于一个自建国以来就走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国家来说,对外能源依存度高是束缚我国经济独立自主发展的颈瓶,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十分丰富,通过“一带一路”沿线能源运输线的建设,不但可以帮助沿线国家开发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而且对于保障我国经济安全与独立有重大意义。从国家粮食安全角度看,要做到我国粮食全部自给自足是没有必要的,例如沿线中亚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农业资源十分丰富,通过“一带一路”可以让沿线国家优质农产品进入我国,既丰富了我国粮食来源、老百姓的物质生活,也为出口国带来巨大的外汇以及推动当地人民的就业。

“一带一路”维护社会地区稳定。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是有多重复杂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与东部地区经济文化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人民容易滋生不满情绪,自古以来就有敌对分裂和恐怖势力在此地区进行渗透及鼓动“独立”,所施行的打、砸、抢、烧、杀等“暴恐事件”严重危害当地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严重影响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一带一路”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可以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水平的提高,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消除不满情绪,从根本上消除敌对势力渗透的社会土壤;“一带一路”在加强各国经济联系的同时,也将促进各民族、宗教间的文化沟通交流,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包容与融合,消除各民族、宗教间的各种误解与冲突,从而消除敌对势力渗透的思想土壤:“一带一路”建设客观上形成沿途各国对共同敌对势力的联合打压,共同维护沿线地区的安全稳定和经济繁荣,有力地保障了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一带一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一带一路”的建设是牢牢依靠我国的“第二大经济实体”,在和谐世界理论的指导下,在和平发展政治价值观的引导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外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与沿线国家的人们开展经济、安全、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通过积极行动向全世界证明:中国自古至今都是世界和平的坚定倡导者和维护者,发展壮大后的中国依然是维持国际和平、推动世界进步的中流砥柱。通过“一带一路”把中国建设成为负责任的大国,让沿线国家抱团取暖组成一个安全共同体,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而“一带一路”的文化建设可以为“安全共同体”扫清文化认同障碍。

三、文化内涵:观念理论支持、政治价值观引导、共赢外交创新

文化的影响力和认同度是可以跨时空,越国界的,我们国家的文化实力来源有三种:理论、政治价值观及外交政策。和谐世界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理论支撑,是可以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生吸引力以及加强认同的,而和平发展作为“一带一路”的政治价值观,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和谐世界的理论指导下一直努力身体力行的价值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带一路”的对外政策,自从万隆会议提出以来一直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一致好评,有三者作为文化实力支撑使得“一带一路”建设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和谐世界:“一带一路”的观念理论支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事关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6]。目前,世界总体发展趋向多极化的和平与发展,但是国际社会仍然存在不和谐的音符。大国的强权政治、霸权行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干预与渗透;恐怖主义、全球变暖、跨国犯罪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显。使有些地区人民仍然得不到安宁,国际社会普遍期待中国能够在和平崛起的制度建设方面发挥积极的引领世界和谐发展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在和谐世界理论的指导下建设“一带一路”。

和平发展:是“一带一路”的政治价值观引导。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社会日益关注,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和平与繁荣的稳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指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2]。只有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在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中,中国才能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才能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需要在和平发展政治价值观的引导下建设“一带一路”。

和平共处:是“一带一路”的共赢外交创新。邓小平在会见缅甸总统吴山友时谈到:“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和平大使的形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敲门砖”,而且使得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实现了共赢。

以和谐世界作为观念理论支撑,以和平发展作为政治价值观引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共赢外交创新,那么“一带一路”一定能在国际社会达成共识,得到国际社会高度的认同,让命运共同体为和谐世界提供重要支柱,建立“安全共同体”为和谐世界提供重要保障。而和谐世界的建立则为命运共同体和“安全共同体”创造稳定的国际环境,这也便是对外宣传需要把握的三个话语要点。

四、外宣话语要点:经济合作共赢、世界和平发展、文化多向交流

我们要依据上述要点构建对外宣传的话语要点。要以经济建设为其提供雄厚的保证,以安全建设为其提供保证,以文化建设为其提供认同。因此,我们有自信有能力把“一带一路”建成一条富强之路,安全之路,文明之路。从经济方面宣传共同打造命运共同体,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人员有序自由流动、各种资源高效配置、国际国内两种市场深度融合,追求共同利益,实实在在给各国人民带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福祉;安全方面宣传共同打造安全共同体,鼓励沿线各个国家在共同安全领域努力开展合作与交流,为沿线国家提供国际安全的公共产品和安全周到的服务。文化方面宣传是致力于打造共享的和谐世界,中国将秉承“睦邻安邻”理念,加强人文双向交流,以包容和尊重加强文明之间的对话,实现不同文明间的和谐发展。

经济方面:用“互惠共赢”理念革新“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控制。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第一次提出应对金融危机的“新马歇尔计划”,使得舆论把中国实现合作共赢的“一带一路”比作美国对欧洲进行政治和经济控制的“马歇尔计划”,第一,我们承认“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带来的经济福祉与“马歇尔计划”让战后欧洲经济实现复苏所发挥的作用有着相似之处,第二,因为具体的时代背景不同,二者根本性质是不同的。马歇尔计划通过有附加条件的对欧援助,达到对欧洲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控制,利用北约来抗衡苏联社会主义,巩固美国业已确立的霸权地位,成为冷战的开端。而“一带一路”性质是坚持互惠共赢合作方式的创新,并非实体或是国际机制。由于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使得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日益拉大,每个国家在机会平等的原则下选择加入“一带一路”去制定属于自己的经济规则,是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到来非常重要的环节。

首先,在推进“一带一路”过程中注重大力宣传中国与各国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规划的相互对接。例如,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印度和哈萨克斯坦的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而我国与印度实行“产业园区计划”,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计划进行对接,与印度和哈萨克斯坦人民的经济发展愿望十分契合,充分说明我国不是单方面把过剩的能源和资源投送出去,强行让其他国家和地区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服务,而是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对接,科学地规划区域合作,用我国具有优势的资源与技术帮助需要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共赢才是重点。而事实证明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是“言而有信、行而有果”。其次,宣传推进“一带一路”过程中秉承共商、共建和共享原则。中国宣布设立的400亿美元“丝路基金”,即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建设项目提供专项资金,有利于建构更紧密、更互惠的金融商贸合作关系。最后,宣传加强“一带一路”在各种合作领域中蕴含巨大的经济价值。可以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所设立的400亿美元“丝路基金”是最诱人的“大蛋糕”,是各个成员国所期望共同分享的,我国用“互惠共赢”理念革新“马歇尔计划”,使得“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不攻自破,命运共同体的联系更加紧密。

安全方面:“一带一路”建设不仅能够促进本国和地区的安全,更能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一带一路”建设能促进世界的和平是符合我国外交宗旨的。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倡导在基础设施等经济方面的互通互惠,开展安全合作,加强文明对话,减少流血冲突,携手打击国际恐怖组织带给全世界的恐慌和危机,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和安全服务,确保世界人民的生命与安全。“根据温特对国际体系文化发展的解释,国际社会是在朝着进步的方向发展。霍布斯文化时期是过去,洛克文化是现在,而康德文化则会是将来国际社会的主导特征。”[8]即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安全共同体”的形式,这种“安全共同体”的形成对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大有脾益。

因此,我们要向国际社会大力宣传“一带一路”是作为世界各国形成“安全共同体”的一种有效途径。这是通过建设“一带一路”构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好邻居,好伙伴”关系,加强文化沟通与互信,尊重周边国家的不同文明,文明无高低之分,每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是基于对本国国情和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把握所做出的选择,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和谐共生的安全共同体。我们还要向国际社会大力宣传“一带一路”是实现和谐世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中国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安全、共同安全,既是建立“命运共同体”及和谐世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为“中国危险论”的破产以及建立新型国际秩序的做出重要贡献。

文化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多向交流在历史上创造出了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社会学冲突学派代表人物科瑟指出:“没有公开的冲突绝不是一个社会和谐稳定的标准”[9]。文化交流与碰撞促进不同文明的发展,因此才会出现“四大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具有包容精神,始终秉承“求同存异”的精神,古丝绸之路作为一条商贸经济合作之路,同时也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才形成了丰富多彩,形态各异,各有所长的古丝绸文化,这对于四大文明形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中国火药,印刷术,造纸术,罗盘这四大发明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后,也就是“东学西渐”,对促进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发展以及工业化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近代以来西方天文学、数学和医学等知识,也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也就是“西学东渐”,让中国了解并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两个过程所展现的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为我们“一带一路”建设树立了光辉典范。开展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的“一带一路”文化建设,用“求同存异”的精神再创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相互包容的文明形态,组成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部分。

因此,我们要向国际社会大力宣传“一带一路”是沿线国家深厚文化底蕴的继承和弘扬。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同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申报丝绸之路成功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单,充分说明在古“丝绸之路”文化符号感召下,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我们要大力重视“一带一路”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交流作用,鼓励沿线各国吸收、融和、发展创新不同文明的优秀成果。让各国优秀文化作为本国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将精神文明转化为物质力量,为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也为“安全共同体”的形成最终扫清文化认同的障碍,将“一带一路”的“文明冲突”论,内化为国际认同与认可,外化为和谐世界的建设,再创中国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1] 马克思恩格斯. 马恩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254-255.

[2] 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4: 148.

[3] 习近平. 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EB/OL]. [2014-11-30]. http://news.china.com/domestic/945/20141130/1 9027648.html.

[4] 袁正清. 从安全困境到安全共同体:建构主义的解析[J]. 欧洲研究, 2003(4): 38-50.

[5] 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近60% 去年进口约3.08亿吨[EB/OL]. [2015-01-29]. 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5/0 129/c1004-26469515.html.

[6]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全文)[EB/OL]. [2007-10-24]. http://news.sina.com.cn/c/2007-10-24/20581415 7282.shtml.

[7]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96.

[8] 秦亚青. 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温特及其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理论[J]. 欧洲, 2001(3): 4-11.

[9] 科瑟. 社会冲突的功能[M]. 纽约: 维京出版社, 1956: 155.

Triple Connotation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and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System

LIU Lan DAI Gang-shu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1731 China)

“One Belt and One Road”, the new model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itiated by Xi, is based on economic cooperatio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Ou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apacity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foster a more appropriate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system, and to promote sound interactions and synchronized progress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security cooperation.

one belt and one road; destiny community; security community; harmonious world

F74

A [DOI]10.14071/j.1008-8105(2016)03-0075-05

编辑 张 莉

2015 − 05 − 10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教育链研究”(14AKS020).

刘兰(1991− )女,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戴钢书(1954− )男,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和平共同体一带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博弈·和平
期盼和平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