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6-03-07李瑞
李 瑞
750011 宁夏 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
1例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李瑞
750011宁夏 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0月收治的1例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病因主要为胆源性急性复发胰腺炎,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恶心及呕吐等。行影像学检查主要为胰腺增大,行实验室检查主要为血淀粉酶升高,经内镜治疗后患者痊愈,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访6~24月,未见复发。结论正确分析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对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内镜手术时治疗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
临床特点;内镜治疗;复发
急性胰腺炎属于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胰酶的激活的疾病,主要特征为胰腺局部炎症反应[1]。急性复发性胰腺炎(ARP)指至少发生两次胰腺炎且排除慢性胰腺炎的疾病,在两次发作期间患者急性胰腺炎的体征及症状基本缓解或完全缓解[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在日益增加,且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反复发作有很大的可能会引发慢性胰腺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例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病因、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断、治疗急性胰腺炎及判断预后提供重要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0月收治的1例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慢性复发性胰腺炎、精神病史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性别为男性,年龄45岁,体质量70kg。
1.2 诊断标准 按照中华医学会胰腺病学组2013年制定的最新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1)影像学表现为胰腺形态改变;(2)脂肪酶或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不小于正常值上限的3倍;(3)临床表现为持续性、急性上腹痛,并伴有腰背部放射。若符合前两项中的任何一项且排除其他急腹症则可判断为急性胰腺炎。既往急性胰腺炎发病次数≥1次,且与上述诊断标准完全符合,排除慢性胰腺炎可诊断为急性复发性胰腺炎。
1.3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对患者的病史、病因、发作情况、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和病因分析 临床表现:患者的首发症状为上腹部压痛,其次伴有恶心、呕吐等。病因:患者病因主要为胆源性胰腺炎。经实验室检查发现患者血淀粉酶升高,且血淀粉酶>500U/L;采用CT、胰胆管造影、腹部超声及磁共振等辅助检查发现患者胰腺增大。
2.2 临床疗效 给予患者禁食水、抑酸、抑制胰酶分泌、止痛及内镜治疗等。治疗后患者痊愈,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访6~24月,未见复发。
3 讨论
3.1 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轻度或中度的急性胰腺炎,腹痛并伴有短暂的脂肪酶和血清淀粉酶升高,呼吸系统可表现出胸水、肺不张及呼吸衰竭,心血管系统因血容量减少,会表现低血压、心动过速等,甚至造成休克,而影像学的表现主要以胰腺组织水肿为主。现阶段临床认为引起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包括毒素、高脂血症、药物、高钙血症及先天性畸形如胆总管囊肿及胰腺分裂等[3]。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最终结局可能为慢性胰腺炎,因此临床必须对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反复发作引起重视。
目前急性胰腺炎在国内的复发率通常为12.3%~36.32%,而国外通常为30.0%~60.0%,与国外比较,国内的急性胰腺炎复发率相对较低,可能与地区、种族、生活习惯及治疗方式等有关。急性胰腺炎发病率日益增加,一些急性胰腺炎患者反复发作,必须长期控制饮食,对其工作及生活均具有严重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胰腺炎的发生与高血压、肥胖及高血脂等因素有关,且多发于30~50岁人群,复发时间大部分在首次发作后6个月左右,表明若不能将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彻底解决,则很有可能在6个月内复发。
3.2 通过分析本研究收治的1 例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发病因素主要为胆源性胰腺炎。胆管结石引起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为小结石不断从Vater壶腹部经过或结石嵌顿于壶腹部而引发Oddi括约肌痉挛水肿,使括约肌功能发生紊乱,胆胰管共同通路被阻塞,引起胆管内压力增高,使胆汁逆流进胰管内,将胰蛋白酶原激活而引起或加重胰腺炎发作。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在早期时由于胰腺水肿对胆总管壶腹部及胰腺管直接压迫,使胰液排泄不通情况加重,加上乳沟括约肌痉挛及胆道炎症水肿等,易产生恶性循环。对于伴有胆道疾病的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患者,尤其是胆石症患者在初次发作缓解后,若不对胆道疾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再次发生肠道梗阻,使胰液排泄不畅,并引起胰腺炎复发。
3.3 内镜治疗可能会引发急性胰腺炎,因此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是否能采用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检查存在争议。以往临床认为急性胰腺炎是采用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检查的禁忌症,会加重病情,还会提高并发症发生率。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发作,大量临床经验证明内镜治疗复发性胰腺炎安全性高,B超等检查无法替代,可有效诊断胆源性胰腺炎,并协助诊断非胆源性胰腺炎。对胰胆管下段狭窄及十二指肠乳头狭窄的患者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清除胆道梗阻,避免胰腺炎复发。在行内镜治疗时应根据乳头大小、形态及位置决定切开长度,并尽量避免胰管造影,防止引发胰腺炎发作,若MRCP检查提示胰管扩张,则应考虑进行胰管低压造影。
综上所述,正确分析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病因、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对诊断疾病、治疗疾病及判断预后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内镜手术时治疗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1]郁卫洲,王笑秋,季淦,等.急性复发性胰腺炎98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10,30(10):57-59.
[2]此有叶.30例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4):81-82.
[3]褚丽东.64例急性复发性胰腺炎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33(5):2313-2314.
10.3969/j.issn.2095-9559.2016.05.088
2095—9559(2016)05—2564—01
201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