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族裔身份逐渐消弭的“他者”——新世纪美华文学中的美国人形象

2016-03-07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他者族裔身份

孙 霞



族裔身份逐渐消弭的“他者”——新世纪美华文学中的美国人形象

孙霞

(武汉理工大学 汉语言学系,湖北 武汉 430070)

新世纪以来,美华文学中的美国人,在与“我”的交往过程中,主要以“恋人”、“友人”、“普通人”乃至“敌对者”的面貌出现。这些不同形象类,比较全面地涉及了华人与美国人的交往模式。这些不同的交往模式,与传统的族裔身份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人性多元化的多维展示。这种形象特点的出现,是此阶段新移民作家追求创作的“人性”深度的结果。是世界全球化进一步加快的反映,同时也美国华人社会地位提高的标志。

新世纪;美国人;美华文学

在全球化进程深化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空前提高的时代背景下,21世纪的北美新移民文学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独特风格,追求的是“立体意义上的纵深感和史诗的厚重度”[1]P152。这种独特性,同样体现在作品中对美国人形象的刻画中——由之前的类型化平面化[2]P88-92转而为多样化立体化。这些富有时代感的文学作品,是与我们同根同种甚至不久前还与我们在一起生活的旅美华人的创作。通过这些创作,思考他们是如何认识美国与世界的?与传统意义上的“游子”相比,他们又呈现出什么新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其独特的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人当下的心态,为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中国社会现状并总结中国发展经验提供了借鉴。 

一恋人形象

作为人类最为强烈的情感,爱情是文学作品中的永恒主题,体现于新移民文学的创作中,同样如此。然而,相比较以往作品,21世纪的新移民文学对美国人却有不同的刻画。

在这些作品中,旅美作家王瑞云的《戈登医生》(2004)以人性描写的深度堪称同类作品中的代表。作品讲述了一则骇人听闻的故事,知名外科医生戈登因痴爱华裔妻子,在妻子死后,将她的尸体做成木乃伊与自己同处一室,事后被发现,将其尸体移出居室埋葬,戈登最后郁郁而终。其实,这则骇人听闻的故事背后,奏响的是一曲超越生死的爱情之歌。戈登有违常情的行为,正是因为其“爱得投入”。这种超越了一切世俗与成规的强烈情感,绝非西方“救世主”心理下的爱情可与之相提并论,自然剥离了族裔身份的差异。虽然文中也提及戈登将妻子的祖籍国中国视作“童话”,那是因为他深爱妻子,从而“爱屋及乌”,并非“东方主义”式的情感表达。戈登形象的塑造,是基于作者“我们应该认识人生,认识一种剥离了种族、国家和文化的基本人生”[3]P3的写作旨趣。如果说戈登是异性爱恋中的痴男,那么《旧金山之吻》中的杰克就是一位同性恋的怨男。他明知自己对华裔男友所付出的情感得不到回报,却还是一味地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爱,哪怕这种爱最终将自己毁灭。不难发现,这些美国人对自己东方恋人的痴爱,与种族差异无关。作为90年代擅长于人性书写的“另类作家”,严歌苓创作了《无出路咖啡馆》等系列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在书写人性的同时,大多也是以中西恋人的爱情故事作为结构故事的框架。然而,《无出路咖啡馆》等作品中所描写的西方人对东方恋人的情感态度,往往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4],与上述戈登医生对西方恋人的态度不同。

其实,不但这些西方痴男对东方恋人的情感态度剥离了单纯的种族背景,就是那些在情感游戏中充当了“负心汉”的角色,也并非简单的绝情寡义,他们心中所萌动的负疚与不安等复杂的情愫同样令读者动容,他们的负心同样与族裔差异无关。一如旅美作家融融《热炒》(2004)中琼的丈夫,虽然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却又时时忘怀不了她。这些情感丰富复杂的美国人,显然是作为个体的人,而不仅仅是其族裔身份的代码。而同样是写中美两国人夫妻关系的小说,薛海翔的《早安,美利坚》中伍迪和伊娃的婚姻关系之所以走向僵局和毁灭,主要还是因为伍迪视自己的妻子伊娃为异族“他者”,并以征服与仇恨为主要情感表达方式,而伊娃同样不能容忍伍迪的中国式特点,显示极其强烈的自我优越感。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不管是艾娃与伍迪之间的敌对与相爱;还是《无出路咖啡馆》中西方人“救世主”式的爱情观,大多剥离不了族裔差异所带来排斥或吸引,于是,这些美国人只是作者所赋予的族裔文化符号的代指,情感表达方式显然具有类型化肤浅化的特点。然而,到了21世纪的新移民文学中,中西恋人情感方式的性质却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一方面因为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中国人受到占主导地位的西方文化影响更加明显;而另一方面,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为旅外国人的生存基础提供了一定的保障。这些因素也就成为此阶段作品中国人看美国人心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二友人形象

中西恋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固然是我们了解西方人的绝佳方式,而对友人的比较,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前后美国人形象的变化。

新移民作家戴舫在作品《叫雪》(2006)中讲述了华裔胡易与美国女同事苏珊姐妹爬雪山的故事。作品中有东西文化的比较,甚至有对此种差异所持的困惑。比如,对苏珊持枪爬雪山,胡易认为“美国人在有些方面不可理解”;美国人不能用别人喝酒用过的杯子,却可以大家对着同一个酒瓶喝酒;美国同事之间勾肩搭背是常事。但这些不同只是区别胡易不是本土美国人的标识,并不是优劣差异的比较。这可以通过两人的交往关系看出:胡易非常欣赏苏珊的清丽脱俗,并因苏珊工作认真而提拔她,苏珊也因胡易的知遇之恩而感谢他。两人诚挚的友情,与胡易是否羞于雪浴无关,与苏珊是否同性恋无关,也与本来就不明显的种族差异更加无关。在这里,美国人苏珊并不是以“他者”形象而出现,只是身边的同事朋友而已。这种友谊基于相知相识的情感,也就自然不同于80年代旅美作品所讲述的那种难以抵达“我”内心世界的友善,如《客中客》中升平所感慨的美国式聚会:“好像一下子认识了好多人,又好像谁也没认识,四周还是一堵高高的墙,上面影影绰绰晃着无数陌生的头。”[5]P285而这种不同,显然与升平将美国人看作异己的“他者”有关。我们知道,排斥、异己的人际之间很难有真正的友情,因为友谊首先基于一种平等以及相互尊重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谈得上进一步深交的可能。因此,80年代作品中所反映的那种友好也只能是一种肤浅的关系。当然,我们也并不能据此排斥它存在的价值,因为只有先前的接触,才有进一步了解与发展的可能。而张道光与美国乡民的友情显然不同于升平所感慨的。其实,地域文化作为“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理应具有排他性,而描写极具地域特点的乡镇人物的非“他者”性,更是作者追求剥离了族裔身份创作旨趣的证明。

作者此阶段创作旨趣的变化,对美国人形象描绘的差异,当然有个人性格的因素,但我们同样不能否认时代背景的作用:母国的日趋强大使海外游子不再因三等公民的族裔身份而自卑,而主体自信的建立,也是他们采取平等姿态观照美国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民主与和平占主导地位的国际环境以及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今天,也是追求平等的交往姿态的重要因素。

三敌对者形象

当然,如果说亲近的恋人或友人关系并不能完全说明美国人的非“他者”形象。那么,是否可以说那些对华人并不友善的美国人,“他者”性就更强呢?对此,我们同样可以通过相关作品中所刻画的美国人进行分析作出判断。

在这些作品中,沙石的《玻璃房子》、《窗帘后边的考夫曼太太》可以说比较具有代表性。如《玻璃房子》中伊莉莎因对阿德怀恨而损坏阿德精心培育的铁树,显然不是因为阿德是位华人,而是因为形象粗糙又自尊的阿德拒绝了伊莉莎盛气凌人的诱惑,使伊莉莎的情感受挫而心怀愤恨。而且如前文所分析的,阿德并不因为自己的华人身份而自负或自卑,伊莉莎的盛气凌人也并非她的美国族裔身份而是因为她的年轻貌美以及富有。因此,种族身份并非他们关系交恶的原因,伊莉莎虽然是阿德的对立面,但并不是作为族裔身份上的“他者”来刻画的。作者笔下的伊莉莎只是一位追求真实情感而无聊乃至变态的怨妇形象。与该《玻璃房子》所讲述的暧昧情感故事类似,作者的另一则短篇《窗帘后边的考夫曼太太》讲的是受雇于考夫曼太太的中国花匠老孟头,发现自己所心折的雇主竟然是一位与狗交配的变态狂,震惊之余杀狗逃跑的故事。在该小说中,故事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所依据的同样不是族裔身份。如老孟头对这位美妇的爱慕与美妇对他情感的忽视,以及后来情感的突转直下,所依据的同样是阶层身份、年轻貌美以及双方动物式的变态情感。因此,作为美国人的考夫曼太太不是作为其族裔身份的符号,其作为族裔身份的他者性也就自然得到了极大的削弱。在此,我们可将其与故事情节极其相似的《女房东》(严歌苓,90年代初期)对照分析。该小说也是讲述华人老柴对美国女房东的爱慕故事。但在这则故事中,老柴显然因为自己族裔身份有较强的自卑意识,如他一开始就认为低廉的房租与设备齐全的房子是房东对来自大陆的他的着意施舍,而且在后来与房东的交往过程中,他始终处于被动与依附的地位。且不管阿德与老孟头的对美国妇人的致命一击是否变态,但他们起码还有一搏的勇气与气度,而不是如老柴像游魂般飘荡于女房东的视野之内,自己却连认识她的机会都没有,其被动性也就不难想象了。而被动与主动的区别,就在于主体“我”是否足够强大。而将自己置于依附的地位,显然也就认同他者高于我,同时也是异己者。而沙石作品中的这两位男主人公,且不管地位如何,起码不会因为自己的族裔身份而矮化自己,同样也就不存在将美国人拔高或“他者”化的可能。至于故事母题相似的两种文本所存在的这种创作旨趣的差异,同样离不开上述所提到的时代背景因素。《刀锋下的盲点》虽然一再提到少数族裔的弱势地位,但在前述有关分析中我们已获悉,作为美国人的纳尔逊市长、安德森医生、院长怀特等的立场差异并非缘于叶桑的华裔身份,而是根据各自的利害关系以及个人品行而采取不同立场。因此,“他者”性在该小说中的美国人身上同样并不明显。

四普通美国人形象

当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岂是简单的好或者坏所能区分的?尤其在以“人性”书写为突出主题的作品中。于是,我们得以在各种复杂人性中窥视美国人作为具体的“人”的特点的强化,其“他者”性则相应弱化的特点。

夏维东所创作的短篇《拼版游戏》便是这样的一部作品。该小说以现任屋主华人“我”为叙述者,讲述前房主琳达的的父亲因在无言中祭奠妻子而忽视了女儿的情感,导致了女儿对父亲怨恨,两人长期关系冷淡,直到父亲去世后,琳达才发现父亲对自己的爱是如此深沉,因而悔恨伤感不已。在获悉长期独居的父亲一直保留为女儿所购买的大量拼版游戏而悔恨震动不已。作品对琳达及其父亲形象的刻画,显然不可能完全摒除他们作为西方人所独有的形貌或者文化习惯等方面的特点,如是这样,我们又怎能区分他们所生存的环境?而只有在特有的文化环境中,我们才能更清楚地认识某一个人,也才能塑造出真实的人物形象。但这些特点显然也与“他者”身份无涉,因为作品关注的是他们作为普天之下人类所共有的亲情所描写的。如父亲不但保留了琳达小时候所有的玩具,而且清楚地记得每一个玩具购买的时间。因为想念女儿,他便在长期的独居日子中通过拼版游戏来回忆同样喜欢拼版游戏的女儿,而这些拼版竟然有上千个,这同时也说明了这种爱的沉重与令人伤怀。通过这些叙述,琳达父亲爱女儿的形象也就呼之欲出,这种父爱显然与族裔身份无关。同样,作品中琳达虽然与华人“我”有过交往,但自始至终也是作为一位对父亲深怀歉疚的女儿形象而出现的。因此,作品中所涉及的这对美国父女的形象的描述,侧重的是其作为一个人的个体性特征,而不是其作为美国人的群体性特征。如果说当然,美国人的“舔犊之情”并非这一时期作品才涉及,比如《早安,美利坚》中伍迪那位凶悍的丈母娘同样也心痛自己的女儿,可是作者着意地是讲述她强势的性格给伍迪夫妻关系带来的阴影,如她嫌弃伍迪的穷困、对女儿婚姻的横加干涉等等。因此,这种母亲形象趋于类型化,缺乏打动人心的力量。

由此可见,与以往对美国人情感方式处理的类型化或粗线条相比,21世纪新移民文学作品开始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他们丰富而真挚的情感世界,从而塑造一批比较生动的艺术形象。而有时,这种富有个性化的人物又或许反映于他们对对生活的热爱,如《叫雪》中的苏珊姐妹,她们热情、洒脱,张扬着的生命之帆足以打动每一位热爱生命的读者。而有时,作品毫发毕现所展现的陷入灰色生活中的矛盾个体,如《玻璃房子》中那位对婚姻了无兴趣的伊莉莎,或者如《刀锋下的盲点》中那位曾经热爱生命后来却对生活丧失了信心以死来解脱的纳尔逊夫人,等等,他们同样是具有独特魅力的人物形象。就如“以丑为美”是“通过丑的形象揭示较之一般审美更为深刻的主题,以不和谐的形式引起逆受的心理快感”[6]P191对这些灰色人物形象的刻画,同具艺术美的效果。

因此,可以说,相比较以往任何阶段的大陆旅美小说,此阶段作品对美国人形象刻画的最生动丰富。这当然首先离不开作者对作品文学性与反映人性深度的创作旨趣有关。因为,“没有个性的人物在作品中占着主导地位,那么这篇作品也许称之为传说或者寓言更为恰当些。”[7]P141这种创作旨趣,使我们有机会洞悉到美国人物形象的丰富多彩。而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来说,美国人形象的生动性,也离不开作者对美国社会与美国人的进一步熟悉和了解。

结语

正是从上述对此阶段小说中美国人形象的分析中,我们得以发现美国人大多不再以族群代言人的身份而存在,他们的“他者”性更加弱化甚至趋于消弭。这种变化理应符合全球化时代“世界公民”的发展趋势。人物“他者”性的逐渐消泯,表明作者开始从关注人物的类型化特征向个性化特征的转变,而且,这也为塑造多彩美国人提供了可能。此阶段以“人性”书写为主题的作品,便是通过着意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叙事,向读者展现处于各种矛盾关系中的美国人物形象个体,从而使读者得以发现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多姿多彩的美国人群像。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当以一种平等的视角看美国人时,已渐趋去除其族群代言者的身份,也相应地去除其“他者”性;而一旦所刻画的人物形象不是以群体特征为主要依据,自然就会注意到其普通个体性的一面,这就为创作丰富多彩的美国人物形象提供了可能;此外,作为一个移民大国,美国人形象的多样性还体现在作品相比以往任何阶段都更注重其他多种族裔形象的刻画。21世纪新移民文学中美国人形象的多样化、更具个性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世界全球化的标志,也预示世界大同的理想可能性。

[1]公仲.新世纪新移民小说的发展[J].小说评论,2010,(2).

[2]孙霞.20世纪80年代中国留美学生文学中的“美国形象”[J].武汉大学学报,2015,(3).

[3]王瑞芸.美国浮世绘·自序[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4]孙霞.跨界视角下的双重面孔[J].华文文学,2012,(5).

[5]查建英.客中客:留美故事[M].天津: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

[6]王伯男.审丑——美学评价的逆向思维[J].社会科学,2012,(1).

[7][英]布鲁克斯,艾伦.小说鉴赏[M].主万,冯亦代,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I106

A

1673-2219(2016)09-0030-03

2016-05-20

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项目“世纪之交新移民文学中的美国形象研究”(项目编号2015VI067)。

孙霞(1977—),女,博士,武汉理工大学汉语言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责任编校:潜庐)

猜你喜欢

他者族裔身份
“英国多族裔未来”理念:缘起、困境及其理论启示
族裔性的空间建构:《拉罗斯》的叙事策略
论美国非裔诗人C.S.吉斯科姆的“拖延”诗学及其族裔诉求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散居族裔的生存困境:浅析《砖巷》中的男性角色
“他者”眼中的“她者”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他者视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