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态学审视与构建
2016-03-07于佳,王海
于 佳,王 海
(1.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江苏南通 226010;2.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信息系,江苏南通 226010)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态学审视与构建
于佳1,王海2
(1.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江苏南通226010;2.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信息系,江苏南通226010)
用生态学视角审视和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问题。从观念上、理论上、方法上、实践上的可行性等方面分析生态学介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适切性。用生态学的生态位、生态平衡、生态演替等视角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态危机进行深刻剖析,并从调整生态位结构、促进生态平衡、建构开放持续的生态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态构建设想。
生态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平衡;生态系统
[DOI]10.3969/j.issn.2096-2266.2016.07.015
生态学(Ecology)是生物科学在近代的一个分支,距今已有120年的历史,在自然科学领域内,经过六次飞跃,产生了几十门分支学科。随着“生态”内涵不断地丰富与转移,生态学也扩展到“研究具有生物性的关联的学说”,把研究与解决人与自然的自然生态学理论移植到研究其他各学科领域时,就出现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生态学研究方法。最早在1921年由帕克和伯吉斯提出了人类生态学概念,把原有对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思路,转化为研究生态学所使用的思维、方法和原理。把自然生态学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欧美传到港台地区,再由港台地区传播到内陆地区。在国内用生态学研究教育领域的问题,可以说还是起步阶段,无论是研究的深度还是广度均显不足,从宏观方面研究的比较多,从中、微观方面研究的较少。笔者试图用自然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论,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探求破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存在的某些瓶颈问题,以生态构建理路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生态学介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可行性
生态学的主要观点强调开发性、交互性、多样性、整体关联性、动态平衡性,自然生态学研究方法是整体的、和谐的、辩证的〔1〕。以自然生态学为工具来探讨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问题是具有可行性的。
(一)观念上的可行性
在全世界都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生态文明宗旨已经作为一种高级文明形态成为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对“生态”的关注程度早已超越之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同时,生态学的理念、观点和宗旨运用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早已为学界所认可和熟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与生态文明皆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在观念的形态上具有符合用生态学理论探究的生态因素和适切性。
(二)方法论上的可行性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方法论的可行性是理论可行性和实践可行性的前提条件,是理论研究基础的关键所在。在面对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面对“冲突论”向“和谐论”的哲学基础教育理论的发展,面对“知识本位”“个人本位”“关系本位”“社会本位”的价值的艰难选择,当生态学研究升华到研究人与自然普遍的相互作用问题的层面时,它已经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理论视阈与思维模式,具有了哲学的性质〔2〕。生态学研究的范式已逐渐渗透到各个学科,也可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它特有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理论视阈都贴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整体结构和形态。提出“生态本位”方法论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法论基础,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汲取了自然科学、社会学、哲学等多个学科构建出的一个多元共生的方法论体系,可以应用其解读和剖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系统的生态规律、生态平衡、生态功能和生态趋势等,在方法论上具有可行性。
(三)理论上的可行性
在生态学中有一个基本规律,即边缘效应(Edge Effect),它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生物群落交界处,往往生物结构复杂、生物活动异常活跃,生物种类偏多、生物种群密度偏大、生产力相对较高〔3〕。边缘效应普遍存在于自然生态系统中,人类生态系统和教育生态系统也存在边缘效应。在现代科学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的大背景下,对某一领域的研究不能再单纯地依靠单一学科的封闭研究来实现。学科间观念和方法的相互渗透融合,规律和原则的相互移植借用愈来愈频繁。对于某一领域的研究只有不断地引进新的知识和信息,才能保持边缘效应。用生态学来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问题,就是从新视阈来实现生态学规律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规律的衔接,催生良性的边缘效应,进而创出解决此问题研究的新局面。
(四)实践上的可行性
生态学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验的研究具有开拓领域、启迪思维的积极作用。生态学的介入研究是有其实践基础的,例如1995年南京师范大学在研制校园建设规划时,根据教育生态学专家的建议,在植物品种、种植面积、种植密度上依据教育生态学的原则和景观生态的要求,在校内进行调研,制定了校园环境建设规划,并付诸实施。使得校园内大气飘尘少、含氧量高,优美净化的环境发挥着良好的育人效果,该校在历年被评为绿化先进单位的基础上,1998年被江苏省建委等主管部门评为园林式学校。由此可见,以生态学为指导,调整优化生态因子,规划布置学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可以促使受教育者身心的和谐发展。此外,生态学以整体论与系统观对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生态因子进行全面的、联系的思考,就能发现、分析和解决教育在宏观和微观上的失误,具有较大实践意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实践性的教育问题,借用自然生态学的框架来解析,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寻求和探索出适合自身运行机制的实践路径。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系统的生态危机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态位主客体失位
生态系统的运行需要各物种在一个连续的统一的整体系统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其中,每个个体或种群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生态位置及其与其他物种和种群间的功能关系,被称之为生态位。生态系统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完全重合,每个物种的生态位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态系统中,培育的主客体均具有自身相对应的生态位,且在生态系统运行中经常需要调整,以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但在目前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教育客体的生态位常处于被忽视或不够重视的地位,教育主体在生态位上则占据主控地位,其表现在:第一,主客体区分的绝对性。单纯将大学生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知识宣灌的受体,忽视了他们作为客体的主体性和独立的人格存在,产生了主客体界定上的错位。第二,长期以来在主客体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主知主义”德育方式的思维局限,致使整个培育过程只是单纯的自上而下的知识传授过程,把核心价值观培育等同于智育,造成了主客体生态位衔接上的留白。第三,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态运行,完全由主体主导的权威运行模式使得理论和实践的脱节,缺乏各生态位之间的信息交换,使得主客体相互之间缺乏足够的呼应与交流。而且,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态位运行,注重强调群体性,忽视个体的生态位独立性,从而导致在培育目标、培育理念、培育模式上重显形的理论输出和规范灌输,轻隐形的人格培养和意志锻炼,造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态位主客体失位。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平衡的偏离
在自然生态中,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是指一定时间空间内生态系统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4〕。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态平衡需要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循环畅通,需要整个生态系统从结构和功能上保持动态的平衡,但实践中却表现为结构和功能上的失调。结构上的不平衡表现为高校教育生态系统对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张力性不足,比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经费投入上、师资配备上、课时安排上的不足等。所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也难免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造成生态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的不畅,导致信息流的阻塞。功能上的不平衡表现在把对大学生价值规范和道德规则的教育完全等同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价值规范和道德规则是散在于人们的知识体系中,具有散在性,若干的规制罗列灌输不仅无法内聚为大学生对于生活核心意义的反思,且易诱发其内在的抵触情绪,进而造成整个生态系统中重要信息流的停滞,进而引发能量流和物质流的滞后和偏离,造成生态系统的波动和震荡。同时,也不能用过分理想化、崇高化(如“大公无私”等)的教育理念替代核心价值观培育,使得核心价值观本身成为一种压迫性的力量,造成生态平衡的纵向偏离。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演替的游离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态演替是指生物种群和群落的演进,生态演替的根本意义在于对生物群落提供生存的价值。生态的演替按照演替的阶段不同,有原生态演替(即从零开始)和次生演替之分,教育生态像自然生态一样,也存在次生演替,即不是从头开始,而是重新以演替的某一阶段作为起点,继续向前演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系统的生态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即基于大学生已经形成的内在的固有的价值观基础上的生态演替。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演替中要特别注重学生主体的需求特征和心理基础,要适当弱化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给予大学生更多价值选择的权利以及更多进行价值反思的机会;另一方面应把人当目的而不是当工具来培养,既要关注给定、已然的人,又要关注超越的、生成即应然的人,使得生态演替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发展的形态。而当前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演替恰恰存在着大学生原有的心理基础不被尊重、价值观诉求不被关照、主体意识不被重视等问题。当前,教育主体仅仅把社会价值体系看作是权威的规则,按照“社会本位”的思维来对客体进行强制性价值教育,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硬施加给受教育主体,这固然有利于社会价值体系的传播,但是“人自身作为一个整体既不能被计划分割也不能被重新制造”〔5〕,价值观培育群体被单纯看作了等待被塑造的“工具”,这使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了不得不接受的他律施动力而非个体自我觉悟和发展完善的内在原动力,这使得生态演替呈现出时而终端、时而跳跃、时而逆行的游离状态。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态构建
(一)调整生态位结构,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态适应力
为谋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必须要协调好生态系统运行中各生态因子(包含关键因子和非关键因子)的相互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是相互合作协调适应的,也可以是同一生态位下相互竞争彼此制约的,但必须保证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各因子之间是动态平衡且稳定有序发展的。生态位是特定的生态群落中某个因子所处的地位及其功能。所以,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态系统中主要因子需要在生态位的地位和功能上均作出相应的调整。
首先,培育主体的生态位要下移,功能也要从灌输转变为引领。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培育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这就要求培育主体持续提高个人修养、理论素养和职业品行,在理论、行为、实践方面增强自身适应所处生态位的胜任力,主动探索符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规律的改革,主动完成生态系统建构的历史使命。同时,培育主体要放低姿态,主动放弃传统培育模式中的控制地位和绝对权威性,使得自身所处生态位适当下移。
其次,受教育主体的生态位要上移,功能也要从吸收知识转变为生成德行。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系统中最为活跃、最有个性的变量因子,他们极力渴望挣脱传统生态系统中的价值观教育框架的束缚,在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下,竭尽全力地构建适合于自我成长、发展、追求的内在核心价值观。与之相对应的,他们也试图用自己的价值观陶染、作用、反哺于社会发展,以提升自身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社会地位。因此,在越来越强调人性化的今天,必须掌握好大学生的基础生态位差别,把握好大学生的实际生态位功能,利用好大学生潜在生态位优势,赋予大学生足够的生态位空间。在富有生命力的生态理念指导下与大学生深入沟通交流,增强生态链中信息流的交互功能,及时、准确把握大学生现有的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水平、面临的思想困惑、内心的价值诉求以及关注的社会热点。要充分关注大学生个体的差异,面对同一生态位下的不同个体采用不同的培育方式,因材施教,增强个体的生态适应能力。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自主性、选择性,由填鸭式的道德准则灌输转变为“指导学生在对各种道德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社会价值进行分析、比较和鉴别的基础上,结合个人道德现状,自主、合理地选择个人的道德取向及遵从或拒斥的道德规范”〔6〕。
最后,教育内容生态位的平移,功能也从理论化走向实践化。当前占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系统中内容主生态位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它提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历史进程、内涵、外延等一系列解读信息。但仅凭这些内容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远远不够的,内容的选取上要注重在大学生原有的实践经验基础之上选取他们所热切关注的、热点的、典型的、实时性强的话题,例如网络伦理、生态环境、社会腐败等现实性强的问题,通过不断积累和丰富应用于生活中,并通过反思生活经验、解决生活实际困惑,促进个体的经验与科学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然融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植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中。
(二)依据生态平衡规律,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动态平衡机制
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主体是动植物,它们没有意识,不可能具有预见能力,因此,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来调整。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有意识和思维,不仅能有效地适应生态环境,而且还会能动地反作用于环境,并能运用预见性采取超前对策。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态系统平衡可以也非常必要介入人为的干预和调整。
首先,在教育方式上,要把实践活动从以往短期的、零散的模式建设成为“常态化”的模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在“知中行,行中觉,觉中悟,悟中从”的一个良性循环过程中逐步内化形成的。主体内在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就依赖于实践中的体验和反馈中的感悟。之前的培育由于欠缺实践环节,学生缺乏更多的机会用所获得的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冲突和困惑,没有经过实践认证的价值观很难被学生内化。学校应该改变以往短期的、零散的、形式化的培育形式,尽可能地把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推向常态化。在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及教学大纲中加大社会实践所占的比例,调整社会实践的教学内容,规定学分,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建立长效机制,纳入考评体系,并在考评中注重结果与过程考评的结合,努力找出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契合点,寻求并建立关联,充盈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和内涵,进而有力地支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
其次,在教育内容上,要把泛意识形态的纯理论说教内容改变为具有时代性且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体感冲击力的“主题化”教学内容。在实际的培育过程中,常常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套教学计划多年不变,辅导员班主任一个主题班会多年不改的现象,忽略了时代性、开发性和持续发展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教育资源同样是具有动态性的,要求与时俱进,要求与大学生所关注的教育内容动态对等。例如电信诈骗、炫富、碰瓷、恋爱、求职等等,把这些内容以主题形式,按照案例的形式适时地、恰当地穿插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课程体系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很强现实性和指导性的认知,提升他们的感悟与践行相结合的能力。
最后,在教育功能上,要用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培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要积极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归根到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在外在环境影响下,自觉自愿、自我建构和生成的过程,依赖于价值主体的不断自我改造、建构和丰富发展〔7〕。外部教育环境只是提供教育的能量与氛围,可以应用但不能作为主要方面,因其会消解价值主体的地位,必然会使教育实效性大打折扣。要抓住一切教育机会调动大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大学生自觉自愿的自我教育。
(三)顺应生态演替趋势,构建开放持续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系统
在自然界中,生态系统的演替是生态系统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是稳定的变迁过程,即从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演替到另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群体和个体必须要与外界保持持续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和传递,才能确保演替的顺利完成。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系统中,大学生个体只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生物”个体,个体要想维持自身的生态位功能和良性演替发展,就必定要融入整个大的生态系统中,从系统中吸取养分,同时向系统传递能量,从而与系统中的其他群体和个体动态发展,和谐共生。维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系统的演替和良性循环,必须要保证足够的开放性、持续性与时代性,以校园文化为主要阵地,吸收外界先进的教育资源、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如增强校际间的共通与借鉴、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入第三方机构的评价与评估、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平台的展播与展览、大学生参与政策的制订与审议等等〔8〕。从而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系统持续注入新的生态能量,实现生态系统的最优化发展。
要保证持续的物质投入以支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系统的演替和循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平衡性决定了生态演替的过程一定不是一个平稳过渡的状态,而一定是波动震荡、迂回曲折的前进状态,波动后的回归则需要注入巨大的能量。教育投入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系统强有力的物质支撑,在生态演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教育投入支撑着原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变革、修复和重建,如多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各种新兴的教育手段和技术就需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有持续的投入作为保障。
要保障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态演替与循环必然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生态环境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各个阶段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濡化作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必定事半功倍。在自然生态环境上,要注意利用校园的一草一木、校训、校标、校史、历史文化遗迹、历史建筑、博物馆甚至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自然生态环境中的生态因子提炼价值观核心要素,增强大学精神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在社会生态环境上,要注重营造高雅、正能量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利用各种学术讲座、文化活动、报刊、广播、视频、网络等载体,引导大学生崇尚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蓬勃进取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作为大学生频繁使用的重要工具,要积极净化网络环境,引导他们对于社会上海量信息的鉴别,避免多元环境下价值观判断的失误。在规范生态环境下,作为教育主体,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师德建设,加强师德修养,起到规范生态环境下的道德引领作用。同时,要注重培养和引导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和情感选择符合社会良好的风俗、风尚、舆论、道德等,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外延。
〔1〕佘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41.
〔2〕刘贵华,朱小蔓.试论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J〕.教育研究,2007(7):3-7.
〔3〕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10.
〔4〕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2.
〔5〕卡尔·雅斯贝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9.
〔6〕吴康宁.教会选择:面向21世纪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学的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3):10-18.
〔7〕韩丽梅.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2.
〔8〕李守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生态诠释与构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32(1):142-147.
Ecology Review and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Socialist Core Values
Yu Jia1,Wang Hai2
(1.Department of Mechatronics,Nantong Shipping College,Nantong,Jiangsu 226010,China;2.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Nantong Shipping College,Nantong,Jiangsu 226010,China)
Through ecology view,this paper reviews and researches on the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socialist core values.From the feasibility of the concept,theory,method,and the practice,this paper analyzes ecology intervention aptness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socialist core values.Using ecological niche,ecological balance,ecological succession perspective,this paper studies ecological crisis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for college students,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ion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socialist core values through adjusting the ecological niche structure,promoting ecological balance,and constructing open ecosystem.
ecology;college students;socialist core values;ecological balance;ecological system
G641
A
2096-2266(2016)07-0082-06
(责任编辑胡椿)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5SJB649);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HYJY/2015D03)
2016-04-01
2016-05-19
于佳,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