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其事度其时

2016-03-07赵雅丽杜梅萍

前线 2016年2期
关键词:和亲突厥嘉兴

赵雅丽 杜梅萍

【引用】

“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文中引用

【原文节选】

故夏之即叙,周之于攘,太宗之翦乱,皆乘其时而善用其势者也;古公之避狄,文景之和亲,神尧之降礼,皆顺其时而不失其称者也;秦皇之长城,汉武之穷讨,皆知其事而不度其时者也。向若遇孔炽之势,行即叙之方,则见侮而不从矣;乘可取之资,怀畏避之志,则失机而养寇矣;有攘却之力,用和亲之谋,则示弱而劳费矣;当降屈之时,务翦伐之略,则召祸而危殆致辞。故曰: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附其时而不失其称则成。是无必定之规,亦无长胜之法,得失著效,不其然欤?——《旧唐书·陆贽传》

【原文释义】

所以,夏代太康失国而四夷背叛,少康中兴而使夷人归顺臣服,周宣王于“朔方”筑“城”以抵御“猃狁”(匈奴前身)南侵,唐太宗出击突厥消灭叛乱而安定国家,都是当其时、乘其势之为;周太王古公亶父(周文王祖父)为避戎狄威逼而率领族人由豳迁到岐山下的周原而王业兴,汉文帝、景帝时期与匈奴和亲约好而弭患,高祖李渊曾对突厥卑辞厚礼,都是合其时、顺其势之举;秦始皇筑长城抵御匈奴最终却国家覆亡,汉武帝晚年穷兵黩武征讨匈奴却下诏深陈既往之悔,他们都属于知道去做但却不知衡量时势之人。如果最初在戎狄势力十分猖獗嚣张时,能够采取令其归顺的策略,就不会令对方感觉受到欺侮而不服从了;如果有可供取用的资财,却怀畏惧趋避之心,就是坐失良机而姑息纵容敌寇;如果有驱寇御敌的兵力,却采用和亲的计策,就是向对方示弱而空耗人力财力;如果应当降身屈节之时,却采取征讨攻伐的策略,就是自招灾祸而陷入危急境地。所以说,知道去做却不懂得审时度势就会失败,知道顺应时宜并能依据具体情况而行才会成功。这其中既没有一定之规,也没有长胜之法,但成败利害的效果却十分显著,事实不正是如此么?!

【经典简介】

此段文字是陆贽关于国家对外策略的论述,出自《旧唐书·陆贽传》。《旧唐书》原名《唐书》,后晋刘昫等撰,实际主持编修者为赵莹,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问世后,改称《旧唐书》。全书共200卷,其中《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该书卷139《列传》第89单独列传,详尽记载陆贽的生平与思想。陆贽(754-805),字敬舆,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南)人。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进士,中博学宏词科,任郑县尉、渭南县主簿、监察御史。德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参赞机要,负责起草文诏,甚得倚重,人称“内相”。其人品行端方,为人刚正不阿、特立不群,工诗文,尤其长于制诰政论,世称其“榷古扬今,雄文藻思。”

猜你喜欢

和亲突厥嘉兴
一代英主李世民为何向突厥称臣纳贡12年?
一箭双雕
嘉兴融沪记
邓国精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一代英主李世民为何向突厥称臣纳贡12年?
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新性质及应用
嘉兴城区话的声母、韵母变异
“礼物”在唐王朝与奚和契丹交往中所起的政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