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与外科处理

2016-03-07张明星师晓天李小兵许冰张新华吴相稳夏文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4期
关键词:胸管良性用量

张明星 师晓天 李小兵 许冰 张新华 吴相稳 夏文超

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与外科处理

张明星 师晓天 李小兵 许冰 张新华 吴相稳 夏文超

目的研究并分析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诊断方法与外科处理措施,以提高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法12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74例),观察组患者运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开胸探查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镇痛药物用量、胸管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镇痛药物用量、胸管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诊断敏感性较高,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孤立性肺结节;临床诊断 ;CT;外科处理

孤立性肺结节在现代临床中较为常见,其主要是指单一的、边界不清、直径≤3 cm、周围表现为明显的含气肺组织所包绕的病变,没有典型肺不张或胸腔积液等临床症状的肺部结节[1]。近些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发病率明显升高[2]。临床中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为了更好地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院开展本研究,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120例,其中男70例,女50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61.5±7.5)岁。本组患者中,65例患者为体检时发现,30例患者出现咳嗽、咳血以及胸痛等症状进行诊治时发现,另外25例患者为肺部其他病灶出现疾病或出现其他身体疾病来医院就诊检查后,拍摄CT或X线后发现。120例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较为详细的检查,包括胸部X线检查、CT检查等,其中55例患者影像学表现为恶性征象,75例影像学表现为良性结节。26例患者为近肺门结节,94例患者为肺部周围结节。结节部位:肺部左上叶结节患者22例,左下叶结节患者30例,肺部右上叶结节患者33例,右中叶结节患者8例,右下叶结节患者27例。肺部结节直径<1 cm患者37例,直径1.0~2.0 cm患者56例,直径2.0~3.0 cm 27例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7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手术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胸部CT增强扫描、颅脑CT扫描、骨ECT扫描、腹部彩超、血气分析以及肝肾功能等检查。观察组患者运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开胸探查手术治疗。将患者手术前胸部CT增强扫描结果与手术后的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讨胸部CT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诊断准确性。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手术后镇痛药物用量、胸管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病理结果 120例患者中,恶性结节患者48例,占40%。其中腺癌35例,腺鳞癌5例,鳞癌3例,肺泡癌3例,小细胞癌2例。良性结节72例,占60%。其中炎性假瘤28例,结核27例,错构瘤8例,肺部囊肿7例,曲霉菌2例。

2.2胸部CT增强扫描的准确性 120例患者手术前均进行胸部CT增强扫描检查,未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其中,75例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良性,45例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恶性。术后病理结果证实,良性结节患者72例,与CT诊断符合率为96.0%。术前,3例患者误诊为良性病变,误诊率为2.5%。

2.3手术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镇痛药物用量、胸管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用量、胸管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用量、胸管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s)

注:两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镇痛药物用量(mg) 胸管引流量(ml) 胸管留置时间(d) 术后住院时间(d)对照组 46 215.5±88.5 165.5±52.5 2.08±0.86 4.56±1.05观察组 74 84.5±56.5 2.08±0.95 1.35±0.58 2.89±0.75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肺部的孤立性结节是临床中极为常见的病变类型,一般情况下,孤立性结节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近些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肺部孤立性结节的检出率有明显增高趋势。肺部孤立性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并不典型,从而为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在肺部孤立性结节的诸多病因中,良性病变占绝大多数,恶性肿瘤占30%~40%[3]。

本组120例患者中,良性病变患者72例,占60%,恶性病变患者48例,占40%。对于恶性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而言,应尽早接受手术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对于良性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而言,应尽量避免手术,运用保守方式治疗,以最大限度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4]。胸部X线是临床诊断肺部孤立性结节的主要手段,但该方式具有一定误诊率和漏诊率。

总之,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诊断敏感性较高,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值得推广。

[1]李广斌,马海涛,赵军.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与外科治疗分析.海南医学,2010,21(21):63-64.

[2]王强,罗勇.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与处理.临床荟萃,2015,30(10):1197-1200.

[3]岳凯涛.孤立性肺结节108例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效果分析.临床医学,2013,33(6):38-39.

[4]章智荣.孤立性肺结节病变的诊断与处理策略.中国肺癌杂志,2013,16(9):499-50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4.052

2015-11-16]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胸二科

猜你喜欢

胸管良性用量
2021年日本钛加工材在各个领域用量统计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自制胸管固定带在肺癌术后患者胸管管理中的应用
肺上叶切除手术单根胸管引流与两根胸管引流对比
肺癌患者胸管注入化疗药物的观察及护理干预
大豆种植意向增加16.4%化肥用量或将减少
肺楔形切除术后不留置胸管患者快速康复护理策略研究
“四个注重”让家事审判良性发展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