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组长在分层次管理实践中对质量建设的作用

2016-03-07袁文芳陈春英林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4期
关键词:达标率病区护士

袁文芳 陈春英 林岩

护理组长在分层次管理实践中对质量建设的作用

袁文芳 陈春英 林岩

目的对护理组长在分层次管理实践中对质量建设的作用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实施护理组长分层次管理实践过程中的质量建设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作为研究组,并将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未实施护理组长分层次管理实践过程中的质量建设作为对照组,每组69名护士。分析两组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病区管理质量的达标率(98.5%)、基础护理质量的达标率(95.8%)、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的达标率(95.9%)、护理文书质量的达标率(96.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0.3%、89.4%、85.3%、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组长在分层次管理实践中对质量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临床可积极推广应用。

护理组长;分层次管理;质量建设;作用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及医疗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不断上升,所以不断改善护理质量建设十分重要[1,2]。本文对护理组长在分层次管理实践中对质量建设的作用进行相关的研究及探讨,现将研究的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实施护理组长分层次管理实践过程中的质量建设作为研究组,并将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未实施护理组长分层次管理实践过程中的质量建设作为对照组,每组69名护士。其中女65名,男4名,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29.5±3.4)岁;护士学历水平:中专9名,大专25名,本科35名;职称:主管护师16名,护师44名,护士9名。两组护士年龄、性别、职称、学历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设立护理组长 根据护理工作管理规范的相关要求及本院的相关护理工作人员的实际结构进行护理组长的设立,制订病区的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分层级管理的模式;然后确定护理组长的工作职责,具体如下。

1.2.1.1负责所管责任制护理小组的日常工作 运用护理程序对所管患者进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指导下级护理人员工作。

1.2.1.2进行护理评估与健康宣教 严格实施护理的评估,并准确告知患者医生的嘱咐,制订具有预见性的护理相关措施,加强对于护理风险的预测和应对措施;落实患者在入院时、手术前、手术后、接受特殊治疗和出院时注意事项的详细嘱咐,并对患者实施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

1.2.1.3严格实践及监督指导 积极参与到难以解决、存在纠纷的护理工作中,并进行有效的解决;积极参与病情危重患者的相关抢救工作,协助医生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初级责任护士的相关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指导,有效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

1.2.1.4积极沟通和协调 合理分配初级责任护士的护理工作内容,使护理工作可以有序的进行,和值班护理人员一起完成相关的护理工作,参与诊治医师的查房工作,并与诊治医师进行积极的沟通,对不同患者的相关护理需求进行有效解决,对于比较疑难和复杂的个别患者进行护理会诊并确定有效护理方案。

1.2.1.5不断改善和定期培训 对于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进行不断的总结,并帮助护士长实施护理质量的不断改善;充分掌握专科护理的最新发展和研究动态,组织相关专科护理的查房及技术的定期培训,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

1.2.1.6协助护士长做好病区管理,保持病区整洁、安静、安全,做好感染控制工作,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1.2.2护理组长由护理部制订全院护理组长选拔方案,各科室护理组长实行考核聘任,通过民意测评(≥70%)、竞聘演讲及护理查房,竞聘上岗,择优选拔录用。对录用的护理组长全院公示,给予护理组长相应的权利、义务和待遇,医院明确规定,护理组长是护士长、专科护士的必经阶梯,具有护理组长工作经历的护士才能参加护士长竞争上岗和专科护士的培养。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研究期间病区管理质量的达标率、基础护理质量的达标率、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的达标率和护理文书质量的达标率,并随机抽取两组研究期间各200例患者进行护理质量满意度(根据自制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病区管理质量的达标率、基础护理质量的达标率、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的达标率和护理文书质量的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管理期间的护理质量评估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护士的分层管理是按照组织层次分配护士的工作职责,对不同护士护理工作的范围及工作的职能进行有效的规范,使岗位工作的职责要求和护士的分层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制订护理管理的新组织体系,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护理组长对于护理质量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护理组长是对患者所存在的问题及其需求进行充分了解和解决的桥梁,制订对患者专科护理的相关服务方案,并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把关,从而充分利用医院的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3-5]。

本研究中,研究组的病区管理质量的达标率、基础护理质量的达标率、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的达标率及护理文书质量的达标率分别为98.5%、95.8%、95.9%及96.5%,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90.3%、89.4%、85.3%及92.1%(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0%比对照组的86.0%更高(P<0.05)。

综上所述,设置护理组长的分层次管理对于管理质量建设十分关键,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1]陈娅莉,盛芝仁,徐海燕,等.护士分层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的应用体会.护理与康复,2012,11(3):270-271.

[2]薛梅,李庆印,石丽,等.心血管病医院外科ICU护士分层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护理管理杂志,2013,13(3):172-173.

[3]陈红光,刘琼.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3):213-214.

[4]李群,黄妙琴,黄转宜,等.急诊护理管理中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的护理价值观察.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11):176-177.

[5]章晓军,夏海鸥,李信群,等.护士分层管理模式下母婴床旁护理的实践.护理学杂志,2012,27(16):8-1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4.225

2015-10-30]

523080 东莞康华医院

猜你喜欢

达标率病区护士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最美护士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