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常规及血糖变化在诊治重症手足口病中的关系研究

2016-03-07林景明孙兴奎陈少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9期
关键词:口病血常规计数

林景明 孙兴奎 陈少林

血常规及血糖变化在诊治重症手足口病中的关系研究

林景明 孙兴奎 陈少林

目的分析血常规及血糖变化在诊治重症手足口病中的相关性,为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15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150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取常规血常规、血糖等检测方法,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白细胞(WBC)计数。结果观察组WBC计数、血糖分别为(15.88±3.26)×109/L、(5.35±0.58)mmol/L,远远高于对照组的(4.26±0.11)×109/L、(4.81±0.7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中WBC计数及血糖水平均明显升高,因此,监测血常规及血糖的变化在诊治手足口病以及判断预后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其检查方法简便、快捷,较其他复杂检查方法具有明显优越性,对于基层医院的医生更具意义。

重症手足口病;血常规;血糖变化;诊治意义

手足口病好发于<5岁的儿童,夏秋季多见,主要由肠道病毒柯萨奇A组16型(Cox16)、肠道病毒71型(EV71)引发,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目前全球尚无特效药物和疫苗[1,2]。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死亡率高,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作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分析血常规及血糖变化在诊治重症手足口病中的相关性,为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5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50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作为对照组。排除标准:既往患有严重血液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皮肤病;院外进行过治疗;非首次患病。重型手足口病诊断标准:①持续高热:体温(腋温)>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②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不振或烦躁不安,呕吐、易惊、频繁惊跳、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③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min(按年龄),需警惕神经源性肺水肿;④循环功能障碍:心率增快(>140~150次/min,按年龄,排除体温升高或哭吵导致),出冷汗、四肢凉、皮肤花纹、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 s)。观察组中男93例、女57例;平均年龄(5.12±1.23)岁,平均身高(1.22±0.12)m;病毒型别:63例Cox16患儿、87例EV71患儿。对照组中男92例、女58例;平均年龄(5.15±1.24)岁,平均身高(1.23±0.11)m;病毒型别:65例Cox16患儿、85例EV71患儿。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两组患儿均在清晨空腹静脉取血,采用快速血糖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进行血糖和血常规检测。

1.2.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加用胃黏膜保护剂以及退热处理,提供中成药喜炎平,合并细菌感染时使用抗生素;出现脑水肿症状者提供20%甘露醇,出现休克表现者提供多巴胺2~5 μg/(kg·min),神经源性肺水肿者实施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处理。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WBC计数、血糖水平及观察组患儿预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观察组血糖水平为(5.35±0.58)mmol/L,对照组血糖水平为(4.81±0.70)mmol/L,观察组血糖水平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表1 两组患儿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血糖水平观察组 150 5.35±0.58a对照组 150 4.81±0.70t7.2752P<0.05

2.2 两组WBC计数比较 观察组WBC计数为(15.88± 3.26)×109/L、对照组WBC计数为(4.26±0.11)×109/L,观察组WBC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WBC计数比较(±s,×109/L)

表2 两组患儿WBC计数比较(±s,×109/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WBC计数观察组 150 15.88±3.26a对照组 150 4.26±0.11t43.6302P<0.05

2.3 观察组预后情况 观察组150例患儿中,有138例完全治愈,12例产生后遗症。

3 讨论

近年兴起的血清学检测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免疫学等指标,仅可反映个别系统病情变化、费用高、对仪器及人员要求高;病毒型别是确诊的“金标准”,但费时长、费用高[3,4]。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死亡率高,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通过临床症状、血清学检测、病毒型别确定等可诊治重症手足口病,但部分临床症状不典型,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并无肯定的对应关系[5,6]。由于病毒感染之后可以导致患儿心肌损害,严重者会导致患儿出现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等并发症,基于此,需要早起检测患儿的血常规水平以及血糖变化水平等,避免患儿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7,8]。许多先进的监测方法(如PICCO监测仪)费用高、技术尚未成熟、监测范围窄,故使医务人员重新重视传统的血常规、血糖检测,但所进行的实验设计大多具有样本量少、年龄范围小、未据病情严重度进行指标的分级研究、取材时间少、未进行不同病毒型别的指标比较等缺点,尚不能为所有患儿提供诊治支持,有待进一步完善。手足口病患儿血糖升高患儿处于危重状态下的应激增强密切相关,此种状态下,患儿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被激活,导致患儿生长激素以及皮质醇等分解代谢激素分泌增多,此种激素除了直接刺激糖原分解之外,还通过不同途径拮抗胰岛素生物效应,因此使得血糖在短时间内显著升高。本文的相关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WBC计数、血糖分别为(15.88±3.26)×109/L、(5.35±0.58)mmol/L,远远高于对照组的(4.26±0.11)×109/L、(4.81±0.7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中早期WBC计数及血糖均先有异常升高,监测其变化可识别轻重症及重症进展情况,更早的诊断及预测病情,减少误治率,精确治疗方案,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尽早做好抢救措施,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9,10]。

综上所述,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体内的WBC计数与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普通手足口病患儿,密切检测血常规以及血糖水平能够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并对其尚未发展至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时进行早期积极干预和及时有效的救治,可大大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及减少严重并发症的产生;因此,监测血常规及血糖的变化在诊治手足口病以及判断预后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其检查方法简便、快捷,较其他复杂检查方法具有明显优越性,对于基层医院的医生更具意义。

[1]杨巧芝,田辉,梁珺,等.重症手足口病机械通气147例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1,18(1):30-32.

[2]侯保民.重症手足口病208例临床分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3):78-79.

[3]文启芹,刘俊,向峰,等.WBC、hs-CRP、GLU联合检测手足口病在诊疗中的意义.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26(1):140-142.

[4]黄丽意,梁慕琼,李珍珍,等.手足口病患儿1260例临床分析.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3,18(2):143-145.

[5]谢生勇,陈少华,黄鹂,等.198例手足口病(重症)的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5,12(34):143.

[6]杨巧芝,董胜英,梁珺,等.487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分析.山东医药,2010,50(27):72-73.

[7]汤志森,林厚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糖及心肌酶检测在重症手足口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中国实用医刊,2015,42(2):123.

[8]张传新.手足口病儿童外周血白细胞、血糖、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的临床分析.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5(4):449-450.

[9]顾远平.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中国实用医刊,2013,40(24):104-105.

[10]杨震,周玲,杨小涛,等.儿童重症手足口病40例临床特征分析.疑难病杂志,2012,11(12):961-96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9.038

2016-08-18]

广东省汕尾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C022)

516400 汕尾市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

猜你喜欢

口病血常规计数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古人计数
血常规解读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结绳计数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