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戏剧小品的发展流变及趋势

2016-03-06汪玉柱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小品戏剧舞台

汪玉柱

(浙江省青田县文化馆理论信息部,浙江青田323900)

当代戏剧小品的发展流变及趋势

汪玉柱

(浙江省青田县文化馆理论信息部,浙江青田323900)

当代戏剧小品因其独特的创作和表演形式赢得了众多观众的认可,不仅直接引发了春晚舞台上的表演风潮,而且也催生出了一大批戏剧小品明星,同时因其题材丰富,在反映社会现象的深度、广度上也趋于多样化。戏剧小品已发展成为被大众青睐的艺术形式,对其研究有利于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文化艺术的繁荣。

当代戏剧小品;创作;表演;传媒技术;结构;时空限制;幽默;爆发力

当代戏剧小品是通过形体和语言表现一个比较简单的场面或艺术形象,直接引发了春晚舞台上的小品表演风潮,影响深远。随后,这个新的演艺形式空前火爆,一大批小品明星脱颖而出,题材也空前丰富,小品反映社会现象的深度、广度及其表演形式也趋于多样化。现在,戏剧小品已然发展成为一门主流的艺术形式,越来越为观众所青睐。

一、戏剧小品的概念

小品,是指小的艺术品,是指以描写人物事件所成的短小文章,其特点在于“小”,这一特点传承至今[1]。就产生而言,现代戏剧小品大致起源于艺术学校和演艺团体,最开始只是戏剧、电影学院戏剧专业的学生在上课时用作即兴表演的一种练习手段,一般是老师出一个题目或截取一个小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进行即兴表演,后来从学院独立出来走向大众视野,慢慢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立性的舞台艺术。戏剧小品是最短小的戏剧形式,特点是短小、凝炼、以小见大,演员、观众、舞台和剧本是其四大要素。在198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吃面条》是现代真正意义上戏剧小品的源头,因其吸取了相声、话剧、二人转、地方小戏等嬉闹戏剧形式的特点,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最终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占据戏剧演绎艺术的半壁江山。纵观目前戏剧小品艺术,尤以陈佩斯、朱时茂、宋丹丹、侯耀文、黄宏、蔡明、郭达、潘长江、赵本山、赵丽蓉、巩汉林、郭冬临、孙涛、小沈阳、宋小宝、贾玲、沈腾、马丽、高晓攀较为著名。

二、戏剧小品的创作要求

戏剧小品作为一种最接地气的艺术形式,其创作上有其自身特点。

一是手法以小见大。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戏剧应该是一面聚集物像的镜子……把微光变成光彩,把光彩变成光明”。这是对戏剧小品表现手法上的要求。这和中国的艺术理念“艺术源于生活,并且要给生活以指导”相合。寓教于乐本就是艺术产生的初衷。戏剧小品也是一样,因为是舞台艺术的一种,它和传统戏曲、现代电影和话剧一样,要遵从表现生活哲理给人思想启迪的基本原则。但是,戏剧小品又不同于戏曲、电影和话剧艺术,它只是要求表现生活上的一个片段或者是场景,有自己的要求,一般是在同一场景之内处理事情,故事结构简单,时限很短,在这样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去表现人生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本就是具有限制性、片段性、瞬时性,这就要求戏剧小品在表现手法上以小见大,用有限的语言和文字来表现人生及生活的哲理。比如开心麻花团队的小品《扶不扶》《今天的幸福2》以及2014年全国公安文艺汇演小品《两双鞋》都是这方面的代表。

二是文本结构精巧。这是对戏剧小品结构上的要求。戏剧小品不同于电影、戏曲结构的宏达,因受时空限制,要求突出其结构的精巧和凝炼。精是对于戏剧小品的结构内容而言,这个精是精准和精炼,就是用戏剧小品来表现生活中最触动人心的东西,而且这种表现不能拖拉,应迅速直指人心,进而激发读者的共鸣;巧是对于戏剧小品的结构手法而言,结构手法上要巧于设寓,巧设包袱,没有设寓和包袱的戏剧小品就不叫戏剧小品,最多只能叫故事,就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所谓“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这是对小品创作的最基本要求,只有达到这个要求才能让读者在观赏完之后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觉。如赵丽蓉和巩汉林合作的《如此包装》,赵本山、范伟和高秀敏合演的《卖拐》《卖车》系列。

三是语言诙谐幽默。语言诙谐幽默是戏剧小品在语言上的要求。戏剧小品的主要表达手段就是语言,演员通过在舞台上的对话来娱乐现场观众,观众通过语言来领悟戏剧小品所要表达的东西。在这种台上台下的互动关系当中,语言成了沟通的桥梁。无论是“含泪的微笑”还是开怀的大笑,演员都需要通过语言获得观众的肯定或认可。而且,随着现代生活压力的增大,观众更希望在轻松愉悦中领会戏剧小品传达出的信息内容,而不是艰涩难懂毫无意趣可言的东西。这就是当前时代下《欢乐喜剧人》《我们都爱笑》《一起笑吧》《笑傲江湖》《爱笑会议室》《本山大舞台》等这些戏剧小品节目兴盛的原因。

四是创作贴近生活。这是对戏剧小品的创作要求。“艺术源于生活,但又要高于生活”,这是先辈们总结出来的创作真理,戏剧小品作为新生代的一种艺术也是如此,其创作要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离开现实,艺术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一要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戏剧小品创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戏剧小品的创作不是凭空想象而出,是从现实的事件中得到启发而来,事情的起因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则新闻,也可是一则短消息,总之,只要它触动了你的思想,蕴含了一定的哲理,能给人以启示,就可以拿来当戏剧小品的素材使用。二是戏剧小品要表现生活中典型的人和事。平淡无奇、毫无意义的事情吸引不了大众的视线,即使搬上舞台也不会有人看,而那些引人发笑、对人生有启迪意义的人和事,往往更能受到大众的青睐,比如开心麻花的《同学会》、巩汉林和赵丽蓉的《如此包装》、冯巩的《我就是这么个人》等,都是既让人想笑,又能在笑过之余引发思考的作品。

三、戏剧小品的表演要求

受时空限制,戏剧小品作为一种短小精炼的艺术形式,其表演有独特要求。

一是入情入境入理。入情是对小品中情绪表演的要求,“就是演员要根据剧中人物的情绪去演绎,表演之前,要好好地去揣摩人物思想和性格,根据故事内容把握人物情感的起伏,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冲突”[2],这样才会让人觉得真实。比如陈佩斯和朱时茂的《王爷和邮差》、王飞的《门》。入境,就是小品内容上所呈现出的情景现场。在这样的情景现场当中,人物应该怎样做、做什么,这是对演员是否认真投入的检验标准。这个时候演员紧不紧张、自不自信就是小品成败的关键,演员一定要克服紧张和不自信的心理状态,让自己自然契合到小品内容所呈现的情境之中。入理,就是喜剧演员要根据小品要求合理组织自己的行动。通过演员的感觉、判断和行动来解决小品做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要求。在表演中,有些演员往往会犯“未卜先知”或背台词的错误,没有给表演对方或观众以思考反应的余地,就达不到想要的结果。

二是表演要有幽默感。所谓“台上一立身,诙谐自然来”,就是讲演员的幽默感。这种幽默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演员的外貌和动作幽默,有的戏曲小品演员一上台,就给人意想不到的幽默感和诙谐感,让人忍俊不禁。比如著名表演艺术家冯巩,那两个小眼睛和没有下巴的下巴;再比如潘长江、郭达、宋小宝、刘小光以及小品舞台上农民形象的代表赵本山大叔的那张有点凹凸的“猪腰子”脸,在舞台上都会给观众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另一方面是动作的幽默,演员的表演要有幽默感,这种表演既可以是搞怪的表情,也可以是滑稽的动作,比如巩汉林的有点伪娘化的表演和动作,比如刘小光有些神经质的夸张蹦跳,都给观看表演的观众带来了捧腹大笑的喜剧效果。

三是舞台的节奏感。具体来说,也就是戏剧小品张弛有度的语速和表演速度,包括演员之间的话语交流、演员和观众的互动、演员自身的情感起伏以及剧情发展的快慢。在这些要素中,演员的情感表现是主线,台下观众也会随着演员的表演出现开心、悲伤以及愤怒等感情,节奏感掌握恰当与否就在于能否引领着观众跟随自己的情感走。舞台上的戏曲小品的表演如果没有了节奏感,也就没有了作品所要表达出的艺术效果。如开心麻花的《今天的幸福》,潘长江、巩汉林的《同桌的你》。

四是表演的爆发力。爆发力对于演员很重要,它是一瞬间演员的表演和舞台氛围的契合及升华,是偶然和必然的结合,如同创作时的灵感呈现,是一瞬间出现的,不同的是创作是把灵感记录下去,而表演则是把灵感完美地表演下去,它是检验一个演员是不是好演员的试金石。好的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总会不断地突破自己,提升自己,归根结底就在于爆发力。

四、戏剧小品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和大众接受程度的提高,当代戏剧小品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一是表现手法越来越多样化。受现代网络小说、好莱坞大片、光影技术、影视传媒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代小品的表现手法越来越多样化。如时空穿越法,同一情景多次重现法以及越来越多地借用话剧、相声的表现手法。开心麻花的《今天的幸福》《超能英雄》,前者即借用了神话剧里的时空穿越手法,后者为了能达到后悔可以解救的目的使用了同一情景多次重现法,这些表现手法不仅能开阔观众视野,更符合读者的心理需求,因此也更容易打动观众。

二是取材越来越广泛。当代戏剧小品的取材越来越广泛,仙侠传奇、红楼清梦、幽默电影、乡村俗事、邻里街坊、古今野史等,观众不会因为其年代久远或新鲜生疏而拒绝。相反,只要符合时代精神,又能逗得观众开怀大笑就是好的小品,而那些走传统路线、板眼分明的标准小品反而因为其缺乏生气而不被看好。

三是场景越来越真实。以前小品的舞台场景的布置比较简单,虚拟化特征较大,一般放些桌子、椅子之类的东西,舞台场景物件单一。但随着编导人员理念的改变,当代小品的场景布置越来越趋向于真实。小品《送水工》中,饭菜、酒水、衣裤帽子都是真实的道具,《同桌的你》当中不仅有屋子,还有火炕和饭桌,赵本山《乡亲》系列中,更是把沙发、被褥、盒饭搬上了舞台,《狭路相逢》中甚至把真车搬上了舞台。这些都表明当代小品的场景布置越来越真实,越来越接地气。

当代戏剧小品作为一门当前主流的艺术形式,以其短小精悍和便于接受的形式被越来越多的观众认可,其成功的范式对其他艺术门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社会文化艺术的繁荣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张荣恺,郭书辰.戏剧小品历史源流探赜[J].戏剧之家,2016,(1).

[2]王文成.戏剧小品人物论——论戏剧小品的人物塑造[J].剧作家,2007,(6).

责任编辑、校对:齐园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and Trend of Contemporary Opusculum

Wang Yuzhu
(Theory Information Office,Culture Centre of QingtianCounty of Zhejiang Province,Qingtian 323900,China)

Recognized with its unique creation and performance,contemporaryopusculum not only raises great popularity in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but also produces a large number of stars performingopusculum.With rich themes,itshows a variety of social phenomenon in depth and breadth.Opusculum has developed into an artistic form favored by the public.And the researchinopusculum is beneficial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of social culture and art.

contemporary opusculum,creation,performanc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structure,space-time limitation,humor,explosive power

I238

A

1673-1573(2016)04-0043-03

2016-04-26

汪玉柱(1979-),男,河南新蔡人,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文化馆馆员,硕士,研究方向为群众文化。

猜你喜欢

小品戏剧舞台
命题小品——覆雨翻云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有趣的戏剧课
《临宋人小品》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小品)《加班饭》
(小品)《一年又一年》
戏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