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声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多功能效应

2016-03-06刘曼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

刘曼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微声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多功能效应

刘曼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摘要]微声唱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歌唱发声的方法。在声乐教学中,微声唱法具有多功能效应:有助于学生放松喉部肌肉,科学发声;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气息,使气息通畅;有助于学生迅速获得歌唱的高位置;有助于学生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有助于调节歌唱器官,提高嗓音质量。因此,微声唱法应受到声乐教师和歌唱学习者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微声唱法;声乐教学;多功能效应

在声乐教学中,微声唱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歌唱发声的方法,它是训练科学发声的基础。“所谓微声,就是有呼吸支持、有正确的声音位置、良好的共鸣状态所发出的,能渐强渐弱而自己刚刚能听到的极小的轻声。”[1]41笔者在多年的声乐教学和演唱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前人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20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声乐教育家王福增的声乐教学笔记,从笔记中的微声唱法训练看到了亮点。先是在自己的身上做实验,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习,声乐演唱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改掉了一些不良的歌唱习惯。通过学习也悟出了道理,深刻体会到微声训练能够使发声器官自如地运动,使紧张的肌肉和神经得到放松,同时解决了发声时各肌肉组织的配合问题,使它们张弛有度,并且能改掉大声歌唱时用力过猛的喊唱以及喉咙挤卡等诸多毛病。从事微声唱法教学8年来,所教的学生在声乐学习中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其中很大一部分学生通过微声练习已改掉了许多心理、生理上的毛病以及不良的歌唱习惯。笔者认为,微声唱法不仅能放松肌肉、下放喉头、让歌唱者迅速地找到声音的高位置以及扩展音域,还能改善歌唱者易于紧张的心理状态,并能使他们的歌唱情感得到升华。

一微声唱法有助于学生放松喉部肌肉,科学发声

任何人都能够发出细小的弱声,但这个弱声仿佛是没有气息支撑的。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当学生用柔弱的声音歌唱时,喉头基本上都是自然向上移动的,而恰恰喉头的这种向上移动不是歌唱所需要的,只有当我们随着声音向上走而喉头往下移动时,我们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有气息支持的、且自己能刚刚听到的极小而轻柔的“微声”。那么要怎样才能训练出这个轻柔的声音呢?

首先,柔和的微声就是要有一个集中明亮的点、声音听起来很有声线感的小声。在我们大声唱时必须先找到这个充满声线感的亮亮的小声,再在气息的支持下把这个集中柔和的声音放大,在这种状态下发出的大声才是我们歌唱时所追求的最具穿透力的声音,而不是我们平常所听到的由于喉头紧缩或挤卡造成的喊叫声。初学者往往在一开始学习声乐时,为了追求音量而扯着嗓子大声喊唱,唱出来的声音听起来尖锐、刺耳,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白声”。在声乐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用正确的微声发声方法指导学生小声地唱,并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咽腔管道的长度,比较自如地调节高低上下,加上正确的开喉吸气方法,就能较快地找到那个亮亮的小声的感觉。当唱到高音时,就会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仿佛声音从口腔到鼻腔,再到面罩,最后进入了头腔。而进入头腔的这个声音又竖又亮,既有色彩,又有核心,穿透力很强。其次,我们要用内心听觉去指导自己从已经集中的那个点向前、向上沿着鼻梁方向往头顶上送,这样就会得到正确的练习微声的方法。只有用这种正确的歌唱发声方法才能唱出优美动听的歌声,也只有这样,演唱者才能充分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最后,在进行微声训练时,自始至终要用嘴、鼻同时吸气,同时要保持微笑状态,吸进的气息要沉至丹田处,而且腰部要有控制力,气流往鼻腔、头腔上送,喉头向下挡气,使软腭上提,舌根要果断有力。保持这样一种发声状态不仅有助于学生放松头部肌肉,而且具有更准确、更科学发声的功效。

二微声唱法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气息,使气息通畅

威尔森说:“轻声哼唱快速音阶可以培养声音的自由和柔韧性。”[2]当我们用快速音阶训练微声时,一要快,二要连贯,三要柔和。练习时要集中精力去想象、去体会、去感觉歌唱器官在轻声唱时所应处的发声位置和状态,同时还要用心去感受所发出的微声是不是只能刚刚听到的具有穿透力的小“亮心”。训练时,保持深呼吸,气沉丹田,这时横膈膜自然下降,腰腹肌有力地控制气息,就能用很小的气力唱出集中而柔和的微声。所以用微声唱法训练能使学生的气息变得均匀、流畅而有控制力,同时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气息来支持歌唱,使声音既灵巧、圆润又富有弹性。“声音与气息控制协调平衡,这种协调是横膈膜与腹部肌肉之间的一种平衡的控制能力。”[3]

微声训练,对不同条件、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初学者来说,尽管自己很想唱得正确,但因大声练习时为了追求音量却顾及不到声音的流动性,唱出的声音往往是白声、噪声,气息总也沉不下去而造成憋气,所以导致声音僵硬、音不准,而用微声练习的效果却很好。如果这个学生对声音很敏感,那他会很快体会到这种感觉。练习时,先用真声发出一个大声“啊”,而这个大声必须是有呼吸支持的、高位置的、干净的“啊”音;紧接着突然渐弱,待到这个“啊”音逐渐变成一个美妙而柔和的小声时,再往高八度音上滑,使声音变得极弱。这样反复练习,就能体会到从胸腔到头部都充满着轻而柔和的微声。对于高级阶段的学生,则采用灵活快速的练声曲进行微声练习,加强对整体共鸣感的要求,在气息支持的控制下,达到声音流畅、圆润。

三微声练习有助于学生迅速获得歌唱的高位置

每个学习歌唱的人都只有一个位置能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这个位置就叫高位置。高位置并不都是天生就会用的,而是要靠后天的努力才能获得,这就犹如人们照相要调焦距一样。无论什么人、什么样的学习程度,从一开始就要用心去调配好自己的歌唱“焦距”,找到自己能发出最准、最佳音色的“焦点”。而采用微声练习就是迅速找到高位置的最佳训练方法。

在进行微声训练的过程中,就已经使要放松的肌肉得到了放松,该下放的下巴自然下放了,该打开的喉咙也打开了,该用劲的肌肉也用上了。尤其是喉头位置,在唱微声时,练习者比较容易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并且和呼吸形成一种对抗的力量。也正是由于喉头的这种下放,引起软腭高高上提,气息均匀柔和,声音好像是从遥远的地方传来。这时,我们就能体会到头腔共鸣,而声音位置感觉保持在头腔上。实践证明,微声唱法训练可以使紧张的肌肉和神经得到放松,可以解决唱高音难和对高音产生的恐惧心理等问题,并且能够改掉大声唱高音时用力过猛的喊唱以及压喉撑喉的毛病。因此,采用微声唱法练习,可以使歌唱者容易获得高位置。

四微声唱法有助于学生打开喉咙,稳定喉头

在声乐学习中,常常会出现喉咙紧锁、舌头紧缩、喉头上下跑动的毛病。当喉头不能下放时,因形成不了咽腔管道,就会造成不通畅、不明亮的声音。这种不通畅、不明亮、没有呼吸支持的歌声是不优美的。美妙、动听的歌声是建立在科学发声的基础之上的,而微声唱法是训练科学发声的基础,它可以帮助歌唱者打开喉咙、稳定喉头。

初学声乐者如果采用微声唱法加以训练,可以缩短练声时间,少走弯路,不会出现发声的毛病。而已有发声毛病者,练习微声唱法可以帮助他们改掉发声的毛病。练习就像打哈欠那样,舌头放松,平躺在下牙槽内,用微声做打哈欠、叹气、歌唱、打哈欠、叹气、歌唱、边打哈欠边歌唱的练习,喉咙就会自然打开,喉头也会自然下放。喉头向上跑的学习者,要坚持至少1年以上,不要眼光短浅,嫌练习时间长而去追求声音的音量。用1年多的苦练换来今后一生的愉快歌唱是值得的。

因此,通过学习微声唱法,可以使学生僵硬的喉部迅速地放松下来,也可以使学生易于做到正确地开喉吸气、提软腭、下放喉头。

五微声唱法有助于调节歌唱器官,提高嗓音质量

近代一些运用美声唱法的歌唱家及从事声乐教育工作的教师主张,一开始教学就用轻声唱法。比如,苏联的A.II.兹达诺维奇认为:“用轻声唱,可以消除任何可感受到的紧张。”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埃茹·巴拉说:“最初需要用轻声找到,并练出‘这种小的关闭声音的机能活动’,当这种声音练出之后,就可以使声音发展到任何程度的强声,但永远要用较轻的、集中的关闭音来进行练习。”[1]43由此可见,微声唱法能调节歌唱者的歌唱器官、修复他们的嗓音、提高其嗓音质量。声乐学习者如果歌唱发声的方法不科学,比如喉头锁紧、咽腔打不开、呼吸支持不好、用不上劲等,就会造成对声带的破坏。这种情况可以用微声唱法练习来调整修复。在进行微声训练时,应要放松喉头,合理调节气息,闭合好声带,使声带在集中、通畅的气息下发出柔和的微声,之后逐渐增加练习时间,使声带得到保护、恢复。长期坚持微声练习可以使习惯于大喊大叫、喉头挤卡的人改变他们的唱法,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在所教的课堂里,有些学生刚开始时不接受,也不想用微声唱法来训练,当他们唱到高音,其嗓子拼命用力又唱不上高音时,笔者笑着跟他们说:“麻烦来了吧!”这时用集中而有亮心的微声给他们示范,并让学生试着学唱微声。当学生用微声唱到很高的音时,他们会很高兴地说“很轻松、很舒服,嗓子不疼”,于是慢慢地喜欢上了微声唱法。

声乐学习是一个漫长的学习和实践的过程,用微声唱法训练可以使学生缩短这个过程,并建立正确的歌唱发声状态,为今后的声乐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笔者认为,微声唱法适用于初学声乐的学生,对于不同条件、不同程度的学生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希望有更多的声乐教育家和声乐学习者了解、熟悉微声唱法的多功能效应,并熟练掌握和正确运用微声唱法,让微声唱法帮助学生们获得集中、明亮、通畅、优美、圆润而富有情感的歌声。

参考文献:

[1]王福增.声乐教学笔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2]薛良.歌唱的方法[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3:64.

[3]王爱琴.哼鸣在声乐训练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音乐,1997(4):63-64.

(责任编校:彭芬辉)

Multifunctional Effects of Lower-Voice Singing Practice on Vocal Music Teaching

LIUMan-jun

(School of Music and Dance,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udi 417000, China)

Abstract:Lower-voice singing is an important method of sound production. It shows multiple advantages in the teaching of vocal music. With the help of lower-voice singing practice, students learn to relax their muscles of throat and deal with breath flexibly to make free and unrestricted singing possible. Students will find the right sound position quickly with their throat relaxed and larynx stabilized; they will also find their voice quality improved as this practice adjusts their singing organs. Lower-voice singing practice, therefore, deserves great attention from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vocal music.

Key words:lower-voice singing; vocal music teaching; multifunctional effect

[收稿日期]2016-01-07.

[基金项目]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改项目“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就业一体化研究”(RKJG1514)。

[作者简介]刘曼君(1970—),女,湖南新化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民俗音乐。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0712(2016)02-0126-03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
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初探
普通高校声乐教学中关于审美教育的渗透
声乐教学略见
“需求导向”视域中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构建
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中纳入流行唱法之可行性评价
舞台艺术实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声乐教学法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