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兰河传》中多重反讽形式的整体性建构

2016-03-06王娴

关键词:泥坑呼兰河传呼兰河

王娴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呼兰河传》中多重反讽形式的整体性建构

王娴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是女作家萧红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从语言学和修辞学的角度来看,作者在小说中将“反讽”这一修辞手段运用得炉火纯青。通过多重反讽形式的整体性建构,形成整体性反讽系统,以喜剧的形式演绎悲剧,达到以喜写悲而悲更悲的艺术效果,从而以“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呼兰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态度,引起读者对国民性的理性思考和对人的终极关怀。

《呼兰河传》;反讽;整体性

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的萧红以其敏锐的观察力,纤细的艺术感受力,质朴细腻的笔调,创作了大量取材于故乡东北小城呼兰河的文学作品,描绘了东北地区一幅幅关于生与死的凄美图画,小说《呼兰河传》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创作于萧红短暂一生的最后两年。那时的她背井离乡,身居香港,贫病缠身,在孤独寂寞和苦闷彷徨中写下了这部思怀故乡和追忆童年的长篇小说,于童年的回忆中描写北方小城民众愚昧不幸的生活,刻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无论是思想的深度还是艺术形式的创造,《呼兰河传》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在艺术形式的创造方面,多重反讽形式的整体性建构在《呼兰河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小说中的多重反讽形式并不是杂乱无章地分布在整部作品中,而是秩序井然地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的建构,最终建构一个整体性的反讽系统,而不是一个个零散的反讽片段。具体来说,《呼兰河传》的整体性反讽系统由四种反讽形式组成:一是章节内容的反讽;二是具体场景的反讽;三是人物行为的反讽;四是言语的反讽。

一、章节内容的反讽

章节内容的反讽是指通过不同的章节在内容上的鲜明对立使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具有反讽性。《呼兰河传》共七章,其中,第一章与第二章构成反讽,第三章与第四章构成反讽。第一章写呼兰河城自然环境的恶劣,物质生活的匮乏,小城民众如蝼蚁般艰难的生存,稀里糊涂地生,稀里糊涂地死。第二章写城中各种祭神拜鬼的风俗习惯及民众参与这些活动时的“盛况”。两章之间构成反讽,是人们“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愚昧迷信的写照。作者一边对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故乡民众抱有深沉的同情,一边又对民众“不问苍生问鬼神”的精神状态感到悲哀。第三章写后花园的热闹与生机勃勃。第四章写家院的荒凉与死气沉沉。热闹的后花园与荒凉的家院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家院正是呼兰河这座荒凉小城的真实缩影。

除了章与章之间构成反讽,节与节的设置安排也形成反讽效果。如作品第一章前三节写各种死,先写大泥坑中的动物死,再写王寡妇的独子死,又写染坊里的学徒死,还写造纸坊里的私生子死,而第四节和第五节详尽描写了东二道街上扎彩铺的风景,草率的死和死后的风光排场形成鲜明对比,具有反讽性。小城的人们是不幸的,他们活着还没有死了好;小城的人们又是“不争”的,他们活着就是为吃饭穿衣,死了也就完了。

二、具体场景的反讽

具体场景的反讽是指小说章节中描写的某一事件或某一情景具有反讽意味,在《呼兰河传》中可以分为情景反讽和戏剧反讽。

情景反讽是指在某一具体情境中事态的实际发展与人们的愿望之间产生差异形成反讽。小说中最典型的一处情景反讽出现在第二章第四节,这节主要描写农历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小城民众拜神求子的场景。一边是女子们拜娘娘庙求子的虔诚场面,另一边的实际情景却是“挤丢了孩子的站在那儿喊,找不到妈的孩子在人群里边哭,三岁的、五岁的,还有两岁的刚刚会走,竟也被挤丢了。”[1]202拜神求子的娘娘庙外却站着一群被挤丢了的、等着家人来认领的孩子。这样的叙写,既有作者对这种拜神求子的迷信活动的不屑,又有对民众愚昧无知的拜神行为的愤怒,反讽意味甚重。类似的情景还出现在第三章第四、第六节。作者先在第四节中描写“因为祖母病重,家里非常热闹”,又在第五节中说“祖母一死,家里继续着来了许多亲戚”“大门前边吹着喇叭,院子里搭了灵棚,哭声终日,一闹闹了不知多少日子”“所来的都是吃喝说笑”[1]219。一边是病重去世的祖母,一边却是终日的吵吵闹闹、吃喝说笑,生命的逝去又算得了什么呢?死了埋了也就完了,又干其他人什么事呢?小城民众对生命的漠视麻木可见一斑。

顾名思义,戏剧反讽来源于戏剧。“它发挥作用在于观众(读者)的全知全能与剧中人的无知之间的张力。在戏剧中,台下的观众知道事情的本末来由,但台上的人物却被蒙在鼓里,任由事情发展。”[2]作者在第一章第六节中讲述的卖麻花的事件便是戏剧反讽。此节中作者详细地描写了麻花被挨家挨户摸的过程,最后“那一进胡同口就被挨家摸索过来的麻花”被另一胡同的老太买去了,还说“这麻花真干净,油亮亮的”[1]183-184。卖麻花的看老太喜欢这麻花,就说:“是刚出锅的,还热乎着哩。”[1]184作为剧中人的老太不知道麻花已被挨家挨户地摸索过,但读者是知道的,这便构成了读者知道事情的本末来由,而剧中人却被蒙在鼓里一无所知的戏剧性反讽,形成强烈的反讽效果。同样构成戏剧反讽的还有第五章第四节中的焙药事件。读者知道老胡家大孙子媳妇切肉时留下一块稍好的给奶奶婆婆做了面疙瘩汤,可团圆媳妇婆婆并不知道,以至于当小猫来抓焙好的肉时还说:“这是整整半斤肉,不多不少。”[1]245作者通过戏剧反讽将小城民众在长期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重轭下所形成的低级的“狡猾”心理以略带幽默的形式展现出来,喜剧性的外在形式饱含着悲剧性的内蕴。

三、人物行为的反讽

人物行为的反讽是指在某一事件或场景中,人们在不同的时间段对待同一件事或同一个人的行为态度产生差异或完全相反,构成反讽。在第五章第五节中,针对“大神”给小团圆媳妇洗开水澡“看病”这一事件,婆婆和看客们的前后不同反应产生反讽效果。在准备给团圆媳妇洗开水澡时,“大神打着鼓,命令她当众脱了衣裳。衣裳她是不肯脱的,她的婆婆抱住了她,还请了几个帮忙的人,就一齐上来,把她的衣裳撕掉了”[1]260。在洗开水澡的过程中,团圆媳妇“在大缸里边,叫着、跳着,好像她要逃命似的狂喊。她的旁边站着三四个人从缸里搅起热水来往她的头上浇”[1]260。当团圆媳妇昏倒在大缸里时,“看热闹的人们,一声狂喊,都以为小团圆媳妇死了,大家都跑过去拯救她,竟有心慈的人,流下眼泪来”[1]261。团圆媳妇被抬出水缸后,“婆婆过来,赶快拉了一张破棉袄给她盖上了,说赤身裸体羞不羞!”[1]261前一刻“团圆媳妇怕羞不肯脱下衣裳来,她婆婆喊着号令给她撕下来了,现在她什么都不知道了,她没有感觉了,婆婆反而替她着想了”[1]261;前一刻团圆媳妇求救于人时,没有人救她,现在她昏倒了,人们又偏要去救她;前一刻看客们还齐心协力地去帮团圆媳妇洗开水澡,如今她昏倒了,看热闹的人们却心痛起来。长期闭塞的生存空间,匮乏的物质生活,导致小城民众精神的空虚,再加上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对无力掌控自身命运的恐惧,使得他们将本就空虚的精神世界寄托于鬼神妖怪,成为“大神”的帮凶,成为集体无意识的刽子手。闭塞的生存空间造成了小城民众的集体愚昧,也使他们保留了一丝本能的善良。他们会在团圆媳妇昏倒时本能地去救她,但这少许的本能的善良在强大的集体愚昧面前只能化作萧红的一声沉重叹息。

四、言语的反讽

言语反讽是作者最常用的一种反讽形式,也是读者最容易发掘的。在言语反讽中,作家往往用含义相反的词句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使得词句的表层意思与作家的真实意指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形成反讽。《呼兰河传》中的言语反讽是多种多样的。正话反说便是一种重要的形式。作者对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的描写有着深厚的内蕴,令人深思。这个大泥坑给呼兰河的百姓带来无数的麻烦和灾难,但是大泥坑子依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横在街道中间,毫无改进,不过是填些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为什么没有人干呢?作者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其中的原委:“总共这泥坑子施给当地居民的福利有两条:第一条,常常抬车抬马,淹鸡淹鸭,闹得非常热闹,可使居民说长道短,得以消遣。第二条就是这猪肉的问题了,若没有这泥坑子,可怎么吃瘟猪肉呢?吃是可以吃的,但是可怎么说法呢?真正说是吃的瘟猪肉,岂不太不讲卫生了吗?有这泥坑子可就好办,可以使瘟猪变成淹猪,居民们买起肉来,第一经济,第二也不算什么不卫生。”[1]175大泥坑带来的“麻烦”却成了居民的“福利”,这种带有正话反说意味的叙说突出了作者对家乡民众的自欺欺人心理的嘲讽,他们是一群阿Q,瘟猪变淹猪,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对生存环境的麻木认同正是国民性格的劣根。文中“福利”一词的使用又体现了言语反讽的另一种形式,即庄词谐用、褒词贬用。比如作者将老胡家花样翻新的跳神说成一桩“盛事”,给跳神开了一个“新纪元”;将造冯歪嘴子谣的邻居说成“探访者”,跳神的迷信活动成了“盛事”,无知愚昧的邻居成了“探访者”,庄词谐用的反讽意味不言而喻。再如,作者在写了众人拯救马匹后发了这样一通感慨:“虽然马没有死,一哄起来就说马死了。若不这样说,觉得那大泥坑也太没有什么威严了。”[1]171“威严”本为褒义词,但在这里作者将大泥坑淹死动物的恶行称为威严,显然是褒词贬用,以此来达到反讽的效果。

《呼兰河传》是作者回忆故乡小城追念童年生活的一部小说,其中夹杂不少作者以成人视角发出的主观评论,一些评论带有鲜明的调侃、戏谑色彩,极具反讽意味。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呼兰河,作者既爱又恨,幽默的调侃与戏虐背后是痛,是叹,是泪。

从章节内容的反讽到章节中具体场景事件的反讽,再到具体场景和事件中人物行为态度的反讽,最后到言语词句的反讽,可以看出,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建构的是一个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性反讽系统。多重反讽形式秩序井然地排列在这个系统之中,以大套小,相互穿插,散布全文而无零乱之感。全文没有火山喷发式的愤懑怒吼,如讲故事般娓娓道来,以幽默话悲愤,以喜剧写悲剧,无声胜有声;对国民性的深刻剖析没有刀光剑影,却招招到位、处处见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创作态度更是以“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方式在文中铺延开来,处处无声却字字含泪。

[1] 朱晓宇.萧红小说经典[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2.

[2] 郑弢.论反讽的几种形式[DB/OL].(2012-06-19)[2016-07-04]. http://book.duxiu.com/searchDoc.

(责任编辑:王菊芹)

Wholeness Construction of Multiple Ironies in The Story of the Hulan River

WANG Xian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China)

TheStoryofHulanRiveris the masterpiece of the female writer Xiao Ho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s and rhetoric, irony was perfectly used in the novel by the author. Irony system was formed through the wholeness of multiple ironies. In this novel, the tragedy was interpreted in the form of comedy to achieve more sad artistic effect. It expressed the author’s emotions, such as sad, angry and so on, and drew the reader’s rational thinking on national character and ultimate concern for people.

TheStoryofHulanRiver; irony; wholeness

2016-06-21

王娴(1991—),女,河南焦作人,河南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I207.42

A

1008—4444(2016)05—0140—03

猜你喜欢

泥坑呼兰河传呼兰河
欢乐的小泥坑
小猪滚泥坑
弟弟跳泥坑
梦游呼兰河(组诗)
下雨了 你会陪孩子一起踩泥坑吗
读《呼兰河传》有感
译者主体性之动态研究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
从萧红小说的童年视角看其小说的自我呈现
浅谈《呼兰河传》中萧红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