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文化影响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基于《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冲突研究》的主要观点

2016-03-06夏远永

关键词:校园文化民族大学生

夏远永

(1.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社会科学部,浙江 杭州 310018; 2.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西方文化影响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基于《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冲突研究》的主要观点

夏远永1,2

(1.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社会科学部,浙江 杭州 310018; 2.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目前,中国和其他国家、地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文化交流越发密切,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赋予了教育创新的新活力和多元性。然而,西方的价值观念、思维和生活方式极大地影响着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给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我国不仅要注重多元文化的交融与整合,而且要注重抵御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维护高校校园文化安全,更要注重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冲突研究》一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置于国际视野下进行了比较性的考察和研究,为当下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中国高校;西方文化;校园文化冲突

校园文化以校园人的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学校精神为核心和基础,并深受社会各种亚文化的影响和渗透。校园文化也因地理因素和国别不同独具风格和特点。由于中西方的社会制度、社会性质、民族传统文化不同,置身于其中的高校校园文化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别。于滨博士所著的《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冲突研究》[1]一书并未拘泥于校园内,而是将校园文化放在与其密切相关的国内外社会大环境下进行考察和研究,力图使校园文化积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世界。

西方校园文化更加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更加注重博雅教育,更加崇尚个性张扬的“个人主义”,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尤其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且当前西方大学更加推崇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在建筑文化方面,西方校园建筑更具开放性、平等性,更具人性化,更强调以学生为本。近100多年来,我国近现代大学经历了沧海桑田式的变迁,既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教育制度,又拥有与西方大学文化之间明显的差异。在发展、变革过程中,许多有识之士审时度势进行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张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西方科学加以融合,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同时又各有侧重点。比如浙大校长竺可桢抱定了“求是”精神,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出了“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等精神[2]349。

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西方的价值观念、思维和生活方式极大地影响甚至冲击着我国新一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反映在高校主要是对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冲击。西方文化对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较弱,缺乏民族文化认同感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文化之间不断地进行碰撞与交融,这在一定意义上也消解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当代大学生基本上属于“90后”,成长于国泰民安和文化多元化的和平时期,部分学生只关注自我成长和发展,而对于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知之甚少,民族认同感也较差。有些具有“新新人类”特征的大学生个性张扬、行为举止乖张随意,喜欢独具一格,盲目追求自由,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和国家、集体的利益,几乎没有集体荣誉感。他们有时虽然喜欢在网络上对社会现象予以评论,但一般都不会认真思考,只是从表面现象武断地进行所谓的“愤青式”批判。在当前媒介纷繁多样并且非常便捷的今天,大学生接触外来文化的机会越来越多,有些学生仅凭个人喜好盲目追随,甚至表现出对民族文化的不屑,民族认同感淡漠,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民族的向心力。这些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应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西方消费主义文化不断渗透、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其生活方式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认为,文化主导权主要是一个阶级使得其他阶级积极同意其文化、尤其是其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而不是采取强制措施而为之[3]26。世界各国无一例外都卷入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文化也随之逐步商业化、市场化,这为西方发达国家向外倾销文化产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文化交流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客观上又对他国输出以本国意识形态为主导的各种文化元素,通过文化渗透实施文化霸权。有些国家的一些公民尤其是青年一代往往非常喜爱和向往经济实力强大的西方国家的文化而放弃本国的传统文化。随着西方消费主义文化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扩张和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西方文化也逐渐渗透到我国社会各个层面。戴慧思曾说,消费主义不断渗透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换言之,中国迎来了所谓的“消费革命”[4]356。大学生表现出的对美剧、英剧、韩剧、好莱坞电影等时尚文化的追赶、猎奇、求新心理,促使他们极易接受西方商品中蕴含的消费文化并产生认同感,从而慢慢渗透至其消费观和价值观中。许多国家跨国集团、垄断集团有意扩大本国或本集团的商品在中国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他们通过设立以其产品冠名的奖品形式赞助我国大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和大型校内外活动,在校园里趁机促销其商品,这客观上为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移植到我国高校提供了便利条件,对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安全构成了威胁。

三、西方发达国家利用新媒体宣传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影响了我国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评判标准

随着人类媒介传播手段的不断增多,以广泛性和便捷性著称的网络媒体深深影响并改变着当代人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英语成为极其重要而通用的语言工具,加上国内把英语列为等级考试、学位考试和职称考试的必考科目,西方国家顺势掌握了绝对的网络话语权。这为西方国家向其他国家渗透西方文化、资产阶级思想、价值观和伦理观提供了重要的便利平台。随着“中国崛起论”的广泛传播,西方国家也通过互联网、电视、电台等现代传播媒介,加快了对我国高校进行意识形态和宗教文化渗透活动的步伐,企图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来干涉我国境内政治和宗教事务。某些外来人员通过宗教灌输和宣传,鼓励大学生加入到宗教活动的队伍中去,甚至宣传狭隘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想。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在虚拟与现实中徘徊的大学生极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对传统社会价值和道德评价标准产生困惑和迟疑,甚至发生错位,出现个别大学生思想混乱现象。

任何文化都是在不断碰撞、沟通与交流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中西文化冲突的过程,也是双方文化相互学习、吸收和融合的过程。高校校园文化不能为保持本国传统文化特质而拒绝交流与融和,也不能因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而抛弃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应真正做到既不骄傲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既能坚持独立自主,也能扩大对外开放,既能让中国走向世界,也能让世界接纳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校置身于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大背景,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在与民族文化尤其是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必须谨慎又大胆地做出选择。

如今,“一带一路”建设正如火如荼。它是我国根据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经济发展宏愿而进行顶层设计的重大战略,是对我国“丝绸之路”和“郑和七下西洋”等文化传统的复兴式发展,其目标是希望各国能够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方向迈进。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希望沿线各国能够更加广泛深入地进行人文交流,不同文明之间能够互鉴共荣,各国人民能够相知相交、和平友好。这就对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既需要我国沿线高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又要统筹兼顾好高校校园意识形态建设的稳定性和发展性。

(一)高度重视各种文化冲突的现状,加强多元文化的交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化间的碰撞与相互作用日趋增多。多层次的、全方位的文化交融与整合,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高校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有利于促进本国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高校也应积极承担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任,拓宽自身视野,立足于我国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主动承担起对外来文化的鉴别、选择、消化、创新的使命。

张岱年先生曾指出,东方和西方的文化中既有对立的要素,也兼具积极的成分[5]257。文化要想得到积极发展,就应该在抉择双方文化优势的前提下勇于进行再创造,即扬弃和创新东西方文化而形成新文化。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认为,当今世界各国竞争激烈,文化软实力的此消彼长是竞争的重要表现之一[6]28。我们不能奢望通过想象的具有融合力的教育就使我们的世界在很短时间内变得友好与和平。在如何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方面,蔡元培也有其独到见解,他强调择善、吸收、保持个性、创新[2]349。为了集思广益,我国应当积极欢迎和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尤其要欢迎先进国家的文化,彼此相互学习和借鉴。汤用彤任北大教务委员会主任时曾指出,人类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间接触与碰撞的结果不是单向和片面的文化移植,而是双向、互补的,双方一定会融入发展和变化,而不会一直保持原来的状态,这就意味着文化的发展与更新[7]279。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高校成为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媒介和纽带是大势所趋。世界著名大学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国际性。在这些高校,教师和学生大都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具有相异的文化背景。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就是实质性的文化交融。这类文化交融的国际性大学数量的增多,将会为全球各类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提供更为广阔的场域,也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以及和谐世界的构建。

(二)鉴别并抵御强势文化的“西化”与“分化”图谋,维护高校校园文化安全

高校历来是知识荟萃、文化传承与思想争鸣的重要基地,承载着传播、发展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重要使命。高校师生思想活跃,时刻关注着国际和国内社会热点问题,政治敏感性强,具有极强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意识,但也容易受到国外、境外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高校是国际范围内思想意识形态斗争和西方国家企图“西化”中国的重要领域,是西方文化渗透的重点,所以高校校园文化安全问题事关整个国家安全不是危言耸听。换言之,保障高校校园文化安全,有利于促进高校校园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随着西方文化在我国高校的广泛传播与大力渗透,我们更应提高警惕,采取有效措施来维护高校校园文化的安全。

1.推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融合,促进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从国外引入的意识形态理论,并不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要提高大学生意识形态的自觉性,仅仅依靠国家教育的强行灌输,效果是有限的,有些情况下还会适得其反。因此,需要主流意识形态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不断融合、提升,融合、提升程度越高,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就越强。马克思主义如何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对于推动中国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理论引导作用,但这只是在政治和上层建筑领域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要想在中国广泛普及和深入中国每个公民的内心,就必须要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努力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理论成果通过通俗易懂的形式被广大人民群众深入理解,逐步在群众中实现从深奥到易懂、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化。也就是说,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步渗透为我国所有公民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逐步转化其为人处世的行为方式和交往习惯。在高校就是要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理解和掌握,充分发挥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2.主动借鉴各国优秀文化,不断增强高校校园文化的抵抗力和竞争优势

世界各国交往不断增强,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和碰撞也不断深化。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应尽量避免盲目排斥外来文化,不要因异质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负面因素而放弃与其交流或者拒之门外,而应在与其文化接触和沟通过程中不断吸收有利于我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精神成果。要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汲取其文化精华和新鲜血液作为我们本土文化的有益补充,这对于克服和改造固有文化的不利因素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有利于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不断创新。高校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教育机构始终在传承、研究、传播和创造着高校校园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我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弘扬本国文化的具体方式上大学一直承载着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高校一直在引领社会文化,在审视、批判、借鉴和选择各类文化要素。我们应竭尽全力捍卫我国的文化主权,要对校园文化安全问题予以高度重视,高度警惕狭隘的民族主义在文化领域里的复兴和对大学生的侵害[1]1151。

3.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和网络监管教育力度,提高其文化安全意识

我们注重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而很少基于全球化趋势来强调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诸多困境与挑战,忽视了从校园文化安全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思想疏导和开展德育工作。针对外来文化中的不利因素已通过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造成冲击的不利局面,高校应建设一批具有网络文化安全意识的高素质的德育教师团队。这个团队的知识、技术、年龄和职位等结构必须合理,必须要熟悉网络德育工作的性质和规律,掌握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较高理论知识,了解网络技术与网络文化,要能够适时地针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增强其网络安全意识,杜绝不良信息在学生中的蔓延。同时,校园网络监管也尤为重要,在技术上要严格审查局域网和私人主页链接,要按照网络管理规定来监控网络运作,及时有效地清除低俗及反动信息。应尽快通过技术、行政甚至法律手段来健全学校网络服务和防卫体系,对网络中充斥的各种资讯信息要严格把关,在进行筛选、过滤和调整后再予以发布,使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优秀传统精神、科学精神、积极舆论导向占领校园网络的主要阵地[1]118。

(三)注重引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大学经过多年发展后,当前面临的现实困惑是很大程度上效仿和照搬了西方教育制度,而没有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大学之道”。很多学者对中国大学文化发展感到忧虑,认为我国大学要想在未来取得长足发展必须先“立心”,大学精神来源于中国传统的“道”。季羡林先生曾提出,北大精神就根植于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8]。清朝末年聚集在京师大学堂的知识分子,兼有士大夫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勇于承担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重任。大学是民族的灵魂。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凡是位居世界前列的大学都会为其民族的振兴立下赫赫战功,取得卓越不凡的成就,也受到了本民族和人民的赞誉。

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应该传承和发扬的是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意识、自省精神、团结奋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已经演绎成了行政机关,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和文牍主义盛行。高校直接演变成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追求名利的场所。“拿来了”所谓的科技主义,却抛弃了世代构建的、诗意化的和赖以栖息的传统大学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是社会和民众判断大学优秀与否的重要条件之一。大学校园中的学术自由、传承文明的责任意识、自我反思和社会批判意识可以很大程度上使大学免于遭受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的侵蚀。我国大学要想真正发挥其应有功能,最为重要的是立足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吸纳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实现自身持续性和谐发展,努力摆脱当下的文化困境。

高校引领民族文化创新也必须根植于中国文化传统。曾担任过哈佛大学校长的查尔斯·艾略特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首先要根植于本民族所积淀的深厚的文化土壤,才能在此基础上不断蓬勃发展[9]27。美国的大学并未从英国、法国等其他国家直接移植,而是扎根于美国的经济、政治与文化传统。在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碰撞,强势文化不断施压于弱势文化的背景下,各国高校应站出来,保护和弘扬自身民族文化,为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尽力。正如德国著名学者赫尔穆特·施密特所言,大学应该首当其冲地为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性而有所作为,尽力避免将本民族优秀文化和价值观念丢弃角落的行为[10]62。

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要具有关注中国当下的人文情怀,又要具有紧追世界潮流的宏大视野;既要基于详实可靠的材料积累,又要基于可圈可点的研究方法。这样才能成功构建一种有优良秩序、正义合理的中国社会治理体系,才能使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1] 于滨.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冲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2] 丁石孙,王世儒.蔡元培全集:第3卷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 陈昕.救赎与消费[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4] 戴慧思.中国都市消费革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 张岱年.张岱年文集:第1卷[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6] 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 汤用彤.汤用彤全集:第5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8] 朱为鸿.民族文化传统:中国大学文化创新的基点[J].现代教育论丛,2009(7):83-86.

[9] 史密斯.哈佛世纪[M].程方平,译.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

[10] 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M].柴方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王兰锋)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Culture—Based on the Main Ideas ofTheResearchontheConflictofCampusCultureinChineseUniversities

XIA Yuanyong1,2

(1.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Hangzhou 310018, China;2.School of Marxism,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8, China)

At present, with the increasingly frequent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has been provided with new vitality and diversity of education innovation. However,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values, ways of thinking and lifestyles bring a great challenge to our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refore, we should not only focus on the combin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multi-culture,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resisting the hostile forces of “westerniz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We should maintain campus cultural security by strengthening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Dr. Yu Bin’s bookTheResearchontheConflictofCampusCultureinChineseUniversitiesis a book not only about the campus, but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into the campus culture with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ocial environment, providing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for th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current time.

Chinese universities; western culture; campus culture conflict

2016-05-04

浙江省教育厅2014年度科研计划项目(Y201432356);浙江省教育厅2015年度科研计划项目(Y201534451);浙江省2015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5211);浙江省2015年度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kg2015503);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2015年度校级科研项目“网络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问题与治理研究”

夏远永(1981—),男,浙江瑞安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及公共治理。

G641

A

1008—4444(2016)05—0099—05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民族大学生
我们的民族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多元民族
大学生之歌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