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营造语文课堂气氛
2016-03-06魏蕾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新宁路小学
魏蕾(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新宁路小学)
浅议如何营造语文课堂气氛
魏蕾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新宁路小学)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新课标则强调学生要在愉快中学习。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课堂教学中学生愉快的情绪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剂良药。这种关系使教与学的关系在互相认同中思维更加敏捷,知识更易内化,从而在思想的碰撞中更容易产生智慧的火花。笔者认为,良好的课堂气氛是焕发语文课堂活力的源泉,是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的助推器,更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优化教学效果的俱佳方法。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汲取知识,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那么,如何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呢?
一、精心做好教学准备,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课前,给学生布置适当的学习内容,利用5分钟时间可以安排学生背背诗、讲讲故事、班长听写等环节。通过适度的训练,可让学生从课间活动的兴奋中渐入学习状态,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前奏,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垫。
二、课堂设计突出学生动手活动,调动浓厚的课堂氛围
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学生的思维活动离不开动手,动手操作最能激发学生接受知识的兴趣。“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意思就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生理学来说,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比例很大。可见,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在课堂设计中突出儿童动手的活动,便可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进而手脑结合。所以说,课堂上教师要督促学生记笔记,手脑并用,有利于习惯的培养。布置作业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收集资料,有用的知识以剪报的形式积累下来,将学习变成一种有趣的课外活动。
三、用笑交流,用心关爱,塑造亲切的教师形象
课堂教学其实质就是通过爱来传递知识,塑造学生人格的过程。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就要用微笑与学生交流,用爱心滋润学生心田,方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发自内心的微笑,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温暖、信任和期盼,学生在洋溢着温馨的课堂中,时常会从心理上接受、亲近、认同老师。试想,在这种没有压力的氛围中追求知识,自然是亲其师、信其道了!因而,我们教师大可不必以自己的威严和严厉的苛责去说教,毕竟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有思想的学生。需要的恰恰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教育对象,学生不需要征服,更需要的是宽松、融洽的学习环境和愉悦、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用微笑来浇灌稚嫩的心灵,方能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四、创设情境,激发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教师的思维往往局限于应试教育的牢笼里。一些教师担心课堂气氛一活跃,不知局面如何收拾。一些教师不懂得怎样活跃课堂气氛,灌输式的教育成为思维的定式。教师讲,学生听,整节课下来,教师唱独角戏,学生说得少,被动地接受知识,何谈教学相长。可见,缺少课堂师生互动的教学,师生角色处于对立,最终会导致教与学被割裂。尤其是语文教学,就无从谈起情感上的共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模式的教育观念,就要强化自身学习,不管是理论上,还是教学实践中,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着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回学习的主人。当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置一些富有情趣的带有挑战性的能吸引学生的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让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通过悬念认知矛盾,通过疑问探究本真,通过自觉思考,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重视自修,提升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具体表现,着重体现的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准确把握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首先应有一种学习的态度,教师要不断参加专业培训,加强业务自修,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入手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抓手,积极引导,正面培养和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更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所学知识和教学机智,善于用自己的语言、方法因材施教,着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始终让学生的积极思维保持在高度活跃状态。这样,教师也不需担心教学效果如何。
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课堂设计至关重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精心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气氛,并且灵活地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彭贤智,刘玉娟.优化课堂教学环境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5(6).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