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8例危重症患儿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2016-03-06陈佩玲昌艳军郭予雄申叶林邹伟红钟月梅詹淑清

护理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寒颤压疮降温

陈佩玲,昌艳军,郭予雄,申叶林,邹伟红,钟月梅,詹淑清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儿科重症监护室,广东 广州510080)

※儿科护理

28例危重症患儿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陈佩玲,昌艳军,郭予雄,申叶林,邹伟红,钟月梅,詹淑清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儿科重症监护室,广东 广州510080)

总结28例危重症患儿亚低温治疗的护理经验。其护理要点:降温期预防寒颤,控制体温,防止体温波动过大;亚低温维持期,做好肺部感染、压疮、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复温期严格控制体温上升速度,防止复温性休克发生。28例患儿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并发寒颤5例,电解质紊乱6例,压疮1例,呼吸抑制1例,肺部感染1例。1例患儿家属要求出院放弃亚低温治疗,27例患儿顺利完成亚低温治疗,病情好转。

亚低温治疗;危重症;患儿;护理

亚低温治疗是利用对中枢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再配合物理降温,使患者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降低整个机体的基础代谢同时降低大脑的耗氧,增加脑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从而达到脑保护的作用[1-2]。亚低温治疗能降低脑组织耗氧量,减轻脑水肿,减少脑细胞结构蛋白破坏,促进脑细胞功能修复,同时能抑制神经元的凋亡,抑制脑损伤缺血缺氧后的炎性反应,改善神经功能的预后[3-4],针对有颅脑损伤患儿,予以亚低温治疗以达到保护脑细胞,减低脑损伤作用。2010年7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亚低温治疗患儿28例,现将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年7月—2015年3月我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亚低温治疗患儿28例。男18例(64.2%),女 10 例(35.8%);年龄(4.8±1.9)岁;体质量6.2~50.0(17.2±3.1) kg;住院时间 8~35(15.0±2.6)d。28例患儿中病毒性脑炎15例,心肺复苏缺氧性脑损伤5例,危重症手足口病5例,先天性心脏病大动脉调转行肺动脉环缩术后合并脓毒性休克1例,降糖药物中毒1例,百草枯农药中毒1例。28例患儿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lasgow Coma Scale,GCS)[5]为4~8分,均有脑损伤或颅内高压。

1.2 亚低温治疗 遵医嘱28例患儿给予亚低温治疗,(1)降温期:脑损伤后6~24 h患儿采取全身性亚低温治疗,控制患儿体温在33~35℃。治疗启动后,注意患儿动脉血压、肛温、尿量持续监测。予物理降温包括给予医用控温仪 (美国CSZ公司 BLANKETROL III生产)降温,冰帽,冰敷大血管处。予药物降温包括给予冬眠合剂 (氯丙嗪0.5 mg/kg+异丙嗪0.5 mg/kg)静脉注射,遵医嘱应用镇静剂 (咪达唑仑 50~400 μg/kg.h)、镇痛剂(芬太尼 0.5~2 μg/kg.h)等静脉持续泵入,控制患儿体温33~35℃。(2)亚低温维持期:持续使用降温机、冰帽,根据患者体温遵医嘱每间隔6~8 h使用冬眠合剂,关注体温波动变化。维持时间为3~14 d,观察患儿呼吸情况,气管插管患儿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监测患儿凝血指标、生化、血糖变化。(3)复温期:采取自然复温及控制复温法,先延长药物降温间隔时间,逐步减停,仍持续监测体温变化,每间隔4 h体温上升0.5~1℃,直至肛温上升至36~37℃。复温后期仍需监测体温变化,维持肛温36~37℃达 48~72 h,待病情稳定,体温基本稳定后停用肛温监测,撤离医用控温仪。

1.3 治疗转归 28例亚低温治疗患儿中,完成治疗27例,家属要求出院放弃亚低温治疗患儿1例。28例患儿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并发寒颤5例,电解质紊乱6例,压疮1例,呼吸抑制1例,肺部感染1例。27例患儿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仍存在较多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后,能确保亚低温治疗顺利完成,病情好转。

2 护理

2.1 降温期预防寒颤及控制体温

2.1.1 预防寒颤 寒颤是亚低温治疗过程中最常见并发症[6],有研究报道引起人体出现寒颤的温度阈值为35.5℃[7],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降温期容易出现寒颤。本组有5例患儿在降温期发生寒颤。首先加强对患儿体温观察,每间隔0.5 h记录患儿体温变化,医用控温仪启用手动控制模式,根据患儿耐受性设定温度,并应用寒颤评估量表(the Bedside Shivering Assessment Scale,BSAS)在体温降至低于 36℃后,每下降0.5℃后进行评估。降温同时,采取局部热敷,Sweney等[8]通过试验证明局部加温法能有效抑制全身寒颤发生。针对肢端冰凉的患儿,予以手心及足底处放置热水袋,并予棉垫包裹。予以药物降温时,联合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咪达唑仑(50~400 μg/kg.h)及芬太尼(芬太尼 0.5~2 μg/kg.h)24 h 静脉恒速泵入,能有效减少血管收缩,降低寒颤阈值,使用过程中,注意评估用药效果,每间隔4 h做好镇静评分,亚低温治疗患儿镇静评分维持3~4分,对镇静不足者,及时报告医生调整药物剂量。本组有3例患儿轻度寒颤,表现为颈部或咀嚼肌单个肌群出现肌颤;1例中度寒颤,表现双上肢出现颤抖,均予咪达唑仑(0.2~0.4 mg/kg)静脉注射后症状缓解;1例重度寒颤,表现为四肢均出现颤抖,由于患儿为机械辅助通气,予加用肌松剂(哌库溴铵0.03 mg/kg)静脉注射后症状缓解,继续亚低温治疗。

2.1.2 控制体温,防止体温波动过大 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体温波动较大容易导致颅内压力增高,复温速度过快容易引起颅内压力反跳现象[9-10]。有研究报道体温每下降1℃,脑血流量减少6%~7%,颅内压降低5%,氧代谢下降6%~9%[2]。需保持实际温度在目标温度范围内33~35℃,温度偏离小于0.2℃,并且偏离时间小于10 min[11]。故体温的控制与管理成为亚低温治疗的关键所在。对高热患者,如何做到快速降温是亚低温治疗的重大难题之一。本组3例高热患儿在亚低温治疗初期出现体温下降不理想。面对此类患儿首先采取退热治疗,以布洛芬或泰诺口服,及早使用冬眠合剂,下调冰毯温度至7~10℃,同时针对大血管处,如腹股沟、腋下及颈部采用冰袋降温,头部予置冰帽,因单纯物理降温容易引起寒颤,而使体温升高,而对危重症患儿静脉推注冬眠合剂会引起血压下降明显,因此我科采取稀释药液,冬眠合剂用量10~20 mL,经静脉泵入1 h以上,密切观察患儿动脉血压情况,根据患儿耐受情况每间隔6 h或8 h再次使用稀释药液,加强巩固疗效。使用亚低温治疗体温监测表格纵观体温变化,严密观察温度下降曲线,出现下降不明显或反复,遵医嘱使用安乃近滴鼻、复方氨基比林肌内注射等,对鼻饲患儿可降低鼻饲液温度,最适宜的温度为30℃[12]。经上述处理,本组3例高热患儿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较好控制体温,防止体温波动过大。

2.2 亚低温维持期,做好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2.2.1 密切观察呼吸情况,积极预防肺部感染发生

Bernard等[13]指出温度在33℃时,在一定程度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呼吸功能变化、咳嗽发射减弱。而镇静镇痛剂的联合应用,也对呼吸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对未建立人工气道的患儿需密切观察呼吸情况。我科采取持续呼吸监测,定时听诊双肺,予体位引流+雾化吸入+机械辅助排痰的肺部理疗模式,同时备好复苏囊及气管插管等用物。本组1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出现呼吸抑制,血氧饱和度下降,予复苏囊给氧,及时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后,患儿血氧饱和度回升至正常。而对人工气道已建立患儿,则需积极预防肺部感染。亚低温治疗使全身基础代谢降低,影响各系统功能正常发挥,加之异丙嗪使呼吸道分泌物黏稠,肌松药物抑制患儿的咳嗽反射,我科采用合理的气道管理方法及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严格执行床头抬高30°,每间隔3 h监测气管插管气囊压力,保持压力为18~22 mmHg(1 mmHg=0.133 kPa)以防止胃食道反流,给予口腔护理1次/6 h,以减少咽部细菌定值,呼吸机管路加用湿热交换器,本组1例气管插管患儿出现肺部感染,为肺炎克雷伯菌,因此做好床边隔离,同时使用密闭式吸痰装置,根据药敏结果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并做好消毒隔离,该患儿肺部感染得到控制。

2.2.2 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发生 低温致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差,容易发生压疮及冻伤[14]。本组1例患儿发生I期压疮,位于枕后及足跟处,经分析总结,与冰帽使用及压疮预防意识不强有关。为此,我科加强护士压疮认识及预防措施。每周患儿做好压疮评分,每间隔2 h更换体位,注意观察皮肤颜色,防止冻伤。对亚低温治疗患儿,予被套套住降温毯,减少冷凝水直接接触皮肤,在降温毯下放水垫,冰帽使用者予剃头处理,以便观察皮肤有无发生压疮。针对压疮高发处患儿枕后,采取预防措施,使用康惠尔泡沫敷料外贴,在泡沫处,予剪十字开口,以便对敷料处皮肤观察。足跟处使用康惠尔敷料及3 M透明敷贴,同时使用气垫。每间隔4~6 h更换血氧饱和度位置防止局部皮肤压红,对大龄或体质量较重患儿采用气垫床。本组1例患儿发生I期压疮,面积为1.5 cm×1.0 cm,解除压疮部位受压,同时予赛肤润外涂按摩,症状消退,后期治疗中均未再发生压疮。

2.2.3 电解质发生紊乱的护理 有研究报道患儿亚低温期间,血清钾离子、镁离子水平明显降低[15]。本组4例患儿出现低钾血症,2例患儿乳酸增高。对电解质紊乱患儿,护士需掌握低钾血症及乳酸增高所出现症状及诱因,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对亚低温治疗患儿,每间隔6~8 h行血气分析,对出现低钾血症患儿,了解其尿量情况,及时给予口服补钾10%氯化钾溶液0.57 mL/kg,或静脉补钾,补钾后0.5~1 h复查血气分析,对持续血钾指标偏低者,提高静脉补钾浓度至(5~8)‰,同时密切观察血气分析结果,根据血钾变化调节补钾速度及浓度。本组低钾血症患儿经上述处理后均血清钾恢复正常,未造成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本组2例患儿乳酸增高,1例考虑寒颤所致,根据上述寒颤对策处理后乳酸下降;1例考虑为组织灌注低,在监测中心静脉压基础上迅速大量输注生理盐水改善灌注后,乳酸下降至正常。

2.3 复温期严格控制体温上升速度,防止复温性休克发生 复温性休克指短时间内复温会导致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导致血压下降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16],同时会进一步加重血管功能障碍,使脑灌注减少,水肿加重,导致颅内压升高[17]。有研究报道自然复温与控制复温能减少复温后颅内压波动[18]。在复温过程中,每间隔0.5 h观察记录患儿体温变化,复温速度为0.2℃/h,先更改使用冬眠合剂的间隔时间,逐步停用,同时关注脑灌注压变化。待体温上升至正常,维持肛温36~37℃达48~72 h,待病情稳定,体温基本稳定后停用肛温监测,撤离医用控温仪。本组1例患儿家属放弃亚低温治疗,其余患儿均顺利完成亚低温治疗。

[1]何玉平,张丽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亚低温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2012(7):144-145.DOI:10.3969/j.issn.1006-6411.2012.07.090.

[2]宋 平,蔡 强,杜 浩,等.亚低温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Meta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18(9):532-534.DOI:10.3969/j.issn.1009-153X.2013.09.008.

[3]孙宝迪,刘红梅,邵旦兵,等.非颅脑外伤对创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的影响[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4):370-372.DOI:10.3969/j.issn.1008-8199.2013.04.010.

[4]郭芮兵,田利丽,吕秋石,等.神经生长因子经鼻脑靶向治疗创伤性脑外伤后大鼠认知功能障碍[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25(5):471-475.DOI:10.3969/j.issn.1008-8199.2012.05.006.

[5]姚 杨,赖登明,裘五四,等.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现状和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431-433.DOI:10.3969/j.issn.1671-8194.2012.17.331.

[6]Kupchik N L.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Therapeutic Hypothermia Protocol[J].Crit Care Med,2009,37(7):279-284.DOI:10.1097/CCM.0b013e3181aa61c5.

[7]薛荣亮,王 宁.麻醉后寒战的机制和防止[C].西部麻醉学术论坛论文汇编,2009:203-206.

[8]Sweney M T,Sigg D C,Tahvidari S,et al.Shiver Suppression Using Focal Hand Warming in Unanesthetized Normal Subjects[J].Anesthesiology,2011,95(5):1089-1095.DOI:10.1097/00000542-200111000-00011.

[9]Adelson P D,Ragheb J,Kanev P,et al.Phase II Clinical Trial of Moderate Hypothermia after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Children[J].Neurosurgery,2005,56(4):740-754.DOI:10.1227/01.NEU.0000156471.50726.26.

[10]Povlishock J T,Wei E P.Posthypothermic Rewerming Considerations Following Teaumatic Brain Injury[J].J Neurotrauma,2009,26(3):333-340.DOI:10.1089/neu.2008.0604.

[11]王静新,周宏珍,罗冬华,等.28例重症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1,18(5B):44-45.

[12]秦志梅.亚低温治疗患者鼻饲营养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3):38-39.DOI:10.3969/j.issn.1008-9969.2004.03.019.

[13]Bernard S A,Gray T W,Buist M D,et al.Treatment of Comatose Survivors of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with Induced Hypothermia[J].N Engl J Med,2002,346(8):557-563.DOI:10.1097/01.sa0000087692.31092.c9.

[14]冀福林.亚低温在重型颅脑顺上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6,20(3C):785-786.

[15]谭桂琼.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电解质的影响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8):1148-1150.

[16]李予新.亚低温治疗中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预见性护理[J].右江医学杂志,2005,8(1):90-92.DOI:10.3969/j.issn.1003-1383.2005.01.059.

[17]Sunde K.Rewarming after Therapeutic Hypothermia[J].Resuscitation,2012,3(8):930-931.DOI:10.1016/j.resuscitation.2012.05.019.

[18]陈汉民,张诚华,董少良,等.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时复温对脑温、颅内压的影响[J].创伤外科杂志,2003,5(4):251.DOI:10.3969/j.issn.1009-4237.2003.04.031.

R473.72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6.04.053

2015-08-01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A2013027)

陈佩玲(1983-),女,广东南海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

郭予雄(1975-),男,广东汕头人,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

方玉桂 谢文鸿]

猜你喜欢

寒颤压疮降温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村庄
村庄
动物降温有妙招
高热大鼠不同程度寒颤模型的构建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页岩气开发降温
盛开在阳光下的寒颤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