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说形式为起点的灵魂探险
——评《巴金小说形式研究》
2016-03-06胡景敏
胡景敏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书评
以小说形式为起点的灵魂探险
——评《巴金小说形式研究》
胡景敏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一部文学作品诞生之后,每一位严肃的研究者面对她所进行的评论研究工作都是一种重新发现的艺术,正像法国作家阿纳托尔·法朗士曾说的那样,是延伸各自的灵魂在杰作中的探险。探险就要求研究者敏于发现作品中的新鲜话题,勤于探究深层次的问题,善于捕捉创作的规律,让自己的言说经得起艺术的考验。就巴金的文学作品而言,学术界关于巴金小说的研究一直是一个成果非常丰富同时研究水平也达到很高水平的领域,但仍然存在重视思想意义轻视文本形式等问题,在这种研究态势中,田悦芳的专著《巴金小说形式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以巴金小说形式为切入点,对巴金小说的创作个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因之,该书所作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与学科建设意义。
《巴金小说形式研究》在文本细读与理论创新相结合的基础上,从话语场景、时空形式、叙事样态、叙事结构、交流情境等层面,阐释了巴金小说文本的形式意义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在系统性、整体性上切实推进了巴金小说的形式研究进程。同时,对于人们重新理解现代中国小说在形式创新上的无限可能性,以及阐释空间和角度的更新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启示意义。在研究过程中,作者调动起了丰富的审美体验,并结合严密的理性分析与谨慎的价值判断深入文本进行“灵魂探险”,将各个研究环节中所关涉到的文献材料以及观点、立论进行了统摄、生发,其中有三个方面值得特别关注:首先,非常注重对原始文献材料的运用。该书的研究重心设定为巴金小说的文本形式,但每一种形式特征的分析都未停留在显性层面的解读上,而是充分结合了小说初版本、初刊本以及作品创作时的周边文献资料,探究作家创作时的原初心理动机与文化情境,这样就使文本细读与社会、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相互支撑,论述过程显得有理有据,比较扎实。其次,文本分析比较细致,逻辑结构较为完整,表现出作者较好的文学感悟能力与研究能力。例如在对巴金小说的时空形式、叙事样态分析时,能够通过形式背后作家主体的心理意蕴与社会文化意蕴探究,进而发掘巴金小说对“个人”与个体的持续关注这一价值支点,由此在整体研究上打通了形式研究与意义思考的逻辑通道,使其思辨性与文学性相得益彰,观点与结论令人信服。再次,对巴金小说的独创性与历史地位的论定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也体现了学术创新。该书始终注意将巴金小说形式的价值判断置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的整体论域中进行衡估,例如通过对巴金小说语言的文化功能分析来探讨其对现代汉语写作的意义,通过对巴金小说主导性故事形态的分析来思考巴金对小说类型的实验思路,通过对巴金小说交流情境的分析来论析巴金小说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中的个人性写作姿态,等等,都是该书富有学术创新和理论创见的体现。
总体来说,这部专著对巴金小说的文本细读非常充分,从不同维度分析出了巴金小说形式的特征,彰显了其个性化的诗学价值,研究结论对于从整体上推进巴金的作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当然,研究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叙事学、小说诗学的关键词,诸如时空、交流情境等,在使用这些概念时可以进行必要的关于其内涵与外延的详细界定以及理论上的梳理和阐释,这样会使研究更扎实、更周密。
责任编辑、校对:李金霞
2016-06-05
胡景敏(1972-),男,河北滦县人,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巴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