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俄罗斯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改革

2016-03-06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现代化改革

张 岩

(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 区域语言与关系学院,俄罗斯 符拉迪沃斯托克)



论俄罗斯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改革

张岩

(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 区域语言与关系学院,俄罗斯 符拉迪沃斯托克)

[摘要]随着苏联解体以及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俄罗斯加入了欧洲教育一体化体系,所以俄罗斯高等教育迫切需要现代化改革,现代化改革成为新世纪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通过实行分权管理,扩大高校自主权,加强与各国高等学校的联系和教学手段现代化,不但提升了俄罗斯高等教育的效率与活力,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而且使俄罗斯得以重塑高等教育强国形象。

[关键词]俄罗斯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

世纪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进行现代化改革。2000年,普京总统上任后,立即推行具有俄罗斯特色的教育现代化改革。本文旨在论述俄罗斯进行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的源起及其所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与经验,或可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一俄罗斯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的源起

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决定着事物发展的趋向;外因是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因此必须对俄罗斯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内因与外因加以系统论述。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的外因有两个要素:一是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二是俄罗斯加入欧洲教育一体化体系。俄罗斯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内因则主要是转型时期俄罗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改革。

(一)俄罗斯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外因

1.21世纪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

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彼此联系都更加密切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联系不仅意味着交流与合作,还在相当程度上意味着激烈的竞争,而在一切竞争当中位居第一位的是知识的竞争,即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于是,如何能在这种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而不至于处于落后状态,就成了各国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所以相应地大部分国家都在进行教育改革。以美国为例,美国高等教育随时都在改革,如今的美国高校人才培养体现出个性化、自主化、多样化等特征,同时美国高校人才培养更加注重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专业方向、教学也紧跟社会的需求、市场的需求。俄罗斯要想适应全球化的要求,甚至要走在世界的前头,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改革就势在必行,全球化成为俄罗斯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决定性因素。

2.俄罗斯加入了欧洲教育一体化体系

1999年6月,欧洲29个国家的教育部长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该宣言标志着欧洲教育一体化的开始。该宣言主要目标是打通高等教育体制,促进师生和学术人员的流动,保障形成一个欧洲教育体系,从而促进欧洲范围内的高等教育合作。4年之后的2003年,俄罗斯也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正式成为欧洲教育一体化的一员。然而,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当时还在执行原苏联的规定和规章,与英、法、德、意等国差别相当大,所以俄罗斯为了融入欧洲教育体系,加强与欧洲高等学校合作,与之接轨,也必须对高等教育进行现代化改革。

(二)俄罗斯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内因

1.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政治上,由原有苏联时期的一党专制变为多党制。政治民主化涉及到方方面面,相应的高等学校也从严密的集权式管理跨入了民主式管理。在经济上,计划经济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市场经济。虽然俄罗斯的市场经济改革并非一帆风顺,经历了许多的艰难与挫折,但毕竟实现了市场化改革。在文化方面,实现了去意识形态化和多元化,允许各种不同文化互相并存。为此,俄罗斯高等教育为了生存下去就必须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跟上国家发展的步伐。

2.俄罗斯高等教育自身的现代化改革要求

不可否认苏联式的高等教育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甚至成为中国及东欧国家的样板,但是随着冷战结束、全球化进程的迅速展开,原苏联的高等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暴露出种种弊端。正如俄罗斯学者В·И·伊万诺维奇对改革前的俄罗斯高等教育所给予的评价:“苏联时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教育管理体系显得庞大笨重、迟滞而欠灵活,积累了不少抑制教育创新的问题,当时的教育管理体系带来的不是教育的发展,而是教育发展的停滞。”[1]那时高等教育的一切全归苏联教育部管理,地方政府没有多少权力,校长只是政府的工具而已,而且规模不大、名目繁多的专业院校太多。因此,被捆住了手脚的俄罗斯高等教育本身就渴望进行现代化改革,渴望松绑,渴望整合。

二俄罗斯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的措施

2000年10月4日,俄罗斯政府决议批准《俄罗斯联邦国民教育要义》,重申了教育在国家政策中的优先地位,明确提出了教育发展的战略以及基本方针,提出了振兴民族教育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口号。2001年,俄罗斯国家委员会在《现阶段俄罗斯的教育政策》中,提出大力增加教育投资,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2001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罗斯第七届校长联盟中发表讲话,指出了俄罗斯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实现教育现代化。2002年,俄联邦政府发布“2010年前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构想”。至此,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改革具有了法律、法规的基本支撑。

(一)实行分权管理

如前所述,苏联时期国家对高等教育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地方政府只是中央决策的执行者。在这样的管理体制内,学术权威的力量也是微乎其微的,从根本上来说只能是听命令而已。提高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方面的管理权,这是俄罗斯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重新分配联邦中央与联邦主体也就是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管理的权力,将联邦中央的高等教育管理权力下放,实行垂直化的分权改革。1996年,重新修订后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第3条明确指出:“本法的主要职能是划分联邦国家权力机构和各联邦主体国家权力机构在教育领域的权限与职责。规定各联邦主体所具有的权限并确立共同的法定标准,由各联邦主体依照此法自行实施教育方面的法律调节。”在其第28、29、30、31条中都对俄罗斯联邦中央、俄罗斯联邦各主体、相关国家权力机构与教育管理机构在教育领域的管理权限分别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修订后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总的精神可以归结为扩大地方自主权,实行三级化管理:第一层级是联邦国家中央实行对教育的宏观管理;第二层级是在宏观上受控于中央的基础上各联邦主体对本联邦主体内的教育有权自主管理;第三层级是教育单位也就是高等学校自主管理。

(二)扩大高校自主权

199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的深入,高等学校与俄罗斯各级政府之间的依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高校的自主权扩大。俄罗斯联邦中央和各联邦主体都放松了对高校的行政管理、学术管理与财务管理,赋予了高校更多的自主权。

首先,高等学校校长的产生程序发生了重大改变,由原来的任命制改为选举制。2006年通过的《对<俄罗斯联邦高等和大学后职业教育法>第12条和20条的修改》中规定校长需在学校的全体会议上选举产生。如今俄罗斯的高校校长都是大家选出来的,这是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其次,学术自主权也得到了保障,高校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如今,俄罗斯高校实行学术自治以及行政与学术分离的管理办法,即学术委员会有权利独立开展学术活动,甚至招收计划外学生,有权独立与国外有关机构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学校的基层学术组织——教研室承担具体的教学与科研活动,教研室对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大纲的制定以及学生成绩的评定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三)加强与各国高等学校的联系

苏联时期也强调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但是仅限于苏联加盟共和国以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如中国、东欧各国、朝鲜、古巴、越南等,这时的对外教育合作主要强调对社会主义教育模式的输出,当时对一切资本主义的东西都是排斥的。而1990年代以来,俄罗斯高等教育在办学方式与办学理念上更加自由了,为加快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步伐,俄罗斯于2003年签署《博洛尼亚宣言》,正式加入欧洲教育一体化。此后,俄罗斯高等教育在学制、学位授予、课程设置、教育质量评估等方面均进行了改革,使之更加适合与欧洲高等教育交流。目前,俄罗斯的留学生来自于亚洲和独联体等教育不发达国家的占总数的75%,其中亚洲国家的留学生占37.7%,独联体国家的占37%,其余依次为中东、非洲、西欧、东欧、美国、回拿大、澳大利亚、北欧等国家[2]。

(四)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当今现代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和社会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渐凸显,注重创新和求真的科学精神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日渐凸显,现代科学技术在俄罗斯高等教育中的运用已经极为普及。在俄罗斯,无论公立还是私立院校,都实现了电教化教学,在教学中电脑已经完全普及使用,达到了100%;在公立高等学校里已经普遍建成覆盖全校的WiFi无线网络,也达到了100%;在所有俄罗斯院校里都设有电子图书阅览室,并且实现了学术论文上网发布;大学生的作业提交及教师的作业批改也是通过电子邮箱完成。

从高校自身来讲,俄罗斯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是高等教育被压制多年的内部能量的裂变,所以其势如破竹,一发而不可收。

三俄罗斯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的成效与经验

现代化改革提升了俄罗斯高等教育的效率与活力,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分权改革提高了地方政府,也就是联邦主体对办高等教育的热情,提升了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大高等学校自主权之后,又引入了竞争机制,实行了优胜劣汰,这就使得高等学校迸发了极大的办学热情,真正履行了自己本来的使命。目前俄罗斯有1018所综合性大学,有480万在校生,其中420万人在608所国立高等学校学习,约60万人在410所私立高等学校学习,多数私立高等学校具有相关的许可证。就国家高等学校在校生的人数而言,俄罗斯已经居世界前列,应当说这是现代化改革的巨大成果。

俄罗斯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最主要的经验就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放权,扩大了高等学校各方面的自主权,以及大力提高高校办学的现代化水平。俄罗斯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使俄罗斯得以重塑高等教育强国形象,重新以积极的姿态迎接世界全球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1]В·И·伊万尼维奇.俄罗斯教育管理改革[M]//朱小蔓,译.H·E·鲍列夫斯卡娅,В·П·鲍利辛柯夫.20-21世纪之交中俄教育改革比较.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2.

[2]高绿绮.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及其变革[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2-95.

(责任编校:彭巍颐)

[收稿日期]2016-03-19.

[作者简介]张岩(1986—),女,黑龙江克东人,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区域语言与关系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俄罗斯与中国高等教育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9.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0712(2016)03-0105-03

On the Modern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Russia

ZHANGYan

(College of Regional Language and Relations, Far Eastern Federal University, Vladivostok, Russia)

Abstract:With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advent of globalization, Russia joined the integrated European educational system. And modern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goal of Russia′s educational reforms in the new era. Through decentralized management, growing university autonomy,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Russia has improved the efficiency and vitality of its higher education, and rebuilt its image as a country powerful in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 in Russia; modernization; reform

猜你喜欢

现代化改革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