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健其壶其事

2016-03-06刘青梅

天工 2016年6期
关键词:杨健潮州紫砂壶

文 刘青梅

杨健其壶其事

文 刘青梅

《福壶》 杨健/作

《和平壶》 杨健/作

走进丝竹轩紫砂壶馆,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的架子,收藏着多位名师制作的多件紫砂壶,古朴典雅。缕缕清香,沁人心脾,我们见到了主人翁——杨健,畅谈之下,我们一起来了解其壶其事。

紫砂之缘

受潮汕地方传统陶瓷文化的熏陶,杨健自幼喜欢制作紫砂壶,看见紫砂,他就会不自觉地驻足,细细打量紫砂的壶形、色彩质地,有时也会触摸,比较优劣,用心感受,如痴如醉地把玩,更是痴迷地收藏着紫砂壶,也因此结识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学到了紫砂壶的精髓,紫砂壶对泥沙的要求、壶器的变化,制作过程的考究,李昌鸿手把手地向他传授了壶器的优劣与真假的鉴别方法。例如,壶形的差异、线条的均匀、壶身与壶嘴的连接、壶盖与壶身的吻合以至刀刻、落款等等数十个细节,同时,他还从李昌鸿大师夫人、中国文化管理学会中国紫砂文化研究员沈遽华大姐那里学到了如何鉴赏紫砂壶清雅淳朴的充满文人气息的方法。对于有疑惑的问题,更是刨根问底。这为他制作、收藏、鉴别紫砂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使他具备了制作精品、收藏真品的文化技术技巧。

和平之意

得益于大师的指点,杨健制作出了不少的紫砂精品,其中最为传神的要数这把《和平壶》了。这把《和平壶》,以圆为壶身,以鸽头鸽嘴形态为壶流,用鸽尾做壶把,用橄榄代替橄榄枝做壶纽,整体活泼生动,象征世界和谐,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美满。

2015年12月,这把《和平壶》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博览交易会冬季工艺美术精品展“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谈及这把《和平壶》的创作过程,杨健说,自己是爱鸽之人。在创作这把《和平壶》缘于游灵山大佛时遇到的一群和平鸽,飞翔在天空的和平鸽就像是和平的使者,把友好的希望送到远方,让他感受和平鸽的热情,灵感如泉,涌在心头。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谢华先生的指导和工艺美术师罗文锐先生的协助下,在一个多月的反复讨论实验后,经过缜密的构思,精心的雕琢,终于制成了这把《和平壶》。

杨健表示,能获得如此殊荣,确是分外惊喜,感谢谢华先生的指导和罗文锐先生的帮助,感谢界内其他大师的赞赏与支持,自己以后一定不断努力,在创作紫砂的道路上精益求精,做出好的作品。

传承之乐

作为潮州朱泥手拉壶技艺的传承人,杨健认为,潮州紫砂手拉壶起源比较早,但是现在的影响力远不如宜兴紫砂壶,其传承人太少,为此他表示担忧。收藏过程中,杨健受一些大师风范的感染,陶醉于紫砂壶的精妙,感受着紫砂文化带给他的心灵慰藉,他把潮州紫砂手拉壶上升到潮汕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层次的范畴,不失为一种传承做法。

为此,他利用自己已形成的面积近千平方米的丝竹轩紫砂壶馆,筹建了潮州市湘桥区功夫茶壶陶艺,作为青少年学习基地,让青少年在这里把玩陶泥、了解陶艺、学习制作,潜移默化培养青少年对潮州紫砂的兴趣和爱好,为传承潮州紫砂手拉壶技艺,发扬紫砂文化,身体力行,做出了一份贡献。

《龙舟壶》 杨健/作

《春语壶》 杨健/作

猜你喜欢

杨健潮州紫砂壶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潮州手拉壶“飞鸿”的象征意义
发现你的古典美
潮州优质杨梅高接换种技术
感谢,离开的你们
揭秘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在哪儿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