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文化的特征及其价值
2016-03-06赵朝洪
文 赵朝洪
中国玉文化的特征及其价值
文 赵朝洪
《号令天下》 于雪涛/作
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一朵奇葩。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我们的古代先民审时度势,殷勤耕耘,沐日月光辉,与天地同庆,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他们爱玉、尊玉、崇玉、比德于玉,发展形成了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玉文化。近万年来,虽然这块土地上发生过无数次沧桑变化及王朝更迭,但是玉文化却一直能够为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所接受,并且随着时代的演进,不断拓展其内涵,丰富其表现形式,推陈出新,高潮迭起,显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这在世界物质文化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
现在我们研究中国的玉器、玉文化,不仅要对它的形成与发展历史进行深入了解,而且对中国玉文化的特点、价值及其在世界民族文化中的地位也要有明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白我们要弘扬什么,传承什么,它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虽然世界上许多民族大致都经历过从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再到铁器时代的物质文化发展历程,但是,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生产与科学技术的水平有差别,加之生活传统各异,因而在文化面貌上就呈现出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与特点。
根据历史、考古与民族学的研究可知,自石器时代至今,除中国拥有历史绵长、灿烂辉煌的玉文化外,世界上还有许多地区和民族有过使用玉器的历史,有的至今仍保留有广泛使用玉器的风俗习惯。但是,像中国的玉文化这样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内涵又非常丰富的却极其罕见。
经考古发现证明,在中国这块古老而广袤的土地上,古代先民开发和使用玉器至少已有八千年以上的历史。早在距今七、八千年的兴隆洼文化、裴李岗文化时期,先民们就已经用透闪石质玉石、绿松石等制作出了多种形式的坠、珠、管、块、匕形器等玉器,不仅在切割、打磨等工艺上体现出了一定的治玉水平,在东北地区还出现了以透闪石玉为主流的用玉传统。至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境内不仅出现了多种既相互影响,又各具鲜明特征的玉文化,也出现了像红山文化、良渚文化这样的加工、制作、使用玉器的高峰。玉器的种类多姿多彩,内涵也十分丰富,为中国玉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先秦时期,著名的以和田玉为主要载体的“玉石之路”已经形成,并且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扩展,在中西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伴随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玉文化也与时俱进,发展变化,成为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一支奇葩。究其原因,除具有十分悠久且未曾断裂的历史以及丰富多彩、富于变化的表现形式外,与历代玉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分不开的。对于历代玉器的功用,我们大致可分为古人用玉和今人用玉两种情况来认识。
一、古人用玉
在近万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古代先民制作的玉器不仅多姿多彩,而且内涵丰寓、数量惊人。其功用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装饰美化人的身体、衣服或装点、美化人的生活用玉(有的在特殊场合使用,应具有特殊功用)。
2.祭祀、礼仪及宗教、巫术活动用玉(包括祭祀天地、山川、先祖,供奉佛、道等宗教本尊及佐神,作法通灵、驱魔等活动用器;表等级、身份以及用于军事活动的仪仗、信物、符节等器具)。
3.丧葬用玉(指专为保存尸体而使用的玉制品)。丧葬用玉的产生与先民们的玉为山川之精英,可以保护人的身体不朽的用玉观念有关。葬玉最早见于史前时期,至汉代发展到顶峰,之后走向衰落。
4.食玉(指为强身、祛病、长寿、成仙、升天等用玉)。
5.作为珍玩、财富收藏,用于财富积累、保值、增值等。
6.交际用玉;用于馈赠、交友、赏赐、进贡等。
7.辟邪、佑身、祈吉、纳福用玉。
8.陶冶性情、提升品格、提高境界、自我修养用玉。
二、今人用玉
中国的玉文化发展到今天,由于开采水平的提高,治玉工具的改进,设计水平与雕刻技艺的进步,使玉器的种类更加丰富,表现手法与形式更为多样;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玉器在内涵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传承一些古代玉文化的传统内容外,又融入了一些新时代的因素。整个玉雕艺术品世界呈现出绚丽多彩、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玉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拥有。由于人们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需求与经济实力亦有差别,加之信仰与审美情趣各异,他们在对玉器的质地、色调、题材、艺术风格乃至体量、价格的选择上亦不尽相同。但是,今日的玉雕艺术品市场在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人们的愿望方面,所表现出的潜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不仅进一步调查、研究、开发了国内已知或已开发过的玉石资源,还对一些过去鲜为人知的玉石资源进行了考察、研究与开发;不仅大大增加了从缅甸进口翡翠的数量,玉器原材料市场还出现了从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巴西、阿富汗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购进玉石(包括广义的玉石)供应国内加工制作企业,国内玉石加工与销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出现玉雕品价格不断上升的崭新局面。归纳起来,当代玉器的功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装饰美化人的身体、生活及环境。
2.辟邪、佑身、祈吉、纳福。
3.作为珍玩、财富收藏,用于财富积累、保值、增值。
4.馈赠、交友。
5.陶冶性情,提升品格,提高精神境界、丰富人生。
由上可以看出,中国的玉器不仅历史绵长,内容丰富,多姿多彩,而且在人们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生活中扮演了多种角色,具有多种功能,可以说,中国的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古代社会中,用玉礼器是中国“礼乐文明”的重要载体,而用玉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与信仰;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与民族特征,更有着广阔而美好的发展前景。
纵观中国的玉器、玉文化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它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玉器、玉文化相比,在使用玉材、用玉观念乃至治玉技术等方面有不少相通之处,但也有许多独特之处,如在治玉工具、制作技术、内容、形式及其功用等方面都有着十分突出的特点,其中以种类丰富的“铊”(铡铊、斩铊、勾铊、碗铊、轧铊、弯铊、冲铊、膛铊、磨铊、丁铊、木铊、皮铊、刷铊、葫芦铊等)来命名的颇富特征的治玉工具,以镂雕、微雕、大型山子雕、活环、抛光为突出特征的制作技术,以祭祀天地人祖、表等级身份为主要内容,制作成精美的礼仪用器(包括其组合与形式),用于反映思想观念与现实生活(包括原始宗教与巫术、儒、佛、道、人文、风情、神话与传说等)的广泛题材及其表现形式等,无一不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创造与智慧、文化与传统;而近万年未曾出现断裂的玉器发展历史,以及不断吸纳、融合、发展、创新的玉文化发展模式,则铸就了其在世界民族文化史上的辉煌。
作为一种有深刻内涵的传统文化,中国玉文化最突出的特色还在于“以玉比德”的用玉观念经过历代儒家学派的传承与发展,伴随着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不断融合,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镌刻在炎黄子孙的心中及语言文字系统中。
中国玉文化的延续发展不仅在于中国有比较丰富的玉石资源,更重要的就在于它具有深厚的生存土壤和极富生命力的哲学、伦理学与美学价值。
由上可知,中国的玉文化不仅区别于其他地区与民族的玉文化,在世界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说绚丽多姿、做工精妙而又极富民族特色与时代风格的中国玉器,不仅能够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美的享受,受到许多人的青睐,而且中国玉文化所蕴含的哲学、伦理学思想与美学品格,以及“君子比德于玉”的用玉观念,对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人类的和平、和谐与繁荣的宏伟发展目标,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应当认真研究、总结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努力弘扬中国的玉文化,为世界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赵朝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后留校任教;1990年任副教授;1996年任教授。现为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兼任考古系常务副主任、考古文博院常务副院长、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主任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