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策动,消除高年级学生失语现象
2016-03-05江苏连云港市宋庄中心小学222144张秀琛
江苏连云港市宋庄中心小学(222144) 张秀琛
积极策动,消除高年级学生失语现象
江苏连云港市宋庄中心小学(222144) 张秀琛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中,学生出现失语现象是极不正常的。因此,教师要探索学生失语的原因,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展开教学改进,激发学生自觉参与课堂交流互动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教学失语现象主体意识
失语在语文教学中,表现为学生无言以对,其形成原因众多。要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失语现象,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优化教学预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一、优化预设,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一味地赶教学进度,用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就不复存在,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的“独角戏”,学生失语现象的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教师要对教学设计进行多元的整合与优化,注重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把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作为教学原则来遵守,减少教学表演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主动发言、自由表达创造良好的条件。
例如,教学“烟台的海”时,教师提出以下思考问题:“在冬、春、夏三季,烟台的海各有什么特点?说说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烟台的海四季都非常迷人,你来做导游向游客作介绍。”学生面对问题沉默不语,教师询问了好几次,也没有学生愿意回答。教师随即对教学进行了调整,问道:“你游览过什么地方?哪里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能把你看到的美景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样的问题一提出,学生纷纷举手欲答,于是教师让学生单独讲述,响应者众多。上述教学中,教师提出的思考问题得不到学生回应,而后换了一组问题,学生就立即动起来,这说明教师预先设计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学生无话可说。看来,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强提出问题的针对性,这样才能获得预想的教学效果。
二、引导对话,创设多元互动的情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努力做好课堂教学参与者、引导者、服务者的角色。当课堂教学中出现学生失语现象时,教师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并通过降低问题难度、留出足够思考时间、优化互动形式、利用多媒体展示多元信息等策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堂交流互动学习之中。特别是教师的言行改进,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关键,因为教师教态自然、表情和蔼,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亲近感、信任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学生出现失语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的,教师要抓住主因展开教学改进。例如,教学“夹竹桃”时,教师让学生说说看到夹竹桃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很美”“很有意境”等。教师对此不满意,继续让学生回答,结果学生不敢说话了。于是,教师无奈地给出答案:“应该是奇妙的、有趣的。”学生听后大多不以为然,教师再反复讲解这样解读的原因,学生依旧反映平淡。很显然,教师利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衡量学生的表现,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选择沉默,其实就是一种抗议,因为面对同一景色,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这说明呆板、统一地进行教学,只能让教学走进“死胡同”。
三、营造气氛,激发学生表达的热情
营造课堂教学气氛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如引入故事、设置悬疑、鼓励发言、自由讨论等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话题讨论的热情。如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讲故事、说笑话,学生很快就会被感染,课堂气氛瞬间发生转变;教师设计悬疑问题,鼓励学生踊跃回答,并给予个性化的表扬,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表达的主动性;教师根据教学生成引入话题,学生思维自然跟进,课堂互动也会顺利展开……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是教师常使用的教学策略之一,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自由讨论进行科学设计,提升学生讨论的质量。
例如,“三打白骨精”讲述的是学生都非常熟悉的故事,教师让学生讲述三次打白骨精的描写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听后都不敢吭声了。于是教师模仿孙悟空的声音和动作,给学生进行现场演绎“它是妖精,是来骗你的”片段,并举棒欲打白骨精。学生看到教师的表演,都开心地笑了。于是教师启发学生:“那第二次、第三次打白骨精,孙悟空是如何表现的呢?”问题提出后,有的学生顿时开始手舞足蹈地比划开了。教师让学生进行展示,学生一边说一边做动作,学习效果非常显著。这里,教师模仿孙悟空给学生进行现场展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使学生有说的冲动,自然没有失语现象的产生。
总之,学生失语现象是小学高年级课堂教学中常常遇到的问题。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堂表现,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引导学生展开对话交流,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责编杜华)
G623.2
A
1007-9068(2016)18-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