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策略研究
2016-03-05庄春国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中学
庄春国(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中学)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策略研究
庄春国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中学)
摘要:由于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与发展,三角函数教学内容也产生了较大变化。以课标内容为基础,指出当前教学中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不高的问题。同时针对这个问题,提供解决策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策略研究
新课程改革不单单强调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同时还鼓励学生采用勇于探索、积极主动的学习模式。新课改中的这些要求对数学三角函数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其中最为棘手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展开以下研究。
一、当前三角函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三角函数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参与性不高,不能及时跟上教师的思维展开思考。但很多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学生参与课堂的重要性,无论是课标中要求的内容还是教材的编写,都明确教师要重视学生参与。所以相关教育学者应该严格重视该问题,并予以解决。
二、数学三角函数教学中的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所说学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笔者将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法。当前新课程中的核心学习方式为“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但大量三角函数课堂中还是以教师讲为主。若采用过去的教学方法,学生理解的内容不能得到明显的提升。三角函数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更加适合培养学生思考、探究、整理等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合理利用其特征,帮助学生进一步开发思维能力。简单举例来说,在三角形ABC中,如果sinC=2sinAcosB,那么该三角形为什么是特殊三角形呢?这时教师最好不要采用直接推导的方法,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应该给予学生部分公式提示,即2sinAcosB=sin(AB)+sin(A+B),其后引导学生得出sin(A-B)=0,进而得到等腰三角形。这样一来就可以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提升学生学习三角函数的积极性。当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同时展开思考,那么就意味着整个三角函数教学工作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新课程改革中的关键是推动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发展与进步,因此教师应该注意高中三角函数中发生的各种变化,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前提,采用积极努力的态度,进一步完善自身的不足,并解决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孙玉兰.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运用[J].学周刊,2013,(1):99-103.
·编辑栗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