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新的推动者
——从“一带一路”建设看中国开放新格局
2016-03-05谢鲁江中共中央党校北京100091
□谢鲁江(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
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新的推动者
——从“一带一路”建设看中国开放新格局
□谢鲁江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100091)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提出的一个国际合作的新倡议。这一倡议充分体现了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放新理念。这一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的动力、活力,是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新的推动者的突出标志,将促进中国和世界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这一倡议的提出和实施强调了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的深度调整和国际经济体系的改革中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统一的方针。“一带一路”倡议既是改革路线图,也是发展路线图。“一带一路”建设旨在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促改革,以合作促和平,从而力争实现中国和世界和平发展的伟大目标。
关键词:“一带一路”建设;经济全球化;中国开放新格局;国际合作;和平发展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the Road Initiative)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统称。“一带一路”是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最早在国际会议场合代表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提出的一个国际合作的新倡议。这一倡议内容丰富,涵盖范围广泛,充分体现了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放新理念。这一倡议的提出和实施,是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新的推动者的突出标志,将促进中国和世界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一、“一带一路”建设标志着中国从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转变为推动者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进入了深度调整的阶段。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形成的国际经济体系也面临着深度调整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全球化还要不要推进,怎样推进,向哪个方向推进,就成为国际关系和国际经济发展中重要的问题,世界面临选择。
经济全球化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和推动的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1973-1974年中东石油危机)爆发之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面临成本高涨的巨大压力,开始了向发展中国家大规模转移制造业产能的过程,形成了在全世界范围内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发达国家一方面控制着产业链和产业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并操控全程运行,一方面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了发达国家向全世界扩散工业化,同时自己大力推行后工业化的局面。这一局面使得发展中国家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也使得发达国家在不失去国际经济主导权、话语权、控制权的同时,能继续保持其在国际经济中的领先地位,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空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的方针路线,中国开始进入全方位推进国家工业化的快车道。这一时机也恰逢制造业国际范围大转移的推进期。这一制造业国际大转移,先是推动了亚洲“四小龙”(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经济奇迹的形成,中国也为产业转移提供了更为巨大的平台,形成了中国经济30多年高速增长的奇迹。可以说,在时间上、在内容上,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全球化形成了奇妙的契合。
在石油危机后的经济全球化中,中国是一个后起的参与者。这一时期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一个词:“加入”——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加入到已有的国际经济体系中,其中以先后加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TO等国际经济组织为标志。角色的变化也可以归纳为一点:由旁观者成为参与者。在对经济全球化的加入和参与过程中,中国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化获得了高速推进,极大地拓展了国际市场,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赢得了广阔的空间。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因而也是继续维护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
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全球化却面临着失去推动力的危险。一方面,发达国家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力和行动能力显得不足。首先,美国等发达国家,更加倾向于立足和面向国内的结构调整(如美国的新能源革命、新产业革命等,都是着眼于国内),这与石油危机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开放式的结构调整大异其趣。其次,各个发达国家普遍面临金融调整和财政困难的局面,加上国内的产业结构和利益结构调整等都亟需资金,因而对外投资的兴趣和能力也在下降。再次,发达国家推行的摆脱本国经济困难、转嫁经济危机的一系列政策(如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日本的安倍经济学政策等)引发了国际社会的质疑,国际社会提出了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呼声。另一方面,众多发展中国家也陷入既无力摆脱自身经济困难,也无力推动国际合作的困境。由此,能否继续推进经济全球化,如何继续推进经济全球化,就成为这一轮经济危机后国际经济深度调整的一个全球性的重大课题。
中国所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就是面对这一重大课题而提出的中国方案。这一倡议的提出和推进实施,标志着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角色的历史性变化,即由参与者转变成为主要推动者。
二、“一带一路”基本理念:以合作共赢拓展世界经济发展新空间
“一带一路”建设所体现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以合作共赢拓展世界经济发展新空间。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阐明了中国开放的新理念:“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1]也就是说,中国奉行了一种更为积极开放、更富有建设性的理念和思路,来应对和推进国际经济的深度调整。
(一)建设一个包容性巨大的世界经济发展平台
包容性巨大的表现之一,是涵盖广泛,容量巨大。“一带一路”建设为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构想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世界经济发展平台。据有关资料,“一带一路”大概涉及的沿线国家有65个之多,涉及人口44亿(占全球人口的60.8%),涉及的GDP总量达23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的30%)。而实际上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包括非洲、拉丁美洲、澳洲的国家表示要加入进来。“一带一路”作为涵盖广泛、合作范围和内容广泛、包容性巨大的世界经济发展平台的价值,越来越充分地得到展现。
包容性巨大的表现之二,在于“一带一路”合作共赢、深度融合的开放理念。面对着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不仅发展中国家需要继续求生存、求发展,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达国家也有进行新的调整和拓展发展空间的要求。“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在合作中拓展更为广阔的共同发展空间的行动方案,它否定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也否定了拓展自己空间、挤压别国空间的冲突式的思路,还否定了片面强调发达国家利益导向的思路。“一带一路”建设既可以包容工业化落后国家发展的要求,也包容新兴工业化国家继续推进工业化的要求,同时也包容发达国家结构调整的要求。“一带一路”建设特别强调积极寻求双边及多边合作的利益契合点、共同点,在双向开放、合作共赢中拓展双边及多边共同发展的空间。“一带一路”建设是合作的思路,而不是冲突的思路,是非零和博弈的思路,而不是零和博弈的思路。这和某些国家一味强调争夺世界经济领导权、一味强调甚至鼓动威胁和冲突的思路和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由此充分体现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性而非冲突性的特性,共赢性而非排他性的特性。“一带一路”建设体现的是中国坚持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坚定立场,体现的是合作共赢的包容性与和谐发展的博大理念。
(二)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的动力、活力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为在新的形势下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在发达国家推动经济全球化动力不足、发展中国家推动全球化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方案的提出恰逢其时。
1.“一带一路”与中国经济转型有机结合,体现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个大局的思路。中国经济在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之后,进入了一个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经济新常态阶段,这一阶段的核心内涵就是经济转型。上一轮石油危机后是发达国家的经济转型、结构调整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而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的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将起到为继续推进经济全球化提供新动力的作用。因此,中国是有内在的发展诉求、发展动机、发展需要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中国作为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的经济体,如果中国不积极主动的去推动和调整自己的经济全球化战略,被动地等待和适应别人的调整,一方面别人很难推得动,另一方面也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和地位。因此,中国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态度,主动推动自己经济的转型和世界经济的调整,把国内、国际两个方面的调整有机的结合起来,为自己赢得结构调整和总量拓展的空间,同时也通过合作为他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赢得调整和拓展的空间。
2.以中国的实力和能力为推进经济全球化提供支持和活力。中国制造业的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资金形成和运作的能力、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外交等关系中的影响力和执行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某些方面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中国所具备的这些实力和能力,可以有效地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优势支撑及活力来源。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内容的“国际产能合作”计划为例,中国所提供的强大助推力和对方发展诉求相契合,为双边及多边合作提供了充足的动力,获得了积极的成效。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达成的“中国产能输出与哈萨克斯坦经济规划对接”计划,就被哈方称之为“李计划”,合作规模和范围不断拓展。中国和巴基斯坦达成的“中巴经济走廊”合作计划,被巴方称之为千年一遇的机会。在2015年11月初的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倡议三国在国际市场加强制造业和服务业产能合作,尤其是共同开发东盟等邻近市场。2015年11月下旬的10+1、10+3领导人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连续倡议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以中国优势产能对接东盟国家需求,推动其工业化进程。紧接着在中国—中东欧16+1会晤中李克强表示中方愿同16国一道,结合各自比较优势和产业特点,打造双向多元的国际产能合作。在各个多边、双边外交场合,中国领导人都向世界传递了这样的理念:中国愿将自身发展融入全球格局,找到利益契合,实现合作共赢。中国领导人的这种诚意也得到其他国家领导人的热切回应。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就说,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合作机制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成立时,有人觉得这只是中国的“权宜之计”,还有人担心中东欧国家被迫“屈服”于中国的影响力,“但现在我们知道,这些想法都是错的,我们和中国的合作建立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中国是我们长期的朋友”[2]。诚挚良好的理念、可信的能力与实力确保了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行动的有效性,确保了推动过程中可持续性的活力和动力。
三、“一带一路”是改革路线图:国际经济体系和秩序改革完善的顶层设计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及之后国际经济深度调整的艰难,暴露出现有国际经济体系的严重缺陷及现有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合理性。“一带一路”倡议立足点不是要推翻现有国际体系另起炉灶,而是要在其基础上改革和完善,这是一个体现改革的方案“一带一路”建设体现了顶层设计和国际协商合作的理念,是中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统一原则在国际经济体系改革中的运用。
(一)在国际经济体系改革中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
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对现有国际经济体系和国际经济秩序不满意,是因为它在解决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上不给力,不能有效地推动这些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无法主动性的作为,往往被动性地接受发达国家所限定的条件和空间。“一带一路”建设提倡了双向主动开放的思路,各自从自己国家发展的现状及需要出发,寻找到彼此发展的机会契合点和利益共同点。这样双方和多方合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会大大增强,在合作中既可以照顾到各自国家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发展特点、发展要求,也可以共同拓展发展空间,扩大发展利益。这样的合作强调了合作双方的平等性及利益的均衡性。由此,在这种共赢的合作中,国际经济体系和国际经济秩序也就会逐步得到改革和完善,从而达到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
“一带一路”建设既是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平台,也是国际经济秩序改革的平台。“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一个国际合作平台和机制,利用这一平台和机制各个国家可以通过协商,共谋发展,共商改革,包括国际经济体系的改革和国内体制的改革。这样的改革是在解决各个国家发展问题基础上的改革,是在满足各个国家发展需要基础上的改革,而不是被国际强权压制下的“改革”,不是不顾各自国情、被迫接受某种外来模式的“改革”。这样一种以发展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改革路线图,可以使得改革带来发展成果和利益增进,改革与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而不是带来国际和国内的冲突。因此,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之后,越来越得到那些不想把国际秩序搞乱、不想把国内秩序搞乱而是想更好推动国际经济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可、接受和欢迎。这样的改革路线图,也会有力地推动各个国家国内的改革。例如,中国提出了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的要求,对深化金融体制、政府管理体制、营商环境、对外贸易投资体制、加快自贸区建设等方面的改革都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3]。
(二)强化和改革国际经济组织建设
国际经济体系的改革和调整也包括国际经济组织的建设和改革。“一带一路”建设所体现的改革思路中,国际经济组织的建设和改革也是其重要内容。中国提出了更加积极和深入地参与现有国际经济组织的国际经济治理活动的诉求。中国这种提高国际经济治理话语权的诉求,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国际经济治理担负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中国是现有国际经济组织体系的积极维护者和改革推动者,目的是为了让现有国际经济组织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与相关国家也积极推动新的国际经济组织的建设,搭建新的组织平台,如金砖国家银行、亚投行等。这些组织和平台都是服务于发展中国家需要,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与现有的国际经济组织形成了互补的关系,形成了局部合作组织机制与全球合作组织机制的关系,是对现有国际经济组织体系的有益补充。
四、“一带一路”是发展路线图:探索大国和平发展之路的重要路径
中国坚持大国和平发展的路线。为此,在国内的发展中,要力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国际关系上,要力争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所谓“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崛起中的新兴强国必然对古老的霸主发起挑战,从而触发世界范围内的冲突,犹如修昔底德笔下的雅典和斯巴达,冲突的结果也会是灾难性的,两个强国都走向衰落。习近平主席在谈到当今世界处理大国之间的关系时说,我们都应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中国作为大国的崛起已是一个既成事实,这必然并且已经改变着世界政治经济关系的格局。在中国作为大国崛起及由此所带来的国际关系变革调整中,中国应当发挥一定的主动作用和引领作用,使得这种变化向着和平发展的积极方向演变。“一带一路”建设就是中国积极与世界各国合作,引领世界实现和平发展的目标。
(一)在合作共赢、深度融合中实现和平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强调了在各个国家合作发展中构建广泛利益共同体的理念。“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合作的项目,而且是一个全方位合作、构建新型和平、合作国际关系的机制。正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所指出:“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1]
当前世界的根本问题还是发展问题。要实现和平发展之路,关键还在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着眼于各个国家的发展要求,形成有效的合作发展的国际平台、组织和机制,各个国家一心一意、集中精力谋发展,这样国内追求稳定、国际追求和平的政策环境和舆论氛围就比较容易形成。“一带一路”建设强调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是发展中国家最为需要的。发展中国家普遍缺乏以基础设施为代表的经济发展基本条件的建设,由于缺乏基础设施这些国家难以有效的推动要素资源的流动和商业贸易活动的开展,投资环境难以改善。通过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条件,从而带动经济发展和其他方面的发展。以各个国家的共同发展,来促进和实现世界的和平发展,就是“一带一路”建设所倡导和体现的内在精神和诉求。
(二)致力于提升世界整体的工业化、现代化水平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首次以一个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国家的角色来推动经济全球化以及相应的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建设在经济合作上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中国工业化建设和工业品制造方面能力的输出。但是,这种输出不是强行输出,也不是单方面只考虑中国自身利益的输出。以中国—哈萨克斯坦合作的“李计划”为例,哈萨克斯坦的发展需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工业体系,中国则恰恰有经济转型的要求,有产业结构调整、过剩产能输出的需求,双方在这些方面发现和寻找到了发展契合点和利益共同点。通过这样的合作,双方都改善了经济结构,拓展了发展空间,提升了工业化、现代化水平,同时也形成了双方合作共信的良好关系。由此,国际关系的良好调整及和平发展之路也就水到渠成了。
和平发展之路,就是充分尊重各自的发展诉求,积极寻求合作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而不是打压和挤压别国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这样就有助于缓和而不是激化国际矛盾,减少而不是制造国际冲突的热点,从而为国际关系的缓和赢得回旋的时间和机会,为国家之间开展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创造条件和空间。“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积极主动引领调整大国崛起所带来的国际关系格局,实现和平发展的建设性、创新性战略举措。
(三)从文明冲突转向文明交融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就是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和平交流和沟通的象征。通过丝绸之路印度、西方的文化传播到了中国和东方,物种、产品、工具的传播和交流大大地丰富了各个文明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例如,中国出现了许多以“胡”字和“西”字打头的农作物品种,以及以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为代表的文化交流、借鉴、融合的成果。如果说十字军东征和蒙古大军西征,体现的是暴力冲突式的文明传播,那么丝绸之路则代表了和平方式的文明交流和融合。因此,中国提倡“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也是提倡和强调了走和平发展及文明交流的道路。
在大国崛起中谈“修昔底德陷阱”是强调了大国双方利益的不可共存性、不可调和性;文明的冲突强调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不可交流和不可交融性“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的、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瓦茨拉夫·哈韦尔注意到,‘文化的冲突正在增长,而且如今比以往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危险’,雅克·德洛尔也认为,‘未来的冲突将由文化因素而不是经济或意识形态所引起’。而最危险的文化冲突是沿着文明的断层线发生的那些冲突。”[4]
“一带一路”建设提倡的是不断深化各国双方的合作,不断增加双方之间的利益共同点,不断扩大双方合作和共同利益的领域和范围,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促和平,这就是合作双赢的基本指导思想。在推动经济合作的同时,推进和加强人文交流、战略互信,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一带一路”坚持和提倡的是不同文化、不同制度之间的交流、合作和交融,以此取代文明的冲突。在实践中“一带一路”也确实为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实力、不同文明和不同制度的国家之间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沟通、协调、合作的平台和机制,受到了参与国广泛的认同和赞赏,也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有示范性和说服力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http://news.xinhuanet.com fortune/2015-10/29/c_1116983078.htm.
[2]常忆同.“克强节奏”:总理外交为啥这么忙[N].新京报,2015-11-29.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http://news xinhuanet.com/ziliao/2015-11/04/c_128392424.htm.
[4]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7.
责任编辑莫仲宁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6)01-0062-05
收稿日期:2015-11-08
作者简介:谢鲁江,男,经济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