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魏的冕服制度

2016-03-04党倩

文史月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太和制度改革

党倩

冕服是中国传统的礼服,是礼仪文化的一部分,在古代彰显着等级、秩序、信仰与习俗。冕服从殷商时期发端,到西周完备,两千年间虽多有变异,但一直不出周礼框架。北魏时期胡族入主中原,冕服制有明显的胡人特色。但从整体上来说,冕服的发展趋势是向中原文明靠拢的,孝文帝改革是北魏冕服制改革的阶段性成果。虽然中间经历许多坎坷,但北魏的冕服改革可以说开启了北朝汉化的历程,为北朝及隋唐时期汉文化的继承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魏前期的胡服

北魏是西晋丧乱以后在中国北方出现的第一个稳定王朝,由鲜卑族拓跋部建立。淝水之战后前秦大乱,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年),拓跋族首领拓跋珪召开部落大会,即位代王,同年四月改国号为魏。拓跋族作为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其礼仪制度都以游牧的生产方式和部落联盟的组织形式为基础。入主中原以后,虽然历代统治者都锐意向汉族学习,但其传统深固,加之北方少数民族众多,且长期互相交融,所以北魏前期仍是一个胡族特色明显的政权,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孝文帝改革以前。

这种胡族特色表现在服饰上就是衣胡服。胡服在先秦时期就传入了中原,秦汉以来也穿胡服,不过是用来作为戎服的。北魏起自少数民族,不仅戎服如此,常服也是如此,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了后代。朱熹曾论胡服,“中国衣冠之乱,自晋五胡。后来遂相承袭。唐接隋,隋接周,周接元魏,大底皆胡服。” [1]

据《晋书·礼志》,“裤褶之制,未详所起,近世凡车驾亲戎、中外戒严服之。服无定色,冠黑帽,缀紫摽,摽以缯为之,长四寸,广一寸,腰有络带以代鞶。中官紫摽,外官绛摽。又有纂严戎服而不缀摽,行留文武悉同。其畋猎巡幸,则惟从官戎服带鞶革,文官不下缨,武官服冠。”可见胡人作为常服,在汉人则主要被用于戎服。

不过《晋书》言之不详,其实裤褶传入中原是在赵武灵王时期,之后历代都有采纳,但与胡人所用样式并不会完全一致,有的只用冠,有的只用衣服和摽带。南北朝时期南北服饰不同,“(常服)江南则以巾褐裙襦,北朝则杂以戎夷之制。”[2]当然,界限也并非截然分明,南北双方文化交融,南方受其熏习,也渐渐染上了胡风,北方受汉文化影响,在服饰上与此前有所不同。南梁将领陈庆之在战败以后返回南方,目睹了北朝文化后,在观念上有了很大变化,并且“钦重北人,特异于常。”朱异问他原因,他说,“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不仅如此,自此以后,陈庆之“羽仪服式,悉如魏法。江表士庶,竟相模楷,褒衣博带,被及秣陵。”[3]由此可见南北文化在服制上的差异和交融。

胡人便习弓马,衣服不同于中原古有的上衣下裳,或者宽衣博带的样式,而是“冠则惠文,带则贝带,履则靴,裤则上褶下裤。”[4]关于这种裤褶的样子有很多种说法,一般看来,褶是一种长袍上衣,类似于汉族的长袄,胡族是左衽或者对襟,后来改为汉族通用的右衽,分大口和小口。袴是下衣套裤,膝以下加缚带。北朝流行黑纱制成的平顶圆形笼冠,或者筩子帽,有不同的颜色作为标记。袴褶有绣成的,有衲成的,[5]作为戎服还有其他的配套附件,例如两当铠甲和马铠。[6]

北魏之初,这种胡服不仅被用作常服,朝服也是如此。可以说在北魏初期,胡服还是作为主流服饰,汉服在这一阶段并未有很多涉入,直到孝文帝改革后期,才逐渐有所改善。

北魏冕服制度改革历程

北魏前期以胡服为主,但服制方面的改革一直在进行当中。道武帝天兴元年(398年)就曾试图用中原衣冠来革新传统服装,“命朝野皆束发加帽”,“帽”就是冠。[7]这一次只是尝试让习惯散发的少数民族学中原人束发加冠。[8]但即便是这样的政令也没能有效地贯彻,毕竟风俗已久,想要很快改变难度太大。而且初建国事务繁多,各项制度都草创未备,更不用说冠服了。但北魏统治者在这方面的努力一直没有中断,道武帝天兴六年(403年)还颁布过一道政令,“诏有司制冠服,随品秩各有差,时事未暇,多失古礼”。[9]这次礼官制定冠服,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但因为“多失古礼”,可见并不令人满意,所以也没有施行。

到了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期,北魏的冠服制度才最终确定了下来,不过这也经历了一个较长过程。首先是孝文帝太和十年(486年),这一年的“春正月癸亥朔,帝始服衮冕,朝飨万国。”[10]这是北魏的皇帝第一次冠冕服衮以示外,不仅展示了改革的成果,也表明了改革的决心。除在朝飨上,祭祀中孝文帝也一改传统服饰,“帝初以法服御辇,祀于西郊”。[11]这是皇帝本人的服制,对于公卿的冠服也在积极地改革当中。同年四月一日,“始制五等公服”,到了八月的时候,“给尚书五等品爵以上朱衣、玉佩、大小组绶。” [12]有的学者认为,这次的颁授是冠服改革的一个成果,但实际上所谓“朱衣”,仍是鲜卑传统的袴褶。[13] 但北魏皇帝赐臣下袴褶,或者赐来朝者袴褶都是常例,[14]并非冠服改革的一个方面。太和十年之后可能又一次下诏制定冠服,受诏的是李冲、冯诞、游明根、高闾等,参与讨论的还有刘昶,他们反复磋商,用了六年时间才制定出来。[15]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引见群臣于光极堂,班赐冠服”,[16]这才真正算是有阶段性成果了。但是孝文帝时期的服制改革并没有最终确定下来,所谓“早世升遐,犹未周洽”,到了肃宗时,“又诏侍中崔光、安丰王延明,及在朝名学更议之,条章粗备焉。” [17]到了熙平二年(517年),“太傅、清河王怿、黄门侍郎韦廷祥等,奏定五时朝服,准汉故事,五郊衣帻,各如方色焉。”[18]这在服制改革上又进了一步,这距太和十九年已经二十三年了。

孝文帝的改革冠服还是颇有成效的,但很多学者认为改革受阻颇多,且常有反复,实际上情况可能并非如此。例如常被引用的一条史料,《南齐书·魏虏传》记太子元宏事,“宏初徙都,恂意不乐,思归桑干。宏制衣与之,恂窃毁裂,解发为编服左衽”。根据这里的描写,更像是太子反对迁都的一种表达,并不能说明冠服改革受到了阻挠。在《资治通鉴》里有相关记载:“魏太子恂不好学,体素肥大,苦河南地热,常思北归。魏主赐之衣冠,恂常私著胡服。”[19]这条史料不仅不能证明冠服改革的效果不明显,恰恰相反,正因为改革卓有成效,太子才会“私著胡服”。王国维认为,“盖后魏本以袴褶为朝服,相沿已久,不能遽变也。”[20]又《梁书·陈伯之传》记褚緭事,“緭在魏,魏人欲擢用之。魏元会,緭戏为诗曰:‘帽上著笼冠,裤上著朱衣,不知是今是,不知非昔非。’”这是梁天监元年(502年)的事情,则此时元会仍然穿传统的胡服。王国维在这里判断,“盖世宗以后又复用代北旧俗也。” [21]

王国维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他认为太和元年“置五等公服”就是北魏服制改革的标志,如果过了这个界限,就表明改革出现了反复。但实际上太和元年的置公服只是一个开端,甚至并没有马上付诸实施。大概过了三年,李冲等受诏开始操作,此后又用了六年,直到太和十九年才正式完成。虽然如此,但孝文帝去世时服制改革仍没有最后落停,即位的世宗进一步将其完善,而非“复用代北旧俗”。所以从太和元年一直到世宗初年,这期间所用,应该还是以胡人原本的服饰为主,而非改革出现了反复。

北魏的冕服制度

北魏初期是以传统的袴褶作为常服的,祭服、礼服也如此,这是君臣自上而下的一个大致情况,但皇帝作为一国元首,在礼制上,毕竟要更为正式一些,并且如果想让整个国家都走上中原正统的轨道,就必须先从自身做起。所以,北魏的冕服制度改革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直到世宗时期才算初步完成。

道武帝天兴六年(402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制作冠冕,但似乎并不能合乎礼制,皇帝大概本人也没有服冠冕。[22]孝文帝是有史料记载的北魏第一个服冕的皇帝,这是在承明元年(476年),孝文帝十岁的时候。[23]太和十五年(492年)十一月己未朔,“帝释禫祭于太和庙。帝衮冕,与祭者朝服”。[24]在北魏前期,是只有皇帝服冕的,到了太和改革的后期就不一样了,大臣也开始服冕。太和十九年(496年)十一月癸未,“诏三公衮冕八章,太常氅冕六章,用以陪荐。”[25]不过这个时候的冕服仍然有限制,只有皇帝、太子、三公、礼官太常等服冕,与此前大夫以上皆服冕不同。这个可能有多方面原因,或者是孝文帝当时制度本来如此,并不愿太多人服冕。或者是服制还未最终确定下来,只到三公一级,太常作为礼官,因其身份特殊,要参与礼仪祭祀,所以必须有相应的礼服。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下层反对的比较激励,所以冕服制并不能贯彻下去。但是不管怎么样,北魏的冕服制度只能说是初具规模。所以很多人认为北魏皇帝以下无冕服,所谓“后魏帝服衮冕,与祭者皆朝服”。[26]这里的朝服,如前所述,就是鲜卑族传统的袴褶之服。但这种观点明显是有偏差的,这只是观察到了太和十九年之前的情况。

太和十四年(491年)冯太后去世,次年孝文帝举行禫祭,据《魏书·礼志》载:(太和十五年)十一月己未朔,帝释禫祭于太和庙。帝衮冕,与祭者朝服。既而帝冠黑介帻,素纱深衣,拜山陵而还宫。庚申,帝亲省齐宫冠服及郊祀俎豆。癸亥冬至,将祭圆丘,帝衮冕剑舄,侍臣朝服。辞太和庙,之圆丘,升祭柴燎,遂祀明堂,大合。既而还之太和庙,乃入。甲子,帝衮冕辞太和庙,临太华殿,朝群官。既而帝冠通天,绛纱袍,临飨礼。帝感慕,乐悬而不作。丁卯,迁庙,陈列冕服,帝躬省之。既而帝衮冕,辞太和庙,之太庙,百官陪从。奉臣主于斋车,至新庙。有司升神主于太庙,诸王侯牧守、四海蕃附,各以其职来祭。

北魏皇帝早已服冕,到这个时候的制度应该已然固定了下来。参照北齐的制度来观察,应该是“平冕,白珠十二旒十二章。”[27]根据孝文帝服衮冕的场合,似乎与周礼有出入。如果按照《周礼》制度,“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飨射,则鷩冕。”[28]但是看孝文帝的服冕情况,太和庙的禫祭、祭圆丘、朝飨、祠太庙都是衮冕,而无鷩、毳等,可见北魏的皇帝冕服制度仍未完善,这也是北魏的特点之一。

北魏大臣只见有三公和太常服冕,至于其样式,据《魏书·礼志》,为“三公衮冕八章,太常氅冕六章。”八章、六章均为偶数,这是《周礼》的命数。这个已经是在太和十九年了,对比先前孝文帝的冕服情况,或许可以印证一个观点,在这期间北魏在冕服上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是参考了南朝制度的。[29]在这期间南北双方文化交流上发生了两件事情,其一是王肃北奔,并参与了北朝的礼制改革,事在太和十七年(493年)。另一件事情稍微早一些,太和十五年的时候,蒋少游作为使臣出使南齐,而他是北魏制度的制定者之一,所谓“宫室制度,皆从其出。”[30]虽然主持礼制的是李冲等,但相信蒋少游也是参与其中的。

北魏冕服制度虽然在前期多掺杂胡制,但经过孝文帝的大力革新,在汉族士大夫李冲等的努力下,已然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到了太和后期,又参考南朝制度做变更,就更加完善了。所以北魏末年陈庆之从北方回去以后,便认为“衣冠士族,并在中原”,而且还“羽仪服式,悉如魏法”,带动南方“江表士庶,竟相模楷,褒衣博带,被及秣陵。”并且正因如此,北齐才将北魏的制度沿袭了下来,并最终以令的形式加以确定。

注释:

[1]《朱子语类》卷91。

[2]《旧唐书·舆服志》。

[3]杨炫之、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二《景宁寺》。

[4]王国维《胡服考》,《观堂集林·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魏书·蠕蠕传》有“各赐绣裤褶一具”。

[6]例如《魏书·蠕蠕传》肃宗给阿那环的赐物里就有“绯纳小口裤褶一具,内中宛具;紫纳大口裤褶一具,内中宛具”,可见裤褶是成套的,必然有其他的附件。关于裤褶的样式,史料所载甚略,不过还有北魏的一些画像砖可以提供参考,例如河北景县的封氏墓,河南邓县画像砖等。《沈从文》主编《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有《北魏景县封氏墓着袴褶俑》一篇,可以参看。

[7]《资治通鉴》卷110《晋纪》“安帝隆安二年”。胡三省注引《晋书·舆服志》谓“帽,犹冠也。”

[8]《魏书·礼志》:“太祖天兴元年冬,诏仪曹郎董谥撰朝观、飨宴、郊庙、社稷之仪。”

[9]《魏书·礼志》。

[10][11][12]《魏书·高祖纪》。

[13]《魏书·成淹传》。

[14]《魏书·蠕蠕传》。

[15]《魏书·蒋少游传》。

[16]《魏书·高祖纪》。

[17]《魏书·礼志》。

[18]《隋书·礼仪志》。

[19]《资治通鉴》卷140《齐纪》。

[20][21] 《胡服考》。

[22]《隋书·礼志》:“后魏天兴六年,诏有司始制冠冕,各依品秩,以示等差,然未能皆得旧制。”

[23]《广弘明集》卷二《魏书·释老志》:“有魏孝文,五岁受禅,十岁服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24]《魏书·高祖纪》。

[25]《魏书·礼志》。

[26]《金史·舆服志》。

[27]《隋书·礼志》。

[28]《周礼·春官宗伯》,《十三经注疏》。

[29]阎步克先生认为,孝文帝之所以采用偶数章旒,很可能是效仿于南齐,“其灵感火花来自南齐永明六年冕制”。《服周之冕》,第283页。

[30]《南齐书·魏虏传》。

猜你喜欢

太和制度改革
太和三足石砚及古砚演变简析
论张载的宇宙本体论及其成因
某些单位的制度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数学问题与解答
张载对道家思想的吸收及批判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