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分落户 美景可期OR空中花园

2016-03-04钟文渊

中国新时代 2016年2期
关键词:北漂户口落户

钟文渊

积分落户的提出与实施将是北京户籍改革的一大进步,它使原来渠道狭窄的户口争夺变成了阳光下的大排名。但在800多万的北漂人口基数下,这种公平排名的背后,是极其惨烈的竞争。

有人说,“有没有北京户口,这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两个世界。”这并非夸大之词。

多年来,因为得不到北京市民身份的承认,北漂人在子女入学、购房,甚至就业等多处场合遭遇碰壁,一纸北京户籍硬生生地将他们本应享有的市民权利,剥离在首都城市发展计划之外。

千呼万唤始出来。2015年12月,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积分落户办法》),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北漂人所翘首以盼的北京市民身份,因为这项政策的提出,似乎有可能成真。

所谓积分落户,根据《积分落户办法》的规定,是指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本市居住证持证人申请落户的条件进行量化,并对每项指标赋予一定分值,总积分达到规定分值的人员可在本市申请办理常住户口。

在积分落户实施之前,根据现行政策,能够落户北京的人大概分为以下几种:父母一方为京籍的新生儿;符合年龄限制,通过工作单位获得“进京指标”的应届毕业生;“千人计划”的高层次海归、博士后等特殊人才;配偶为京籍的普通人;为北京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商人;通过公务员考试或应聘有“进京指标”的国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在北京市被评为全国劳模、现在仍为农业户口且有落户意愿的外省市农民工等。

对于绝大多数北漂来说,这些落户方法都不太实用。而北漂又是一个庞大的群体。2015年5月,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公布的2014年北京市人口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51.6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为818.7万人,常住外来人口约占北京常住人口的38%。

因此,积分落户被视为针对800多万常住外来人口变身新北京人而给予的一项政策福利。

这项政策的推出,得到了不少专家的赞许,指出北京实施积分落户政策,是在人口实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让人员落户机制多样化,引入机制也会更加公开透明。

积分落户征求意见稿一发布,瞬间就使北漂圈里炸开了锅,因为全国户籍制度管理最为严格的首都终于要“开闸放水”了,这让多年来深陷户口之苦的北漂们等到了落户北京的希望。

然而,与众多事关民生福祉的政策制度相比,积分落户政策在公众关注圈里的降温速度要快得多,因为积分落户北京并非如字面这般简单。

根据意见稿的要求,一个人只要有北京居住证、不满45岁、在京连续缴纳社保7年以上、符合计生政策、无犯罪记录等条件,便有机会变成北京人。但是在目前的政策设计里,并没有设置固定的落户分数线,而是每年由北京市政府根据年度人口调控情况,公布落户分数线。而在北京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则已明确提出,北京将严控人口数量,到2020年,北京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而2014年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已有2151.6万人。这意味着未来5年的落户指标会非常有限。

哪些人最有可能通过积分落户北京呢?征求意见稿的积分加减项已经明确地透露了政府的态度,说得更明白点就是:一个已在京买房、从事高新技术并获得高级职称的45岁以下博士,落户成功概率最大;如果你没有房子、学历大专及以下,且在工厂打工或在农贸市场摆摊,想落户北京则很难。

其实,积分落户在中国已非新鲜事。早在2009年12月,广东省中山市在国内率先进行积分入户探索后,广东、浙江、天津、上海等多个省市都在进行积分制的探索。目前已有15座特大或超大城市推出当地的积分落户政策。

可是从目前已经落实积分落户政策的城市来看,严控人口仍是前提。有报道显示,2013年至2014年通过积分制得到广州户口的人数仅为6000人,天津2015年指标总量控制在2万人以内,无论广州还是天津,最终能够落户的人数与当地非户籍常住人口相比也只是很少一部分;而北京的积分落户实施,和其他城市相比,只会更严,有媒体粗略地估算了一下,北京市以后每年靠积分落户的,乐观估计很有可能不会超过1.5万人。

不得不承认,积分落户的提出与实施是北京户籍改革的一大进步,它使原来渠道狭窄的户口争夺变成了阳光下的大排名。但在800多万的北漂人口基数下,这种公平排名的背后,是极其惨烈的竞争。

从民众对户籍制度改革的期待来讲,无非就是希望能和当地市民同样享有城市的公共服务和供给,不再被区别对待。但集中导向精英身上的积分落户政策,显然不是北漂大众们所期待的。

而从现实情况来看,精英们实际上并不是北漂中最为渴望北京户口的那一部分人。因为,从精英的自身情况来看,无论是能力还是资本,他们都是“硬通货”,很少会有户籍的烦恼,或者他们完全有条件通过自己的能力来享受到市民权利。

正是因为北京户口关系着人们实实在在的利益,其中的利益矛盾复杂而又敏感,因此,待积分落户政策真正实施之时,必须公正不阿,不仅要明确积分认证标准,更要公开、透明地开展工作,避免在积分认证中的漏洞出现,不要给权力寻租留下漏洞。

虽然多数北漂已经清楚地明白,自己可能很难成为积分落户政策的受益者,但是与《积分落户办法》同时发布的《北京市居住证管理办法(草案送审稿)》,也让他们很多人心怀期望。

2015年12月12日国务院出台的《居住证暂行条例》,明确提出非户籍人口在居住地享有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就业服务等9项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办理出入境证件、机动车登记等7项便利。若北京真能发挥居住证制度的作用,为暂时不能落户北京的人提供相关的城市公共服务,想必众人对于这纸北京户口将不会过于关注。

专家视角

陆杰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在积分落户的设计理念上,首先要注意面对的受众群体是多数的流动人口,一定要让多数人看到希望。第二,积分落户改革,即使不能很快解决户口,也要以居住证为依托,依据不同的积分提供不同的保障。第三,设定一定的路径,能够让普通人明白要多长时间、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落户。

周其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人往高处走”的趋势是拦不住的,光说把城门打开,未免又太书生气。那怎么找平衡呢?更根本的是城市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增加它的承载力。

胡星斗(中国问题学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这是一种比较公平合理的落户方式,过去外地人想获得北京户口是比较困难的,而积分落户让一些人有了希望。当然,这个政策是希望更多地引进高科技人才、金融人才。

关信平(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积分落户是政府一种不得已的选择,百姓希望政府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但是目前不能全部满足,彻底改革目前还办不到,积分落户可谓是替代性的政策。

王太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教授):积分落户制的建设,至关重要的是项目选定、条件设定、分值确定和过程管控,包括如何科学协调高学历与高技能的关系等重要且复杂的问题。但是,更重要的,是积分落户制与居住证制度的关系处理,积分落户制与现有落户政策、人才政策之间的关系处理,也就是积分落户制在特大城市人口、人力、人才政策体系中的科学定位。

胡刚(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在中国继续城镇化道路的过程中,人口还将继续保持向超大城市集聚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户籍政策的有序放开,顺应了超大城市人口迁徙内在要求,同时也结合了人口调控的客观需要。

黄文政(人文经济学会特约研究员):我对积分落户类的户籍限制一直持反对意见,户籍政策的改革方向应是逐步放松直至完全取消限制。

公众视角

张意发(@中国网):积分标准过高而且复杂,希望降低难度;落户前,希望能更好地解决外地孩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和高考的问题。

郭聪(@中国网):就北京当前的发展来看,重要的不是限制人口,人为设置人口上限,而是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性、交通功能区划的合理性以及人口的流通性,最终形成一种人在户在,人走户随的有进有出动态平衡,而非现在人户分离、人在无户的不健康状态。如果居住状态的登记变动与人口的流通是同步的,那么户籍制度及其本身所导致的很多问题,包括地域的不公平、隐含福利等都会慢慢被解决。

王东吉(@中国青年报):积分落户政策的好处在于能够让一般人看到一丝希望。如果到时候会每年公布达标人数和分数线的话,在施政的透明和公平性上,是值得肯定的进步。但不论是过去和现在,要取得北京户口仍然很难。路径清晰不代表容易到达。更主要的,不是所有企业都有申请户口、居住证的权利,尤其是在民营企业这块。如果在这一步上做不到公平,后面很多人就会放弃努力。

杨璐(@人民论坛网):打破户籍沉锢,积分政策让外来人口有了落户希望。任何一个方案的实施,都不会一帆风顺。方案制定时的漏洞都会在实施过程中慢慢浮现,我们还需且行且探讨。积分分值的设置是否合理,主要指标的设定是否可靠,落户过程中的行政审批是否便民,都需要实践去证明。

张倪(@中国经济时报):积分落户当然非治本之策,但相对于北京迟滞的户籍改革而言,仍有其现实意义与价值。让外来人员拥有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和实现落户梦想的渠道,这是值得肯定和赞许的。我们也希望,北京市积分落户的政策设计,既能做到公平合理,又兼具可操作性。但就目前来看,不得不承认,至少在短期内,北京市积分落户仍属“蜀道之难”。

猜你喜欢

北漂户口落户
台湾影视人的“北漂”路
给失管无名道路上“户口”
“抢人大战”待升级——“落户式抢人”或许不灵了
山农大未来农业研究院落户西海岸
I LOVE SPIDER—MAN
北漂
户口
海口出台积分落户新政打通保障房商品房转换通道
八类无户籍人员可登记户口
北京户口的适龄儿童也可在京享受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