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早晨的面包香
2016-03-04韩良忆
韩良忆
半梦半醒间,听见金属刮过石板路面哐当哐当的声音,伸手到床头柜上摸索,找到腕表。果如所料,7点半不到。垃圾车每天差不多就在这时来到六区圣洁曼德沛小公寓的楼下。保洁队员恐怕是巴黎最守时的公务员吧。我朦胧地想着,翻个身又眯了一会儿,终究还是起床了,实在舍不得错过转眼就过去的巴黎晨光。
当我反身拉上背后那扇沉重又古老的木门时,已经8点钟了。阳光仍然稀薄,路面残留着午夜一场雨留下的湿意,积水的青石灰黑发亮。外头有点凉,我将颈间的薄围巾拉得更紧一点,抬头看天,云影淡淡,气象报告说,今天天气将转晴,是干爽的好日子。
窄窄的马路没有多少车辆,人行道上唯我踽踽独行。时候还早,通常要到午后,才会见到三五游客从塞纳河畔信步走到不到一百米外的这条老街。他们好奇地张望两眼,便发觉这条路旁连一间餐厅、咖啡店也没有,只有两排建于17至19世纪的住宅楼房悄然而立,显然是没啥“名堂”的普通街道。不小心走进小街的游客,这时多半就当机立断,转身离开,让老街继续默然。然而,却是这个“没有名堂”,这份沉默与不起眼,让我这一回重返巴黎居游,再度租居此处。
我经过一扇扇堂皇的雕花木门,行至小街尽头,先向往左拐,朝南,走几步便右转,往西到大马路,然后朝着圣洁曼大道走去,和大部分人同一个方向,只是别人多半提着公事箱或电脑包,行色匆匆,大概是要赶着搭地铁上班、办事去;我呢,斜背着小布袋,里头装着零钱包和手帕,慢吞吞地走着。我只是个居游者,既不必上班,也无事待办,出门,纯粹想买条新鲜的面包而已。只因为,居游者在巴黎的一天,怎能不以刚出炉的长棍面包(Baguette)开始呢?
走进“梅森凯瑟”(La Maison Kayser),门边柜台的年轻店员恰与我眼神交会,我向她点点头,说声“Bon jour”便往后走。我们几次来巴黎居游都住在这一带,这家面包店我几乎天天上门光顾,都熟门熟路了。甜点蛋糕在前面的柜台,各式面包在后面架上,这会儿已有四五人在排队。店里更往后是烤炉,师傅正起出新的一批面包,一室温暖馥郁的香气,闻着更叫人觉得饿了。
轮到我时,按照法式礼节,和长相俏丽的黑肤女店员互道早安,未待人家开口询问,便伸手朝她左后方的架子一指,用法语说道:“一根蒙吉长棍面包,麻烦您。”这家巴黎名店烘制的法式条形面包不止一种,有粗有细,有长有短,不管是哪种,通通用天然酵母所发酵的面团烤成,趁热掰开来,一股麦香扑鼻,里头的气孔大小不一。我最喜欢两头尖尖、以创始店所在地址为名的Monge。
女郎自架上取了根面包,用一张纸包起来,递给我。买卖双方又是行礼为仪,互道Bonne Journée(祝有美好一天),这才结束每天的例行公事。
我一手握着外皮烤成金黄亮褐的面包,掌心感觉到它的温热,一边跨出店门,沿着原路走回在巴黎的家,不时举起面包,打量那露在纸外面的尖角,蠢蠢欲动,还来不及转弯踅进小街时,终究忍不住,伸出手,咔嗞一声掰下最上头一小截,送入口中,好脆好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