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

2016-03-04徐玲峰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6期
关键词:想象力中学生初中语文

徐玲峰

(江西省贵溪市彭湾中学 江西贵溪 335400)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

徐玲峰

(江西省贵溪市彭湾中学 江西贵溪 335400)

阅读是人们接收信息、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多读书,多看报。古人也有云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的第一个阶段是感知,即读者对文章整体的直观感受,这也是对文章的第一印象,读者能通过感知从文章初步获取部分信息。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主体形象,要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体形象。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进步,不论是学生亦或是其他人都要善于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够一定的理解、分析并鉴赏文学作品,培养一定的情趣,陶冶情操,提升个人的学识和修养,丰富精神世界。此外,还能借助工具书逐渐开始阅读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初中语文 阅读素养 重要性

一、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进行阅读

把握文章的基调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阅读文章,把握其主旨大意,之后便是理解和分析。在获取文章信息之后分析并处理获取的信息,从而深化见解和认知、拓展思维。大量广泛地阅读各类文章,获取其中的语言信息包括理解文章的词句、结构及作者的表现手法等方面。虽然对语言的把握仅仅是浅层次的,但是只有理解了语言,才能够进一步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深层次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深意,理解文章结构。优秀的作品是作者结合个人、社会、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其内容所蕴含着的鲜明的个性意识,是作家自己的生活体验,是作家个性化的情感流露,同时又折射出了时代精神,与作品的特定的社会情绪和群体意识识,因而能引发人们感情的共鸣和心灵的共振。阅读这些作品要通过作品的表象深入文章的深层世界之中,去倾听作者的心声,感受作家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对自然独特的审美发现和认识,以自己整个身心的介入去获得多维的审美体验。[1]

理解之后的环节就是鉴赏,这也是阅读审美的最高境界。读者在鉴赏的过程中,可以把感知与理解相结合,对文章进行审视和鉴别,从而悟出文章的人生意义及其表达的艺术方式,进而对文章进行评判或鉴赏。真正的阅读是善于在文章中跨越文字的界域,发现作家的心理奥秘,领略作品艺术境界的无限风光,同时也使自己获得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同化及人格的升华。由此可见,通过阅读,可以直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及鉴赏等各方面的能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考启迪,享受审美乐趣。[2]

二、阅读对学生素养的培养

1.阅读丰富学生的内涵

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内涵,增长其见识,拓展知识领域,对学生的发展百利而无一害。知识的海洋是浩瀚的,广泛地阅读,博览群书,反复品味经典著作,既可以丰富知识,也可以修身养性,提高个人的情操修养,完善做人原则,进而逐渐丰富学生人生底蕴,引导其未来的人生之路积极健康。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品味经典作品的醇香,砺炼人生的征途。叶圣陶先生曾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

2.阅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培养其灵活应辨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如爱因斯坦所言,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学生要多读好书,多看有意的文章,从中获取知识并学习,进而加以灵活运用。在愉快的阅读过程中,学生读中想,想中读,反复吟诵,通过想象将书本上僵硬的文字生动形象地刻画在眼前,描绘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象。如此方可达到忘我的境界,将自己融入到书中的世界。

3.促进学生的自我反省及成长

阅读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省及成长,通过收获和积累,享受丰收的喜悦。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课本为了要供学生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不适宜做细琢细摩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教本,是够不上说是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3]

5.阅读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其实正是在与名师交流的过程,而这种交流在实质上正是阅读的主体——学生的能动性参与行为,即积极参与对文章意义的解释和建构。阅读实际上是一种理解和交流的互动,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活动。真正的阅读,不仅需要知道作者所要向读者表达的中心思想、文章结构、表达方式及表现技巧,而是要通过对文章语言符号的解码,再现作品丰富的内容,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去品味,去探究,去发现,在阅读中注入全部的生命情感,融入全部的人格和心灵,重新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形象和意义,重构出作品形象的意义。当我们主动地参与进入文章的情感领域和艺术世界,便会蓦然发现作家正向我们走来,和我们倾心交谈,从而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达到了忘我的境界。[4]

结语

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要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不足的状态,深入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

[1]邓秋生,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读与写杂志,2015.8。

[2]郑树民,浅谈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中国校外教育,学科教育,2006.2.

[3]陈爱华,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面面观,教学研究,2010.3。

[4]李建国,在中学语文阅读中培养元认知能力,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7.4。

猜你喜欢

想象力中学生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看见你的想象力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打开新的想象力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