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习活动走出高耗低效的泥潭

2016-03-04江苏扬州市扬州大学教科院附属杨庙小学225125何卫霞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4期
关键词:起点设置文本

江苏扬州市扬州大学教科院附属杨庙小学(225125)何卫霞



让学习活动走出高耗低效的泥潭

江苏扬州市扬州大学教科院附属杨庙小学(225125)何卫霞

[摘要]目前,很多学习活动存在不少的认知误区,导致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对学习活动存在着无视学生的内在需求、学习起点、思维特点、兴趣所在等诸多问题。学习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教学策略,才能走出高耗低效的泥潭。

[关键词]学习活动高耗低效板块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已经逐步从传统教学中机械的师生问答转向学习活动的运用上来。这种板块状的学习活动给学生留下的自主空间、思维含量更大,逐步为广大教师所接受。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对学习活动还存在不少的认知误区,导致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仍旧存在。

一、率性分析,无视学生的内在需求

学习需求就是学习个体原有认知水平与想要达到的学习状况之间存在的距离。阅读教学学习活动的设置,如果不能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容易导致教学方向的偏离。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文本的特质出发,摸清学生与文本所含的教学价值的差异,从而找到适切的教学切入点。

在一次教学竞赛中,一位教师执教《海底世界》一文,在学生初步阅读课文之后,立即播放了海底世界的视频,并要求学生结合文本语言,说说海底世界的样子。学生一时语塞。于是,教师调转阅读方向,引导学生通过画画的方式强化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但效果依然不佳。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只是凭借自己的直观经验做出判断,没有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教学活动,导致学习活动无法与学生的内在需求形成匹配,最终走向了低效的尴尬。

二、忽略生成,无视学生的学习起点

学生的学习起点是阅读教学选择内容、制定目标的重要标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包含知识起点和能力起点。只有对这两个方面有通透而深入的了解,教师才能准确地定位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学习活动才能聚焦在学生最需要的内容上。但在实践中,很多教师常常无视学生的起点,导致课堂教学重复、无效的劳动大量存在。

如,在教学儿童诗《秋天》时,教师先是进行范读。刚读了一句,学生就情不自禁地跟着读了起来。此时,教师喝停学生,并再次强调聆听的要求,接着继续往下读。范读完了之后,教师再按部就班地要求学生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这时,学生则显得心不在焉了。

这首儿童诗,语言简洁流畅,读来朗朗上口,很多学生在教学之前就已经能背诵了。教师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重要的认知起点。因此,在活动设置前教师要准确考量学生的认知起点,以发展的眼光及时调整活动的方案。

三、拔高要求,无视学生的思维特点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明确学生的思维特点,能为教师解读文本、设置学习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但现在很多教师还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文本的解读和环节的设置上,而对学生思维特点的缺乏认识,导致课堂教学效益低下。

如,在教学《姥姥的剪纸》一文时,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直接聚焦课文的第四到第十二自然段,并相机引导学生概括作者印象最深的两件事——姥姥剪“喜鹊登枝”与“老牛小兔”。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这两件事情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最深?这时,学生不知道怎样回答。随着教学的推进,教师试图通过批注、诵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赞叹,学生却始终难以进入文本的情境。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活动的设置都严重脱离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六年级的学生尚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阶段,感性思维还是主导地位。执教者从初步感知到直接聚焦核心语段的教学,使学生还没有对姥姥剪纸高超形成直接的感性体验。这样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赞叹之情,学生无法深入体悟,更无法理解这种情感产生的原因。

四、止于表面,无视学生的兴趣所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教学活动的设置只有贴合学生的兴趣点,才能唤醒学生积极有效的认知倾向,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水》一文时,我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的语言感受缺水地区孩子在雨中的快乐。学生抓住了课文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享受”等词语进行感悟。显然,这样的感悟仍旧停留于表层。当一位学生找到“脱得光溜溜”时,全班学生都笑了。笔者意识到这是学生的兴趣点所在。于是,抓住这一教学契机,进行引导:说说自己为什么会笑呢?难道这些孩子与你们不一样,没有羞愧之心?为什么会如此肆无忌惮地“脱得光溜溜”呢?这里,借学生的笑,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总而言之,学习活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问答式的机械僵硬,给学生思维提供更为充足的酝酿、展现的空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责编韦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6)04-038

猜你喜欢

起点设置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弄清楚“起点”前面有多少
起点
我的“新”起点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