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课堂生成的教学智慧
2016-03-04江苏金湖县孙集小学211600吴仔松
江苏金湖县孙集小学(211600) 吴仔松
面对课堂生成的教学智慧
江苏金湖县孙集小学(211600) 吴仔松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教学资源的过程。每一个课堂动态资源生成过程都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一段情感交流过程,是一种对生活体验的过程,是一种智慧火花碰撞的过程。教师通过观察,通过倾听,随时捕捉课堂上的新信息,选择有效的信息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
预设质疑错误争论生成
数学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生成的问题,是学生智慧火花、思维火花的闪耀,我们不能避而不“见”,而是应该加以有效的利用,随时捕捉课堂上的新信息,及时调整教学。
一、精心预设,引导生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要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课堂上的一个追问,一个情境,一道练习题,看似很随意,其实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
如,教学“可能性”时,我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一组袋子里全放白球,一组袋子里全放黑球,另外两个袋子里黑、白球混放。课堂上让每组的学生在各自的袋子里摸球,然后比较摸球的情况(其中一组摸不出白球,另一组摸不出黑球)。教师针对学生的摸球情况说明各个袋子里放的球。
师:在只放了白球的袋子里去摸,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一定能摸出白球。(一定)
师:能摸出黑球吗?
生:不可能。(不可能)
师:在只放了黑球的袋子里去摸,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在只放了黑球的袋子里,只能摸到黑球,不可能摸到白球。
师:我又将黑白球混合的袋子拿出来摸球,会怎么样?
生:可能摸出白球,也可能摸出黑球。(可能)
通过以上的活动,学生掌握了“一定”“可能”“不可能”。可见,没有精心的预设,就不可能出现有效的生成。进行教学预设时,要便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多向的交流互动,要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
二、巧妙质疑,激发生成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思考,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被束缚在教师的教案和课堂的圈子中,其创造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敢发问,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
如,教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时,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分米之后,我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长度单位,并把米、分米、厘米进行了排序,接着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单位之间的关系,学生很快说出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这时我顺势提出:“你知道米和分米有怎样的关系吗?先猜一猜。不少学生都猜1米=10分米。你又是怎样想的呢?”学生说,1米里面有10个10厘米,10个10厘米就是10个1分米。接着我提出了疑问:“他们的说法对吗?你们有什么方法证明呢?”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想到了米尺,于是他们拿出米尺,通过数一数验证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猜一猜、说一说、数一数的过程中,巧妙的质疑促成了课堂的生成,学生不仅掌握了这一知识点,更重要的是,他们积累了探究数学问题的经验,获得了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
三、利用错误,诱导生成
错误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场所。作为教师,我们要正视学生的错误,让课堂回归自然;作为教师,要能够预测错误,要及时捕捉错误,呈现精彩的课堂。错误让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错误让师生个性张扬,充满灵性,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共同成长。
如,教学画圆时,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师:同学们会圆吗?
生:会。
师:请在自己的本子上一笔画一个圆。
师:谁来展示你画的圆?
(教师选择性地展示了几个学生的作品。屏幕显示:把圆画成椭圆形的;将孤线画得时隐时现的;起点和终点不在同一位置的。看着这些作品学生哄堂大笑。)
师:你们为什么笑?
生1:这些都不是圆。
师:看来画好一个圆还真不容易。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
生2:可能是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可能是针尖没扎稳,也可能是手拿圆规的位置错了。
师: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既规则又美观的圆呢?
此时,学生情绪高涨、思维异常活跃,很快就总结出画圆的方法。最后,让学生自己画一个圆,同座位互相检查,在第二次画圆中学生都没有出错。
正确面对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去探索,去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并找出错误的原因,便能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捕捉争论,构建生成
学生常常因为想法不同而进行争论,这时如果教师的处理过于简单,或者只是站在了正确的一方,部分学生就会不服。如果教师能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想法,引导学生去辩论,这样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由于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就会对知识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如,在“用字母表示数”结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游戏。
师:大家现在不但了解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还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呢。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唱儿歌的游戏。(课件出示:数青蛙。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能继续唱下去吗?
生1:4只青蛙4张嘴,8只眼睛16条腿。
师:那10青蛙呢?你是怎么很快知道的?
生2:嘴的张数与青蛙的只数是相同的,都是10只;每只青蛙有2只眼睛,所以10只青蛙眼睛的只数就是10× 2;每只青蛙4条腿,所以10只青蛙腿的条数就是10×4。
师:按照这样的规律唱下去,能唱完吗?能不能运用你学到的本领用一句话把这首儿歌表示出来呢?
生3:n只青蛙n张嘴n只眼睛n条腿。
生4:a只青蛙b张嘴,c只眼睛d条腿。
师:其他同学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5:如果是n只青蛙n张嘴n只眼睛n条腿。那么就成了1只青蛙1张嘴,1只眼睛1条腿了。
师:那该怎样改一改呢?
生6: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
师:能不能简单一些?
生6: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
师:对于“a只青蛙b张嘴,c只眼睛d条腿”,你有什么想法?
师:a、b、c、d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7:a等于b,c是a的2倍,d是a的4倍。
师:这首儿歌可以怎样唱?
生8:a只青蛙a张嘴,b只眼睛c条腿。
师:如果用字母a来唱这首歌呢?
生9: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
师:我们把这些字母带进去唱一唱。
(学生齐唱儿歌)
师:看,原本唱不完的儿歌,用一句话就全部概括了。这个功劳归谁?
通过儿歌练习,引导学生去争论,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碰撞,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理解,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教学资源的过程,用好课堂生成性资源是促进课堂精彩的必须。每一个课堂动态资源的生成过程都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一段情感交流过程,是一种对生活体验的过程,是一种智慧火花碰撞的过程。让我们努力做一个智慧的数学教师,既关注“有心栽花花开放”的预设实现,更努力关注“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动态生成。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因生成智慧而高效。
(责编童夏)
G623.5
A
1007-9068(2016)2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