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可有可无到画龙点睛
——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现状分析与深度反思
2016-03-04江苏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213166张文艳
江苏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213166) 张文艳
从可有可无到画龙点睛
——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现状分析与深度反思
江苏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213166) 张文艳
课堂小结是师生对一节课高度梳理和概括的重要环节,是发现后继问题,也是知识纵横联系的必要阶段。恰当的课堂小结利于学生理清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外在形式和内在联系,将零散知识进行数学建构,从而完善自身的知识系统。好的课堂小结不仅能为一堂课留下精彩的悬念,更对整堂课起“画龙点睛”的效果。
课堂小结现状分析深度反思
一、现状点击:课堂小结的常态再现
【现象1】课堂小结用时较短——“虎头蛇尾”
教师重视课堂教学的引入、新知的学习、课堂练习的设计,但是到课堂小结时,往往已是下课的铃声即将敲响或已经敲响了,教师只好草草收兵,不了了之,给人“虎头蛇尾”之感。
【现象2】课堂小结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课堂小结的导引语设计单一,机械性的问题和认知的性问题太多,基本都是“你学到了什么?”;批判性、创造性问题极少,类似于“你体验或感悟到什么?”;回顾研究历程的问题极少,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几乎没有。
【现象3】课堂小结的方式简单——“枯燥无味”
数学课堂小结的行为主体基本上是教师,方式简单,填充式对答太多,讨论、探究、展示太少,学生缺少自己的参与和思考,更不用说建构与探究。发散式、概括式、提要式等课堂小结形式偏多,而系统进行知识回顾和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知识结构的较少,使用表格、图示等视觉化的形式也偏少。
二、思考分析:课堂小结的原因剖析
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为什么课堂小结没有和其他教学环节一样精彩纷呈?笔者以为原因如下。
1.主观意识的轻视
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对课堂小结重视不够,认为课堂小结可有可无;对课堂小结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了课堂小结对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认知的升华以及自我评价等方面的作用;把课堂小结边缘化,没有将其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加以落实。
2.预设与生成的脱节
有的教师课堂调控能力明显不足,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挤占了课堂小结的时间。对小结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很少引导学生分析、修正与完善,忽视课堂小结的实效性。
3.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课堂小结的关注面较为狭窄,关注点集中在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等显性教学目标上,课堂小结成了学生简单总结知识点的过场,任务化、程式化倾向较为严重,忽视学生自我总结能力的培养。
三、策略追寻:课堂小结的有效践行
1.转变教学观念,让课堂小结回归数学课堂
重视课堂小结,要课堂小结时间不受挤压。真正回归课堂,首先必须加强教学设计,对课堂小结该小结什么、怎样小结等进行精心安排;其次是对课堂教学不断进行调控。
(1)准确定位——从有无到点睛
课堂小结除了对知识技能的回顾与整理外,对于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都有重要的作用。要关注小结内容的概要程度,繁简适宜,给学生留下系统的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把握内涵——从疏远到亲密
教师要充分把握课堂小结的内涵,既要关注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等显性目标,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隐形目标,做到认知领域与非认知领域同步发展。
(3)关注全体——从共存到共与
课堂小结不仅是学生反思和梳理的过程,还是帮助学生自我整理知识,巩固所学,强化记忆的关键。让学困生尽量完成像“学了哪些知识”等陈述型小结;像“应注意什么”之类的陈述型小结,可先让中等生完成;概括性比较强或深层次的“反思型”的小结则由优等生完成。
2.多视角关注课堂小结,让平直的思维开放起来
(1)多角度设计课堂小结的导引语
课堂小结要重视课堂小结的引导语和问题的设计,设计的问题指向明确、层次分明、形式多样,避免模式单一、含糊不清、机械认记、空洞宽泛。
从回顾知识角度设计导引语。为了使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本质特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课堂小结时,教师可采取总结、提问、列表等方法,将新学知识的各个部分以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比较分析。例如,教学“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时,可以引导学生从较为熟悉的除法、分数入手来帮助理解。不妨引导学生比较“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之间的异同。这种方式的小结一般用于表达形式非常相近、知识结构十分相似或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规律的内容,这样的课堂小结方式便于学生明确知识的内在联系或找出各自的相同或不同点,以便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从分享个人收获角度设计导引语。教师可从谈个人收获角度导引,建议学生多问几个问题:我学会了什么?我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我的体会感受是什么?我所学的内容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他人的方法对我有什么启发?哪种方法最好?我的新发现是什么?我最精彩的发言是什么?我产生的新问题是什么?错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例如,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时,课堂总结交流时重点分享:制作圆柱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如果请你教其他班级的学生制作圆柱,你会给他们什么建议?
从研究过程角度设计导引语。教师从研究过程角度导引时,可设计“回顾一下研究过程,我们是怎样来展开研究的呢?”“经历了怎样的研究过程?”“经历这样的研究过程你有什么感受,体验了什么,感悟了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回顾研究过程,总结研究方法。学生在课堂小结过程中不仅能对知识做系统总结与建构,由于经历了研究的回顾过程,从而真正掌握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对后继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释疑或拓展角度设计导引语。从释疑角度设计导引时,可以设计“还有什么疑问?”“你想继续研究哪些问题?”等问题,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与新问题。
课堂小结不应局限于本节课的内容,还应适当进行拓展延伸。例如,教学“钉子板上的多边形”后,除了在结课前引入数学史知识介绍皮克定理这一方式,总结拓展的方式可以稍作改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课后尝试研究“内部钉子数为1,边上的钉子数多一颗或少一颗面积会如何变化?边上的钉子数一定,内部钉子数加一颗或少一颗,面积又如何变化?”这样的拓展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保持学生的探究欲望,让研究更加深入。
(2)重视课堂小结活动的设计
课堂小结要设计学生互动的建构活动,突出学生感悟的点拨活动,突显学生为主的探究和展示活动。课堂小结方式不同,学生参与度与收获也会不同。师生互动的课堂,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完善;学生主导的课堂,他们自己绘制知识结构图、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分享、展示。
在小结归纳时,借助“思维导图”的小结方式,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反思。一题多解可让学生感受问题解决的不同策略;一题多变可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评价方法,感受差异来源于对问题不同的认识角度;将经典的生活背景问题数学化,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3)重视课堂小结呈现方式的研究
课堂小结既是对一节课所学内容的自我重构,也是对一节课学习的评价与反思,教师应立足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反思。以学生为主体,丰富课堂小结形式,例如概括总结式、交流心得式、发散引申式、串联归纳式、设置悬念式、表扬激励式、幽默风趣式、练习巩固式等。课堂小结方式包括听觉化形式(包括师生对话、学生表述、教师陈述等)与视觉化形式(包括文字、表格、图示等),具体呈现的方式应与学生表征方式相吻合,采用视觉与听觉结合的形式,多种方式并举。在视觉化呈现形式中,多关注文字、表格、图示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图示的作用,可恰当选择或制作一些图表去进行课堂小结。
3.创新课堂教学小结,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事实上,学生中看似不完美的课堂小结正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细心观察,引导全班学生分析、修正、完善。
例如,苏教版“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复习”的课堂小结中,可引导学生回顾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画出一张知识网络图,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后再分组讨论。也许学生展示的知识网络图不够完美,但这是他们在自主整理的过程中形成的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对于这种类型的小结,教师可指导学生先找出有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有怎样的联系,然后应用表格或图画等比较简洁的形式表示出来。通过系统建构,反思回顾,数学思想的精髓所在——转化思想跃然呈现,学生受到了强有力的思维冲击,也得到了深刻体验,学生的创新能力自然得到发展。
总之,数学课堂小结是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再认识、再总结、再升华的行为方式。成功的课堂小结犹如发动机,能推动学生深入思考,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课终,思未了,趣不尽,情更浓”的境界。
(责编童夏)
G623.5
A
1007-9068(2016)2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