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有效教学模式探究

2016-03-04王丽华

新课程(下) 2016年9期
关键词:古典诗词探究

王丽华

(江西省赣州市第一中学)

建立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有效教学模式探究

王丽华

(江西省赣州市第一中学)

结合新课标对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为了达到古典诗词教学的高效,可以在古典诗词的教学过程中建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我在构建古典诗词教学的模式时,考虑了写作、会话、情境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在具体环节的设置上,大体上有确定学习主题、进入情境学习、效果评价这几个基本步骤,在此基础上,每种模式再依据各自的需要有所增加。

一、单元教学模式

单元教学模式的策略目标是,将每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置于本单元的宏观整体背景上,将单篇课文教学的目标看做是整个单元目标的组成部分。单元教学模式把设计单篇课文教学作为设计单元教学的一个阶段,从而形成一种无论是样式、风格,还是目标、行为都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在这个教学模式中学生获得的经验是相对完整的,学会的和应用的技能是相对系统的。

单元教学和单篇教学相比较,最根本的的不同点是,单元教学是把由几篇课文组成一个单元作为一个基本的教学单位。它不仅重视对单篇课文的深入研究,更加强调每篇课文在整个单元中所起的作用。因此,单元教学有益于加强教学的计划性,有益于克服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益于体现教学过程中的连续性、阶段性和循环性。所以把单元教学运用于古典诗词教学中,这对于我们的学生系统地掌握古典诗词的基础知识是非常有好处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建立起篇与篇的联系,可以解决学生古典诗词知识零散没有系统的缺点。

一般来说,单元教学的内容应包括基础性知识(诗词本身知识、作家常识、题材知识、鉴赏知识等)、策略性知识(具体如何教学、如何最有效地让学生有收获等)、结构性知识(文章之间的位置、构成、关系等)三大方面的内容。而单元内重点教学篇目要具备以下特点:有益于节约课时,且能最有效地把握;有益于较好地落实这个单元的古典诗词的基本诗体知识;有益于学生真正地走进且精透地把握这首诗;有益于带动学生有效地鉴赏本单元的其他被选诗词。单元内的其他重点篇目可以参考以下标准,比如学生的阅读取向及知识储备,比如作家作品的知名度(李白、杜甫、李清照、屈原等)及其编排位置(越重要、越有价值,越靠前),比如作品内容、主题(爱国、思乡、离别等)的丰足及深刻等。

这一教学的模式可以分成简单的三步:总体介绍单元主题、题材知识及相关作品内容,重点研读必读作品中的一到两首诗词,赏读必读作品中其他诗词及扩展阅读诗词。这种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点面结合,学习目标明确,平均每个单元只要三个课时,时间短,而教师可以从容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按主题和题材来编订的,这本书前三个单元内容是古典诗词,后三个单元是古代散文。而且每个单元都有共同的学习目标——鉴赏的方法。比如第一单元诗词的学法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事”,第二单元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第三单元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又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赏析指导,即单元学习方法、相应概念的知识介绍;第二部分是赏析示例,即本单元的第一首鉴赏诗词,有该诗词的内容和名家的赏析;第三部分是自主探究内容,每个单元有四首不同作者的诗词,每一课都包括原文,探究、讨论题,相关链接的资料补充。第四部分是推荐作品,一般有五首同主题或题材能用共同方法鉴赏的名篇。非常幸运的是这本教材的编排比较有条理和系统,符合单元教学的基本条件,为古典诗词的单元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这本教材的古典诗词教学时,若首选单元教学模式,必定可以实现古典诗词的有效教学。

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诗歌,从外在形式看给人一种特殊的听觉感受和视觉感受,从内在形式看是对无尽的人生体验和感受的艺术表达。学生独自反复地吟诵品读是把握一首诗词、体验诗人思想情感的前提,但独自品读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学习困难,比如意象的含义、诗人情感的把握、主题的理解等,毕竟个人的力量有限,如果单纯地听老师讲就丧失了个人独到的感悟。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能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改变过去习惯性地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接受学习的状况。合作、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所以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可以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五个环节:(1)充分阅读古典诗词,熟悉教材内容,对教材内容有个整体把握;(2)分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各小组的特长兴趣爱好确定探究的主题,或由教师给定主题,让各个学习小组自由抽签决定探究的内容;(3)主题确定后,以防有的学生偷懒,也为更高效地完成学习内容,可以把主题拆分成几个小问题,小组内成员分配任务,明确各自的职责;(4)各学习组长组织组内成员相互督促,深入探究,在各个成员完成各自任务的基础上,小组内成员一起合作讨论交流组内的所有问题;(5)最后各个学习小组成果展示,展示成果的方式可以多样,可以小组集体形成纸质文稿呈现,可以小组派代表总结发言,也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探究成果等。在展示成果之后,可以让学生自由点评,甚至其他小组的成员还可以提出疑问,再班内交流;最后教师总结评价,这个尤为关键。在评价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激励和保护的作用,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既要让学生在自由的交流、评价中能取长补短,有所收获,又要唤起学生下次积极参与的欲望,不能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古典诗词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并不是一个袖手旁观的旁观者,也不是一个不参与教学、不对教学负责的放任者。教师应是一个管理者、引导者,要组织活动,负责帮助学生确定主题或分配任务,调控选题的范围,安排活动空间,控制活动的时间,提供教学资源等。教师还应是一个热心的、有充分准备的参与者,熟悉各个学习小组的课题开展情况,甚至可以参与探讨、解决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了解学生在探究中已经达到的程度和还没有达到的学习目标等;教师还应该是一个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者,不仅要有最后的总结性评价,还应该有探究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总之,在整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主导。

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不一定要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是在课外,可以根据学习内容来定。如果是不太复杂的主题,在短期自主、合作、探究之后能有结果的,可以在课堂进行;或者为了节省课堂时间,为了探究更有成效,鼓励学生课外查资料,可以在课堂上交流展示;如果是主题复杂,花时间多的,则可以把前期都放在课外,最终在课堂展示成果或以书面材料上交呈上结果。总之,视情况而定。

以上两种教学模式是从宏观的角度构建的,而古典诗词教学过程毕竟是微观的生成。所以,教师在新课程的古典诗词教学中,在使用以上两种教学模式时,应根据所教学的古典诗词的不同特点及其在必修、选修不同教材中的不同地位、意义,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诵读法、比较法、活动法等都可以纳入教学过程。而且教学模式不是僵化的、刻板的公式,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是万能的,这两种教学模式各有特点,各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如果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只应用一种教学模式,必然会导致教学活动的单调,教学气氛的乏味和枯燥,从而影响教师和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正所谓教无定法,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灵活变通地选择、运用最适合具体教学情境的教学模式。

[1]张波.中学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模式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2]冯雅.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现状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2.

·编辑薛直艳

猜你喜欢

古典诗词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怎样读古典诗词?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