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历史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2016-03-04赵丹
赵丹
(兴国县平川中学)
论高中历史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赵丹
(兴国县平川中学)
历史是一门重要的综合性教学科目,通过在历史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能力,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学科能力,以史为鉴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
高中历史;教学;学生;能力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全面认识历史事件,综合运用学习到的知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考方法,促使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在历史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教师要注重构建趣味性的学习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构建趣味性的历史学习课堂,教师要注重有效的课堂导入。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学习为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播放《大汉天子》和《百家讲坛》中相关部分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和学生共同讨论视频中的主要内容,自然引出学习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如学习《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时,教师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一组学生分别发一把剪刀和一些红纸,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剪纸活动,教师询问学生除了剪纸之外中国还有哪些优秀的传统艺术,学生很快就可以想到京剧和书法,自然进行主要内容的学习。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注重有效地课堂引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丰富课堂内容,全面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历史这一学科也在发展,教师要注重关注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在课堂上增加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全面辩证地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促进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以秦始皇的分析为例,秦始皇利用战争的方式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战国时期群侯割据的场面。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分别制定了相关政策,有利于国家的巩固、人民安定的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从长远上看是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的,但是秦始皇时期采取焚书坑儒的政策,大大桎梏了人民的思想,破坏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具有阻碍作用。秦始皇修筑长城,有效保卫了国家的安全,保护了人民安全的生活,但是修筑长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导致很多劳动人民累死在修筑长城的修筑工地。秦始皇后来实行了繁重的徭役赋税和兵役,导致农民战争的爆发。秦始皇既有功绩,又有过错,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秦朝的统治》时,要带领学生综合分析秦始皇的历史功过,全面分析历史人物。
以鸦片战争的分析为例,鸦片战争改变了我国闭关锁国的状态,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作用,鸦片战争时期,上海、天津等城市迅速发展成为经济繁华的城市,上海还一度发展成国内的第一大城市。鸦片战争打开了我国的大门,客观上促进了人民思想的解放,促使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我国的传播。但是鸦片战争之后我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北京条约》,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教师带领学生全面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使学生能够全面批判地分析问题,促使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
三、注重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是有一定联系的,教师在上课时要注重利用学科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历史与政治的联系为例,台湾问题如今仍然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政治话题,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为什么说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综合运用学习过的知识,了解到台湾自古便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国时期,孙权便派卫温到达了夷洲,也就是今天的台湾;隋炀帝时期三次派人去往流球,加强大陆与流球之间的往来,当时的流球也就是今天的台湾;在南宋时,澎湖地区划归为福建省晋江县管理;元朝时期国家专门在澎湖地区设置了巡检司,管理琉球,也就是如今的台湾;明朝1683年台湾正式成为大清版图中的一部分,并设置了台湾府进行专门的管理;1943年至1945年,中英美分别发表了《开罗宣言》和《波兹坦公告》,共同承认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将政治问题引入历史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进行联想,实现历史知识的专题化,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探究式的高中历史教学课堂
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构建探究式的高中历史课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中国古代的发明与发现》的学习为例,这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的各项发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根据本课的学习内容编写与中国古代发明发现相关的展报,学生可以立足于本土的资源,寻找一下自己生活地区中的古代发明。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采访和查阅资料,学生自行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筛检和编排。学生制作好展报后,班级民主投票选出优秀作品,张贴在班级中进行展览。
总之,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注重与其他学科知识的链接,利用探究式的学习课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林伯成.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2012(11):101.
[2]唐耀强.高中历史教学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3.
·编辑武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