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美术特长生的教学策略

2016-03-04顾彪

新课程(下) 2016年9期
关键词:特长生美术教育

顾彪

(南京第十四中学)

浅析美术特长生的教学策略

顾彪

(南京第十四中学)

在培养美术特长生的教学策略中,教师不仅要落实教学目标,还要结合美术特长生的具体特点,通过更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其综合实力的成长提供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下面就美术特长生的教学,作一简单探讨。

美术特长生;教学;策略;目标教育;实践

一、转变传统教学方式,顺利实施各项教学目标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上,大多是“一支笔,一张纸,一张桌子”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面讲解这次考试可能会考的知识点,学生在下面不停地画。事实上,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这么多年,这种传统以应试教育为唯一目的的教学模式已经到了该转变的时候了。

在多媒体手段如此发达的今天,没有哪位老师不觉得使用多媒体更能给学生带来好处,给教学带来便利。在美术课上,教师可以尝试以美术欣赏课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利用录像观摩、图片欣赏等方式组织教学。美术课中重要的是对学生灵感的启发,启发学生对线条、色彩、图片的感知,所以,即使教师滔滔不绝地讲也比不上图像对学生带来的视觉冲击。在各学校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教室有很多,美术教师一定要善于利用。

同时,除了学校的必修课之外,教师也可以组织美术生进行专修课教学,在传统课程之外,尽量为学生多开发新课程资源。教师通过到美术馆、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的参观活动,带领学生学习生活中美的艺术;还可以利用美术工作室对学生进行教学,讲解色彩搭配、线条的流畅度等等;也可以适当举行一些针对美术特长生的讲座,邀请名人名家开设讲堂,丰富学生的美术资源。教师应将这些学习计入学生的教学评价中,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重视,提高学生对这些课程学习的参与度。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感知的能力,还可以弥补课堂教学资源有限的缺点。

通过新的教学方式,开发研究新课程,有助于一扫应试教育的阴霾,顺利实施素质教育各项目标,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互结合,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美术特长。

二、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有的放矢进行教育

我国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孔子曾经说过:因材施教。这句话放到美术特长生的培养方案上同样适用。在美术特长生的教育过程中,美术老师应该明白:美术是个性化教育,真正成功的教育应该是使“一千个画家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不是所有的鸡蛋都要画成一个角度。所以,这就启示美术教师,在对美术特长生进行教学时,要承认每一位学生在欣赏方式、思维角度上的差异,允许这些差异的存在,弘扬学生的美术个性,不扼杀学生审美的独特性。既然是特长生,就更应该发挥学生的个性,进行个性化教学,将“特”字一路贯彻到底,有的放矢,量体裁衣,因材施教。

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发展水平、个性要素、绘画能力的不同,对学生进行目标教育,分类教学。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意向分组,相同意向的学生分为一组,分类编组,严格按照学生群的现实水平和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都能获得符合自己发展规律的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绘画潜能。教师还可以根据每一位特长生的美术科目目标和想要报考的学校、专业进行研究,依次进行个性化教学。关注发展中的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在认识技能、情感创造等价值体系上都可以得到个性化发展。

教学目标执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结合学生现实,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和生成状态,适时调整,灵活改变教学设计,对学生进行教学,以达到学生和教师都满意的目标。传统教育大多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度较小,这就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发扬学生的个性。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研究性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研究作品的色彩、线条、立意等,树立学生主体学习的意识,主动研究美术,这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审美体验,更好地培养自己的美术个性,使每一位学生在美术文化感悟能力和美术情感调度能力上都得到发展,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了创造能力的更好发展,教师要允许学生在发展水平上呈现出差异性,有的学生吸收新知识较快,而有的学生消化新知识速度会慢一些;教师还要允许学生美术兴趣的不同发展方向,让每位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创造出美的作品。给学生一些时间消化灵感、消化知识,留给学生足够的个性空间,让学生在愉快的教育氛围中自由驰骋,这是每一位美术老师都要关注的问题。

发挥学生的个性,也不是任由学生散漫发展、无所事事,有的放矢一定要有效果。教师可以定期对学生的发展状况做追踪,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实时记录学生在课程考核、审美情趣、等级评定等方面的成长状况,以便进行长期关注,更好地培养学生。

三、向学生提供欣赏目录,满足学生审美需求

培养美术特长生,教师需要根据美术课程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美术欣赏目录,以此提高美术生的审美水平,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

在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同阶段,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标训练。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相应水平的优秀绘画和更高水平的作品,请学生进行鉴赏,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绘画技巧。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能够发现美,提高审美情趣。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模仿、创作大赛,训练学生的素描、色彩运用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向学生介绍古往今来、世界各国美术大家的成功经历,让学生在人文教育中实现对美的向往,发自肺腑感受美术的力量,让他们坚信自己的与众不同,激发学生的审美需求。

四、加强美术实践教学

美术学习,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公之于众,让人欣赏。在课堂里画得再好,不如出去走一走更好。即便是美术生,教师也要多带领学生参与到艺术实践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感悟艺术,发展美术能力。

教师可以为学生举办一次画展,将学生作品在学校展览区进行展览,邀请全校师生进行欣赏。这不仅可以激励学生潜心创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优越感和学科自豪感,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肯定的力量。教师也可以利用学校举办大型文艺活动(节日晚会、演讲大赛等)的机会,让美术特长生参与到舞台设计、画展布置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真正的实践教育,将实践转化到实际运用中。对于美术特长生来说,在画室里面或课堂上学习得再好,都不能算真正发挥了美术价值,想要把美术技能发挥出最大效益,只有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做,真正创造出美的作品,学生的艺术价值才算得上是真正实践。

五、创设高雅的艺术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德教育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会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在环境中改变自己的审美倾向。高雅优美的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与向往,低俗污秽的环境会降低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变成“审丑”。因此,为美术特长生营造良好的艺术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学校培养特长生的计划中,教师可以建议在校园里面多放一些艺术家画像、优秀艺术品、名家画像等。利用这些向学生传达专业技能、美育思想,促进学生对美术艺术更高境界的追求。教师还可以举办艺术家画展或者主题板报,向学生介绍名人名家创作思想、艺术魅力等,为学生创造更优良的美学环境。

在对美术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改革要求和学生审美需要,转变落后教学观念,在人文教育中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通过多媒体教学、实践活动等教学方式,为美术特长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1]周成平.外国优秀教师是如何教学的[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王大根.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编辑李琴芳

猜你喜欢

特长生美术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创意美术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河南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小升初特长生比例降至5%
别让速成“特长生”损害高考公平
刍议体育特长生辅导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