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众文化影响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2016-03-04于滨

现代教育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精英校园文化

于滨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论大众文化影响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于滨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不断加强。面对大众文化的冲击,高校应积极促进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良性互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高校成为创建21世纪新文化的主力军,不断提高大学生对大众文化的审美能力。

大众文化 高校 校园文化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社会文化也随之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转向,即大众文化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起来,逐渐成为与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相抗衡的一种社会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归属于精英文化的范畴,它以深厚的人文精神为底蕴凝聚着该学校的历史和精神传统,融合了社会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是中国当代主流文化在校园中的体现,其浓郁的学术气息、高雅的审美趣味、蕴含的科学精神,发挥着为社会服务和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作用。校园文化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源泉,其主张伦理价值的严肃性、规范性,追求学术性和创造性,具有不断超越的精神动力。大众文化的基本目标是追求娱乐,具有可复制性、通俗性、无深度感。作为受市场经济导向的市民文化,以个性化、非主流为追求,亦被喻为快餐性消费文化。大众文化作品一般都是通过现代技术或科技手段以较快的速度复制或炮制并抛售给大众。大众文化之所以占有市场一席之地,是因为其产品某种程度上是大众所需的。大众文化也并非全无进步的、合理的、有用的要素。大众文化所表达的平等性、亲民性、全民性和世俗性的融合思想,有利于促进整体社会文化多元化、自由化和民主化的进程,同时它能让平民百姓深深地感受到个人存在的价值和地位,从而极大地激起了民众的主体意识和积极的热情[1]。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大众文化客观上正使当代的中国意识形态发生着调整和改变,拓宽了民众交往的公共文化领域,促进了弱势群体逐步向具有自主意识和价值的文化主体的转变,加速了当代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步伐,这些作用都是有目共睹和毋庸置疑的。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大众文化发展得很快,如我们广为熟知的大众文化形式肥皂剧、选秀节目、娱乐性广告、报纸杂志等畅销的消遣娱乐版面、KTV、街舞、追星、摇滚、流行歌曲、家居装修、时装展示乃至产品的包装与企业的文化形象等等。

高校校园文化预示和引领着社会文化的前进方向。相比较而言,大众文化是一种受众较广的世俗文化,更具有平民性,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百姓的精神享受。高校校园文化与大众文化虽有差异,但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精英文化为大众文化提供精神思想、学术指导与智力支持,大众文化也为校园文化提供了思想资源和应用领域。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弥补、渗透的矛盾与冲突,这一过程最终导致双方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彼此升华与提高,而非共同否定与消亡[2]。对社会文化发挥引领作用的高校校园文化与满足百姓个人价值需求的大众文化间的冲突是相对的。包括校园文化在内的精英文化虽然在百姓中的受众群相对较少、普及率也不高,但因其注重价值意义的精神追求,对于提升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同时,大众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其特有的价值和意义。它来源于广大群众,能够代表广大群众的思想、情感与理想,深受百姓的喜爱。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有利于扩宽受众者的广度与宽度。加之,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辐射功能也将发挥更大亦更广泛的作用、将更多地被广大群众所接受。

一、大众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末起,思想解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不仅带来物质上的大众消费,而且带来精神文化上的大众消费。中国人的思想空前活跃,文化意识也开始从意识形态性的完全一体化向多元文化形态分化。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以平民性、娱乐趣味性、通俗性和随意性为内容取向和价值取向,易于在大众中传播的大众文化开始萌芽并日趋繁荣,而以学术性、精英性、权威性与社会性为价值取向的精英文化正在走向衰落。改革开放初期具有大众文化性质的作品一般是从港台或海外传入大陆的。例如,以邓丽君为代表的抒情歌曲,《霍元甲》、《上海滩》等电视剧,以及三毛、琼瑶等人的言情小说等。更加刺激、更具挑战意味的摇滚乐也被从海外引入,受到了青年人的喜爱。这些大众文化产品的传入使中国大陆民众了解了大众文化,同时也有力地催生了大陆本土化大众文化的生长。“超女”现象、小沈阳、郭德纲、周立波等在受到某些知识分子抨击的同时也受到了大众的吹捧和喜爱。百家讲坛于丹、易中天、纪连海、孔庆东的迅速走红,表明精英文化开始放下高雅的“架子”逐步走向大众,满足大众的知识和情感需求。大众文化来势汹涌、精英文化逐渐受到歌星、明星等的冲击,知识分子抑或冷静地蔑视,抑或进行理智的批判大众文化的媚俗。然而,大众文化依然我行我素,最终,在“人文孤岛”上的精英们只能通过批判大众文化、呼唤人们追求和向往精英文化中证明自身的存在[3]。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上开始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到2020年,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4]。随着高校不断地扩招,加之放宽了入学年龄等,使得各种因素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良莠不齐。大众文化中充斥了新奇、时尚的元素,而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尚待成熟的年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尝试欲,这加速和拓宽了大众文化在校园文化的推广与传播的进程。高校校园文化有其独特的学术氛围和理性自由的思想,承担着智力支持、精神堡垒、育人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以营利为目的之一的大众文化为高校带来了浮躁、追求利益的气息,给校园文化的学术性和独立性带来了强烈的影响和冲击。高校的校园文化与大众文化在当前市场经济浪潮中相互碰撞与冲突,主要表现在大众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深入和大众文化不断兴起、精英文化不断衰落的背景下,随着现代社会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和人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来势汹涌的大众文化不断对高校校园文化进行着冲击和渗透。这使得具有“象牙塔”之称的高校充斥着各种思潮,价值观念日趋多样化,也反映出高校校园文化中某些大众文化的特质。

(一)大众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

1.大众文化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

在校园中不断渗透的大众文化带动了校园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校园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改革开放以前的高校校园文化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精英文化意识,以学术交流活动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如党团活动、党史知识和意识形态教育讲座、书友会和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等等。改革开放以后,大众文化的兴起和繁荣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校园文化活动的蓬勃兴旺,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社团组织等在校园中兴起。这些文化活动并不是完全具有价值观意义,而是学生完全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组织和推广的。例如,校园歌手大赛、化妆晚会、模特服装秀、电影节、艺术节、hiphop街舞比赛、选秀活动、FLASH设计大赛、摇滚等等。校园“文化衫”热、王朔的“痞子文化”和周星驰的“无厘头”语言大受学生追捧。手机短信、QQ、博客和微博是学生们相互交流的主要方式。这些几乎都是各种大众文化在高校中的重现。高校校园内,大众文化冲击了传统价值和道德观念,以学生所熟知和喜爱的表现形式呈现在校园中,这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扩宽了大学生的视野和交往空间,也满足了他们不同层次的文化诉求和需要。

2.大众文化促进了大学生的不断社会化

社会化指的是个体向他人或社会不断学习并逐步获取生存和生活的资格,主要是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5]。作为大众媒介最忠实的观众和听众,大学生是当代大众文化活动最重要的参与主体之一,大众文化成为大学生不断社会化的重要文化环境因素,深深地影响和“重塑”着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6]。大众文化中所包含的另类社会习俗与沟通形式、人际交往和道德理念等与学校教育的方式有所差别,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们更乐于接受。因此,大学生在接触大众文化并与其互动的时候,可以客观地体会到各种社会角色,在不断调试着个人与角色间的互动中培养了他们适应社会角色的能力,循序渐进地促进了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使其逐步成为“社会人”。

3.大众文化促进了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大众文化所具有的进步性和超前性,促进了大学生思想解放和个性张扬,催醒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他们不再甘心做学习的工具和被动的教育接受者。大学生充分挖掘和利用大众文化中各种语言、象征符号和行为模式来张扬自己的个性。他们开始发现另外一个丰富多彩、截然不同的世界。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他们可以挖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减轻严肃的政治色彩和传统价值观念的约束,真正体验到“行随心动”、“我的地盘我做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实现个人的价值。他们要以自己天下独一无二的身份走上属于自己的舞台,书写自己的青春故事,留下属于自己的青春痕迹。他们勇于完全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来选择衣着服饰、行为方式和兴趣,喜欢与众不同、标新立异,不在乎是否能够被人理解,毕竟有他的同龄人作为彼此的追随者和观众。

4.大众文化缓解了师生的心理压力

当今的大学生承受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同时在人际关系、学业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困惑。同时,高校针对教师的教学科研业绩考核体系也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大众文化在校园中的兴起和发展,给广大师生带来了形式多样的休闲娱乐活动,比如,QQ或MSN聊天、“BBS灌水”、浏览新闻、BLOG、微博、玩游戏、看电影等时尚流行节目,等等。大众文化不仅给大学生提供了视听快感的快餐式消费,还让他们在娱乐中获得了心理安慰和精神鼓舞,如在网络游戏中大学生可以扮演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权威角色,从中获得了极大的信心与动力。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广大校园文化主体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也使他们学会了乐观地看待生活、享受生活。在拓宽他们生活空间和社会交往空间的同时,转移了大学生紧张与焦虑的不良情绪,强化了他们的心理安全与社会认同感,调节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平衡了心态,使其在丰富的感官体验和审美愉悦中陶冶了心灵,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有序化发展。

5.大众文化加强了校园文化的社会辐射功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也被席卷进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高校通过不断扩招、产学研相结合等逐渐将大门向社会开放,在高校与社会间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大众文化发挥着重要的助推作用,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辐射作用因此不断凸显出来,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形式多样的大众文化激发了校园人积极采取行动,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挖掘校内外有效资源,凭借发达的传媒和科技手段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在当前社区文化与校园文化不断交融和接触的过程中,高校文化娱乐活动,比较常见的形式有大学生深入社会的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歌手大赛等。在当前讯息发达的时代,过去曾经被垄断的相关资源呈现出平民化、个性化的色彩。校园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越来越多地开始尝试自主创作、出版、发行书籍、做音乐、出唱片、拍短片和电影,等等。这些活跃的大学生活动吸引和凝聚了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与重视,凭借大众媒体和社会、民间资金的支持,拓宽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空间,也增强了公众对其的关注度,校园精神、价值理念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渗透。此外,昔日深居在象牙塔里的专家、学者们也一改往日著书、发表文章、讲座等传统形式,利用当前大众较为热衷的网络和媒体等媒介手段来向公众传播思想和专业学识。这势必加速了校园文化的社会辐射作用。

(二)大众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消极影响

随着大众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传播与渗透,大众文化自身的弱点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出以下特点:

1.大学生过于追求文化活动的感官刺激和娱乐功能

大众文化之所以受大众喜欢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它是一种流行性文化。踏着时代的节拍,紧跟时尚,推崇娱乐和猎奇,看重非主流和宣泄,这是它的生命力所在。大众文化大都被现代传媒所接受、认同,是因为它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具有通俗性,这些都成为大众文化在当代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正是因为它不断地追求时尚和流行,所以在社会生活中就表现为“瞬间文化”,流行歌曲、网络红人昙花一现,怪异、另类时尚稍纵即逝,一次性文化产品随处可见。大众文化为了满足受众的口味,甚至有的是低级趣味,一味地追求娱乐和感官刺激,误导受众的审美情趣。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尚待成熟的时期,长期沉湎于此的学生只愿意感受和接受简单的、肤浅的事物,单纯喜欢这种感官体验性的新奇,而对那些具有深奥道理和深邃的思想不再感兴趣,甚至排斥。

2.高校具有明显的商业氛围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求学期间兼职、开网店、摆地摊、开公司等,这一方面缓解了当前就业的压力,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锻炼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这种“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观念会影响一代代校园人,势必会给校园文化的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在校园里,教学楼、行政楼墙壁上挂着的液晶电视,主要播放各类精彩的商家广告和促销活动信息。在经常举办的校园文化娱乐活动寻求商家的赞助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甚至有些活动是商家在校园中全力“倾情奉献”的演出,这实际上是商家的促销活动,这虽然为活动解决了很大的一部分经费,但商家冠名、商品促销、竞猜活动与校园文化活动糅合在一起。在活动中由于过多的商业表演活动使得学生们自己设计、排演的机会减少,并没有起到校园文化活动本身应有的作用,严重地影响校园文化应有的高雅性、纯洁性和艺术性。

3.大学生审美具有世俗化倾向

校园审美文化的世俗化主要表现在,民族传统文化、严肃的文学艺术遭受冷落,通俗浅薄的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等大受学生欢迎,大学生的审美趣味逐渐走向低俗。80年代深受大学生欢迎的诗歌、散文已经被现在的大学生所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流行歌曲。在审美方面,他们不再崇尚含蓄、古朴和心灵美,而是更多地追求外表美。具有通俗性和无深度性的大众文化受市场导向影响较大,其审美倾向也深受当今市场经济的影响。如周杰伦的“蜗牛”成为上海中学生首选的爱国歌曲之一,高中、大学语文教材中分别加进了金庸的作品和罗大佑的歌曲,“超级女生”唱红大江南北,德云社的全国巡演,等等。近年来,大众文化消费产品吸引了公众的眼球,成为整个社会所关注和热议的焦点。在校园中比较常见的是偶像崇拜,在歌星的巡演现场、发布会与签售会等场合上,有偶像的地方一定就有大学生“粉丝”。而提及汤一介、黄昆、钱钟书、季羡林的大名时,有的学生竟然闻所未闻。随着手机、电脑、网络等通讯设备的普及,大学生已感觉到传统文学、传统阅读方式已经过时,很少有学生喜欢阅读传统文献资料,图书馆中的古籍、经典文献书库形同虚设。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大学生对网络文字、网络文学反而倍加热爱,网络歌曲、网络语言在高校校园中不断盛行[7]。在当今就业压力大的背景下,受此类大众文化的影响,有的大学生放弃学业学习文艺或体育特长,频频参加各种选秀活动,甚至有的大学生放弃了所学专业,或“身在曹营心在汉”,抱着“六十分万岁”的心态,梦想一夜成名、成星。

4.高校学术氛围日渐浮躁

为了迎合和满足大众百姓的口味,大众文化日趋平白、通俗,其语言、符号更趋于简短、平面化,甚至庸俗化。这不利于文化深层内涵、意义的传达,削弱了具有讽刺意味的大众文化对社会现实揭露的程度,只沦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娱乐与调侃,不断丧失了文化持重的、悠久的、深层次的文化品性。高校具有教育的功能和向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及捍卫精神堡垒的使命感,应有其独特的价值定位和独立的文化精神,校园中应具有理性的、学术的和自由的文化氛围。而大众文化的根本目的是赢利。随着其在高校校园中的不断渗透与蔓延,市场和社会的商业模式、纷繁复杂的浮躁的气息、对物质的占有与渴望的唯利益论也慢慢在校园中弥散,大大地冲击和威胁着校园文化的学术性,形式上较为丰富的文体娱乐活动潜藏着经济因素。譬如,要想成功举办一项活动就要协调和说服一些企业提供经济赞助,几乎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有关于某某公司或培训机构的广告宣传,大学生对歌星、影星的演唱和宣传活动的热衷程度远远超过教授的学术讲座,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高校的学术气氛。大学生几乎很难从具有媚俗性、煽情性的大众文化中领会到有价值、有意义的因素,在愉悦中几乎学习不到有价值的知识,而大众生活和媒介中的浮躁、不稳定心态和气息占据了他们的心灵,大众文化娱乐时间侵占了他们宝贵的学习时间,这极易使他们陷入花样繁多的文化产品的消费漩涡之中,既迷失了自我、荒废了学业,又耽误了青春年华[8]。在高校中枪手、抄袭、拼凑、交易等学风、学术腐败现象屡有发生。高校中有些教师也急功近利,不能静下心来踏实做学问搞研究,有的忙于办讲座挣钱,有的为了晋升急于出成果而急功近利,有的面临论文难于发表、著作难于出版、申报项目难的现状,于是就抄袭剽窃他人的论文和成果,为了申请到科研项目而不择手段,这使得粗制滥造的“学术成果”充斥校园和书店,学术文化水平大幅降低,学术氛围越来越浮躁。有些学者为了所谓的“创新”将国外的外文文献翻译过来变为自己的学术成果,而并没有考虑中国的实际国情和现实社会需要,根本没有实际价值,也体现不出中国学者的独立创新精神。我们的研究都是纸上谈兵,平庸肤浅,是何等的贫乏和不着边际[9]。

总之,随着大众文化的传播,它对校园文化的负面冲击非常隐蔽并具有极大的杀伤力,长此以往,校园文化将会逐步成为大众文化的附庸。

二、大众文化影响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以精英文化提升大众文化,促进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良性互动

精英文化是以知识分子文化为主要表现形态的,精英文化应该是高校的精神支柱,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精神,应该是每一位大学生都应具备的精神体验和文化素养,目前高校中呈现精英文化式微、大众文化兴盛的局面。在当前大众文化产品市场和社会观念混乱、文化价值分层加速的背景下,精英文化不应放弃本该具有的一贯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文化立场,更应“站出来”承担社会教化的使命,发挥价值导向功能。花样繁多的大众文化也有利于丰富精英文化的表现形式,增强精英文化在百姓生活中的影响和辐射作用。在两者的接触、碰撞等良性互动中,逐渐形成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和深远感召力的高校校园文化。

(二)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也是社会发展、治国安邦的重要基础和动力。高校应引导校园人正确、客观地看待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高校应精心选取一些大学生乐于并易于接受的、对促进社会发展有利的国学精华并在课程设置中加入,这是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其中尤其要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大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熟知和理解、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有利于增强其分析历史和社会现实的热情与能力以及对历史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同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改变僵硬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在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提炼国学的精华部分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以提高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道德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高校应积极探索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各种有效形式,使其激励、引导和育人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以增强大学生对唯利益论、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防御和思辨能力。科学研究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创造、学习和传播科学文化是高校师生的共同追求。大学生不仅需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怀揣不断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高校教师应该崇尚和实践治学严谨、不断探索真理、敢于纠正错误、批判和干预谬误的科学研究精神。在这样的校园文化气氛中,大学生将深受其熏陶和影响,养成追求和弘扬科学精神的气度。高校作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应当深入研究和探索传统文化和精英文化,将历史的积淀与现代的诠释加以融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并举。借鉴传统文化和借助现代科学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从而使校园文化得到不断的更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高校成为创建21世纪新文化的主力军

西方学者早已指出:西方文化的渐趋没落和衰弱,已表现出各种劣迹,人们将寄希望于东方文化来摆脱精神枷锁的束缚来拯救人类。我们大可不必因此类论断而欣喜,但应抓住世界文化重新组合的契机,不断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使高校肩负起文化创建的重要历史使命,在创建21世纪新文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高校不仅应该保持其应有的创新性、独立性的先进文化理念,而且更应研究挖掘新时期高校的文化魅力,在深度上和广度上来展现高校的文化品位。高校教师应深入探讨道德教育的目标与文化内涵,转变仅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来代替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的教学模式和思维定势,不仅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伦理价值观,更应注重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德育环境和气氛,培养其独特的文化鉴赏力、创造力、批判力、意志力等等。从文化层面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使其能够在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公与私、虚伪与诚实面前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

(四)不断提高大学生对大众文化的审美能力

席勒认为,美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们的感性与精神力量总体上尽可能的趋于和谐统一,在人格中逐渐凸显人的理性。美育会使人的感性与理性在交融的过程中达到升华,并且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在理性的层面上达到和谐与统一[10]。当前,不良的大众文化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很大程度上在于学生没有足够的审美能力。同时大学生在校期间,自由发展空间大。高校在学科设置方面又缺乏提高学生审美和艺术修养的课程。因此,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评价大众文化,通过各种渠道,如开设美育、艺术教育课程,包括舞蹈、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等。让学生在对美的欣赏、评价、想象和创造中,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逐步积累审美经验,不断增强审美能力

和艺术批评能力,久而久之,将审美意识和心理逐步转化为日常行为。

总之,面对大众文化的冲击,高校应认真把握好大众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积极吸收大众文化中的精华,增强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提升作用,重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科学精神和审美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尽量规避大众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负面影响。

[1][7]于杰,高日晖.当代大众文化对大学文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文化学刊,2010(5):46-47,48.

[2]邹广文.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及其生成背景[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52.

[3]徐圻.冲突中的交融[J].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5):22.

[4]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1_zcwj/201008/xxgk_93785.html.

[5]迟成勇,杨湘红.大众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2):34.

[6]王立科.城市精神、大众文化与青年社会化[J].当代青年研究,2003(4):41.

[8]庞桂美.大众文化的泛滥及其对校园文化的影响[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08.

[9]高丙中.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中国文化的群体差异及其变迁[J].社会科学战线,1996(2):110.

[10]仇春霖.大学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3.

(责任编辑:向欣)

The Colleg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ass Culture

YU Bin

(ZhejiangUniversityofWaterResourcesandElectricPower,Hangzhou,Zhejiang310018,China)

With the progress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effects of mass culture on campus culture are strengthened.In face of the impact of mass culture, universities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mass culture and elite culture,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of scientific spirit,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make universities become the main force of creating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culture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aesthetic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on mass culture.

mass culture; influence; college and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2014-09-17

2013年度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项目攻关计划青年重点项目“高校文化冲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2013QN044);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多重机制的协同作用:后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校质量文化生成路径研究”(14YJC880011);2014年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思政课题(编号:xsz-201401);2014年度校级高教研究招标课题(2014GJZB01);2015年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交互——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kg2015503);浙江省教育厅2014年度科研计划项目“社会转型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对策研究”(Y201432356)。

于滨(1978- ),女,吉林白山人,博士,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005-5843(2016)01-0054-06

10.13980/j.cnki.xdjykx.2016.01.010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精英校园文化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它们都是“精英”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精英2018赛季最佳阵容出炉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当英国精英私立学校不再只属于精英
昂科威28T四驱精英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