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儿童喜爱的数学班本课程

2016-03-04江苏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210038顾新佳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29期
关键词:班本学困生笔者

江苏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210038) 顾新佳

探寻儿童喜爱的数学班本课程

江苏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210038)顾新佳

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之外,设计独特的班本课程,可以进一步体现课程的适应性。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在班级开展“小先生制”活动课程、数学写作课程等班本课程,既是对国家课程的有益探索,也进一步丰富了儿童的课堂生活,使得儿童热爱数学,提升儿童的数学学习品质。

儿童班本课程小先生制数学写作

儿童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是不尽相同的,他们眼中的数学是有趣的、理性的、真实的、有创造力的、能够拓展视野的。而一直以来,我们用难题、公式、分数这些冷冰冰的内容吓走了多少喜欢数学的孩子。作为数学教师,笔者最大的不安就是所面对的学生不喜欢数学。因此,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儿童喜欢的数学学习情境外,笔者还努力探寻与开发儿童喜爱的数学班本课程。下面着重从课程的目标、内容、过程及评价等方面介绍一下笔者的班本课程开发的情况。

一、“小先生制”课程开发

“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在二十世纪初为扫除旧中国众多文盲而想的穷办法,它倡导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学习主体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了提高本班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提升学生小组合作、思维表达等能力,笔者在班级开发了“小先生制”课程。

(一)课程实施的目标

充分利用儿童之间容易亲近、不受时间限制的特点,为学困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小先生”,帮助学困生提升学习力,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同时,进一步提升学优生的学习品质、思维品质和学习热情,让学生们感受互帮互助的快乐。

(二)课程实施的内容及过程

1.小先生选拔及就任。第一期“小先生制”活动,一共选取12对学生结对。在笔者的协调下,小先生与“徒弟”之间还签订了协议书,并且在征得双方同意的情况下,在班里隆重地举行了就任仪式。

2.小先生制度的建立。为了保证课程实施的效果,对参加小先生制课程的学生双方制定了课程的内容。首先确定了小先生与“徒弟”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小先生]

权利:辅导徒弟作业,管理徒弟上课纪律。若效果良好,每人每周获得星卡一张,得到老师优先辅导的权利。

义务:负责教徒弟当天的作业,及时报告徒弟的学习情况,认真安排好自己的学习。

[徒弟]

权利:得到小先生的指导。成绩进步得到奖励。

义务:尊重小先生,及时请教,及时完成作业,尊重小先生的安排。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小先生的引导,告诉他们做小先生既可以通过讲题巩固自己的所学知识,也可以通过讲题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小先生周报表制度。为了保证小先生制的效果,实行小先生周报表制度。每周从作业和纪律两个方面考核徒弟的学习效果,并且根据周报表,确定每周的奖励。同时,在每周义务补课的同时,还将集中全部学困生,然后逐个询问他们自己小先生教得怎么样,以此来决定对小先生的奖励。这样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是明确徒弟每周该完成的任务,加以督促;二是促进小先生认真负责地尽到自己的责任。

4.交流制度。实施前期,笔者让每个组自己确定交流的时间,大多数学生选择了中午午休的时间进行交流,但是由于要处理作业及其他事务。所以,很多学生反映交流的时间不够。于是,我和小先生们商量了一下,决定采取以下的交流形式。

(1)集中交流

每个组确定好一个自主交流的时间,时长由本组决定,然后再设集中交流的时间。集中交流时,要定主题,定题目,提高效率。

(2)自主交流

除了集中交流,每个小组确定自主交流时间,自己选定交流地点,然后写下来,贴在班级公告栏里,由负责监督的小先生检查。

(三)课程实施的评价

对小先生的评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每周的最佳搭档、最佳小先生、最佳小徒弟等的评选;二是每学期的结束,最佳小组的评选。

每周最佳角色的评选,主要是从家庭作业的完成、听课发言、集中交流等方面来考查,而学期结束时的最佳小组的评选,则是进行综合评定,不光要看测验成绩,更注重平时学习的过程和态度。

学生的相互讨论实际上是以优带差,以优助差,好学生教学困生。优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明白了,而学困生还有一些问题没有搞清楚,通过优生的讲解,自然也就明白了。学困生光靠教师一人忙不过来,发动“小先生”来教学困生,力量自然就强大了。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可彼此取长补短,同时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小先生制”课程有效促进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数学写作”课程开发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上好综合实践课,也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在班级中还开发了“数学写作”课程。

(一)课程实施的目标

1.通过引领学生数学阅读,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阅历,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

2.通过引领学生写数学小论文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课程实施的过程及内容

1.梳理四到六年级综合实践的内容。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笔者将数学阅读和数学写作结合起来,而数学阅读和写作的内容又跟数学综合实践的内容相结合。对数学综合实践的内容进行改编和开发,有益地补充综合实践的内容。首先笔者对四到六年级综合实践的内容进行了分类。根据分类,发现教材的综合实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与生活相距较远。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有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比如说《美妙的杯琴》,这需要教师拥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并且还要准备众多的实验工具,这些综合实践的内容笔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改编。

(2)操作内容比较难。比如说六上《大树有多高》的综合实践内容,需要有大树,可是我们校园没有大树,活动时还要看天气,这样的操作就有困难。根据这样的实际情况,笔者对综合实践的部分内容进行改编,开展数学写作活动。

2.设计数学写作内容。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逐渐摸索出学生数学写作的内容的样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数学小报。将所学的知识用小报的形式呈现出来,小报的设计要求字迹清楚,内容翔实,重点突出,版式新颖。

(2)数学小论文。数学小论文主要包括数学日记、童话、调研报告、数学剧本等形式,要求论点清晰,结构完整,有原创性、数学性、童趣化。

(3)数学绘本。主要是指用绘本、连环画的形式将数学知识描绘出来。

(三)课程实施的评价

课程的评价主要分为两块,一是课内评价,二是课外评价。课堂上,笔者开展了“发言能手”“问题之星”的评比,意在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表达意识,并积极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课外,通过推荐发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热情,首先推荐优秀数学杂志,如《数学大王》《小学生数学报》《兴趣数学》等给学生阅读,同时积极给学生的作品投稿,争取发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将数学写作纳入学生数学学习整体进行考核。

数学写作课程既是对数学综合实践课评价方式的一种探索,也使得学生能够专注于数学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三、对实施班本课程的几点思考

(一)班本课程设计的主要意义

1.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基于班本课程的本质,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国家课程、校本课程进行二度开发,选取真正适合本班学生的内容进行教学,这有利于对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使得教学效益达到最大化。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班本课程是一种班级文化、学科文化生态的集中体现,选取的内容一定是在调查了解本班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开发的,这有利于针对性地激发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班级文化的建设,也有利于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困惑于儿童的智慧与我们教学起点的差异,当我们面对一个教学内容时,发现很多孩子已经学会了,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实施教学?课本上的知识已经跟不上学生的学习节奏时,我们又该如何教学?这些问题促使我们必须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修正和补充,这就是班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动因,而班本课程的开发又反过来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班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原则

1.儿童化原则。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说:“教学数学教学不是简单的‘1+2’的知识传授,它是师生生命中的重要经历。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为儿童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数学班本课程基于儿童的经验、知识进行开发,体现儿童的心理特点,努力使课程丰富、有趣、有活力。

2.生活化原则。杜威指出:“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机勃勃的生活。”同样,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班本课程的开发要依据儿童生活经验来开发,比如笔者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开发出儿童的数学写作课程,以及根据儿童的集体学习规则,设计了“小先生制”课程。

3.活动化原则。活动化的数学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它注重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控,强调个体间的多向的信息传递与交流,重视学生思维路线的独创性和独特性。学习的主体始终是学生,目的是完成对新知识的自我建构。所以学生的学习行为较多的是一种具发现性、探究性的活动。无论是“小先生制”课程还是数学写作课程的开发都注重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见闻,增进情感,获得能力。

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探寻儿童喜爱的数学班本课程的道路上,笔者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未知的事情等待笔者去探索和求证。

(责编黄春香)

G623.5

A

1007-9068(2016)29-050

猜你喜欢

班本学困生笔者
构建适宜性的幼儿园班本课程
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老师,别走……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