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关注学生文本解读的个性化

2016-03-04王秋红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个性化文本阅读教学

王秋红

(苏州工业园区第八中学 江苏苏州 215125)

阅读教学关注学生文本解读的个性化

王秋红

(苏州工业园区第八中学 江苏苏州 215125)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要靠学生自我的领悟和体会,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对文本个性化地解读。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原有知识结构的不同,学生的文本解读和感受极富个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并激活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去呈现新的领悟;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放手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让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展现在阅读的过程里;有效的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去不断地探讨科学的方法,鼓励学生自问自答,引发阅读思考;借助辅助教学手段,丰富阅读的感悟。

阅读 个性 尊重 自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活动,也是学生带有主观色彩的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感悟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生命灵感的个性活动,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始终。在追求考试高分和语文素养并重的现行学校教学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愈益凸显,笔者在一线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和反思,认识到阅读教学应以学生的阅读为核心,而阅读是学生个体的一个从认知到内化的过程,关注学生个性化的解读和感悟,才会更好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学生更能够形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一、尊重个体的差异性,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

每一位学生个体的阅读差异,也源于他们原有知识水平的差异性。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的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学生是鲜活的独特个体,处于接触、观察和吸收一切外在事物的年龄段,而每一位学生所接触的外在世界是不同的,课堂知识对每一位学生的敏感度也都不同,每一位学生的理解都与他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等有关,所以对阅读作品的解读感悟必然也会有所不同。[1]

1.首先,阅读作品前,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预习指导

尊重学生个性化地解读作品,并非是倡导学生天马行空甚至脱离文本胡诌一番、胡乱独白、以偏概全,而是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去重构新意,积极地阐释或汲取作品中信息。所以,阅读作品之前,给学生明确一些文本的学习目标或思考方向,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会更有效。如在阅读高尔基的《海燕》这首散文诗之前,学生的知识储备的差异,部分学生如不能联系时代背景的话,他们就只能纯表面的去认识这只非凡的海鸟,但有学生已阅读过高尔基的其它作品,也了解其生活背景,那么一定会激活其已有知识,并形成新的解读,看到文中的海燕有象征意义。而教师在预习指导时能给予一点思考的方向,譬如:作者笔下的海燕有何特别之处?有了老师的这一提示,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同时,学生原先的关于“特别”的这个知识点的储备也会不经意间慢慢呈现,利于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形成更多“生成性”内容,展现学生个性化的解读。

2.其次,阅读作品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知识点的整合

语文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很散,类似于概念性的这些知识,也需要学生理解和识记,它们往往运用到我们的阅读练习中。教师除了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还要明确每一种文体的阅读方法和重点,如阅读记叙文,首先找到六要素,然后思考作者通过叙述这件事想要传达什么信息、表达怎样的情感,还要思考作者是用怎样的手法来叙述事情的等等。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过程中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往往有着一定的差异。面对同一篇作品,每一位学生都会向作品投射自己的阅读喜好和心理求索,这就是他们已具有的一定的原先的知识、体验和情感态度决定着对作品的解读情况。只有尊重学生的合理真实的感受,正视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学生个性化的解读方可被珍视。

二、倡导过程的自主性,吸引学生的阅读注意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学生的读和文本的意最终要相通,不仅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更需要学生亲近文本,自觉地与文本进行对话,毋庸置疑,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体

1.首先,提供自由的阅读空间

阅读教学,读透文本是关键,除了课前预习的阅读时间,教师要有等待之心,课堂上要舍得留足时间给学生充分阅读,教师可根据作品的题材内容或文体格式,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默读、朗读、精读、略读、速读、赏读,分角色读等,或直接要求用学生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自主阅读。《皇帝的新装》学生最喜欢分角色朗读,在揣摩角色性格和语气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个性解读。文中的两个骗子无疑是狡猾讨厌的,但有学生比较了愚蠢虚伪的皇帝和自私虚伪的大臣的表现后,学生也隐约读出了骗子利用人性弱点设局的精明和进皇宫行骗的勇敢。但在全文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在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上,学生自问:我会去做像骗子一样的人吗?最后,学生在自我解读中把握了这篇童话透露出的生活启示。[2]

2.其次,预设开放性的问题讨论

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本,源于个性化的对问题的思考与理解,一些概念性答案的问题和是非题是无法展现学生的个性魅力的。因此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中,尽量多以能调动学生发散思维和促进学生个性思考的问题呈现,让学生在各抒己见中进行思想的碰撞,营造学生善思敢言的课堂氛围。如在阅读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时,最后设置的一个问题是“于勒叔叔是怎样一个人,你对他是如何评价的?”一石激起千层浪,犀利的指责声、扼腕的同情声,由一个人的遭遇讲到人情关系和社会的冷漠,课堂智慧在学生的自我解读中流淌。[3]

3.再次,引导批注性的阅读方法

学生的阅读是和感悟品味紧密相联的,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课文的内容要点、思想情感、写作手法、语言特点、精彩段落、关键语句,在理解、赏析、类比、整合的基础上,用特点的符号或文字写在文中相应处,这就是学生个性化的自我解读文本。在运用圈点批注法阅读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这篇小说的时候,学生在圈出拾金者一路前行的动词:“走”、“爬”、“挪动”、“蠕动”、“扭动”,写下批注:一个人从有尊严的求生到最后舍弃尊严,靠尚存一丝气息,作看似无谓的挣扎,也不放弃生命火苗的燃烧,这是怎样的一种意志,可怜更可敬!也有学生批注:回归最原始的状态,原来人比狼更可怕!学生最真实的解读有时会觉得妙趣横生,学生也乐意交流分享。

三、探求方法的科学性,凸显学生的个性解读

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不仅仅是一种自主性的阅读,也是一种体验性的阅读。在阅读中,学生在整体感知文本的过程中感受到蕴含其中的情感,学生与作品的交流中实现了相互的融合,这就是一种独到的体验,也丰富着学生的内心。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各种可行的方法去帮助学生进行更好地自我解读文本,体验文中的情和境,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感受。

1.鼓励学生的自问自答,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

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解读,理应关注学生的真实阅读感受和个人思维角度。学生的自问,能够使学生积极地阅读,提高理解文本的意识;学生的自答,既让学生再回文本的自觉性,又促进积极的信息加工活动,从而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的水平。如在阅读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时,学生曾提出了一些课堂上教师没有涉及的问题,他们很感兴趣,并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的几分钟拿出来分享了。自问譬如:1、文中的“我”对长妈妈有几种称呼,为什么题目上选择的是“我”憎恶她的时候的称呼呢?——自答:先憎恶(阿长)后赞美(《山海经》),与全文欲扬先抑的基调一致。2、长妈妈为“我”做了很多的事,为什么重点提《山海经》?——自答:题目上明确指出《山海经》的重要,内容应围绕题目展开,紧扣主题。自问自答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体现了学生阅读的个性化理解,也营造了课堂积极思考的氛围。

2.借助多样的辅助手段,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

语文课堂是充满诗意的空间,是传递情感的所在,在阅读中借助一些辅助教学,文本就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美之所在,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就在其中自然而然地生成。优美的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感,开启人的智慧,选择和文章情感基调一致的乐曲来创设情境,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的著名诗篇之一——《再别康桥》,当把这情感揣摩的说教课变成了一堂配乐朗诵课的比赛课的时候,学生马上就投入了音乐的选择与自觉的揣摩诗歌意境的行动中了,在无形中体验到离别愁绪,在可见中留下了深情。直观的图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物象,化文字为趣味地形象,同时,还可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语言还原成鲜明的画像,借此展开想象,对原文内容进行语文文字的再创造,如教学《木兰诗》时,学生看着一幅幅连环画面,联系木兰从军的故事,辅以自己的即兴生成,将文本故事的内容与自我解读后的新意一起呈现。再如:课本剧也是语文教学中学生极为感兴趣的一种形式,一些著名的寓言故事和童话故事,如《皇帝的新装》,生动、直观的内容在学生编成的课本剧中,显示出别样的情趣,渗透着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积累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教学环节,而且还是陶冶情操和塑造品格的良好平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要有尊重学生差异化阅读的意识,要有耐心地给予学生自主展示自我阅读感受的空间,还要教师提高理论修养和自身素质,探求适于学生有效阅读的方法,“授人以渔,则终身享受无穷”,真正个性化的阅读会对学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的常态和习惯。

[1]王开宁,赵琴.《精妙阅读技巧》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佟梅.《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 教育教学研究,2007, (35).

[3]曾祥芹.《个性化阅读要科学化 不要自由化》 中学语文教学,2007, (11).

猜你喜欢

个性化文本阅读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