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的失落与变形
2016-03-04张红
张 红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北京 102442)
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的失落与变形
张 红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北京 102442)
受译者自身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翻译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文化信息的失落和变形。译者须增进对作者文化背景等信息的了解,避免这种失落和变形。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也是不同文化的互相传递,但是,受译者背景、译者对作者所处文化的理解等诸多因素影响,在翻译过程中,原文或多或少会出现文化信息的失落和变形。
英译 信息 失落 变形
一、外文小说中译本中信息的失落与变形
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各民族往往会形成独特的意象。一些本族语中人们极为熟悉的寓意对于其他民族而言,意思会发生变形,因此,译者必须熟悉产生这种变形,了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习惯、历史习俗、宗教信仰等。
余华的《活着》通过一位中国农民的苦难生活,讲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从而阐释人活着的意义。这部小说于1998年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加州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副教授白睿文翻译了这部作品,由蓝登书屋出版。[1]
原文1: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
译文:The sound of mothers calling their children home began to subside as a man carrying a load of manure walked past me.The bamboo pole he used to support the load squeaked as he went by.Gradually, the fi elds surrendered to silence. All around there appeared a kind of haze as the glow of dusk slowly dissolved.[2]
分析:“女人吆喝孩子”、“男人挑着粪桶”伴着“宁静的田野”与“逐渐退去的霞光”是如此地和谐,完全就是一幅“天人合一”的场景。白睿文在翻译过程中,尽力将这种和谐场景带给读者,分别用了三个表示伴随动作的“as”将“mothers calling their children home”和“a man carrying a load of manure”,竹竿“squeaked”和男人“went by”以及“there appeared a kind of haze”和“the glow of dusk slowly dissolved”融合一体,形成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如若单独翻译句子,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意象是无法传递的。
二、我国文学典籍英译本中信息的失落和变形
《论语》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文化,儒家思想倡导的“仁”极富中国思想内涵,是《论语》道德思想体系的核心。理雅各把“仁”翻译为“true virtue, benevolent actions, virtuous manners,benefi cence, perfect virtue”等,韦利通篇把“仁”译为“Goodness”或“Good”,辜鸿铭则选择“being moral”、“moral character”或“moral life”。各种翻译方式各有利弊,这些翻译中精确的阐释使“仁”字的不同含义得以呈现,但整体上却给人一种散落的感觉。由于“仁”的诠释意义丰富,单一的译语词很难真正传达它的本意,削弱了原语的内涵。[3]
三、汉语歇后语英译过程中的信息流失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它短小、风趣、生动形象、耐人寻味,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原文: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译文1:The nephew carrying a lantern to give light to his uncle——the same as before.
译文2:Things will be back to what they were before.
译文3:Back in the old rut.
译文1采用了异化的策略,试图最大程度地忠实于原文,以使译文能够最大限度地传递原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对于学过汉语的英语读者来说,借助于括号内的解释,该译文是能够被理解,产生原文所带来的诙谐效果的。
译文2和译文3采用的是归化策略,为英语读者提供了一种更加直接、更加自然的理解方式。
综上所述,文学翻译是译者对外国文学原作的“艺术加工”。在艺术加工过程中,译者需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文化背景,理解作者本意,避免翻译过程中作品文化信息的失落和变形。
[1]高辉,《文化的迁移—从译介学角度看“活着”英译本中文化意象的传递》(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 第33页
[2] 刘石钰,《基于文学典籍英译本的中国古代文化译介研究》,北方文学(J) 2012年1月刊 第110页
[3]张丽华,《从译介学角度看汉语歇后语英译过程中的信息流失》,潍坊学院学报 (J) 2012年2月第12卷第1期
张红,女,籍贯山东。副教授,现任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外语教研室主任。;邮寄地址:北京房山区长阳镇稻田南里5号,102442。电话:13611217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