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6-03-04唐雪英
唐雪英
(攀枝花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四川攀枝花 617000)
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唐雪英
(攀枝花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四川攀枝花 617000)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测绘工程专业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需要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本文结合攀枝花学院转型发展,促进学校实现产教融合,遵循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进行了探索与总结,制定了本校测绘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测绘工程 应用型 培养模式
引言
我国大学教学的传统模式是强调集体性理论教学并注重知识的客观性,基本上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方式单一。学校如何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创新,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应用型人才,是我们需要探索和总结的。[1]
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
结合攀枝花学院的人才培养理念,分析当今社会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条件。结合我校的培养目标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职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1.人才培养模式原则
(1)坚持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突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及其能力-知识-课程(环节)矩阵,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2]
(3)加大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体系建设力度,对课程设置进行有机整合;进一步深化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改变单一的课堂授课方式,不断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课时及教学内容比例。
2.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脚踏实地、信念执着、素质优良、崇尚科学,执业能力强,掌握控制网的布测、地形图测绘、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摄影测量与遥感、全球卫星导航等现代化测量技术与手段,能够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城市和工程建设测绘,以及在环境保护与防灾减灾等领域进行测绘工作、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职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此,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是:[3]
(1)思想道德素质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修养;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团结合作、遵纪守法。
(2)人文素质
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较好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美学修养;了解至少一个外国的语言文化,具有一定国际视野。
(3)专业素质
掌握基础测绘知识,能够从事基础测绘、工程施工测量、国土资源管理等基础专业能力;同时要具备良好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4)身心素质
身心健康,具有健康的体魄,较高的沟通交流能力;具有卫生保健和运动方面的基本素养;具有自觉锻炼、终生锻炼身体的意识;体能达到规定标准。[4]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攀枝花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和要求,既要考虑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要使学生在专业领域有扎实的基础。结合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方面的雄厚师资力量,把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着重放在工程测量领域。新设置的课程体系结构及学分比例见表1。
1.通识必修,这部分由学校统一安排全校学生学习。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学外语类课程、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和大学体育。
2.通识选修,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设了艺术类课程、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类课程;为了培养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学校还开设了创业类课程、并提供了相应的创业平台。[5]
3.学科基础课,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画法几何、计算机辅助设计、测量学基础、地图学基础、工程识图、工程力学等。
4.专业核心课,包括控制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工程测量、空间定位技术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摄影测量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遥感导论。
5.实践必修,加强了实践课程教学,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理论课程安排了随堂实习,并在课程结束后安排了集中的课程实习,在大三、大四学期安排了重点综合型的集中实习,主要有地形测量实习、工程测量实习、控制测量实习、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等。
6.专业限选课,结合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扩展学生在工程方面的知识面,开设了地质学、测绘项目管理、测绘工程监理、测绘案例分析、测绘法规、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土木工程概论、变形观测及数据处理等偏向工程测量的课程。
三、实现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
学院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针对与生产一线结合很紧密的课程,学校通过聘用企业专业高级人才给学生上课,使学生能够对新知识,新动态能够及时掌握。产、教、研结合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了了解社会、从事测绘生产、科研活动的机会,通过自身实践发现和解决测绘生产、科研中的实际问题,不仅有利于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进一步缩短人才社会化的进程,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地融入角色中。
结语
总之,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测绘人才,大学必须对传统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上面是我校2016级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的汇总,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改正完善。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1]张小红,朱智勤,汪志明.测绘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5(5):244-245.
[2]周家香,戴吾蛟,左廷英.信息化测绘体系下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39(2):6-7,11
[3]王西林. 测绘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甘肃科技.2015,31(19):84-85
[4]杨强,何立恒,郑加柱,史玉峰.基于测绘工程专业认证标准的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77-80
[5]许才军.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创新体系初探[J].测绘通报. 2007(11):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