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的“田野工作”范式初探*
2016-03-04杨宇霞
杨宇霞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重庆 400715)
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的“田野工作”范式初探*
杨宇霞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重庆 400715)
“田野工作”是现代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将田野工作范式融入到公共管理学课程群的教学之中,把正式的、理论化的课程转化为“现场感”的领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方向。本文从教学模式创新的视角,重点讨论把田野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引入课程教学,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公共管理学学科使命、培养学科人才。
田野工作 公共管理课程 教学模式
一、“田野工作”的理念与方法诠释
1.“田野工作”的内涵及特质
田野工作(fi eldwork)又可称为田野研究(fi eld research或fi eld study),来自于人类学的基本方法论,已有的“田野工作”的概念和方法皆来自于人类学的创造。田野工作要归功于一个划时代的人物——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这位英国人类学家把研究工作从“书房”搬到了“田野”。他认为,要认识人文世界的复杂问题,需要深入观察具体的人群的生活,要集中在实地观察地点住上一年以上的时间,深入了解当地人的家庭和社会活动、地方政治、宗教仪式等等,整体把握这一地区的社会风貌。这种实地考察第一手资料的基本工作就是人类学家的“田野工作”。田野工作是人类学作为一门专业学科而有别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标记。正如英国人类学者Charles G.Seligman所说“田野工作之于人类学,就如殉道者的鲜血之于教会”[1]。
人类学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田野工作有着不同的特质。人类学走入田野的目的在于获得原住民及其文化的体验与差异性总结,人类学的“田野工作”很简单,那就是必须要到特定的村落或社区去身临其境地感受与观察,这种感受与观察是长期的(至少一年的时间)。另外,马林诺夫斯基强调,田野方法最重要的是“田野工作的科学取向”,即准确地把握和描述人的生活、行为、文化、宗教的状态,研究者进入“田野”中应该抱持诚恳的态度融入当地居民生活,研究应该是客观、价值中立的。从研究层面来说,人类学家只是观察者角色,是“隐形人”。与人类学田野工作不同,政治学、管理学等其他社会学科研究目的是要发现社会中的问题及解决问题,因此,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田野”一般被狭义定义为“研究访谈的现场”[2]。例如,企业管理研究的实际地域“企业”;公共管理研究的实际场域“地方政府组织”或“地方自治组织”。研究者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观察、分析,开启宽广的视野与思维,进而引发更多的研究视点和讨论。
2.“田野工作”的定位与意义
在结构主义席卷人文社会学科之前,英国的人类学研究早已赢得其他人文学科的敬仰,其主要原因就是“田野工作”在人类学研究中举足轻重的位置。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研究的基本功,每个人类学家都可以自豪地对其他学科的学者说:“那是我待了两年的田野,你们没有,那就得听我的。”[3]实际上,田野工作作为一种研究工具或者说研究方法,是现代人类学研究的必备利器,现代人类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到现场去,观察并记录。可以说,没有田野工作就没有人类学研究。
随着其他社会学科学习这种田野工作的方法,并逐渐强调它的重要性时,一些问题也接踵而至(Burgess,1992):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从事田野工作时,他们的“田野”和人类学的“田野”有何不同?不同的学科把田野工作这一研究方法在学科知识建构中赋予怎样的位置?国外学者在讨论这些问题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田野工作”不只是一种研究方法,由于研究者的科学素养、个人经验和行为因素对结果的重要影响,田野工作与学科知识、理论架构有着密切关系。
3.“田野工作”的程序与方法
田野工作的程序通常有三个阶段:第一,准备阶段,主要是明确工作目的、拟定工作计划和选择田野地点;第二,实地工作阶段,通过观察与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及时收集第一手资料,包括文字、音像、照片等);第三,田野工作总结阶段,通过整理汇总资料,以报告、论文、手札的形式总结成果。
田野工作的主要方法有参与观察法、访谈法、谱系法等。参与观察包括参与与观察两项内容,分为几种程度的观察:局外的观察、观察者的参与和参与者的观察和完全参与;访谈法包括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谱系法旨在根据历史渊源、地理位置、亲属关系等进行按图索骥地了解现象动态发展的过程。
尽管其他社会科学引进了人类学的田野工作理念与方法,并把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但是在研究方法上却有不小的区别:第一,田野工作时间的长短不同,人类学田野工作的周期至少以一年为标准,“较为理想的状态是研究者在‘田野’至少要住两年左右”[4]。
而其他社会科学的田野工作时间往往没有严格的规定,在“田野”的时间较短且是间隔而不持续的;第二,人类学更多地运用参与观察法、深度访谈法、谱系法等,而其他社会科学则更多采用访谈法、问卷法、抽样法等[5];第三,在人类学研究中,由于研究对象的地理、文化背景与研究者相差很远,研究者与研究对象间能够保持距离,研究结果更能保证客观性,而社会学者与经济学者的研究对象主要在自己熟悉的社会中,研究结论容易受到社会常识和价值观的影响。
二、田野工作理念引入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的价值
将田野工作理念与方法引入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把理论学习、实践学习和科学研究融合起来,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公共管理课程发展的客观需要
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涵盖了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此外,公共管理学还具有强烈的外部取向性和现实性。公共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任务不能是课堂讲授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案例教学,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实践,增加对理论的认知和理解。田野工作范式引入教学环节,为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搭建一条桥梁,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真实接触到公共组织的日常运作和内外部环境,从而为学生理解理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良好平台。另外,教师也能够及时了解当下政府部门和其他公共组织的变化,有利于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内容,保证课程发展的与时俱进。
2.实现公共管理培养目标的现实需要
公共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需要具有较强的协调、沟通和判断能力。公共管理课程与田野工作的结合,让学生主动进入公共管理课程的实际情景中,作为事件的参与者去面对问题。田野工作教学范式打破了传统的课程讲授模式,丰富了教学形式和内容,学生不再局限于在课堂接受知识而是走向实际工作地点,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参与观察和访谈等田野方法,提高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够发现公共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锻炼学生根据公共管理理论和自己的见解提出解决思路,从而提升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能力。
3.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外在需要
把田野工作范式引入公共管理课程教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在“田野”里观察与交流,转变了以教师、书本为核心的单向灌输授课方式,同时这种“接地气”的实地观察,不但增强了教师的实证分析能力,也提高了教师的组织与管控能力;另一方面,田野实践与课程教学的结合,有利于促进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老师有机会离开教室和书房,通过亲眼观察、亲自访谈和亲身体验,及时获得当前公共管理实践的第一手资料,在“田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书斋式”研究与“田野”实践的对接,使研究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田野”范式引入公共管理课程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如前所述,把“田野工作”范式引入公共管理教学活动,对促进课程发展、提升教学水平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无疑是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上的创新。但是,把一般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田野工作”范式引入教学环节,在操作方法和工作目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有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
1.需要准确地选择“田野”
把“田野工作”范式引入教学活动需要师生走入“田野”。因此,如何选择“田野”是实现田野理念教学目标的首要问题。“田野”地点的选择对于田野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意义重大。应该说,“田野”的选择与公共管理类课程紧密相关,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专业,又分为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人力资源等专业培养模块,既有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也有地方政府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社会保障、市政管理学等专业课程。公共管理课程群的“田野”广泛分布在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的相应组织部门。因此,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选取适宜的“田野”是十分必要的。除此以外,理想的“田野”地点的选择,同时还要考虑到资金和路途等因素,就现有经验来看,“田野”地点的就近原则和本地化是比较好的选择。
2.找寻进入“田野”的途径
目前,作为在大学“象牙塔”里的师生要走向“田野”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正式官方渠道,即通过行政体制的自上而下进入,一般通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的行政管理层,经学校或学院上级行政部门的斡旋或者签订相应科研合作协议等方式,征得其行政管理层的同意与支持。其优点是能够得到地方管理者的认可和支持,从而容易开展参与观察、访谈等工作;缺点是自上而下的进入“田野”,可能因为“田野”中工作人员的疑虑而遭到消极对待,对田野观察与访谈结果产生影响。另一种进入“田野”的方式是通过非正式渠道进入。比如,通过老师、同学、亲朋、熟人等个人关系进入“田野”,也就是通过与组织机构内部人员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为前提,得以深入到组织之中开展参与观察等工作。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比较能够得到工作人员的信任与合作,从而建立起较为亲密的人际关系,得到较为真实可靠的现场资料,有利于实现教学的预期目标。
3.不断总结“田野”经验与技艺
对开展田野范式教学活动的师生而言,需要师生具备一定的素质和特性,才可以为学习和研究收集到有效信息,并成功解读。首先,师生进入田野时要时时谨记田野的研究伦理,对田野对象及四周环境保持诚恳和谦逊的态度,不能干扰“田野”的人与事,和实习工作不同是,田野教学不需要师生参与或干预田野活动,多人观察辅之以调查访谈是其主要的方式,照相、录影要事先征得对方同意;其次,观察是一切科学研究最基本的工作,社会科学经常使用的问卷法、访谈法并不是田野范式教学活动的主要方法,要把握研究对象的整体活动,最好不要单一的直接提问,以避免田野对象虚构问题答案。因此,师生要通过对其处理具体事务的深入观察,在对方自然地处理事务的过程中获得较为真实的资料;第三,田野不仅仅是观察和收集资料的地方,它还是师生进行思考的训练场所。在田野教学模式中,“田野”虽然不是验证书本理论的场所,但是,要提高田野教学的质量,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学科的各种概念、理论的良好训练,不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形成学生探讨事实和理论的关系的习惯。
[1]Field research in anthropology is what the blood of the martyrs is to the Church, Lewis,Ioan M.Religion in Context:Cults and Christmas,2nd e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2]李庆芳,我对研究“田野”的诠释[J],台湾逢甲大学,2013.3
[3]赵旭东,“田野八式”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J],民族学刊,2015.(1)
[4]中根千枝,田野工作的意义,[J]新华文摘,2001.5
[5]刘谦,“活”在田野—论田野工作之于文化人类学学科建设的关键意义[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3(3)
[6]乔凯,人类学“田野工作”范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启示[J],江苏高教,2014(4)
[7]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杨宇霞,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管理学博士。
*本文系西南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13JY070)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