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浆置换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2016-03-04覃雪英陆启峰覃后继黄美金丘海先邓凤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血浆置换穴位注射细胞因子

覃雪英 陆启峰 覃后继 黄美金 丘海先 邓凤莲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科,广西 百色 533000)



血浆置换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覃雪英陆启峰1覃后继黄美金丘海先邓凤莲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科,广西百色533000)

〔摘要〕目的观察血浆置换联合黄芪足三里穴位注射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毒素(LPS)的影响。 方法将收治的60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9例,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及血浆置换治疗;B组31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每例患者共行血浆置换治疗3次,分别检测治疗前及治疗2 w后A、B两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及LPS的浓度,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C组)进行比较。 结果A、B两组治疗前IL-6、IL-8、TNF-α及LPS均高于C组(P<0.01);治疗后A、B两组血清IL-6、IL-8、TNF-α及LPS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B组各项指标水平显著下降(P<0.001),与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黄芪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能有效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紊乱状况,促进康复。

〔关键词〕重型肝炎;细胞因子;血浆置换;穴位注射

1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

第一作者:覃雪英(1968-),女,副主任医师,硕士,主要从事重型肝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细菌内毒素(LPS)和多种病原微生物刺激单核-巨噬细胞活化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等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彼此构成一个独特的细胞因子和化学介质网络,在重型肝炎发病机制中很受关注〔1〕。本文在内科综合治疗及血浆置换的基础上联合黄芪穴位注射治疗重型肝炎患者,观察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8及LPS的变化规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科收治的重型肝炎患者60例,男49例,女11例,16~49〔平均(36±4.1)〕岁。入选患者均符合2005年全国肝病会议肝衰竭诊断标准〔2〕,其中急性重型肝炎16例,亚急性重型肝炎8例,慢加急性重型肝炎12例,慢性重型肝炎24例。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尾数的随机方法分为两组:A组29例,男24例,女5例,平均年龄(35±3.6)岁,其中急性重型肝炎7例,亚急性重型肝炎4例,慢加急性重型肝炎5例,慢性重型肝炎13例;B组31例,男25例,女6例,平均年龄(36±4.5)岁,其中急性重型肝炎9例,亚急性重型肝炎4例,慢加急性重型肝炎7例,慢性重型肝炎11例;A、B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疾病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B两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PTA、NH3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选取30例年龄、性别与A、B组相匹配的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

1.2入选与排除标准入选标准:①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衰竭,诊断符合2005 年全国肝病会议肝衰竭诊断标准;②凝血酶原时间在30 s以内;③合并0~Ⅰ期肝性脑病;④所选穴位无合并感染;⑤获得知情同意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Ⅱ期以上肝性脑病,不能配合穴位注射者;②凝血功能严重障碍、凝血酶原时间超过30 s;③有心、脑器官器质性病变;④所选注射穴位合并感染;⑤婴幼儿、孕妇及年老体弱有晕针史患者。

表1 A、B两组治疗前各项液指标比较±s)

1.3治疗方法A组:①保肝、退黄、防治各种并发症;②交替输入同型新鲜冰冻血浆及人血白蛋白;③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补充热卡;④血浆置换术:在恒温治疗室内心电监护下行股静脉插管,使用北京伟力血液净化WLXGX-888型血液净化装置,建立体外循环,每次分离血浆量3 000 ml,血流速度80~100 ml/min,血浆分离速度为血流速度的25%~30%,并补充等量同型新鲜冰冻血浆,根据凝血酶原时间应用首剂肝素,应用地塞米松、非那根、钙剂等预防不良反应,每例患者血浆置换治疗三次。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芪穴位注射治疗,方法为每次选取双侧足三里穴,一次性注射器2 ml抽取黄芪注射液(正大青春宝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3020179),准确取穴后回抽无血,将针头缓慢推进并上下提插注射器待患者有酸、麻、胀等针感后注射药液,每穴每次注射黄芪1 ml,每日1次,疗程2 w。

1.4观察指标与操作方法观察A、B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 w后以及C组空腹12 h以上外周血IL-6、IL-8、TNF-α、LPS的浓度。操作方法:A、B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 w后抽静脉血,C组采集空腹12 h以上静脉血,每次5 ml,室温静置1 h,离心(3 000 r/min)5 min,取上清液,-20℃保存。LPS检测采用鲎试剂的合成基质偶氮显色法,试剂由上海伊华临床学院科技公司提供;TNF-α、IL-6、IL-8、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试剂由深圳晶美生物工程公司提供。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行t检验。

2结果

2.1各组血清细胞因子及LPS比较治疗前A、B两组血清IL-6、IL-8、TNF-α、及LPS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高于C组(P<0.001);治疗后A、B两组血清IL-6、IL-8、TNF-α、LPS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其中B组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水平显著下降(P<0.001),与C组比较无差异(P>0.05),A组各项指标仍高于C组(P<0.05)。见表2。

2.2不良反应B组31例共行血浆置换治疗93例,其中26例次出现不同程度手足及口唇麻木、胸部紧束感,血浆置换结束后上述症状逐渐自行缓解,20例次恶心、呕吐胃内容物,6例次皮肤瘙痒及皮疹,最严重不良反应为5例次于每次血浆置换最后10 min左右自觉憋气、呼吸不畅,所有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并能坚持完成血浆置换治疗。穴位注射治疗过程6例次出现晕针、18例次局部疼痛、12例次注射部位出血,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所有患者均能坚持完成穴位注射治疗。

表2 A、B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及

与C组比较:1)P<0.001;与A组治疗后比较:2)P<0.05;与B组治疗前比较:3)P<0.001;与A组治疗前比较:4)P<0.05

3讨论

重型肝炎产生的机制极为复杂,主要机制可能如下〔3〕:①由肝炎病毒引起的原发性免疫病理损害;②细胞因子紊乱导致的继发性损伤。近年来以TNF-α为核心的细胞因子网络在重型肝炎发病机制中极受关注。TNF-α具有调节炎性反应、免疫应答、凋亡和抗病毒反应等多种生物学功能〔4〕,单核-吞噬细胞在细菌内毒素和多种病原微生物刺激活化,产生TNF-α、IL-6、IL-8等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并处于紊乱状态,继而产生瀑布效应,导致肝细胞继发性坏死〔5,6〕。可见,细胞因子网络所介导的级联反应是肝细胞继发性损伤的重要环节,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将有助于提高重型肝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血浆置换是目前广泛开展的一种人工肝治疗方法,通过机械性净化原理净化机体内环境,短期内在重型肝炎的治疗中显示较强的作用。此外,用于置换的新鲜冰冻血浆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可以改善患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除去损伤细胞免疫的细胞因子,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7,8〕。然而血浆置换后机体不断产生的代谢物质与致病介质重新分布于体液中,使得患者病情发生不同程度的反弹,防止或减轻病情反弹是血浆置换后重型肝炎治疗成功的关键。

穴位注射具有疗效可靠、经济便捷等诸多优势在肝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穴位注射具有以下特点:①药物作用增强:增加药物在穴位内的循环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效应;②具有针灸的功效:穴位注射同时发挥了针灸调整阴阳、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补虚泻实的功效;③保留经穴作用特点:发挥药物、穴位及经络的感传作用;④发挥针、药、穴协同作用。研究表明穴位注射能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9〕。众多中草药也在肝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黄芪是其中代表之一,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荚膜黄芪的干燥根,含有多糖、皂苷、黄酮类、生物碱等成分,益气固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10〕,在临床广泛应用。研究表明,黄芪注射液具有正向调节辅助性细胞因子,调整各型细胞因子平衡及TNF-α表达,从而拮抗炎症反应,改善疾病的预后〔11,12〕。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按摩或针灸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通经活络、扶正祛邪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IL-8及LPS的水平明显低于A组,并接近正常,推测血浆置换联合黄芪穴位注射治疗清除炎性细胞因子效果优于单纯血浆置换治疗,提示血浆置换配合穴位注射有一定的协同作用,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4参考文献

1王宇明,汤影子.重型乙型肝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传染病信息,2008;21(2):68-70,94.

2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肝衰竭诊疗指南〔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9):643-6.

3窦献蕊,胡海棠,刘燕芬,等.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 及白介素-10 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0):1588-90.

4郑青,梁宁.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OPG/RANKL/RANK轴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7):3651-3.

5Shimada M,Yamashita Y,Tanaka S,etal.Characteristic gene expression induced by polyurethane foam/spheroid culture of hepatoma cell line,Hep G2 as a promising cell source for bioartificial liver〔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7;54(75):814-20.

6Naruse K,Tang W,Makuuch M.Artificial and bioartificial liver support:a review of perfusion treatment for hepatic failure patient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7;13(10):1516-21.

7Stadlbauer V,Wright GA,Jalan R.Role of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in hepatic encephalopathy〔J〕.Metab Brain Dis,2009;24(1):15-26.

8Inoue K,Kourin A,Watanabe T,etal.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using large buffer volumes removes significant glutamine and is an ideal bridge to liver transplantation〔J〕.Transplant Proc,2009;41(1):259-61.

9张伟伟.穴位注射α-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1):2339-41.

10陈育,吴晓勇,张智伟,等.九种中药多糖含药血清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5):3659-62.

11邓恋,胡祖荣,陈祥楠,等.黄芪注射液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33(10):1476-8.

12李娟,张毅,刘永琪,等.黄芪多糖对肺纤维化大鼠细胞因子及肺组织病理结构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7):1684-5.

〔2014-06-11修回〕

(编辑安冉冉/曹梦园)

基金项目: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 (No.百科计20120123)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6)04-0892-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4.058

猜你喜欢

血浆置换穴位注射细胞因子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穴位注射治疗延髓梗死并顽固性呕吐6例
足三里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周围神经炎疗效观察
早期血浆置换对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的生化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颈痹汤联合手法以及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
血浆置换术联合口服微生态制剂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人工肝血浆置换对肝衰竭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的探究
穴位注射辅助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中镇痛的临床探究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