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二聚体、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及心肌肌钙蛋白联合检测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价值

2016-03-04陈静璐邹俊勇赵伟和胡晓维李巧云贺尔娜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二聚体

陈静璐 邹俊勇 赵伟和 胡晓维 李巧云 贺尔娜

(宁波市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浙江 宁波 315010)



D-二聚体、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及心肌肌钙蛋白联合检测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价值

陈静璐邹俊勇赵伟和胡晓维李巧云贺尔娜

(宁波市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浙江宁波31501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内D-二聚体(D-D)、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62例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6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D-D、NT-proBNP及cTnI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D-D、NT-proBNP及cTnI水平在急性加重期与缓解期均明显提高(P<0.05);与缓解期比较,观察组D-D、NT-proBNP及cTnI水平在急性加重期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老年COPD患者D-D、NT-proBNP及cTnI水平均明显升高,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COPD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D-二聚体;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心肌肌钙蛋白I;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一作者:陈静璐(1978-),女,副主任医师,硕士,主要从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

我国40岁以上年龄组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率约为8.2%,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该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步升高〔1,2〕。近年来,对于COPD的研究热点是如何利用一些生物标志物对疾病的病原学、加重程度等进行预测,如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等,以指导临床对COPD的治疗,然而,对于这些指标的预测价值目前临床上尚无统一意见〔3〕。本研究通过监测COPD患者D-二聚体(D-D)、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62例COPD患者,其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60~86岁,平均(71.42±7.93)岁,作为观察组。均符合我国2007年颁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4〕的标准。其中36例为急性加重期患者,26例为稳定期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COPD诊断标准;②具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③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合并有肺结核及血液系统疾病者;②存在精神异常的患者;③妊娠期妇女及哺乳期妇女。另选取同一时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62例作为对照组,男36例,女26例,年龄60~86岁,平均(70.21±8.14)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其中观察组抽取时间是在入院1 d后与出院前1 d,采用0.13 mol/L枸橼酸钠以9∶1进行抗凝,对血液进行离心,转速3 000 r/min,离心时间10 min,取血浆进行待测。采用Sysmex Ca7000血凝仪及配套试剂应用散射免疫比浊法对D-D水平进行检测,仪器与试剂均由德国西门子公司提供,操作过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NT-proBNP及cTnI水平的检测仪器为Nano-Checker 710检测仪,测定方法为固相免疫层析法,仪器与试剂均由美国Nano-Ditech Corporation公司提供,操作过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D-D、NT-proBNP、cTnI水平比较观察组D-D、NT-proBNP、cTnI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D-D、NT-proBNP、cTnI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1)P<0.05;与稳定期比较:2)P<0.05

2.2观察组不同分期D-D、NT-proBNP、cTnI水平比较与对照组比较,COPD急性加重组与稳定组D-D、NT-proBNP、cTnI水平比较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与稳定期组比较,COPD急性加重组D-D、NT-proBNP、cTnI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见表1。

3讨论

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一个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在反复急性发作的过程中致使疾病加重进展〔5〕。处于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咳嗽及气促加重,并且常伴有各种严重的炎性反应〔6〕。COPD急性加重期是导致COPD患者肺功能急剧恶化,增加住院率及病死率的重要原因。通常情况下,COPD患者体内易发生凝血及纤溶异常等现象,因此,通过检测患者体内各种凝血及纤溶指标,能够对COPD的发生与进展给予更好的诊断。

血浆D-D是一种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降解物,临床上可以作为继发性纤溶的特异性指标。血浆D-D水平增高或呈现阳性,则表明体内有凝血酶形成及继发性纤溶发生,对血栓性疾病与体内高凝状态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7〕。COPD患者由于长期处于慢性缺氧的状态,会导致患者血黏度增加,有研究表明,在COPD急性发作患者中,D-D的水平较正常人群明显提高,并且D-D水平升高的程度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呈现一定的正相关〔8〕。本研究结果表明COPD患者在治疗缓解期仍处于高凝状态,机体依然有血栓的形成,且随着疾病的发展其浓度会逐渐增加。脑利尿钠肽(BNP)是一类心血管肽类激素,主要由心室分泌,其合成及分泌量会随着心室壁张力的增加而增加,能够发挥一定的生物学效应〔9,10〕。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BNP的水平来对心室壁张力进行判断。NT-proBNP是指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其主要代谢场所为肺循环,与BNP相比,NT-proBNP半衰期更长、更稳定、血浆浓度更高,在临床上更适合做检测指标〔11〕。有临床研究发现,NT-proBNP水平会随着COPD严重程度加重而增加,此外,通过检测NT-proBNP水平,能够初步判断COPD患者心功能不全的情况〔12,13〕。因此,NT-proBNP能够作为COPD患者诊断的指标。cTnI是心肌细胞损伤的一种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研究发现〔14〕,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患有不同程度低氧血症时,那么cTnI的水平变化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相关性。患者在患有低氧血症时会使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此时cTnI由心肌细胞内被释放到周围血液中,COPD患者在急性加重期肺组织清除cTnI的能力较差〔15〕。

综上,老年COPD患者D-D、NT-proBNP及cTnI水平均明显升高,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COPD诊断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4参考文献

1高远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观察与分析〔J〕.当代医学,2011;21(10):9-10.

2Zhong N,Wang C,Yao W,etal.Prevalenc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a large population-based survey〔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7;176(8):753-60.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病疾病诊治指南(2007 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4):8-9.

4方宗君,蔡映云.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的现状和展望〔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4):3370-1.

5钱建美,吴峰妹,刘长明,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血清PCT、CRP、FIB、PA、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3;53(3):80-2.

6郑勤玲,李梅华,杨艳霞,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2;11(34):51-2.

7侯广臣.B 型钠尿肽及D-二聚体检测在老年患者严重创伤后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0):51-2.

8鲁芬.D-二聚体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意义〔J〕.中外医疗,2010;9(5):21-2.

9Simon GW,Simon GW,Leong LN,etal.Comparison of plasma N-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peak oxygen consumption an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for severity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J〕.Am J Cardiol,2004;93(12):1560-1.

10吴小盈,沈冰,蒋文平,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的测定及治疗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5;14(6):527-9.

11王瑶,陶则伟,陆贤.B型钠尿肽的研究进展〔J〕.心脏杂志,2003;15(6):555-7.

12陈令东,顾鹏.急诊室脑钠肽测定在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1):3568-70.

13汤卫菊.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NT-proBNP检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3):2931-2.

14李勇,杨永青.AECOPD患者血浆BNP、cTnI、UA测定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观察〔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24(2):167-9.

15顾鹏,陈建荣,陈令东,等.BNP、CRP和cTn测定对AECOPD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J〕.临床急诊杂志,2014;15(2):79-81.

〔2014-11-27修回〕

(编辑苑云杰)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6)04-0889-02;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4.056

猜你喜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二聚体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联合D-二聚体检测在诊断缺血性结肠炎中的价值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