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实践
2016-03-04苏海英
苏海英
摘要:“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将互联网的开放、共享、平等、自由等特征与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相结合,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中融合了互联网思维理念,提出了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模块化”、“专业结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体系,阐述了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具体改革方案并对实现情况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该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归属及创新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模块化;程序设计;专业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6-0089-03
Abstract: "Internet + education" environment will be the Internet's open, sharing, equality, freedom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nature of th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promote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college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Internet thinking is integrated, and the teaching mode of "modular" and "professional combination" is put forward in the "Internet + education" environment. The practice proves that this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strengthen students' professional attribution and innovation ability.
Key words: Internet thinking, modular, program design, professional combination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互联网成为新媒体环境下影响和塑造人们思想意识的一种思维特质。当前的在校大学生是利用互联网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他们普遍接受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将互联网的开放、共享、平等、自由等特征与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相结合,改进教师、学习者、课程、教学手段、教学资源等教育相关因素,促进教与学的改革[1]。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是理工科学生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在学生掌握基本语法的前提下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语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让其形成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与意识情感;同时要激发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能结合意识、项目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其动手实践的本领。但绝大部分学生受大环境影响,对开设课程的认识不足,仅仅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缺乏主动探究学习的内驱力,背离了课程开设的初衷,因此对课程进行改革刻不容缓。笔者在程序设计教学中构建了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模块化”、“专业结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体系,实践证明该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归属及创新能力。
1 实施总体思路
课程改革开展以教育部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9版)》中“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要求为依据,强调以计算机应用能力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并重的实践教学,重在培养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以学生“能做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为课程目标;强化数字化资源建设,充分发挥网络环境对个性化学习的支持;强调学习者学习的分享,实现与学习相关的多样化网络协作与社交;结合课程的教学大纲,把课程划分成3个相对独立的模块,对各个模块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最后按照各个模块的要求分模块组织考试/考核;摒弃程序设计课程以程序设计语言为主线展开教学的传统做法,结构围绕“边讲、边练、边做(设计)”教学设计;结合专业需要,融合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基础,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提高-拓展创新”的递增式模式组织学习内容。
2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课程教学改革具体实现
2.1课程资源的数字化改造及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平台建设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或者经过再加工和制作的、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上运行的、能够展现相关知识节点内容的教学材料[2]。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两大类:
基本资源: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教学视频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拓展资源: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的多样性、交互性资源。如:案例库、优秀学生作品、素材库、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学习网站链接、文献规范档案资料库。
依托以数字化教学资源,搭建课程实验平台、网络教学平台、课程QQ群,构建学生在线自主学习、交流协作、自我测评的环境。
2.2课程模块化处理
模块化处理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实现,具体为:教学内容模块化处理;考试无纸化、模块化处理;成绩评定模块化处理。
1)教学内容模块化处理
教学内容划分了三大模块:
模块1:程序基础。主要涉及算法、程序与程序设计语言、编程基础及程序控制结构等内容。
模块2:编程基础。主要涉及数组、过程、文件等等内容。
模块3:应用实践。主要结合专业知识,利用所掌握的程序设计知识进行综合应用。
整个教学内容的组织展开采取递增式、从基础到综合进行;课程的实验教学采取验证性到设计性及综合性过程进行。
2)考试无纸化、模块化处理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重视度及对阶段性学习的及时反馈,课程采取了模块化考试处理。在学习完第1模块内容后,在学期第8~9周安排中期模块化考试;在学习完第2、3模块内容后再根据学校的考试时间安排进行第2次模块考试。学生在课程的学习、练习及考试环境都是在无纸化环境下进行,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内容学习的灵活性及有助于学生创新性及问题解决多样化的发挥。
3)成绩模块化评定处理
结合课程处理,成绩的评定主要从3个模块来进行综合评定:平时表现(考勤、作业实践);模块考试成绩;课程设计作业。
2.3融合翻转课堂理念开展教学设计
依托于课程教学资源和平台,完成知识点的传授及内化。课前预习阶段,由任课教师通过平台发布学习任务,提供必要的资源供学生学习,或要求学生自己搜索资源并学习;课内学习阶段,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及学生完成的预习作业进行点评及讲解,进行学习举一反三,知识点迁移处理,具体实现过程如图2所示。
2.4与专业结合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利用所学计算机知识解决与本专业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掌握把所学计算机知识应用到专业课程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程设计题目可由教师指定或学生选定。学生根据所选择题目,设计问题算法,编写并测试程序,最后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整个过程的开展需要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协作平台配合完成。
如图3是某班学生课程设计选题表及学生设计界面图。
3 课程改革效果分析
“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符合大学生的认知及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开设《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认识,有利于强化学生知识掌握。在课程教学中以专业结合,增设专业结合的课程设计,有利于强化计算机技术在专业领域的应用意识。课程的改革更有效于让学生完成了课程内容、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巩固;学生的自学及创新能力得到了训练;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得到了提升。表1是针对全校学生对两次《程序设计基础》模块考试成绩进行的分析,表2是对没有实现教学改革的13级部分班级和实现教学改革后的14级部分班级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表3是针对专业结合课程教学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
4 结束语
应用网络技术重构课堂,是信息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教学改革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实现了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实现学生学习的多样性、灵活性及自主性;模块化组织课程教学实现了学生知识点的分层及能力导向的学习需求;实现利用新媒体平台把计算机的教学与专业需求相融合。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还有很多方面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如网络学习手段的多样性、课程数字化资源的完善、学习平台的完善等等。
参考文献:
[1] 阮俊华.互联网思维与育人机制创新[J].青年教育,2015(3):110-112.
[2] 丁世敏.精品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9(1):76-78.
[3] 陈一明.程序设计基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8):232-292.
[4] 田运生.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