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6-03-03陈丽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奇偶性正方体长方体

陈丽华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愿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能很好的激发一个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此来促进个性发展,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其实在学习中,只有学生愿意学了,她才会主动的去学习,这样她才会学得好. 很多调查研究显示,只有对学习有兴趣的学生,才会在课堂上认真的听老师讲,做到注意力集中,积极的思考并提出问题,也能独立按时完成各项作业,才能有克服困难的顽强的毅力. 而那些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在学习上往往是非常的被动,要老师盯着才能完成各项任务,学习不肯专心,对待学习更是敷衍了事,遇到困难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就想放弃,她就容易将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说实话,老师累学生累,这样的学习是毫无效果可言的. 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就要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学习.

在苏教版六上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中,让学生在课前自己去观察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因为生活中的正方体是很多的,各式各样的立体图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自己观察长方体的基础上来了解长方体的特征,让学生从自己带的长方体中去研究,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兴趣盎然,对学习充满兴趣,在这样的心态下去学习学生更加的主动去探索长方体的特征,进而来了解长方体棱、面的特征,从而进一步了解正方体的特征,通过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实物来了解验证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后,我乘胜追击,布置了一道手工作业,让学生回去自己制作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这样的回家作业让学生眼睛一亮,而要做一个长方体就必须要熟知长正方体的特征,所以我们老师不要小看这样的作业,这样的回家作业既能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也能增进家校间的联系,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喜欢你的学科,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善学

法国数学家笛卡尔说过:“具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是一门艺术,学习必须讲究方法,所以,我们低着头去蒙声学习必然要走许许多多的弯路. 所以作为教师,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接受知识,理解知识,从而消化知识,并不断发展学习能力,主要是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而我们老师的学法指导正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 当然,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不能一刀切,所以我们教师在指导时还需注意因材施教,总之,教师采取各种形式,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地进行学习.

在苏教版五下《探索和与积的奇偶性》这节课中,我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和的奇偶性,但是在第一次的教学研究课上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规律,有的小组只研究了两个数相加的和的奇偶性,这样一来就将更复杂更重要的和的奇偶性规律丢弃了,也有的小组将加数的个数加到了好几个,这样一来就很难发现和的奇偶性规律,当然有的小组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一点,能自己发现和的奇偶性规律,但是这些学生毕竟在少数. 于是在第二次的教学研究课中,我比上一次更重视学习能力相对差一点的学生,所以在这次课的安排中渗透了指导自主研究的方法,从简单问题想起,先研究两个数相加,再研究多个数相加的和的奇偶性,这样能跟上的学生相对就多了. 但是非常的遗憾,毕竟这样的学法指导还是不够的,于是在第三次的教学研究课中,我指导了具体的学习方法,从简单问题想起,通过举例--分类--发现--规律,通过这样的学法指导,让学生的自主性研究学习更加的有效,也让学生变得善于学习,不在纠结于一部分的研究,这样教学也就更加的有效.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乐学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不仅要让孩子学到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而良好的方法有赖于良好的学习习惯. 心理学家也说:“培养良好的习惯就等于在塑造成功. ”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克服学生的惰性、化解困难、培养他们的自信. 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所以我们必须在帮助他们打好知识基础的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关键. 因为在学生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此时不良的学习习惯如果能被及时发现也就能够及时的得到纠正,我相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不再是难事. 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更应该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有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才能让学生沉浸在知识海洋里自由的翱翔,从而乐于学习.

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有很多,但是我觉得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预习习惯.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即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基础. 而课前的预习正好可以让预习者发现旧的知识结构中的薄弱部分,以便在上课前补上这部分内容,从而为听课扫清障碍,这样一来,自然就提高了听课的效率. 在苏教版六下《认识比》这一节课中,教师先让学生进行了预习,上过这节课的老师都知道,这节课的知识内容比较多,在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里要讲这么多的知识点,时间是非常紧张的,所以为了提高讲课的效率并节省时间,我们可以预先让学生进行预习,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比的名称等已经了解,相对于这一节课的内容就会熟悉一点,相当于这节课她自己已经提前自主学习了一遍,所以学生对这节课的重难点也能清楚些,自己在听课时也能更专注的去听自己需要解决的那部分内容. 这样的听课效率也就高了不少.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学生基本知识和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之外,还应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有可能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猜你喜欢

奇偶性正方体长方体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函数的图象、单调性和奇偶性
拆拼长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拆拼长方体
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