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辉煌贝鲁特:了解中东平面设计的正确姿势

2016-03-03易欣

艺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贝鲁特黎巴嫩阿拉伯

易欣

中东这片土地在天赐的石油资源的优势下反而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悠久的历史更加凸显渴望和平的人们心中的焦灼,近日来黎巴嫩贝鲁特与法国巴黎连续遭受针对平民的暴力恐怖袭击令人唏嘘与倍感不安之时,我们在此为遇难者祈福,同时我们也将目光投射到了中东这片充满异域风情的大地上的平面设计。作为一个现实意义上的各方“兵家必争之地”,中东地区作为欧亚大陆的接壤之处,各种力量角逐,不同民族在此迁徙与繁衍定居,再加上丰富的石油资源,可以说这片土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难得安宁。近东,中东,远东,都是西方国家(主要是西欧各国)以他们所在地区通向亚洲的海上路径——西地中海一带为基点,对东方广大地区的称呼。这几个系列性词语、大约出现于欧洲各殖民一帝国主义国家向外、特别是向东方扩张的早期,而开始盛行于19世纪,相沿使用以迄于今。到现如今这类词汇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用语,实质上,这一系列词汇都是“西方中心论”的体现,在当下西方也在进行反思,如果一味地以西方为中心来看待周边,始终是不得要领,因此西方中心论也在不断地被西方人所抛弃与修正,取而代之的是“在地性”视角,务必一定要站在本地人士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或许才能得出妥当的结论。因此这类词汇的“西方中心论”观点也在逐渐淡化。而我们现如今也需要淡化以欧洲为中心的观念来考察多元文化环境中的设计,比如此次的“迪拜设计周”之“辉煌贝鲁特”展。

辉煌贝鲁特的平面设计

近日在迪拜(DUBAI)展出的“辉煌贝鲁特”(BRILLIANT BEIRUT),可让我们一睹伊斯兰文化氛围下黎巴嫩贝鲁特商业文化中的设计发展面貌。迪拜设计周(DUBAI DESIGN WEEK):一提到“迪拜”(DUBAI)这个词或许大多数人第一眼看到会联想到的是:金灿灿的豪车、养豹为宠物的贵族、各种参天的高楼,总之就是各种“花式不差钱”,作为靠地底的石油资源而享受到了所有现代化的生活的极端奢侈生活模式样本国家,她也有能力与资源来承办设计展览这类活动,在“DUBAI DESIGN WEEK”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设计这种现代生活的语汇在哪里都是不可或缺的,不分种族、宗教,因为设计是人所共有的需求。

在地中海东岸的若干个国家中,因为历史上的原因,政治也好,宗教也好,基督教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在这一代地区直接接触,各种恩恩怨怨在此累积。而作为沿地中海国家中的一员,黎巴嫩既不像叙利亚和伊拉克等大多数以逊尼派为主要人口构成的阿拉伯国家一般对西方那般仇视,也不如以犹太人为主要人口构成的以色列那样与西方亲近,黎巴嫩与西方的关系刚好居于不近不远的中间位置。黎巴嫩纵贯南北的山脉地形将西部的沿岸地带与东部的山地分割开来。在这种的自然地理环境下,黎巴嫩历史上的活动更多的是朝向地中海方向,因而在历史传统上与西方有着比较密切的往来联系,后来随着英法军队的入侵,受法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因此也一直存在容纳外来多元文化的相对开放包容的氛围。在这样的地理与历史条件下,黎巴嫩演变成了中东地区的一个非常独特的阿拉伯国家:因为其历史上的战乱频仍,导致了民族构成的多样性,该国不以伊斯兰教为国教,阿拉伯语虽然是官方语言,但通用法语和英语,这些也为黎巴嫩居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与设计文化的兴起奠定了社会基础,因此,和平一旦降临,人的智慧就会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辉煌贝鲁特”展览

20世纪中叶是黎巴嫩设计的重要发展时期。这个地中海东岸的小国开始了建立自己设计风格的历程。纵观其作品,可用多产与多样这两个词来概括。这一时期,贝鲁特的Phoenicia酒店、Carlton酒店以及Pan-american大厦、黎巴嫩的国家航空公司中东航空George rais的相继竣工,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风格开始装饰着黎巴嫩这个国家的街头。Assem salam,Khalil khoury 和Karol schayer建筑领域的强人们逐渐凝聚到了一起,为这个国家的设计奠定了人才的基础。

贝鲁特设计发展的主要几个阶段可分为:1960——贝鲁特升起,1970——阿拉伯现代主义,1980——视觉动荡,1990——和平与复兴,今日贝鲁特——革新,不革命。以上可见的是贝鲁特设计的节奏与整个国家的社会局势息息相关。

一、初登设计殿堂——20世纪60年代

设计最好的土壤就是经济的繁荣,只有在经济具备一定基础之后,城市建设的发展才逐渐跟上这一节奏,进而带动建筑、平面、产品等各种领域的设计。这一时期黎巴嫩设计公司也逐渐丰富了起来。西方风格特点的设计渗透的力度最大,以Logo和广告等形式逐渐铺陈在了贝鲁特的大街小巷。同时,各个新兴企业也开始利用包装和海报等形式塑造品牌。与此同时,综合购物中心“the egg”与黎巴嫩建筑师joseph philippe karam设计的“koujar-jaber”住宅楼等大型建筑,也不断地涌入贝鲁特的城际天空。

二、阿拉伯主义传统的现代转折——20世纪70年代

自以色列建国以来,若干次中东战争都已阿拉伯国家的惨败结束,这种失败对其阿拉伯国家自身社会各个阶层也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对这里的设计领域也自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强大的现代主义的冲击之下,黎巴嫩的设计从业者们急切地要构建一种具有阿拉伯特点的现代风格。

三、战火中的觉醒——20世纪80年代

中东这片地区,由于其天然石油的资源优势和地处欧亚交界之处的地缘政治等因素,再加上冷战的影响,各个大国势力均有所渗透,因而和平在这一地区显得特别的难得。80年代黎巴嫩又遭受了战火的侵袭,首都的新建筑页被毁坏。但随着战争已逐渐成为日常生活无法逃避的常态之时,与战争相关的平面政治宣传海报也开始流行了起来。如同这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态一样,艺术家们广受各种风格影响,一是来自北方的苏联革命海报,二是来自欧美的Pop Art,第三则是本地的阿拉伯字体传统,四则是来自东部的伊朗传统艺术等。endprint

四、战后重建中的勃发——20世纪90年代

历经15年的战争的苦难,和平最终降临到了黎巴嫩。二十世纪最后这十年黎巴嫩一直在进行战后重建,如久旱逢甘霖一般,饱受伤害的民众希望能够尽快摆脱这些空前残酷战争的阴影。在建筑设计上,Bernard Khoury设计了令人瞩目的地下俱乐部“b018”,这一建筑成为了贝鲁特战后重建时期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

五、涅槃后的重生——21世纪

进入新世纪,黎巴嫩终于重新恢复了和平,众所周知,政局的稳定是设计发展的基本前提,贝鲁特设计与建筑领域也开始形成本国所独有的风格。建筑上Bernard Khoury继续他的大胆风格;产品与平面方面,Nada Debs 和Rana Salam等人开始研究属于黎巴嫩的特有风格,对日常用品注入了新鲜的设计元素,从而提高了其价值转变为了高端产品,他们逐渐走出了一条自立之路,当然更不可或缺的是本地的阿拉伯书法的再利用。

以他们为代表

Zeina Maasri(贝鲁特美国大学的平面设计副教授,布莱顿大学设计史博士)作为黎巴嫩出色的女设计师,她创作的黎巴嫩80年代内战的公民政治海报至今仍然提醒着后来人,战争时期的口号是怎样的、人们是怎样被影响的、战争依然近在咫尺,和平依然如此宝贵与难得。她的海报作品集结成书名为《Off the Wall》,作为对现在人的警醒,这些曾经的过去或许也会成为未来,过去的军队领导成为了现在国会中的政党领导,从海报中可以看到这些过去的战争口号以及到现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普通人也可以透过她的海报来观察一个画面是如何概括信息以及如何通过各种细节来传递信息的。在这其中也可看到一个政党的思想是如何在海报平面图像上成形的。历史在海报上历历在目。与所有的历史发展规律一样,所有的政治军事变迁都会在文化上留下痕迹,Zeina Maasri既是一位设计创作者,同时也对阿拉伯地区的视觉以及平面设计文化史进行理论研究。她还曾以书籍设计作品《Territoire Méditerranée》获得“2005瑞士最美的书”奖项。

Rana Salam作为此次“辉煌布鲁特”展的策划人,她同样是黎巴嫩出类拔萃居于领导性地位的设计师之一,近来的一篇对她的采访将其定位于发挥了“重新制定中东设计法则”重要作用的地位之上。这位“黎巴嫩流行艺术女王”创作了大量富有趣味的作品。尤为可贵的是,在女性普遍参与社会活动比例低的中东阿拉伯地区,正是由于黎巴嫩的较为包容与开放的社会氛围,女性设计师群体的活跃与崛起也是颇具社会进步意义的体现。如果没有包容的氛围,每个个体怎能寻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呢?

设计公司Wondereight,负责品牌形象设计,如为Falafel Aboulziz设计的品牌形象(参见图Brand Identity for Falafel Aboulziz by Wondereight.),同时也涉足插画设计等业务。作为一家提供商业设计服务的公司,Wondereight的作品与Zeina Maasri 、Rana Salam的似乎差别较大,既不像Zeina Maasri的作品那般具有深厚的政治色彩,也不像Rana Salam的作品那般活泼富有趣味,他们的作品更少有黎巴嫩的地方特色以及伊斯兰审美的传统,更多的体现的受西方近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影响,从他们的作品可以看到的是,商务设计所需要的是“简洁”、“高效”、“信息传递”的元素的集合体,这些特征可以从他们的作品中得以体现,既要把商品特色传达出来,同时也不能丢失视觉吸引力与冲刺力,并且要符合规模化批量生产的便捷性。这家公司也是此次“辉煌贝鲁特”展览中最具商业设计特色的团队之一。

绕不过的伊斯兰美术传统

广大的近东与中东地区,都是伊斯兰教盛行的范围,在这片土地上,宗教既是世俗又是法律,《古兰经》把教徒们的生活安排得事无巨细。伊斯兰曾经创造出辉煌的文化,我们现在依然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就是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智慧。在中东地区的文化审美传统中,偶像崇拜是被禁止的,我们现在对于伊斯兰美术的基础概念包括,禁止出现写实性的对象,倾向于表现几何形的,植物纹饰,实际上这种审美习惯并非伊斯兰教所创立的,而是来自更为久远的拜占庭艺术传统,拜占庭艺术中就已经减少了具体的人物形象的出现。因此延续至今的中东艺术的传统之一就是避免出现人像等具象的形象,由此而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伊斯兰文化中具有抽象意味的阿拉伯文字书法以及植物纹饰的发达。在此次的“辉煌贝鲁特”展中我们既可以看到这种传统审美观念的延续,如用阿拉伯文字组成的繁复的金属框架;同时也可以看到非常具有现代意味的当代设计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一个中东国家,黎巴嫩似乎并没有很沉重的无法卸掉的传统包袱,因为他们历史上就是一个多种思想与文化、种族所交汇之地,包容是他们的一大文化特色,因而我们才可以在此看到他们设计作品当中的西方现当代设计风格元素的娴熟运用,以及其中若隐若现的伊斯兰审美观念的流露。这种观念恰恰是现代化还未彻底完成的国家所亟需的,因为我们的文化自信不可能建立在完全的自我否定之上,而是要建立在摒弃不合时代潮流的因素,拥抱当下的自我意识之上。最后,综上所述,中东的设计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首先的条件就是“和平”,只有人们能够安居乐业,只有等这里的人们都有了“恒产”,才可有“恒心”,才可将伟大的事业进行到底。(编辑:张慧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贝鲁特黎巴嫩阿拉伯
“希望”摄影展
雨中哀悼
爆炸一周后,贝鲁特停下来缅怀逝者
贝鲁特港口大爆炸
黎巴嫩为大爆炸哀悼三天
来自阿拉伯的奇思妙想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好奇”号发现铁陨石“黎巴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