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2016-03-03阮小兰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

阮小兰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金顺镇初级中学 四川资阳 641511)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阮小兰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金顺镇初级中学 四川资阳 64151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研究主要用的是实验方法,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所以,学化学也离不开实验。本文论述了新课标实施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特点、及教学定位。

化学实验 教材特点 教学定位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不仅仅是理论的附属物,更是这门学科的基础和灵魂。在新的一轮课改中,作为化学教师,我们不应把实验课当成是从属于理论学习的内容,而是要当成与元素化合物、物质结构、化学变化等方面的化学知识同样重要的一个部分进行教学。而化学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主要途径。[1]

一、新课程初中化学实验的特点

初中化学新课程立足学生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构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目标体系。强调了实验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加强了实验的内容,实验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强调实验的环保安全,最重要的是拓展了实验功能,强调了科学探究实验的作用。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是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2]

二、目前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由于多年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一般来说,目前我国的化学实验教学处于以下状况:

1.领导及有关部门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

2.教育经费分配不合理,导致实验经费不足;

3.中学化学教师的实验积极性不高;画实验,讲实验, 背实验多,学生动手实验机会少,实验技能偏低;动手实验也只是为了中考,为了增加得分临时强化训练,考完也就忘记了,并没有起到真正真培养动手能力,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4.过分重视实验技能的训练,忽视实验在培养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已成为实验教学的通病。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探究性实验转性也成了老师讲学生照单抓药。

5.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停留在层次较低的感知和操作层次,多数未形成相对持久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尤其是农村中学纯粹为了考试而实验。

6.化学课外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学生参与社会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

7.多媒体教室和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教学资源,在化学教学上利用率不高,或者舍本逐末干脆搞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以模拟实验替代动手操作。

三、新课标下的实验教学定位

1.转变观念重视实验教学

大多数农村学校是老师替代学生角色,把探究实验转化成了演示实验,学生只是观察、记录,也就是所谓的背实验。有个别地方实验员和任课教师合二为一,工作量过大。或者实验员本身是外行,又不敬业,实验准备基本靠任课教师,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教师对实验教学的敷衍!化学在某些地方某些人那里已经不再是靠实验来认识的自然学科。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实验还给学生,除了课本上的25个探究实验不能打折扣,学生尽力自主探究,教师引导进行。同时演示实验也可以转型,比如酸碱中和反应学习,有些教师就是照本宣科,把书上的实验做一遍,而笔者在教学时是这样处理的:先取约2mlNaOH溶液然后滴加稀HCl溶液,学生没有观察到任何变化,此时提出问题:这个实验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如何证明?学生结合化学变化概念中伴随现象思考对策,知道有三种途径:一是产生气体,显然没有气体产生此路不通;二是产生沉淀也没能看到此路也堵塞,看来只有第三条路了:颜色变化确定。联系指示剂与酸碱的反应不难想到方法。同时告诉学生酸碱性还有一种测定方法PH值也可,酸碱中和还会放热也可确定。这样教学我认为更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

2.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教师要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建立学生参与合作,师生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应明确“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按照认识规律,使学生在和谐、宽松、民主的氛围中自主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和实验。比如,在氧气的制法讲解时,我一改原先的讲解原理→ 装置→ 步骤→ 注意事项等的程序式教学,而是采用探究的方式,先讨论制取原理,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常识如空气成分里有不少氧气思考能否在实验室中制取?然后演示双氧水和KClO3及KMnO4制氧气的实验,让学生明白反应原理,继而讨论应用哪些实验仪器,怎么组装怎么操作,在学生讨论的同时我就按他们说的动手操作,在我操作的时候同学们给我提出要注意的事项,最后师生一起评价实验的得与失。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对实验室制取气体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再通过CO2的制取教学强化训练学生基本能掌握气体制取的一些方法。

3.改进实验装置,优化实验设计

改进实验装置,优化实验设计,使实验探究具有可行性和简捷性。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演示实验「8-31」,在实验操作中,向无水硫酸铜中加水时,水量往往不好控制,不易形成溶液:即使加少量的水,也会集中于某一处,局部形成溶液,难以达到实验目的.现改为,取一支干燥的Y形试管,在一侧装入少量的蓝色硫酸铜晶体,另一侧装入少量的白色硫酸铜粉末,然后将试管口用塞子塞紧,试管用夹子夹住,给装蓝色晶体的一侧加热(底部略向下倾斜),则试管内的蓝色逐渐变成白色,另一侧的白色逐渐变成蓝色.待冷却后对调现象亦然.改进后的装置简单明了,现象直观,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科学设计实验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4.增加实验探究机会,开辟第二课堂

增加实验探究的机会,实验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开辟第二课堂,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使实验教学进一步升华。鼓励学生动手完成家庭小实验,同时就身边问题进行探究,比如我们的土壤酸碱性测定以及适合哪些农作物生长的探究,我们身边的水源是否也被污染,如何确定污染物和对动植物的危害程度探究,我们周围空气质量测定等等。

化学实验过程中常会伴随有气体、液体或固体产物的生成,而这些产物中许多是属于有害或有毒的物质,特别是有毒气体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健康,而且逸散到空气中还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因此,在一些有毒气体性质和制备的实验中,就必须增加尾气处理装置或及时烧掉,把有毒气体转化成无毒或毒性降解物,新教材已经把此部分纳入高中化学教学,但初中学生应该有绿色化学的意识。

[1] 朱文祥.绿色化学与绿色化学教育[J].化学教育,2001,(l):1-4.

[2] 卢克,关于绿色化学教育的实践与探讨[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8-9):34.

[3]吴俊明.议当前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J].化学教学,2004:1-4

猜你喜欢

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奇妙的化学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