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探讨

2016-03-03

关键词:应用题审题题目

魏 琼

(吉林省松原市油区钻井小学 吉林松原 138000)

关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探讨

魏 琼

(吉林省松原市油区钻井小学 吉林松原 138000)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从小学阶段就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十分关键,小学数学应用题是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是学生感觉最有难度的环节,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老师教起来费力,那么怎么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认识以及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和规律,是当下值得探讨的问题。

小学数学 应用题教学 探讨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十分强的学科,小学数学是基础,打好基础很关键,小学应用题考验的是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通过审清题意,才能开展进一步做答,所以难度相对而言要大,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讲究方法,将数学应用题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来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靠死记硬背是学不好的,在数学中除了要记忆已有的公式外,其他的都需要通过理解,然后寻找规律,懂得一个题型的规律所在,才可以做到一通百通,灵活运用,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老师要不断通过总结课本知识和交流交流教学经验,通过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化抽象为具体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探索出适合每位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走出应用题难关。[1]

一、根据小学不同时期的接受能力安排学习

对于学生的学习都要讲究方法,首先得搞清楚不同时期,学生能够接受的知识点有哪些,才可以根据知识点进行展开学习,下面对小学各年级的学习重点进行分析。[2]

1.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学习应用题,由于一年级学生认识的文字有限,所以阅读应用题文字会比较困难,所以一般都是一步就可以得出结果,用表格和图片表示的应用题比较常见,通常是求两数相加或是相减,先把加减法应用题学好。

2.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适当安排比较复杂的一步应用题和两步得出结果的应用题,结合除法的意义将一个数平均分成积分求一份是多少或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学好了连续两句的应用题以后,通过改变一步应用题的一个已知条件引入两步应用题,根据数量关系内在的练习出现加减复合或是乘加乘减的两步应用题。

3.到了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一定发展,对抽象思维也有了一定概念,所以三年级主要是解答比较难的两步应用题和三步应用题,结合加减乘除各部分的关系安排用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决加减乘除一步的应用题,然后在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一个条件,引出三步应用题。

4.四年级则是三步应用题和总结解应用题的方法,通过列方程式解两步、三步应用题和解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

5.五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要强,可以安排分数、百分比等教学内容,先结合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分别编排一般的分数、小数应用题,然后就是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或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等。

二、教会学生从审题开始

理解了整个框架重点内容以后,首先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审题,只有题目审对了,才可能解出答案,如果连最基本的方向都错了,那就别谈解答了,所以第一步审题是关键。但是普遍的学生都存在不会审题的现象,因为数学中的应用题比较书面化,然后数学优势比较抽象的,导致学生理解提出出现困难。老师应该从教会学生正确审题,教会学生读准题,找到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与提出问题之间的联系,这样才知道题目到底想表达什么意义,是需要将它们相加相减还是相乘除呢?其次,可以借助一些实物,如粉笔,书本等将题目中的数字用实物代替表示出来,不仅便于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还便于学生更直观形象的理解。[3]

三、教会学生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是一大难点内容,应用题就是分析题目中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关系,通过一类数量之间关系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得出结果,无论什么时候数量之间的关系都是恒定不变的,比如:利率×本金=利息,(售价—成本)×数量=利润,单价×数量=总价等,数学应用题解答中搞懂数量关系很重要,它可以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基本的解题思路,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分析和推理问题的能力,为以后遇到更复杂的应用题做铺垫。

四、培养解题能力

学会了审题,分析题目主旨接下来就是要活学活用,应用题的教学任务不仅是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培养,也是对学生思维结果的培养,从而找到正确、快速的方法解答题目。对于固定式的题目,学生一般都能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思路但是可能由于粗心大意而算错最后的结果;但是对于没有固定答案的灵活性题目,就需要引导学生考虑其合理性,是否将答案带入都可以符合题目的条件。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第一,首先列出解题计划,通常解决复合类应用题是,都要先理出一个思路,将题目分段解答,先理清题意,然后分析他们存在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确定每一步应该怎么算,最后进行检查和验算,得出正确结果。所以老师要重点培养学生每步需要解决问题的重点,才能让他们掌握其他同类题目的解答方法。

五、加强练习

学习再多的方法,不应有于实际检验中也是空口说白话,多进行练习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也是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老师应重点加强对学生练习题目方法的培养,第一,设计符合学生思维个性、创新以及多向性的题目,由简单到复杂,把握一定的题量,尽量做到不要重复练习,做到多样化练习;第二,培养学生独立完成题目的好习惯,通过学生完成题目以后再来进行互相探讨,通过每个学生交流不同的思路和解题方法来学习别人的宝贵经验和解题规律,从而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结语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要求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数学应用题都是来自于生活,它使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常识。在老师的辅导下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遇到问题是正确合理的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让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学才是有效率的学习,引导他们不断创新思维,探索出多种解题思路,使思维得到活跃和发散。所以把小学学生学习应用题作为重点内容,有利于从小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刘立平,胡帅.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A版,2014,(3):84.

[2] 田军.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J].学周刊B版,2014,(2):169-169.

[3] 孙良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B),2014,(3):331-331.

猜你喜欢

应用题审题题目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三招”学会审题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