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问题研究

2016-03-03孙广和

关键词:运算新课程有效性

孙广和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太平乡中心学校 黑龙江五大连池 164115)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问题研究

孙广和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太平乡中心学校 黑龙江五大连池 164115)

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基础阶段以小学为主,对培养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强化,小学数学不断向着自由、创新、开放的方向发展。数学基础概念、基础知识、数学运算法则、数学思维方式等等作为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在新课程改革之后,老师应遵循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对数学进行自我感悟,根据学生的需求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继而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怎样提高小学数学教育的有效性成为大多家长和老师所关心的问题,因此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问题进行研究。

新课程背景 小学数学 有效性教学

新课程整改以后,我国在教育方面需要进行调整,继而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教学的工作中,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方法和思维模式对数学教育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小学数学教育广泛缺乏有效性,使得学生的年龄和数学教学内容影响着小学数学教育。课程改革后,老师应把小学数学的优点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了解数学的重要性,将数学的多样化带到生活当中。这样不仅能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还可以有效的增强教师教学水平。

一、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除了要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想象力之外,还要让学生学到基本的数学理论,把理论知识应用到课本和生活当中,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1]。此外老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使得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存在着明显的教学问题。

1.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

基本运算、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应用题等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很多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到小学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会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课程,没有其它课程听得有趣,使学生对学习数学提不起兴趣,这样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产生心理阴影。

2.缺乏有效的教学模式

在以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为应试教育模式,主要是依靠教师讲解,学生在课堂下听讲,也就是说,教师执行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此外,为了检测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老师对学生进行笔试考试。新课程改革下,将素质教育模式作为当前教学的重点,该种教学模式与以往的应试教学模式在根本上有很大的区别,此种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作为辅助,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以提升,以此来达到教育意义。

3.忽视学生的思维培养

忽视学生的思维培养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老师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要去引导学生,不要着急给予学生答案,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方面去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提高。

二、小学数学教育的措施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基石,小学数学的首要教学目标就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丰富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由于老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导致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排斥心理,使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新课改之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讲一些数学的有趣知识,并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学习数学提起兴趣,以此来确保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2]。学生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是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提升的前提条件。所以,老师将数学的运算能力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提高学生在数学运算的掌握能力,第二把数学问题的探索运用到数学运算中。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根据新课程改革,老师把思维水平作为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老师为了训练学生思维水平将数学思维方式和探索数学问题作为重点。例如,老师可以拿来一些魔方分给学生,让学生还原魔方这样的方法来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老师也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们进行探讨,这样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从而完善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度。

三、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1.活跃课堂气氛

数学本身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是无聊的,所以在数学课堂上答题的积极性不高,使得课堂气氛变得沉闷。老师根据这一现象,做出了一些改动,老师为了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讲一些互动性强的课题,使师生间的交流增多,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老师在讲解加法运算时,可以使用一些带有数字的图片和一些实物,让学生分组讨论,例如,“桌子上的积木可以有几种搭建方式”这样的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2.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不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新课程改革之后,老师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除了要对数学理论进行说明外,还要将学生的想法和学生的兴趣作为备课资料准备出来。这样不仅提高了老师的教学质量,还会让学生的数学成绩得以提升。

3.将多媒体和数学教学融合

现如今全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的工作效率也得到全面提升[3]。老师开始重视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问题,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继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学生还可以被多媒体的声音、影像等吸引。多媒体和数学教学的融合不仅给老师的教学提供了较大的方便,还让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4.提高课堂教学延伸性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适当延伸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理论,还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4]。延伸的内容既要和教学内容相关,还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拓展,老师在讲解知识之后,可以给学生们留一些没有固定答案,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的题,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提升,还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

在新课程背景下,老师的整体步伐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在开展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时,需要老师跟随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继而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推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增强。

[1]陈丽慧.讨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问题的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5(24):102-103.

[2]蔡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问题探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5(10):71-71.

[3]粟有群.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问题探析[J].读书文摘,2016(6):283-283.

[4]蔡莉.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217-217.

猜你喜欢

运算新课程有效性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有趣的运算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