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2016-03-03张伟华

关键词:课外活动有效性传统

张伟华

(福建省平和县坂仔学校 福建平和 363700)

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张伟华

(福建省平和县坂仔学校 福建平和 363700)

小学语文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小学生的思想素质提升、文化内涵培养都有积极作用,且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对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却呈现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提升缓慢等情况。本文立足于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对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以期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的实现寻找理论基础。

小学语文 有效性课堂 构建策略

鉴于语文教学的特殊性,没有绝对的数据或理论让学生进行记忆学习,因此对于学生的自身领悟能力相对较高,传统教学过程中对于语文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依据老师的讲授,而针对于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及思想特质,老师更是注重讲授的过程,但反复的重复最终非但没有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有效掌握,甚至还造成了学生对学习的抵触与延误心理,进而造成教学效率的低下。虽然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各地区教师也都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提出了很多相应的教学改革举措,但因为各种教学改革举措没有得到有效统一指导,教学方式的开展也有一定差异,加之我国教学资源、教学条件的差异性,进一步导致了教学改革效果的不理想,有的地区在没有实现有效性课堂的构建同时,还加大了教学资源的投入,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因此,本文立足于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对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以期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的实现寻找理论基础。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认知中,语文的学习无非就是简单的识文断字,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这也就导致了传统教学中老师讲授的教学方法称为了主流的教学方法,学生和家长对语文的学习也就形成只需死记硬背、听老师讲的认知,其他的可以忽略,日积月累让这样的思想根深蒂固,小学语文的课堂就成了老师唱独角戏的地方,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也就一直被动,因为是被动,对课程的参与度就相对较低,最终获得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也就不理想。同时,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考核方式也就是淡出基于试卷考试,为了实现对试卷考试的应付,老师教学出现了划重点,学生应考出现了迅速背诵的现状,最终导致的结果也就是老师交差,学生速记速忘,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效果则是微乎其微。随着新课改的提出,进一步明确小学语文课堂高效教学,对此各地兴起了很多对应的教学改革,虽然是根据各地学校差异进行制定的教学改革,但因没有得到科学规范统一的教学大纲指导,没有有效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就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总的来说,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受传统教学影响较深,且教学改革没有取得实效,依旧呈现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不符合新课改教学目标的提出,也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科学长远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实现课程内容的充分教学,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充分吸收与掌握,最终达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提高。传统教学中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是被动接受,对课程的参与度低下,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课程内容的熟悉与掌握程度,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高效课堂的构建能够有效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为主的现状,还课堂于学生,有效激发学生的课程参与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增进师生互动交流,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气氛,实现教学内容的高效高质实现,在完成课程内容的教学,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实现高效课堂构建势必需要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打破传统教学有实际意义,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未来发展有促进意义。总的来说,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对于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弊端及促进学科教学长远发展,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三、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由前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可知,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较深,课堂上老师为主的地位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的获得,但新课改对课堂高效教学明确提出了要求,对于破除传统教学的弊端及促进教学长远发展有现实意义。笔者就前述结合自身经验对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如下:

1.情境创设的运用

情境创设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生活中的原型还原,并对知识的运用环境进行同等创设,让学生身处知识所在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中严重影响有效性获得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传统教学方式的单一、死板,以老师单纯的反复讲授为主,因此如果实现情境创设教学的话,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促进师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课程参与度,有效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学生对学习的主动钻研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涯发展有重要作用,尤其是语文学科对于学生的语言基础进行教学,扎实的学习功底对于学生未来对语文学科的深层次学习有重要意义。在具体的实施中,老师需要起到绝对的主导作用,在进行知识相应的情境进行创设时需要足够丰富的知识查找和扩充,在课程教学过程的组织中也要选择最佳的形式,譬如,在进行寓言故事的教学时,老师可以组织相应的道具进行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对故事中的角色进行选择并扮演,对故事进行表演,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知识的学习,有效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巩固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总的来说,在该环节需要学生有效对老师进行配合,所以老师的恰当引导是关键。

2.单元整合的实施

单元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教学中以篇或者章节为单位进行教学,而是以单元作为教学单位,整合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小学语文除了对学生进行简单识文断字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还需要对语文的学习思维及习惯进行培养,整体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学生永远都只从局部看问题,以点来看面,势必会造成学生的思维局限性,最终导致的就是学习不深入、掌握不牢固。单元整合教学的实施能够有效打破传统教学中部分教学的局面,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反馈几个环节进行整合,内容的整合需要把具有相关性的知识点放在一起教学,譬如对古诗词的教学时,可以把有联系的内容放在一起,对学生进行整合思想的教学,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对于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有效学习有现实意义。

3.课外活动的深入

课堂的有效性除了课上的45分钟,还与课后的教学实践有很大关系,课外活动的开展严重影响有效课堂的获得,课外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之后开展的一系列与课程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寓教于乐,轻松教学,这样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理论教学时,学生就能较容易吸收并接受,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外活动的开展形式有很多种,可以是课程分组讨论学习、课程预习、读书活动等等,这个过程需要老师进行相应的教学环节设计,并要给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内容的安排,这样才能让小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外活动,才能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获得。譬如,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分组,并安排课外读书活动,让学生进行读书比赛,并相互评价,有效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认知,进而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

[1] 薛飞. “整体把握,单元整合”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有效性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丰富课外活动内容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